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近代民族化学工业的拓荒者(侯德榜的故事)/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以世界五千年科学技术史为经,以各时代杰出的科技精英的科技创新活动作纬,勾画了世界科技发展的生动图景。作者着力于科学性与可读性相结合,思想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通过故事来讲述科学发现的真实历史条件和科学工作的艰苦性。

《中国近代民族化学工业的拓荒者:侯德榜的故事》为其中一册,由毕元辉编著。

侯德榜,中国化学家,“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侯德榜一生在化工技术上有三大贡献。第一,揭开了苏尔维法的秘密。第二,创立了中国人自己的制碱工艺——侯氏制碱法。第三,他为发展小化肥工业所做的贡献。1921年,他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博士学位后,怀着工业救国的远大抱负,毅然放弃自己热爱的制革专业,回到祖国。

内容推荐

《中国近代民族化学工业的拓荒者:侯德榜的故事》为“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中一册,由毕元辉编著。

《中国近代民族化学工业的拓荒者:侯德榜的故事》介绍了侯德榜独立思考、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百折不挠、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他在工作生活中宝贵的协作、友爱、宽容的人文精神。使青少年读者从他的故事中感受科学大师们的智慧、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验方法,受到有益的思想启迪。从有关人类重大科技活动的故事中,引起对人类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密切关注,全面地理解科学,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在知识经济时代理智地对待科学、对待社会、对待人生。

目录

“挂车攻读”的书耗子

在英华书院

“土包子”与1000分

留学美国

一封来自祖国的聘请信

蓝领的总工程师

“追到底”的精神

揭开苏尔维制碱法之谜

万国博览会上的金奖

筹建硫酸铵厂

双翼齐飞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侯氏制碱法”的发明

崇高的荣誉

复兴“永利”

援助印度

回到新中国

“侯氏制碱法”重放异彩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试读章节

“挂车攻读”的书耗子

坡尾乡是位于闽江江畔的一个秀丽的小村落,四季常青,景色宜人。这里的农民世代以种水稻为生。

这是一个繁忙的季节。

一天,村里的人都在自家的田里忙着插秧、灌溉。在这群忙碌的人们中间,最引人注目的是个10来岁的男孩。在田头的小河畔、一个偌大的水车上,坐着这个男孩,他又瘦又小,与大水车形成鲜明的对比,他正在一边吃力地踏着这老式的沉重的水车,一边手捧一本《古文观止》在朗读……

当爷爷知道小孙子一个人去车水的时候。很心疼他这么小的年纪就和大人一样干活。于是急匆匆地向河边跑来,未等到跟前,就看到小孙子正在一边车水,一边读书,口中还念念有词: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身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爷爷也是个读过书的人。听到这里大为惊愕,自语道:“这不是五柳先生的文章吗?我并没有教过他呀!”

——这个正在“挂车攻读”的10岁男孩就是后来我国近现代著名的化学家、化工专家侯德榜。

侯德榜,1890年8月9日(清光绪十六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生于福州闽侯县的坡尾乡。自懂事以来,小德榜就对书籍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强烈兴趣。而且对自然科学情有独钟。

一天,正在院子里玩耍的小德榜发现妈妈挎着一篮子白色的“土”回来。他好生奇怪,不知妈妈把它弄回来做什么。这种“白土”是房西河畔上长着的一层白色的像土一样的东西。他问妈妈那是什么,用来做什么。妈妈只说那是“白土”,要用它来洗衣服。小德榜更是不解。一连串的问题像蹦豆似的从小德榜的口中跳出来:

“它与一般的土有什么不一样?”

“为啥这种土能洗净衣服?”

“它与胰子一样吗?”

妈妈也无法给好奇的小德榜一个圆满的回答。一连几天,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他的脑中,他冥思苦想也未得出答案。长大以后,他才明白,原来这种“白土”中含有一种化学成分。而这种化学成分就是他后来几乎为之奉献一生的东西——碱。

自6岁起,德榜一直在爷爷的小学堂读书,由于家庭并不算富裕,所以他没能像许多有钱人家的孩子一样,从小就进入像样的学堂,接受正规的教育。但从小德榜就养成了勤奋好学的好习惯。由于家中农活较多,为了使学习、劳动两不误,他常常将书本随身带着,劳动空余时间,就拿出来读。

他放牛的时候,一手牵着缰绳,一手拿着书本:车水的时候脚踏水车,手捧书本:甚至在帮助妈妈生火做饭的时候,也不忘记读书。

有一次,他因为看书专心而未觉察到柴火已烧到脚边,那一次因为烧破了妈妈为他新做的裤子而受到了责备。

有一天,小德榜跟着爸爸到旱田里去除草。

这一天的时间似乎过得很快。渐渐地,夕阳已经染红了田地那一边的天空。  爸爸看到田里干活的人们几乎都已收工,于是,他也扛起锄头,向地头走去。爸爸年纪并不大,只是由于长期辛勤地劳作,背已经微驼了。

忽然,他发现儿子不见了。

“德榜,德榜!”

