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话,过去有过;许多方法,曾经用过;许多错误,屡屡犯过;许多心理,反复研究过。懂得先前,懂得方法,懂得学习才懂得精彩的人生……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独辟蹊径,仔细剖析善言者的诀窍,告诉你会说话要掌握的十种细微心理,让你真正受益,成为善言的口才高手。
图书 | 会说话要掌握的10种细微心理 |
内容 | 编辑推荐 许多话,过去有过;许多方法,曾经用过;许多错误,屡屡犯过;许多心理,反复研究过。懂得先前,懂得方法,懂得学习才懂得精彩的人生……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独辟蹊径,仔细剖析善言者的诀窍,告诉你会说话要掌握的十种细微心理,让你真正受益,成为善言的口才高手。 内容推荐 古人云:慎于言而敏于行。慎言不是不言,而是懂得善言。古语又有祸从口出之诫,是在提醒后人择言而语。如何说话一直是门艺术,各类关于口才、脱口秀的书籍层出不穷,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独辟蹊径,仔细剖析善言者的诀窍,让读者真正受益,成为善言的口才高手。 目录 第一章 职场中说话要掌握的细微心理 1.如何应对面试中困难尴尬的局面 2.摸底行动:巧妙回答你的主考官 3.七种巧妙的同事沟通技巧 4.当上司需要说服时 5.怎样与老板斗智谈高薪 6.如何处理好与领导、上司的关系 7.把握批评和训诫下属的度 第二章 恋爱中说话要掌握的细微心理 1.从言语猜透女人心的三种本领 2.对心爱人的三种求爱法 3.破译恋人芳心的密码 4.约会要成功,说话须留意 5.明知故犯的错误恋爱法 第三章 经商中说话要掌握的细微心理 1.口通财也通——经商中,心有战术 2.万条商河口开拓,心到口到客户到 3.“卖乖”妙语打动人心 4.巧施烟雾弹,竞争对抗中占上风 5.商家如何与客户“零距离” 6.25分钟等于25万美元 第四章 交友中说话要掌握的细微心理 1.初谈时说话要注意的细节 2.乖男客巧讨主妇欢心 3.把柄计:如何牵着他的鼻子走 4.如何编织必不可少的关系网 5.洞察计:如何防止结交“危险的关系” 6.钓鱼计:如何与有用处的人套牢关系 第五章 探病中说话要掌握的细微心理 1.巧言抚慰患病亲友的心灵 2.医生与病人沟通的艺术 3.探病时怎样对病人进行心理呵护 4.到医院探望病人的礼仪 5.不同年龄病人的心理与心理护理 6.探望病人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六章 婚姻家庭中说话要掌握的细微心理 1.巧用委婉语,呵护父母心 2.“赞美”为何会让孩子反感 3.聪明妻子你该这样说 4.夫妻之间也要讲态度 5.购房也需要先掌握心理学 6.试探计:如何用委婉的语言表明态度 第七章 讨债中说话要掌握的细微心理 1.加一些人情因素在债务中 2.催收欠款的十五大技巧 3.欲擒故纵的心理摧毁战 4.选准突破口——打蛇打在七寸上 5.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6.牵着债务人的鼻子走 第八章 处世中说话要掌握的细微心理 1.说服别人的六种妙法 2.六招教你准确揣摩他人心理 3.反讥计:如何“修理”刻薄的人 4.如何圆场说话而不伤人情 5.如何恰到好处地赞美别人 6.如何以“软磨硬泡”达到目的 第九章 演讲中说话要掌握的细微心理 1.匠心独具的演讲开场白 2.竞职演讲把话说到心坎上 3.智语妙言可解困境 4.从听众的角度思考和设计演讲 5.五种辩论语言策略影响对方 6.演讲中的六种照应技巧 第十章 谈判中说话要掌握的细微心理 1.施威计:巧妙地给对手施加压力 2.经理人在谈判中的秘笈 3.反悔计:如何避免陷入他人的圈套 4.如何在冲突和争执中占上风 试读章节 2.摸底行动:巧妙回答你的主考官 在面试过程中,最困难的问题往往是突如其来、无法预测的,只能依赖应试者镇静沉着、随机应变的能力。但是有许多困难问题是经常出现的,需要仔细准备。面试的成功很可能就决定于你事前的准备工作是否到位。 (1)如何应对困难问题 问题1:我们为什么要聘用你? 评点:主考官不但会留意你回答这个问题时说了些什么,也会留意你回答时的态度。如果你真的能够应付挑战,这时正是好机会。你可以好好总结先前的话,指出自己何以适合担当这份工作。主考官会据此判断你有没有自信,又能否实事求是。假如这时你列出大堆无关联的经验技能,主考官会认为你不能胜任,或认为你根本误会了这份工作的性质。在面试之前,最好仔细分析自己的教育背景、资历与工作经验,了解这份工作对自己的适合程度。回答这个问题要简明扼要、一语中的,切忌长篇大论、夸夸其谈,否则言多必失。 问题2:你有哪些缺点? 评点:这是一个常问的题目。大多数主考官问这个问题,就是想洞察你在碰到令人不自在的难题时,能否从容不迫地解决。因此,除了答案内容外,回答时的态度也一样重要。无论你提出什么缺点,总要记住主考官要找的是一个勇于自我反省,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应试者须有自知之明,清楚自身优缺点,这样才能扬长避短,不断进步。老老实实讲出自己的长短处,一般不会减少获取聘用的机会。只有你提到的缺点是严重的人格缺陷,反映出严重反社会行为的情况,或者直接影响担当那份工作的称职程度,才会有问题。以下就是一些无碍大局的缺点: ①粗心大意。你考虑事情时,可能习惯从大处着眼,因此偶然会忽略细节,所以你喜欢担当整体策划的工作,而不擅长处理琐碎研讨会等具体的行政事务。作为用人单位,未必会对此介意,还可能因此逐步委以你需要领导才能的重任。 ②固执己见。当一个人觉得自己掌握的资料正确而又理由充分时,不会轻易让步,甚至不惜与人争执。