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健康之路--关于健康管理的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吴清风长期研究健康管理,致力于健康管理在中国的推广,该书是其将健康管理理念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成果。

本书从不同的角度、层面和典型案例,以通俗、优美并略带幽默的文字,将大自然最复杂的一个有机体的管理清晰告诉读者,它应是我们健康人生、快乐人生的好帮手,因为它为我们指明了“健康之路”!

内容推荐

健康是第一资源,同样需要作为对象来加以科学管理,健康管理从理论到实践正在逐步走向成熟。本书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健康与社会、企业、家庭及个人的关系,阐明了哪些因素在影响着国民、企业员工、家庭成员及个人的健康,各个层面在维护和增进健康方面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责任和义务,以及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开展健康管理工作。本书信息量大、科学性强,内容新颖、有趣,工具及方法简便实用,是一部系统介绍健康管理知识的普及性读本。

目录

1.健康是金

2.生命的警钟

3.身体是我们的吗?

4.健康真相揭秘

5.医药依赖——健康重心的严重失衡

6.各司其责——一个都不能少

7.方法常常比道理更重要

8.投资健康——职场人士的必然选择

9.健康管理——离企业还有多远? 

10.专业服务——请您不要拒绝

11.通往健康的九条道路

12.活出生命的意义

试读章节

3.身体是我们的吗?

身体是我们的吗?不少人也许会认为这个问题问得很奇怪,因为他们觉得答案是理所当然的,不容质疑。可能还有很多人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问题真的这么简单吗?在这里我们要花大量的篇幅让大家明白:身体既是我们的,也不是我们的,如果“我们”能和自己的身体友好相处,则大家都相安无事,一路同行,白头到老:如果“我们”不能善待自己的身体,那么大家迟早会分道扬镳,共赴黄泉。

《身体使用手册》热销中国

2006年8月,一本由美国学者迈克尔·罗伊森等撰写的《身体使用手册》(YOU:THE OWNER’S MANUAL)在中国悄然热销。这部号称欧美第一健康书、在美国半年销售170万册、《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的科普读物在中国也创造了不俗的销售业绩,3个月加印6次。它的卖点正如在书的封三中所提示的:“你知道你手机面板的颜色,却不了解自己的皮肤;你熟悉你汽车里的部件,却不懂你身体的每个系统。阅读本书,你可以了解自己!”

正如书名所要告诉我们的,该书像一本普通工具或机器的使用说明书一样向我们描述了身体的构造、功能以及该如何被正确地使用。它把身体比喻为房子和各种管道系统,通过形象的描述,使人们对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等方面的认识有全面的提高。如果按照我们中医天人合一的理论来分析,这种人为的割裂似乎是欠科学的,但这恰好是作者的过人之处。他让人们第一次理性地看待和自己朝夕相处却又十分陌生的身体,开始认真思考今后该如何善待并合理使用自己的身体。

软件和硬件的关系

熟悉电脑的人应该都比较了解硬件与软件的关系。现在电脑的硬件配置越来越相互接近,大同小异,它们对电脑性能的影响已不是太大。而决定电脑功能的是操作系统和各种应用软件,安装了设计软件,电脑就具有了绘图功能:安装了多媒体软件,电脑就可以播放音乐和电影等。也就是说,电脑是按照控制软件的指令来开展工作的,没有软件,电脑什么事也做不了。

其实,我们自己就跟一台台电脑差不多,也是有硬件(身体或肉体)及软件(灵魂、思想或意志)两部分组成,只是作为高级生物的软硬件关系要比电脑密切、复杂得多。身体和灵魂就像一对相依为命的孪生兄弟,我们的身体不可能像电脑硬件那样容易维修或升级,我们的灵魂也不可能像电脑软件那样容易安装或卸载甚至删除。但有一条两者是极为相似的,那就是我们的身体也是受灵魂或意志支配的,就像电脑硬件是在软件的控制下运行一样。

前面说到,在影响我们人类健康的各种因素中,有60%源于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或行为。而生活方式或行为是我们灵魂深处思想和意志的体现,是我们的意志在指挥着自己的身体从事健康或不健康的活动。外部环境的优劣固然可以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但内部指令的正确与否同样可以深刻地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健康或安全。

汽车坏了可以换一部,我们的身体能换吗?

曾女士算得上是职场成功人士,她用勤劳和智慧很快使自己跨入金领一族,汽车、洋房一应俱全,小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可最近她确实有点烦,主要是因为她那辆黄色的现代跑车老不争气,关键时刻总闹罢工,有一次外出甚至坏在半路上,差点没把她气晕过去。开始她一直怀疑是汽车质量有问题,还郑重其事地到4S店反映了几次。差点给总部打投诉电话。后来经检查,主要还是因为她这辆爱车没有按规范要求操作和维护造成的。鉴于这辆车从里到外已有多处硬伤。曾女士最后还是忍痛把车折价卖了,然后又买了一辆新车。

曾女士的教训是惨痛的:“我真的很喜欢那台车,现在回想起来。那台车是被我折腾坏的。车买回来的时候,我一不会开车,二没有关于汽车保养维护方面的知识,这车成了我的试验品和牺牲品。车身碰一下刮一下吧还比较容易恢复,喷喷漆就跟新的一样,可没想到连发动机和油箱都受到了损坏,主要是由于平时开车操作不当及没按要求进行维修保养所致”。看到自己的爱车伤成这个样子,曾女士是又心疼又懊悔。要是一开始就做好准备,多掌握一些有关车辆操作和维修保养方面的知识,并严格按照规范去做,结果肯定不会是这样。

