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经三事长一智
内容
编辑推荐

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正确地进行自我分析,是个体认识世界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行为处事的一条基本原则。当我们真正能做到客观公正地认识自己时,我们会弥补自身的不足,发挥自己的长处,不骄不躁,而这一切与我们创造自己成功的事业和幸福的生活至关重要。

内容推荐

做大做强人生局面的成事韬略。人生绝不是闭门造车,光靠自己单干,永远都是停滞不前的重复,因此要不断的反思过去的种种经历,从经验和教训中总结出取得成功的智慧。俗话说,经一事,长小智,经三事,长大智就是这个道理。

遇事、处事,后续事稳妥处理事情的智慧;

公事、私事,朋友事协调各种利益的智慧;

好事,坏事,平常事调整不同心态的智慧;

忙事、闲事,无聊事合理分配时间的智慧。

目录

第一章 遇事、处事、后续事——处理事情的智慧

遇事:有勇有谋

 冷静思考,积极应对

 故事:“三气周瑜”之“勇”与“谋”

 总结:成大事者遇事的基本态度

处事:方圆自在

 处事当方圆自在

 故事:胡雪岩方圆处事术

 总结:优秀人士的处事观

后续事:当忌“功亏一篑”

 为人处事当善始善终

 故事:曾国藩圆满一生的学问

 总结:成功人士的三个习惯

经三事长一智:处理事情的智慧

 总结:遇事处事当求修己安人

 故事:松下幸之助的安人之道

第二章 公事、私事、朋友事——处理关系的智慧

公事:克己奉公,忠诚敬业

 遵循正直和公义之道

 故事:诸葛亮鞠躬尽瘁的一生

 总结:成大事者的公义态度

私事:奋发向上,积极进取

 你的处境由自己决定

 故事:李嘉诚积极进取的一生

 总结:幸福人生之道

朋友事:有情有义,尽己所能

 友谊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故事:关云长义气干云的一生

 总结:交友处事技巧

经三事长一智:处理各种关系的智慧

 总结:循大义,图作为

 故事:曾宪梓苦尽甘来的事来

第三章 好事、坏事、平常事——调整心态的智慧

好事:戒骄戒躁

 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

 故事:荣誉面前的居里夫人

 总结:好事面前的5个禁忌

坏事:知“耻"而后勇

 做个挑战者

 故事:吉田松阴的拼搏精神

 总结:战胜困难四步曲

平常事:拥抱平常心

 生活当安详自在

 故事:白居易闲淡处世

 总结:人生在世强求不得

经三事长一智:调整心态的智慧

 总结:心态决定命运

 故事:陶渊明的起伏一生

第四章 忙事、闲事、无聊事——分配时间的智慧

忙事:学会减压

 劳逸结合,张弛有度

 故事:繁忙的中国企业家

 总结:轻松生活的奥秘

闲事:闲中吃紧

 居安思危,抱持紧迫感

 故事:康熙“刻苦学习,勤于政事”

 总结:清闲时光要过好

无聊事:能免则免

 人生要有追求目标和价值

 故事:皇帝不务正业致王朝衰落

 总结:人生苦短,自当珍惜

经三事长一智:分配时间的智慧

 总结:时间管理之道

 故事:华为的时间培训

试读章节

冷静思考,积极应对

有很多前人先哲的训诫可以告诉我们遇到事情的正确态度和方法,比如,孔子说“三思而后行”,教导我们遇到事情首先要缜密地思考,要想清楚,而不是贸然行事。孙子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还有一句叫“运筹帷幄”,这些原是军事思想,但也是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事情时的一条指导原则,说得更透彻一点就是,遇到事情时,我们要了解事情的真相,包括事情本身的状态——这是知彼;也要了解自己对事情的把握能力——这是知己,两者最终要实现的就是“运筹帷幄”,“百战百胜”。中国先人的智慧不可谓不多,关键在于我们去领晤、去发现深藏其中的道理。

我们在赞赏一个人的时候常说一句话叫“有勇有谋”,认为“有勇有谋”是一个将才的素质。三国时的张飞是个勇将,豪气干云,但缺乏谋略,所以他做不了将才,只能做个“一等兵”——有勇无谋就是我们说的“没脑子”,没脑子的人当然做不了大事,成不了气候。再比如胤初被康熙立为太子。康熙原本打算将胤初培养成未来的皇帝,但是,当了近四十年太子的胤初却因为胆小怕事,生性懦弱,从来没有树立自己的威信,结果栽在皇亲国戚的陷阱下,被扣上造反的罪名,圈禁终生。且不说,这个胤初是否是个谋才,但按照历史学家的说法,“无勇”总是导致他悲惨下场的一个重要原因。

可以看出,在面对事情时我们当推“勇”与“谋”为先,也就是说,我们要做到有勇且谋。“谋”就是“三思而后行”或“知己知彼”、“运筹帷幄”,“勇”就是张飞的“豪气”。总之,我们要做个将才,要将张飞的“勇”和孙子、孔子的“谋”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这一点,好事情会处理得更好,坏事情也不会朝更坏的方向发展。

历史上,有一个事件是“有勇且谋”的经典,这个事件就是共和国领袖毛泽东与蒋介石的重庆谈判。历史学家对毛泽东在这次谈判中的表现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其中原因在于在当时复杂的政治局势下,毛泽东所表现出的魄力和谋略。

当时的局势是十分复杂的。抗日战争刚结束,人们还沉浸在庆祝胜利的欢乐中,中国上空却又笼罩上一片阴云:蒋介石直接把刀锋指向中国共产党,内战一触即发。

但是,即使已经做好了这种打算,蒋介石还是煞有介事地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为此,蒋介石连续三次致电毛泽东,邀请毛泽东速到重庆“共定大计”。蒋介石采用此种策略的原因就在于,如果毛泽东拒绝到重庆来,就给共产党安上拒绝谈判、蓄意内战的罪名,把战争的责任推到共产党身上,使自己在政治上处于有利地位。这种如意算盘,套用一句俗话说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当时的共产党高层也都是非常清楚的,实际上,蒋介石是算定毛泽东不敢冒险去重庆,当时的政治形势变纪莫测,没有人能保证会发生其他变故。

当然,蒋介石也不排除毛泽东会去重庆,但即使毛泽东来了,按蒋介石的打算,给共产党几个内阁职位,迫使共产党交出解放区,交出军队,这样,他最后仍可以消灭已变成赤手空拳的共产党。为了这些目的,蒋介石一边虚情假意地电邀毛泽东,一方面却在调兵遣将,为内战做准备。

但是,真实情况是,毛泽东通过多方面深入地分析,为了争取和平,最终还是决定冒险去重庆谈判,通过谈判中的激烈交锋,最终签定了一个《双十协定》,从而挫败了蒋介石的阴谋并赢得了广大人民的赞扬。

谋略和勇气是并重的。在遇到事情时,我们会因为缺乏谋略而让事情发展成灾难性的结果,同样,假如我们缺乏勇气,很多原本可以发展的机会就会白白流失。世界上任何一个成大事的人都是有勇有谋的人。这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一种借鉴。那么,我们如何做到有勇有谋?P3-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经三事长一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傅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220133
开本 16开
页数 27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5-49
丛书名
印张 17.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1
161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9: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