只有他完全肯定对方的主意比自己的好时,才会放弃己见。固执倔强确实是不妥的缺点,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勇气与自信的证明。 ③没有耐心。一个人耐心不够的原因,可能是过分重视工作,希望为单位做出更大贡献,因而当同事未能及时完成工作时,就忍受不了。 P5-6 序言 会说话,能减少奋斗二十年 你一定听过:娶个有钱的老婆,可以减少奋斗二十年。但你一定没听过,“会说话”可以让你减少奋斗二十年。不会说话的人,就算累得像只狗,还是让人嫌到骨子里头。其实,说话是可以自我训练的。掌握了说话技巧和心理,可以让你就算是拐着弯骂人,他还会对你感激涕零,抱着你说谢谢! 会说话是人生的一笔财富。人人都知道,“会说话是本事”。由于工作上的原因,一位朋友经常到一座城市出差。第一次到那座城市的时候,他住进了一家招待所。当他退房结账时,服务台小姐没好气地说:“你先在这里等一下,我们检查一下房间,看看有没有东西损坏和丢失。”小姐这样说话,简直有点侮辱人格。待他第二次到那座城市的时候,住进了附近另一家宾馆。当他要退房时,服务台小姐说:“先生,请您稍等,我们去看一看房间中是否有东西丢下了。”就在他等待时,忽然醒悟,原来她们是要检查房间有无东西损坏和丢失。联系到上次被盘查的经历,他不由得暗暗佩服起这位小姐说话之委婉。 说话是心理活动的外在体现 “好人出在嘴上,好马出在腿上。”说话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生存层次。语言是人类参与社会竞争的特殊工具。人们说出去的话,好比朝向社会河流里抛掷的石块,总要或大或小地溅起这样那样的水花。 口才是生长在德、识、才、学沃土中的一株艳丽奇葩。语言、说话与心理思维有密切的联系。首先,语言、说话是人类交流的要件,也是思考的主要工具,是思想的直接实现。语言是由一定的词语和语法结构、语法规则组成的人们表达交流思想的工具;说话是运用语言表达交流思想的过程。说话不是空洞的声音流,而是有确定意义与内容的心理现象;说话的意义就是思维的内容,就是人们的思想观念。语法结构和语法规则也是人类思维逻辑规律的具体表现,个人思维水平的差异,也直接影响说话水平的不同。 没有思维活动就没有语言活动。其次,语言、说话为思维提供最合适、最恰当的刺激信号。人们要进行间接、概括的抽象逻辑思维更需要借助语言。因此,语言和说话是思维最合适的“物质外壳”,思维必须依靠词语与说话表现,思维的最后结果都必须以词语作为它的承担者。 虽然人们并非全部用词语来思考,但若离开了语言和说话,人们的思想就无法清晰准确地表达。个体语言掌握和说话的运用,在人的思维发展中起重大作用。实践证明:说话训练能促进人的思维和思维品质的发展。 好马配好鞍——掌握好细微心理 古人云: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说话之道其实也是如此。不管说话之人是否故意暗藏玄机,听话者必须弄明白他的真实意图,方能应对恰当。脑子不清,耳朵不灵,一定会多遇难堪。话里藏话、旁敲侧击是聪明人的游戏,笨人玩不了。脑子不灵光,煞风景自不必说,落笑柄更是常有的事。 心理不同于思想。人的心理没有对错,没有雅俗,而人与人之间只有远近、喜厌和爱恨,不存在谁是谁非。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一个不断体验、不断适应、不断调整的过程。您需要了解的是您的心理是否积极、和谐,是否更易获得别人的亲近,是否能让您觉得生活的美好。 心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人的生理基础和外界刺激无时不刻地影响、改变并形成人的心理。人和环境是互动的。思想是内容,心理是形式或途径,意识正是通过积极地调整自身与环境适应体现出入作为万灵之长的先进和顽强。 直觉虽然敏感却容易受人蒙蔽,懂得如何推理和判断才是察言观色所追求的顶级技艺。言辞能透露一个人的品格,眼神表情能让我们窥测他人的内心,衣着、坐姿、手势也会在毫无知觉之中出卖它们的主人。言谈能告诉你一个人的地位、性格、品质及至流露内心情绪,因此善听弦外之音是“察言”的关键所在。 如果说观色犹如察看天气,那么看一个人的脸色应如“看云识天气”一般,有很深的学问,因为不是所有人所有时间和场合都能喜怒形于色,相反是“笑在脸上,哭在心里”。 “眼色”是“脸色”中最应关注的重点。它最能不由自主地告诉我们真相。人的坐姿和服装同样有助于我们观人于微,进而识别他人整体,对其内心意图洞若观火。 编者 2005年12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会说话要掌握的10种细微心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朱美丽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675413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0 |
出版时间 | 2006-01-01 |
首版时间 | 2006-01-01 |
印刷时间 | 2006-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5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H019-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7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内蒙古 |
长 | 230 |
宽 | 152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