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凤凰山圣果寺志云居圣水寺志/杭州佛教文献丛刊
内容
试读章节

法  谱

法法相传,灯灯相续。所谓一花开五叶者,日临济正宗,日曹洞,日云门,日法眼,日沩仰是也。法门三乘,禅教律是也。禅门参禅,学道明心见性。教门讲剖经义,究悟本来。律门精守戒律,兼修净土。千差万别,总归一贯。懿以都纲,因病辞职,嗣受维扬天宁禅寺具如老和尚之法,自问凉德,闭户空山,屏绝世缘,怀把茅结庵之意,息竖拂开堂之念。法乳难酬,恐辜师德。溯其渊源,纪其巅末,以志不忘。志法谱。

释迦如来真身舍利宝塔传

四明阿育王寺释迦如来舍利宝塔:按僧统《赞宁传》,世尊入王舍城乞食,路傍有童子戏沙,即以为麸,殷勤奉施,佛授记日:“此童子吾灭度后,于阎浮提作铁轮王,四大洲中悉皆臣伏。取吾入塔真身舍利,造八万四千塔于一时,役诸鬼神往四天下供养。”佛灭度后,果符昔记。时耶舍尊者,于五指间放八万四千道光明。诸天夜叉众各随光中往四天下,遇八吉祥,六殊胜地,乃安一塔,此其一也。

晋代太康中,并州刘萨诃,弋猎为生,病至死。具一梵僧语日:“汝罪重,应人地狱。吾愍汝,故宜往洛下、齐城、丹阳、会稽,有阿育王宝塔处,顶礼忏悔得免。”既苏出家,名慧达。遍求会稽海畔山泽,莫识基绪。夜闻地下钟声,精诚恳切三日,宝塔从地涌出,光明腾耀,色青如石。高尺四寸,广七寸,五层露盘,四角挺然。四面窗虚,中悬宝磬。周以天下及诸佛、菩萨、善神、圣僧、天神绕塔。像极精巧。达每闻钟声,见塔悲喜忏礼,瑞应颇多。刘萨诃者,利宾菩萨示现也。唐僧宗亮诗云:“铁轮王使鬼神功,灵塔飞来郧岭东。有客不随流水去,磬敲疏雪细云中。”

东晋丞相王导,初过江,有道人来告日:“昔与阿育王同游郧县,安真身舍利宝塔。阿育王与真人捧塔飞空人海。诸弟子中有未得道者,攀引不及,一时俱堕,化为乌石。石为人形,上有袈裟纹缕。郡守褚琰取看奇之,至今村名塔墅,填名乌石。”义熙元年,敕郧山造塔亭禅室,度僧住持守护。宋元嘉中,遣陈精并僧道等,广兴创建,掘基下得石函,盛玻璃钟,覆以铜镜。又金盒盛银罂,安三法身舍利,并迦叶佛爪一,其色红。发一茎,伸之数尺,置之成螺。文帝设造木浮图三级藏之。竞陵王欲增成五级,梦神告日:“此塔三十年后,有大力人增添。”梁武普通三年,敕建堂殿房廊,赐额“阿育王寺”。大同五年,上座僧绶奏木浮图隳损。敕岳阳王萧簪,增修至五层。施金五百两,铸金铜像四百躯,写经论五百卷,铸四大铁鼎,以镇四角。传武帝,昭明二真安塔内。簪寻取石函内舍利三颗浴之,咒日:“浮者进上。”其最大者浮,乃遣主吴文宠、僧琏等四法师同进。因敕免赋,给兵士三千人置营防卫。一时名士倾心皈向,陈宣帝遥敬度二七僧。

唐太宗时,瑞现尤数。永徽间,处士张太玄闻塔前诵《金-刚般若》。垂拱间,士曹唐玄默迎塔到越,忽飞在西家屋上,即送还本寺。中宗敕送供施,招僧栖旷、如法香火。国清智唏尊者,到寺礼八万四千拜,旋绕数周。忽紫文印于臂,方整明亮,终身不没。临终谓弟子日:“众圣封印,心无虚焉。吾定生弥勒内院矣。,,武宗澄汰沙门,塔止越州府库。宣宗重兴教法,塔入开元寺。郧山僧论,请观察判官蒯希逸判归育王寺。大中庚午岁正月,八千余人传塔供养,天花纷纷,散落如雪,众以手擎旋化。夜初放五色光明。是年,新罗僧盗塔,手捧绕亭,亘夜而行,不离本处。懿宗成通中,观察使杨严奏度三七僧,精严香火。且云:“舍利宝塔灵异,实国内福境。”天佑中,太守黄晟迎塔归奉化,登舟顿重,众力莫举。