他喊了两声,没人应声。他也并未在意,德榜是比他早到地头的,“可能是先回家去了吧!”他猜测着。

于是。他大步朝不远处的村子走去。在经过村子西头那片荔枝树林时,他隐约地听到一阵琅琅的读书声,那声音是那么的熟悉。

“这不是德榜的声音吗?”他听出来了。循着声音,他走进荔枝树林深处。林子的尽头是一条清澈的小溪。溪水映着夕阳中的荔枝树。绚丽多彩,微风带来阵阵扑鼻的香气。多么美丽的景色啊!

就在这小溪边,德榜蜷在一块大石头上,认真地读书。他似乎丝毫没有注意到这将晚的天色和美丽的景观,甚至,当爸爸走到他身边时。他也全然没有觉察到,仍旧聚精会神地读书。

父亲看到这一切,眼睛湿润了。许久,他才轻轻地叫道:

“德榜。”

他听出是爸爸的声音,才抬起头来,拿起工具,站了起来。

“爸爸——”

他那怯怯的样子,似乎是怕爸爸责备他没好好干活。

可爸爸并没有责备他,他抚摸着儿子的头,坚定而亲切地说:

“爸爸一定送你去读书!”

“真的吗?”德榜高兴极了。

小德榜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到学堂去正正经经地念书,这是他多少个日日夜夜梦寐以求的事情,他常常在梦中发现自己坐到了那一排排整齐的桌椅中间。老师站在讲台上为他悉心地讲解,可醒来的时候,一切又与往常一样,使他很扫兴。尽管如此,懂事的小德榜知道家中困难,而一直未向爸爸要求去读书。但爸爸心里明白,儿子是多么希望自己也能像邻居家的小哥哥一样。可以到城里的学校去念书。然而,要支付他昂贵的学费,一家人就得勒紧腰带过日子了。况且,家中劳动人手又不足,德榜在家,多少可以分担一部分父母的劳务。关于这一点,懂事的小德榜十分明白。

P11-15

序言

十一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前院长、两院院士

路甬祥

放眼21世纪,科学技术将以无法想象的速度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将全面崛起,国际竞争与合作将出现前所未有的激烈和广泛局面。在严峻的挑战面前,中华民族靠什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人才,靠德、智、体、能、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今天的中小学生届时将要肩负起民族强盛的历史使命。为此,我们的知识界、出版界都应责无旁贷地多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精神养料。现在,一套大型的向广大青少年传播世界科学技术史知识的科普读物《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出版面世了。

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所和温州师范学院、吉林省科普作家协会的同志们共同撰写的这套丛书,以世界五千年科学技术史为经,以各时代杰出的科技精英的科技创新活动作纬,勾画了世界科技发展的生动图景。作者着力于科学性与可读性相结合,思想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通过故事来讲述科学发现的真实历史条件和科学工作的艰苦性。本书中介绍了科学家们独立思考、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百折不挠、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他们在工作生活中宝贵的协作、友爱、宽容的人文精神。使青少年读者从科学家的故事中感受科学大师们的智慧、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验方法,受到有益的思想启迪。从有关人类重大科技活动的故事中,引起对人类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密切关注,全面地理解科学,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在知识经济时代理智地对待科学、对待社会、对待人生。阅读这套丛书是对课本的很好补充,是进行素质教育的理想读物。

读史使人明智。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灿烂的科技文明,明代以前我国的科技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涌现出张衡、张仲景、祖冲之、僧一行、沈括、郭守敬、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这样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科学家,而在近现代,中国具有世界级影响的科学家并不多,与我们这个有着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并不相称,与世界先进科技水平相比较,在总体上我国的科技水平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当今世界各国都把科学技术视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把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当做提高创新能力的战略方针。我国也不失时机地确立了科技兴国战略,确立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全民素质,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创新人才的战略决策。党的十六大又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形成比较完善的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需要一代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需要更多更伟大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才。我真诚地希望这套丛书能激发青少年爱祖国、爱科学的热情,树立起献身科技事业的信念,努力拼搏,勇攀高峰,争当新世纪的优秀科技创新人才。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近代民族化学工业的拓荒者(侯德榜的故事)/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毕元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8461534
开本 16开
页数 11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2-10-01
首版时间 2012-10-01
印刷时间 2012-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1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6.13-49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25
150
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4:4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