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顺着节气养自己--二十四节气养生/新快养生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以顺时调养、治未病为着力点,以人们最为关注的中医养生为切入点,坚持以“天人合一”为核心,顺应自然界的气候变化特点,以中国农历特有的二十四节气为分界点,总结古代及近现代医家的丰富养生经验,提出了新的观点,形成了本书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妙法。分析阳气的变化规律,从精神、起居、运动、饮食、药膳、导引等方面,深入浅出地阐明了不同节气的养生要点。将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中医养生经验以最简单的话语传递给广大人民群众,给广大读者带来一片新的视野,使我们切实地体悟到中医养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内容推荐

本书是新快报与羊城晚报出版社强强联手打造的新快文库丛书第一本,将教晓广大街坊一年二十四节气如何从饮食、起居、情志方面养生,如果同时配合“五行人”理论,让不同属性的人们根据自己的特点养生,目标还会更加精准。

目录

二十四节气养生总论

四季节气养生总则

 春季六节气养生总则

 夏季六节气养生总则

 秋季六节气养生总则

 冬季六节气养生总则

二十四节气养生

 立春养生

 雨水养生

 惊蛰养生

 春分养生

 清明养生

 谷雨养生

 立夏养生

 小满养生

 芒种养生

 夏至养生

 小暑养生

 大暑养生

 立秋养生

 处暑养生

 白露养生

 秋分养生

 寒露养生

 霜降养生

 立冬养生

 小雪养生

 大雪养生

 冬至养生

 小寒养生

 大寒养生

后记

试读章节

夏季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夏季是一年四季中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此时阳气外发,伏阴在内,自然界也是烈日炎炎,植物生长茂盛,郁郁葱葱,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咳疟,奉收者少(注:奉指供给,提供。奉收者少是指可供给秋季收敛的力量就少了),冬至重病。”此时,我们的养生保健应顺应自然界阳气旺盛的规律,顺养阳气的生长。

1.精神调养

夏季是阳气旺盛的时候,烈日酷暑,人们容易烦躁,夏季神气调养要做到神清气和,快乐欢畅,胸怀宽阔,使心神得养。另一方面,在夏季可以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多参加一些文娱活动,如夏令营活动,外出旅游,消夏避暑等,使人心旷神怡。

2.起居调养

炎炎夏日,应顺应夏季昼长夜短的规律,晚睡早起,顺应自然,保养阳气。另一方面,由于夏天晚上睡眠时间较短,要适当午睡,以保持充沛的精力,要科学安排工作、学习时间,做到劳逸结合。尤其在夏至前后,要睡好“子午觉”。此外,夏季暑热外蒸,要避免在烈日下过度曝晒,但也要注意避免过度吹空调,注意室内外的温差不要过大,使居室环境尽量做到通风凉爽,预防感冒。

3.运动调养

夏天气候炎热,运动锻炼宜选择早晨或傍晚等较清凉的时候进行,可以选择在林荫道、河边、花园、湖边等阴凉地点,避免长时间在阳光下锻炼,以防引起中暑。可选择合适的项目锻炼,如太极拳、太极剑、保健功、广播体操、慢跑、散步、游泳等。运动时要注意避免过度汗出,以不疲劳为度。另一方面,运动过后要注意避免马上以冷水洗澡或饮冷饮,因为运动后腠理开泄(皮肤纹理开放),阳气在外,脏腑内里空虚,洗凉水澡或饮冷饮容易受到寒湿邪气侵袭,容易导致腹泻、关节疼痛等症。

4.饮食调养

夏季阳气在外,阴气内伏,脏腑内里空虚,脾胃虚弱,饮食调养宜减苦增辛,以养肺气。饮食宜清淡,以低脂、易消化、富含纤维素为主,多吃蔬菜、水果、粗粮。平时可多吃鱼、鸡肉、姜、瘦肉、豆类、芝麻、洋葱、小米、玉米、山楂、芥菜、苋菜、冬瓜、芦笋、枇杷、杨梅、香瓜、桃、木瓜、西红柿等;少吃动物内脏、肥肉等,少吃过咸的食物,如咸鱼、咸菜等,药膳可选择薏苡仁、绿豆、赤小豆、玉米须、车前草、荠菜等,如薏苡仁百合粥、薏苡仁冬瓜瘦肉汤、鸭肉冬瓜汤、祛湿消滞茶等。还可多吃如西瓜、绿豆汤、赤小豆汤等以清热解暑。