钱武肃王贞明二年十二月,遣弟铧并僧清外等具船舫香火迎塔。明年上元夜回止西陵岸。祥光明照,江中如昼。武肃王躬扶彩舁,从行至罗汉寺广陈供养。一僧顶戴手搦,一角堕地,随手安著,屹然不动。虔祷至晚,其角火星进散,始知神力补铸。丁丑岁,敕建木浮图九层舍利塔,安七宝龛中,累岁大会,多睹光明。据《感通传》,天人云,有二塔,今郧县是阿育王右塔,乃萨诃求出者,人天恭敬也。小塔是贤劫初佛者,中有迦叶臂骨,罗汉将住铁围山,非人所见。

又按僧从廓《记》,宋绍兴间,高宗书“佛顶光明之塔”六字。淳熙二年闰九月廿一日,皇子判府魏王恺体塔制度,以金造成,奉安宝塔于中。自赞四章,刻塔四傍。当年十一月廿八日,孝宗遣供奉李裕文降香,传宣迎塔。五日塔至,帝素膳焚香瞻敬,未有所睹。屏左右,再祈再祷,忽舍利塔尖上,涌现如月轮相。次日,帝又祈祷,舍利复现宝塔,两角如水晶珠。是日敕从廓人内问法,赐“妙智禅师”之号。廿九日,皇太子精诚祈祷,舍利现宝塔相轮,第二层累累如水晶珠。次年正月七日,帝于碧琳堂瞻敬,舍利现塔角,如淡金珠。是日书“好胜之殿”四字,赐本寺奉安,仍赐行者度牒五道,钱万缗,敕徐德荣与从廓奉塔还山。

又僧行弥《续传》,大元至元十一年,丞相伯颜南征,天下归仁。怜古加僧录,安抚江南僧尼事。明年三月,奉旨迎宝塔。五月抵开平府,百官四众争先迎睹如面觌紫金光聚,奉安华严寺。大集衲侣,梵呗歌诵,竟七昼夜,尽诚尊奉。留一月,奉旨送大都大吴天寺供养。九月一日,迁至玉塔寺,集诸国僧凡十万人于禁庭万岁山,皇太子府、镇国寺,太庙、中书省、枢密院及府库等处,立十六坛场。有司供具觳膳。灯幢金珠间错,示极尊严,为国祈福。初三日,车驾亲临玉塔寺致敬。是夕瑞光发现,贯烛宝塔相轮之表。自相轮分色祥光,东射禁庭,晃耀夺目。天人共睹,殊胜之盛,未有若此。明日奏闻,皇情大悦。初八日,大赦天下。初九日毕会。赐禅讲大德衣,银币,各差施牒,广度僧尼。遣怜古加大师,南方大德慈祥宣使张德庆、忽卢儿等,迎捧南归。敕所过州县,遵引入境,以福黎民。十二月十九日抵鄞,邦人欢呼歌舞,塞途溢巷,如赤子见父母之归也。明日抵玉几,大师擎捧宝塔,宜传玉音日:“佛以慈愍,视一切去住,何分南北。但天龙侍卫,化摄有方,滞于爱执,宁忍舍鄞。况海东之民,皆吾民也。其不汝执,俾福是邦。”言未既,空中瑞现累累如珠,绀红五色,光彩散乱。万人稽首,叹日:“吾佛光明之所照,吾君圣德之所被也。”恩赐御香,僧布,金银等。复令州县供给所需,增构宝殿。不日告成。

