随着“神六”的顺利返回,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学习航天精神、弘扬航天精神的风潮。“航天精神”一词也成了热门的词语。
这是迄今为止关于“航天精神”阐释最详细、论述最系统、资料最权威、角度最独特的首部培训读物。本书从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历程出发,阐释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其目的是让企业员工了解、学习中国航天精神,打造卓越团队,共同走向辉煌。该书内容丰富翔实,逻辑严谨密实,资料真实可信,事例生动感人,即使不是航天领域的普通员工,也能轻松阅读并领悟。
图书 | 航天精神--企业员工向中国航天人学习的行为准则 |
内容 | 编辑推荐 随着“神六”的顺利返回,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学习航天精神、弘扬航天精神的风潮。“航天精神”一词也成了热门的词语。 这是迄今为止关于“航天精神”阐释最详细、论述最系统、资料最权威、角度最独特的首部培训读物。本书从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历程出发,阐释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其目的是让企业员工了解、学习中国航天精神,打造卓越团队,共同走向辉煌。该书内容丰富翔实,逻辑严谨密实,资料真实可信,事例生动感人,即使不是航天领域的普通员工,也能轻松阅读并领悟。 内容推荐 本书从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点滴出发,阐释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立足企业员工培训,号召员工学习中国航天精神,打造卓越团队,推动企业走向辉煌。 目录 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 ——企业凝聚力与使命感 白手起家何畏惧,面对困难不放弃 为国争光舍小家,科技成果铸丰碑 以国为重求发展,人与事业共成长 融入企业顾大局,增强企业凝聚力 激情工作有动力,责任意识心中记 树立企业品牌力,运营人性化管理 个人实现新梦想,企业达成大愿景 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 ——加强自主创新,争当学习型员工 缩小差距迎头赶.永创一流自向前 打造高素质人才,创建学习型团队 机遇垂青有备者,借势而上事功倍 掌握知识自主权,提高核心竞争力 不断充电靠自己,学习知识有方法 紧跟时代搞创新,实现人才年轻化 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高标准严要求,规范化科学管理 千锤百炼成精兵,功底扎实显技能 遵从规律有章法,严细慎实好作风 狠抓科学的规章,培养良好的行为 攸关成败系毫发,细节上面下工夫 质量控制高一切,技术操作零缺陷 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 ——团队意识与协作精神 紧密团结在一起,齐心协力做贡献 统一领导有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 有问题共同研究,有风险共同承担 强强联合显威力,优势互补1+1 集体塑造真英雄,团队胜利才胜利 培养起团队精神,铸就出企业文化 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 ——忠诚度与敬业精神 万里挑一苦训练,优秀员工最负责 随时听从被召唤,服从指挥显忠诚 条件恶劣不抱怨,精神顽强攻难关 身处边疆洒青春,年轻永远不认输 远离故土远离家,走南闯北打天下 负荷工作无怨悔,以苦为荣最乐观 淡泊名利当人梯,长江后浪推前浪 平凡岗位大事业,本职工作要做好 试读章节 1958年5月,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后的第二年,毛泽东同志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一个月后,他又强调:“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十年功夫是完全可以的。” 就这样,在新中国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艰难时期,在那个把火柴称为“洋火”,把香烟称为“洋烟”的时代,党中央做出了研制“两弹”的决策,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强国梦想描绘了一张宏伟壮丽的蓝图。中国的高科技之路就在这样的基础上起步了。在那段艰难的事业起步阶段,千千万万中国军民奔赴大西北,奔赴这项当时高度机密的事业中,热火朝天地干起了伟大的航天事业。 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也流传着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故事。 在通往罗布泊的路上,有一棵树。当年,到罗布泊是一项“上不能告父母,下不能告妻儿”的神秘事业。有一对夫妻接到命令后,互相隐瞒着出发了。当来到这棵树下等车时,才发现彼此的目标是一致的,意外和惊喜不言而喻。张爱萍将军听说这个动人的故事后说:“就把这棵树叫夫妻树吧。” 1959年的秋天,大漠深处的我国第一个、也是唯一的核试验基地——马兰,一声嘹亮的啼哭带给大漠的人们无限惊喜。核试验基地的第一个婴儿在一间地窖里诞生了,全基地都在庆祝“我们后继有人了”。然而,大家搜遍基地,只找到了10个鸡蛋。基地首长小心翼翼地捧着它,送给在地窖里坐月子的母亲。 为给原子弹轰爆实验提供炸药部件,著名金属物理学家陈能宽率领30多人的攻关小组,利用一台普通锅炉浇铸部件,把马粪纸当作药模,一把双层结构的铝壶当作容器。为了使炸药部件密度均匀,他们还冒着生命危险进行手工搅拌,有毒的粉尘和蒸汽充满整个帐篷…… P11-P12 序言 航天精神耀九州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从当年的“两弹一星”精神到今天的载人航天精神,中国航天事业的光荣传统和宝贵精神,已经在一代代航天人手中薪火相传。新一代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峰的伟大征程中,以特有的崇高境界、顽强意志和杰出智慧,铸就了载人航天精神,这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是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为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增添了一笔新的宝贵财富。这笔精神财富光耀神州,是激励我国人民奋发进取的强大精神力量。 载人航天精神,是“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期的发扬光大,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程上,我们要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坚持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先导,努力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不断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牢牢掌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的战略主动权,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有效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梁小虹同志长期在航天战线工作,对航天精神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他撰写的《航天精神》一书,紧密围绕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的讲话,从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科学求实、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大局观念.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崇高品质等5个方面,总结了中国航天人身上具备的32种行为准则。本书内容丰富翔实,逻辑严谨密实,资料真实可信,事例生动感人,即使不是航天领域的普通员工,也能轻松阅读并领悟。 本书可以说是目前图书市场上第一部系统、全面论述“航天精神”的著作。现在全国上下都在学习航天精神,本书的出版恰逢其时,为研究学习航天精神提供了很好的教材。 同时,这又是一本针对性很强的员工培训读本,不只是航天领域的员工可以学习,其他领域与部门的员工均可从中获益。希望通过本书表现出的航天人的核心价值、企业文化、行为准则、质量观念等诸多方面,能与国内企业界的领导和员工交流、共勉。 是为推荐序。 2005年12月 书评(媒体评论) 现在全国上下都在学习航天精神,本书的出版恰逢其时,为研究学习航天精神提供了很好的教材。同时,这又是一本针对性很强的员工培训读本,不只是航天领域的员工可以学习,其他领域与部门的员工均可从中获益。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中国载人航天过程副总指挥 张庄伟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航天精神--企业员工向中国航天人学习的行为准则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梁小虹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纺织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643656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6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92 |
出版时间 | 2006-03-01 |
首版时间 | 2006-03-01 |
印刷时间 | 2006-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3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279.23 |
丛书名 | |
印张 | 5.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1 |
宽 | 144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