秋季六节气养生总则

秋季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节气。秋季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秋风劲急,气候干燥。晚秋则秋风落叶,万物萧条,一派草木凋零的景象。为了避免秋天肃杀之气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此时要顺应自然界阳气收敛的规律,顺时而动,以和为贵,做好养生保健。《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注:天高风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注: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伤害),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注:奉指供给,提供。奉藏者少是指可供给冬季闭藏的力量就少了)。”

1.精神调养

秋季精神调养应顺应自然界的阳气变化,收敛神气,宁神定志,保持内心平静。乐观开朗,宽容豁达,以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适应秋季容平的特征。在秋高气爽之时,除参与书法、钓鱼等活动以怡情养性外,还可多参加登高、郊游等活动,既可使人心旷神怡,又可锻炼身体,有益身心。

2.起居调养

自“立秋”节气以后,气温日趋下降,昼夜温差逐渐增大,寒露过后,逐渐出现“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情况,此时要根据“春捂秋冻”的原则,适当地“冻一冻”,促进腠理闭合,使身体顺应阳气收敛的规律,提高机体适应自然气候变化的抗寒能力。由于此时日夜温差较大,要注意根据气温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尤其在夜晚睡觉时要注意保暖。睡眠方面,立秋之后要注意早睡早起,与鸡俱兴,早睡以避免秋季肃杀之气(注:酷烈肃索的秋气)对人体的伤害,早起以顺应肺气的宣发。

3.运动调养

金秋时节,天高气爽,是开展各种健身运动的好时机。此时锻炼宜动静结合,动则强身,静则养神,使心身康泰。在运动项目的选择方面,老年人可散步、慢跑、练五禽戏、打太极拳、做健身操、练八段锦、自我按摩等;中青年人可跑步、打球、爬山、跳舞、游泳等;同时可配合导引、内气功、意守功等静态运动,提高机体对秋季的适应能力,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4.饮食调养

当秋之时,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饮食宜少吃姜、葱、辣椒等辛味食物,可多食酸、甘味食物、辛润食物、黄绿色果蔬等以清热生津、养阴润肺,以防止秋燥。可多吃胡萝卜、芥菜、番茄、冬瓜、沙葛、莲藕、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苹果、葡萄、百合、银耳、淮山、柿子、芝麻、蜂蜜、板栗、白果、梨、红枣、莲子等。也可结合药膳进行调养,可选择银耳枸杞汤、玉竹粥、胡萝卜枣豆粥、枸杞菊花茶、沙参百合粥、百合杏仁粥等。

P8-11

序言

人是大自然的产物。

天地分阴阳,一年有四季,二十四个节气,这是我们的祖先对所生存环境自然规律的认识和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对社会的进步和农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我们祖先也认识到了人的生老病死与我们所生存的自然空间息息相关。面对错综复杂的自然现象,人们经过了几千年的不问断探索和总结,深刻领悟到了顺应四时、天人合一的生存法则,将人体循环的小宇宙放在了天地四时交替变换的大宇宙之中,揭示了自然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同样存在于人体本身。因而顺应自然法则而休养生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黄帝内经》开篇即说“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就是这个道理。中国中医文化的精髓之一就是养生健体,达到健康延年之功效,即所谓的“治未病”。而养生健体的基本要素就是要顺其自然。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将疾病消除在萌芽状态,铲除疾病滋生的土壤。《黄帝内经》云:“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以方药治已病,不若以起居饮食调摄于未病”。上工治未病的光辉思想跃然纸上,指导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大地,使我们的华夏子孙繁衍生息。历经几千年的实践和积淀,中医治未病已形成了系统的指导理论,以其独具特色的、形式多样的技术方法组成的理论体系传延至今。

在本书里,池晓玲教授以顺时调养、治未病为着力点,以人们最为关注的中医养生为切入点,坚持以“天人合一”为核心,顺应自然界的气候变化特点,以中国农历特有的二十四节气为分界点,总结古代及近现代医家的丰富养生经验,提出了新的观点,形成了本书二十四节气养生之妙法。分析阳气的变化规律,从精神、起居、运动、饮食、药膳、导引等方面,深入浅出地阐明了不同节气的养生要点。将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中医养生经验以最简单的话语传递给广大人民群众,给广大读者带来一片新的视野,使我们切实地体悟到中医养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希望广大人民群众成为治未病的主体,更好地领悟中医治病救人、未病先防的理念,理解日常生活中的中医之道、养生之道,乃至健康之道,增强中医文化与社会、家庭和个人的亲和力。