自得神圣,感应颇多,未能具述。今摘其本末、瑞现若此,以便缁素晓知其义者。

至正乙未五月,住山佛日圆明普济禅师悟光识。

P138-141

后记

吾本师仑山公,讳通渊,海昌人也。与懿原系同乡本属亲串。髫年时,偕先君子读书寺中。一病几危,师以药生懿之命。病愈,不愿还家,即礼仑山禅师为师。师讽呗斋薰,惠我i昧。久之谓懿日:“吾密印老祖云,云居宋元业医,衣钵传山,今已披缁,且指下活人,与静修并济。后嗣不能作人天师,不妨精岐黄术,因授之以医经。予虽镂冰伎短,笈血计疏,然皆吾师之教也。”既而吾师迹寄林泉,心超祗鹫。复以中峰祖师《梅花百咏》及《寺志》一册授懿日:“数百年来,失修旧矣。开辟有自,而颠末无稽。只防山灵腾诮,梅魂献嘲,亦传应器者咎也。”予闻言,悄然而思,竦然而恐,日唯唯。懿虽不敏,誓成师志。顾其中有难为者:剖心寡窍,问不知三,对面多墙,书惟阙五,则博采难。家余四壁,贫似相如,产仅十金,业同扬子,则工费难。与李杜齐名者少,愿侨札交贶者稀,则秉笔纂修者尤难。具此三难,《志》事不果。古铁王先生者,东城名士也。惠然来吾庐,啜茗欢甚。逡巡以《志》事就商,先生欣然乐董其事。云飞壮思,泉涌丽辞。收阙文于百年,捃逸韵于千载。惜乎手笔未竟,人琴俱亡,《志》事复不果。自是,懿以山乘自前,不复外索。夫何郡伯严君,荐懿为都纲,辞不受。强之再,姑任之,义在斯合道或可存。然而喧嚣犯虑,倥偬装怀,时或有焉。比年来以病免,谢绝业尘,打开缘障,方克肆力于搜讨,追踪乎清芬。凡斯寺之所以兴,殿宇之所以存,灵异之所以著,更人物之可以传,诗文之可以诵,自唐洎今,都为六卷。刊中峰祖师《梅花百咏》二卷。复以实懿《水明山楼集》四卷附之。肇以辛卯,竣于壬辰。嗟乎,日迁月化,吾师云遥。云散风驰,王生不再践在昔之宿诺,成未竟之遗篇。即或山寺容有变迁,而斯《志》斯文,庶几不死。作后叙。

乾隆壬辰岁二月十二日,本山云巢衲子实懿谨述。

目录

凤凰山圣果寺志

云居圣水寺志

序言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佛教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恢弘的淑世利人精神,甚为国人接纳。故尔在岁月的递嬗中,终在中国扎根,并与民生相融。因其旷日传行,日与华夏本土文明融合,在中国文化之中渗入新兴元素,对社会发展影响甚深。

杭州向称“东南佛国”,白居易谓“地是佛国土,人非、俗交亲”。盖因杭州地控吴越,文汇南北,物华天宝,民风淳厚,故与佛教的结缘甚早,标志虽为东晋慧理首建灵隐寺,但实为三国东吴时,佛法就有传入。因此,有“经来白马寺,僧到赤乌年”一说。杭州佛教鼎盛为南宋一朝,明田汝成谓:“杭州内外及湖心之间,唐以前为三百六十寺;及钱氏立国,宋室南渡,增为四百八十,海内都会,未有加于此者也。”是时佛刹林立,梵呗相闻,高僧云集,释学昌盛,儒释交融,法传域外,乃为全国佛教中心之一。至今杭州的菩提寺路、华藏寺巷,便是昔日迹存之佐证。而东南亚佛教人士也视参访杭州为最大夙愿。传自径山万寿禅寺的茶宴、护国仁王禅寺的“尺八”乐器等,其义已超出佛教本身。

我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潜心于宗教文化。倘佯湖山,目睹兴废,搜罗经墨,修葺旧遗,日有所感,月有积存,遂发起编辑是书之征。“人间兴净土,天下有同心。”从事者景从,春秋不二,文献谨成。愿念终偿,感触良深,借此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在杭召开之际,谨以此书为贺。

是为序。

内容推荐

整理出版的“杭州佛教文献丛刊”第一、二辑20册,收录了33种杭州佛教寺院、人物和名胜古迹。该书的出版,必定为人们了解和研究杭州佛教历史文化、历代高僧的事迹、著作和思想,了解杭州寺院和名胜,提供很大方便。实践也已证明,该书的出版,不仅受到佛教界人士和从事佛教文化研究的学者的欢迎,也正受到致力于中国历史文化各学科研究的学者及广大读者的重视与欢迎。

本书为该文献丛刊之一。

编辑推荐

本书为“杭州佛教文献丛刊”之一。书本主要收录了杭州凤凰山圣果寺和云居圣水寺的历史文化、佛教人物和名胜古迹。由杭州出版社用简体字出版。该书的出版,必将为人们了解和研究杭州佛教历史文化、历代高僧的事迹、著作和思想,了解杭州寺院和名胜,提供很大方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凤凰山圣果寺志云居圣水寺志/杭州佛教文献丛刊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清)释超乾//释明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杭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580331
开本 32开
页数 21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07-12-01
首版时间 2007-12-01
印刷时间 2007-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47.255.1
丛书名
印张 7.2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10
148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4: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