换了一台新车后,曾女士对车辆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不再仅仅只关心车辆的外表和内饰,而是特别注意规范驾驶及车辆定期的全面检查与维护保养,还专门在车上放了一个笔记本,及时记录车辆的情况。“前面一台新车开了不到6万公里就快不行了,这台车我有信心让它跑到40万—50万公里。”曾女士对此显得很有把握。

曾女士虽然吸取了教训,但她毕竟最后还是换了一辆车。一件身外之物,我们不小心把它损坏了,只要条件允许,我们可以立即换一个,也就是说我们还有改正和弥补的机会。如果这件东西不是身外之物,而是我们的身体,损坏以后没办法更换甚至也很难或不可能得到修复,那后果将是怎样啦?可想而知,你换不了,也修不好,你只有拖着病残的身躯去应对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它还会不停地向你的神经中枢发出不愉快的信号,让你和它一起感受痛苦的煎熬。身体比爱车更重要,我们千万别让身体在人生的旅途中熄火抛锚,那样后果将不堪设想。

P30-33

序言

当我为即将出版的《健康之路》作序时,我想,这不仅代表我个人。

当我捷足先登翻阅《健康之路》时,我相信,不会只让我一个人受益。

社会的发展,全球化的影响,生活的节奏更快,工作的压力更大,生存的竞争更激烈,以致于人类进化演变速率落后于这些变化,其结果是新的疾病和非健康状况高频率发生。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全球调查表明,真正健康的人仅占10%,患各种疾病的人占25%,而6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何以应对如此多的非健康状态?如何减轻我们个人、家庭、企业、社会治病救命的财政负担?

健康管理!

何谓健康管理?何以证明健康管理如此有效?

健康管理是一种对个人及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其宗旨是调动个人及集体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佳的健康效果。

美国密执安大学健康研究中心经过20多年的研究得出结论:健康管理对于任何企业或个人都有“90%与10%”现象,即90%的企业或个人通过健康管理后,医疗费用降到原来的10%。反之,10%的企业或个人未做健康管理,医疗费用比原来上升了90%。我国也有人算过一笔账,即投入100元的预防费用,今后可少支出1000元的医疗费用。

作为长期在医院工作的管理者、研究者,对我院2006年6万例住院患者和130万门诊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了分析,发现约75%,的住院患者是“挺不住”了才来院求医,而在“挺不住”期间,并未对自己的不良状况有清晰的认识,本可在门诊处理的,结果发展至住院治疗,导致费用显著增加。此外,约80%的门诊患者原本可以在社区医疗点处理或通过科学的自我调理,从而避免花大量的时间和费用去大医院就诊。为什么会有如此情况?中国现代文化中的某些理念与此不无关系,因为它提倡的是“轻伤不下火线”、表彰的是“带病坚持工作”等,结果忽略了健康的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导致小病变大病、低成本变为大投入。另一方面,健康管理在中国的普及较差,专业从事健康管理的人员还太少,相应的软硬件还不足等也是导致上述现象的原因。

简而言之,在人生方面,最小的支出是健康管理,最大的投入是治病救命。

本书作者吴清风长期研究健康管理,致力于健康管理在中国的推广,该书是其将健康管理理念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成果。本书从不同的角度、层面和典型案例,以通俗、优美并略带幽默的文字,将大自然最复杂的一个有机体的管理清晰告诉读者,它应是我们健康人生、快乐人生的好帮手,因为它为我们指明了“健康之路”!

教授、博士生导师 吴军

2007年5月24日于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

后记

感谢您阅读本书。选择本书并认真加以阅读,说明您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对生命质量的热切关注,而这种心智本身就是可以获得健康加分的一个评价指标。

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生命是神圣的、至高无上的,任何东西都无法与它交换。生命是一次旅途,走过之后不可以重来。但生命是有质量的,而健康不仅是衡量生命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更是每个人谱写人生乐章的前提条件,多少人由于“壮志未酬身先死”而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您现在肯定已经清楚,健康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基本权利,您有权力依法维护自己的健康,要求在健康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与此同时,您又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种责任是维系健康的基础和内+因,外界难以替代。对于自身的健康,您是名副其实的第一责任人,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您具有责任心的最好证明。对于下一代,您有优生优育和教育他们健康成长的责任;对于家庭,您有实施并加强健康管理的责任;对于社会,您同样具有积极倡导健康生活,努力缔造和维护健康环境的责任。

认识健康是一回事,践行健康是另外一回事。不认识健康,行动会陷于盲目、不得要领;认识健康而不行动或者反向行动,结果可能更糟。因此,学习加实践是我们每个人奔向健康道路上的两条腿或两个车轮,缺一不可。

当今世界,人类对健康本质的认识已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但相比之下大众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却远远滞后。原因固然多样,其中之一就是缺乏足够的简单实用的工具和方法。高深的道理只有通过科普教育和技能的传播才能最终化为推动大众健康的动力。

健康管理作为一门专业、一个行业、一种产业,已经开始走人百姓的生活。它作为中间环节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它的出现和壮大将推动人类健康事业进入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将健康管理比喻为人类健康史上的一场革命或里程碑一点也不过分。

健康离我们每个人并不遥远,健康是一种态度、是一种习惯,任何时候采取行动都不会太晚。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应该再次成为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先知先觉是人生制胜的法宝,相信您已经完全感悟到了健康的真谛并已经开启了捍卫健康的旅程。祝您健康!

吴清风

2007年5月6日

于广东珠海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健康之路--关于健康管理的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清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219893
开本 32开
页数 21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9
出版时间 2008-01-01
首版时间 2008-01-01
印刷时间 200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21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161
丛书名
印张 7.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4
142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8:2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