养生与治未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希冀本书的出版能够给我们打开一扇养生保健、治未病的新窗口。

(2010年5月)

后记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就这样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准确地反映了一年之中自然物候的变化情况,而节气的变化亦时刻影响着人体的脏腑功能及气血津液的运行。古往今来,气候一物候—病候是中医养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几千年的文化长河中,积累了大量治未病、养生保健的宝贵经验及技术。早在《黄帝内经》就已提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气之常也,人亦应之”,养生保健应当遵循自然,顺应自然界时序的变化,遵循天人合一的传统养生理念,顺应二十四节气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养生保健已被人们提上了重要日程,愈来愈引起广大有识之士的关注,健康与季节节气变化成了人们关注的核心问题。在临床中,我们发现,绝大部分肝病患者对如何进行中医养生保健,更好地管理健康资源有着强烈的需求。因此,从2005年开始,在广东省中医院大力弘扬中医传统文化,推广中医科普、养生保健技术的氛围下,我们查阅了大量的古籍及现代文献,总结名老中医经验,在临床中不断地探索肝病患者养生保健的方法,形成了《顺着节气养自己——二十四节气养生》的雏形。为了更好地在临床中应用“二十四节气养生”的技术与方法,并将其推广于广大患者及人民大众,2007年我们开始与《新快报》一起,设立《二十四节气养生》专栏,发表一系列科普文章,得到《新快报》、《羊城晚报》领导的认可。最重要的是,《二十四节气养生》这个专栏,也迅速获得广大读者与患者朋友的信任和喜爱,常常有读者拿着这些文章,在作者的诊室外等候着……2008年起,为了把报纸上刊载的“二十四节气养生”文章进行系统的回顾及梳理,我们与《新快报》、羊城晚报出版社一起着手本书的修订工作,历经2年的修订,才有了此书的出版。

《顺着节气养自己——二十四节气养生》是作者创立的中医多维立体系列疗法体系中养生保健的部分内容,涵盖了精神、起居、运动、药膳食疗、导引等技术和方法。在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健康调养的平台上,我们将《顺着节气养自己——二十四节气养生》应用于各类人群,经过多年临床验证,本方案用于健康人群或亚健康人群可起到有效的未病先防作用:在对患病人群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应用本方案,临床疗效明显提高,大大地增强了广大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在本书的形成过程中,得到了广东省中医院领导及医院宣传部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得到了很多同道的认可与支持。在此,向广东省中医院领导、医院宣传部及各位同道致以诚挚的谢意。另外,广东省中医院肝病科萧焕明医师在资料整理、内容编写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谢玉宝医师在“二十四节气养生故事”的编写过程中也做了很多工作:同时,广东省中医院肝病科主治医师蒋俊民,住院医师蔡高术、吴树铎、赵朋涛、陈惠军等将《顺着节气养自己——二十四节气养生》的养生思维深入应用到临床中,对接诊的每位患者进行一对一的养生指导,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和社会效益。在此,也一并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作者

2010年6月于广州

书评(媒体评论)

池晓玲教授将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中医养生经验以最简单的话语传递给广大人民群众,给广大读者带来一片新的视野,使我们切实地体悟到中医养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吕玉波(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党委书记兼院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一届康复保健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医院协会第一届理事会副会长)

作者把中医因人、因地、因时施治的理论与我们大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把中医“上工治未病”的思想,化为我们看得见、摸得着、做得到的实用的办法。

——张晓彤(北京崔月犁传统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认识池教授并成为朋友是我的幸运。假如每一位读者都能用心读完这本书,认真按她的要求关注自己的身体,坚持不懈地按节气养生保健,那么这幸运将属于更多的人。

——谭燕(中国保利集团公司下属保利南方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

对于这本书,如果能放在案边定期阅读,仔细推敲,按照书中内容随着节气的变化调整养生,对我们的健康将大有裨益。

——唐永煌(广东省中西医结合资深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西医结合肝病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广东省医院感染管理学会副主任委员、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前副院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顺着节气养自己--二十四节气养生/新快养生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池晓玲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羊城晚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518540
开本 24开
页数 22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0-06-01
首版时间 2010-06-01
印刷时间 2010-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212
丛书名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13
16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3: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