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财富金手杖(跻身中产的八大法则)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继《穷爸爸,富儿子》一书之后,畅销书作家蔡建文的又一新作《财富金手杖》将为您深刻解读“中产”。滋润的日子,惬意的生活——一个最为现实的选择——跻身“中产”。如果你还茫然不知所为,本书为你指点迷津——跻身“中产”的途径与方法。

内容推荐

当今社会,渴望创造财富已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没有人再掩饰自己求富的欲望,没有人再隐藏自己挣钱的行为,甚至幼儿园的孩子也把比尔·盖茨当成膜拜的对象。但人人都想成为比尔·盖茨是非常不现实的,我们还有一个更现实的选择——成为“中产”一族。

经济学家萧灼基指出:未来10到20年将是中国中产阶层形成的重要时期。

国家信息中心官员预测:2010年我国将有1.7亿人步入中产阶层。

那么,何为“中产”?哪些人最容易成为“中产”?怎样才能跻身“中产”?继《穷爸爸,富儿子》一书之后,畅销书作家蔡建文的又一新作《财富金手杖》将为您深刻解读“中产”,并送您一支金手杖——跻身“中产”的八大法则:目标法则、行业法规、职业法则、兼职法则、创业法则、素质法则、行为法则、理财法则。如果您不想再过捉襟见肘的生活却又不得不为金钱所困,如果您不想虚度碌碌无为的年华却又茫然不知所为,那您不妨借助这支金手杖,迈出您实现“中产”的第一步,叩启财富的大门,跻身“中产”的行列。

目录

第1章 目标法则:确立成为“中产”的目标

一、“中产”一族初露峥嵘

“中产”的风采

谁搭上了“中产”的头班车?

二、我们离“中产”还有多远?

看看你,“中产”的“脸”

比比它,“中产”的“线”

三、人人可以成“中产”

确立“中产”的目标

走向“中产”的圣殿

第2章 行业法则:选择容易“中产”的行业

一、行业选择:决定“中产”的基础

二、IT行业:制造“中产”的富矿

IT精英率先享受“中产”生活

网络人才轻松网罗“中产”财富

三、金融行业:搭建“中产”的舞台

银行业“千金不换”

保险业相对“保险”

四、科研行业:诞生“中产”的摇篮

科技人员靠技术挣钱

发明创造凭效益“中产”

五、电信行业:驶向“中产”的通道

六、传媒行业:描绘“中产”的蓝图

第3章 职业法则:谋求能够“中产”的职业

一、管理职业率先“中产”

职业经理人: “薪”情最好的“打工皇帝”

人力资源管理师:悄然走俏的职场新贵

项目管理师:新鲜出炉的黄金职业

二、新兴职业机会多多

职场时有新宠来

精算师:金领中的金领

内审师:现代企业的“钦差大臣”

注册会计师:永恒的金饭碗

三、知名律师如日中天

四、名牌教师身价不凡

五、医务人员轻松“中产”

六、高级蓝领现身“中产”

蓝领也能成“中产”

“灰领”:介于白领和蓝领之间

第4章 兼职法则:找份促进“中产”的兼职

一、“鱼”和“熊掌”兼得

都市涌动兼职潮

光明正大搞兼职

利用兼职成“中产”

兼职也要量力而行

二、都市兼职族:挣钱并快乐着

教师兼职挣外快

医生兼职挣活钱

自由撰稿收入高

艺人“走穴”生意好

第5章 创业法则:选择快速“中产”的创业

一、创业:进入“中产”的快捷通道

高起点的创业

快速度的“中产”

二、创造创业的条件

考察创业的资格

确定创业的方向

选择创业的形式

三、掌握创业的方法

选准创业的项目

开发赚钱的产品

拓宽创业的思路

控制创业的风险

第6章 素质法则:培养属于“中产”的素质

一、教育奠定“中产”的基础

学历是块敲门砖

MBA:回报丰厚的教育投资

“海龟”游向“中产”快

洋证书走俏中国

二、知识铺平“中产”的道路

知识是成为“中产”的资本

把知识转化为财富

三、个性决定“中产”的能力

雕琢有吸引力的个性

保持积极的心态

相信自己: “中产”的大门虚掩着

第7章 行为法则:采取有利“中产”的行为

一、勤奋:进入“中产”的阶梯

靠努力获得晋升

凭毅力取得成功

借创新求得发展

二、机遇:实现“中产”的窍门

牢牢地把握机遇

敏锐地捕捉信息

三、人缘:成为“中产”的资源

朋友多了路好走

关系是一种财富

让人信任是一种资本

第8章 理财法则:掌握稳固“中产”的理财

一、中产阶层:花钱也要悠着点

保管好你的奶酪

精打细算才能永葆“中产”

二、会挣钱还得会花钱

“月光族”无缘“中产”

不会理财不能“中产”

三、用理财敲开“中产”的大门

树立理财的观念

制订理财的计划

掌握理财的方法

提高理财的技巧

后记

试读章节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关注的焦点,这可以从人们的日常问候语中看出来——

