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立足于艺术学理论的基础性和综合性研究,并强调在深入个案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特别注重涉及艺术原理、艺术历史、艺术美学、艺术批评、艺术教育等不同方面的理论创新。全书共分七个部分,具体内容包括“艺术学理念与方法”、“艺术史与艺术史学”、“艺术美学与批评”、“艺术教育研究”、“艺术学历史钩沉”、“访谈与对话”、“艺术学研究信息年报”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图书 | 艺术学研究(第1卷)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立足于艺术学理论的基础性和综合性研究,并强调在深入个案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特别注重涉及艺术原理、艺术历史、艺术美学、艺术批评、艺术教育等不同方面的理论创新。全书共分七个部分,具体内容包括“艺术学理念与方法”、“艺术史与艺术史学”、“艺术美学与批评”、“艺术教育研究”、“艺术学历史钩沉”、“访谈与对话”、“艺术学研究信息年报”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目录 卷首语 艺术学理念与方法 于润洋: “九五”和“十五”期间艺术学学科研究课题与规划思路的阐述 张道一:艺术学不是“拼盘” 冯健亲:略谈艺术学学科模糊性特征 伍国栋:艺术学的田野工作 黄惇:探讨国际背景下的中国艺术学特色 王志敏:论艺术的新概念与艺术学体系建构 王耀华:跨文化音乐比较研究的方法论: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 秦序:六朝音乐文化与时代精神 杨曦帆: “藏彝走廊”中的少数民族乐舞文化 艺术史与艺术史学 缪哲:汉代的正面骑与背面骑 费泳:汉地佛像服饰民族化进程中的若干问题 薛龙春:崇古观念与王铎书作中的“奇字” 詹和平:和谐自然观与中国传统建筑 毛秋瑾:官方与佛教写经——以敦煌吐鲁番写本为中心 李安源、黄皓峰:顾况绘画方式质疑——兼论“小笔” 艺术美学与批评 易中天:艺术:情感与形式 许平:中国设计问题的基本线索——重读陈之佛全集 周星:百年中国电影艺术风格变迁分析 刘承华:走向主体间性的音乐美学——兼及音乐美学研究中的文化学维度 耿幼壮:偶像、圣像、形象——反偶像崇拜运动的神学与美学意义 陈捷:现代电影的历史与未来(上) 艺术教育研究 奚传绩:反对文化实用主义、树立正确艺术教育观 刘道广:论二级学科艺术学的课程设置 方仪:关于二级学科艺术学研究界域与课程结构之探讨 艺术学历史钩沉 夏燕靖:我国艺术学学科形成之前艺术理论的呈现方式探讨(上) 李立新:中国艺术学85年历程 张晓刚:我国20世纪上半叶的艺术文化学研究 杨身源:从艺术概论说起 马凌燕:马采的艺术学理论研究 访谈与对话 [法]苏珊孙颍刘建:中国舞蹈的传统在哪里 文献档案 国内高校艺术学学科研究生论文选题辑录 全国高等院校和艺术研究院所艺术学学科点介绍 艺术学研究信息年报 编辑手记 稿约启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艺术学研究(第1卷)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黄惇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505198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51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00 |
出版时间 | 2007-12-01 |
首版时间 | 2007-12-01 |
印刷时间 | 2007-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53 |
丛书名 | |
印张 | 33.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39 |
宽 | 168 |
高 | 2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