上世纪中期,我们的祖辈们见面打招呼,最通用的问候语是:“你吃了吗?”因为吃饭在当时是人们关心的头等大事。

上世纪末期,我们的父辈们见面打招呼,最流行的问候语是:“你小康了吗?”因为过上小康生活是父辈们最大的追求。

而进入21世纪,我们这一辈人打招呼,最时尚的问候语变成了:“你‘中产’了吗?”因为“中产”已成为当前最迷人的诱惑,最普遍的渴望。

仅仅是几年之前,“中产”对于中国人来说,那还是一个相当陌生的词语,许多人甚至认为那是资本主义国家才有的玩意,与我们有什么关系?而现在,“中产”成了挂在我们嘴边的热门话题,报纸杂志连篇累牍地刊载有关“中产”的文章,房地产商纷纷打出了“中产人家”的概念,汽车制造商为“中产”量身定做,咖啡厅为“中产”营造气氛……人们谈论着“中产”,憧憬着“中产”,向往着“中产”,许多人在向着“中产”跑,许多人在围着“中产”转。“中产”为何如此让人眼睛发亮,让人心跳加快,让人血液沸腾呢?

这里先讲一个故事:据说,李光耀当上新加坡总理时,曾苦思富国良策而不得。直到有一天,暴风雨中,他从车窗里看到外面一个男人正在拼命追赶一扇被台风刮跑的门板,给他感触很深。门能被风吹走,可想它守护的只是陋室而已。但李光耀没有像个庸俗的政客一样出去对这个男子嘘寒问暖,而是在思考:一个人只要有间破房子,他就会珍惜。如果每个人都有间房子,他们就会共同珍惜这块土地。他明白了他的使命,就是要让每个新加坡人去追逐、拥有自己的财产。他先盖了些简陋的房子给他们,然后,再用更好的房子促引他们努力工作。在这个财富诱惑的过程中,一个富裕的国家产生了,而构成这个富裕国家的基础,则是一大批“中产”者。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体会到,对于个人来说,“中产”意味着经济的富裕,意味着生活的美满;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拥有一个庞大而稳定的中产阶层,则显示出国家的富强,显示出社会的稳定。

李光耀的治国诀窍,实际上我们的先哲们早已有清晰的认识。2000多年前孟子就已经提出:“有恒产者有恒心”。遗憾的是有一段时间我们信奉“越穷越革命”的理念,从而鄙视金钱,排斥个人财产。正如艾丰同志所说的,“无产”成了最神圣的东西,“有产”成了最忌讳的事情。而事实上,贫穷和落后不是社会主义的特色,我们的国家需要富强,我们的人民也需要富裕。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石破天惊地提出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从此,中国人开始大胆地追求财富,谋求致富,这使我们告别了“温饱”,实现了“小康”。

然而,“小康”社会还只是让我们过上了比较宽裕的生活,但从整体上我们还不是很富裕,我们的住房还很狭小,我们的公交车里还比较拥挤,我们还时常为子女的学费发愁,时常为未来的养老担忧,我们还没有条件去游览国内外的名山胜水,没有条件去优雅地进行各项健身活动……一句话,我们还需要更加富裕、更加舒适、更加美好的生活。这种生活就是我们在告别“温饱”、实现“小康”后的第三个追求目标——“中产”!

P2-3

后记

温饱之后想小康,小康之后想“中产”,这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人类社会也就是在人们这样不断的进取中得以发展的。

然而,虽然现在关于“中产”的讨论很多,但大多还局限在什么是“中产”(抑或说是“中产”的标准是什么)、“中产”的意义何在、“中产”有哪些特征等层面上。无可置疑,这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不过,依笔者之见,当“中产”的概念已经被公众所接受后,人们最想知道的,便是如何才能成为“中产”。因为谁都知道“中产”生活舒适、富足、无忧无虑,并且谁都想过这样的“中产”生活,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成为“中产”,怎样才能过上“中产”生活呢?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笔者著写了这本书。在这本书里,我把重点放在如何成为“中产”方面,以期让读者能够从中受到一些启发,恰当地选择进入“中产”的途径,掌握成为“中产”的方法,从而早日成为中产一族。当然,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不可能千篇一律地照搬书中的方法,本书主要是提供一种思路,一种理念,让你知道成为“中产”要从哪里入手,从哪里起步。

本书选用了《人民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深圳商报》等许多报刊和中华英才网、前程无忧等网站的资料,并借鉴了一些学者的观点,特此感谢!这些资料与观点大部分在书中作了注明,但有一部分因为受文体的限制,没有一一注明,在此深表歉意。如有作者对此有所批评与教诲,请致函caijw@public.cs.hn.cn,本人将表示谢意。

作者

2005年3月20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财富金手杖(跻身中产的八大法则)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蔡建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0070365
开本 16开
页数 27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4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63.9-49
丛书名
印张 17.7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29
156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0: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