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西藏请别为我哭泣
内容
编辑推荐

已故作家乔瑜用五个字评述这部小说——“在高端言情”。《西藏请别为我哭泣》是一部高层次的言情小说,它描写了一个特殊的群体——西藏的青年军人,写的是他们之间的恩怨与情仇、高尚与下流、伟大与卑微。其实他们也是俗人,他们也会嫉妒、内耗,也会在环境的高压下发生灵魂上的裂变。小说记载了风云激荡的历史,跨越了灯红酒绿的内地和风雪呼啸的高原雪域,刻画了一个美丽女性的付出和损灭,一群战士的爱恨和死亡,最终回到人性的原点,祭奠那些长眠在边防线下的人们,在梦中与那些灵魂对话,与他们重逢……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让千万人感动落泪的宏篇巨著。

小说讲述了当代西藏军人钱国庆和四个女人的恩怨情爱,包含着那个时代和那一代人的必然性,也见证了西藏和西藏军人的特殊性。有像西藏的天空一样透明和真实的情感,也有像西藏的天空一样复杂、神秘和变幻莫测的心灵世界。

目录

第一章 青春烧

第二章 雪入眼

第三章 伤口深

第四章 怨未了

第五章 叹无常

第六章 空山恨

第七章 离合间

第八章 危机链

第九章 风雨骤

第十章 别关山

尾声

试读章节

1959年10月1日,位于成都北郊的陆军总医院妇产科,一个提早了近一个月的男婴降临了。当产科护士抱着不足2.5公斤的他来到等候在产房外的钱师长面前时,钱师长的眼里流露出的只有担忧和怜悯,他对这孩子的将来失去了信心。“这……这能长大吗?”“为什么长不大?”护士有些不满地回敬道,她从来没见过这样父亲。用钱师长的话形容,这孩子哭起来跟他妈蚊子放屁似的……

钱师长搁下一大堆奶粉、炼乳、白糖之类的食品,并在护士的要求下给孩子取了一个张口就来的名字——国庆,第二天就进藏了。

钱国庆1岁那年,母亲病逝。母亲是死于癌症。在他的记忆里,第一次见到父亲是在他6岁那年。当时姨妈带着他去了城里的一家很豪华的部队招待所,探望回内地休假或开会的父亲。当时已经官至军区副参谋长的父亲把他拉到身边,拍着他的头,问他几岁了。钱国庆回头看看身后的姨妈,喃喃地回答:“6岁半。”钱国庆记不得当时他有没有叫过“爸爸”。他略有印象的是,父亲给了姨妈一个小纸包。现在想起来应该是钱和粮票之类的东西。接下来,父亲让警卫员带着他和姨妈到食堂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饭。钱国庆面对一桌从来没见过的美食佳肴几乎吃破了嫩弱的小肚皮。晚上回到姨妈家,钱国庆折腾了整整一宿。姨夫骂骂咧咧说钱副参谋长整个儿一“二球货”!

钱国庆的小学是在成都郊区一家劳改工厂的子弟校上的。当时姨夫和姨妈都是厂里的管教干事。工厂关着两千多号犯有各种罪的大大小小的劳改犯,小偷、骗子、流氓、恶霸、刑满释放人员、反革命等等。据说他们当中也有好些都只是犯过一些小偷小摸就被送来劳教的。在所谓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举国上下一片灰暗,因为几毛钱、几两粮票便从此失去了自由的人不知有多少。钱国庆班里的同学就有好几个是劳改犯的子弟。尽管老师见天地强调出身是不能选择的,但只要是热爱毛主席、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就是新中国的接班人云云。然而,劳改犯的孩子终归是劳改犯的孩子,他们与管教干部的子弟们同窗,所受的歧视和不公也不可能因为他们“热爱”什么或“不热爱”什么而有丝毫的改变。时下无论干什么都得让人填个表,无论什么表都少不了一项“家庭出身”,其实就是问你父母是干嘛的。这是个大人、孩子都无法回避的问题,或地主或富农或贫农或工人或农民或干部或军人或教师或市民或别的什么,劳改犯的孩子就得填上“劳改犯”。出身的好坏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冷暖祸福。

钱国庆在班里一直有个很要好的朋友,一个劳改犯的子弟,叫胡安川。从小学到中学,钱国庆跟胡安川始终保持着牢固的友谊。这在当时让很多同龄人,甚至是老师和家长都无法理解。

胡安川的父母都是劳改犯,其父亲胡雪秋,曾是清华大学的高才生;母亲柳安美是解放前四川一个大地主家的女儿,他们的罪名都是现行反革命。胡雪秋在劳改期间拒不认罪,顽固坚持其反动立场,后来是在工厂的禁闭室被人活活打死的。据说他临死前还在唱着《国际歌》,其猖狂和顽固的程度简直让人不可思议。钱国庆之所以能够跟胡安川成为好伙伴,除了他同情弱者的天性,更主要的还是胡安川本身具有一种让他着迷的成熟和坚韧的魅力。作为反革命加劳改犯的后代,胡安川从小饱受欺辱和打骂,可他从来没有过乞求和眼泪。每当他被人无缘无故打得头破血流的时候,他总是独自偷偷跑到学校外面的一条小河边,用河水洗净血污,以免回家被母亲看见。胡安川的母亲所在车间的管教干事之一,就是钱国庆的姨妈。姨夫、姨妈对钱国庆跟胡安川的密切交往始终抱着难以理解和忐忑不安的心情。

“国庆呀,”一天夜里,姨夫进到钱国庆住的那间小屋,对正躺在床上胡思乱想的钱国庆说,“最近你跟你那个叫胡安川的同学还有来往吗?”

钱国庆点点头,说:“有。”

“是这样’,国庆,虽然毛主席说,‘有成分论不唯成分论’,但我们认为,你跟他还是尽量不要太近了,因为毕竟你是革命军人的后代。你还小,很多事情不懂。一个反革命的后代,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或者我们这个社会会怎样对待他,都是很难预料的。我们担心你们之间的交往会直接影响你的将来。你们学校工宣队的刘师傅今天找过我和你姨妈了,他希望我们尽快严肃地跟你谈谈这个问题。还有你们学校最近出现的‘打倒某某某’的反动标语事件,已经闹得很厉害了。这些年你也看见了,政治运动是无情的,万一你要出点什么事,我们可担当不起呀……”

钱国庆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到了第二天放学的时候,他依旧拉着胡安川满世界撒欢。

姨妈家还有一个孩子,比钱国庆大4岁,是钱国庆的表姐。对钱国庆这个表弟,表姐从来都不屑一顾,谈不上讨厌,也谈不上待见,在她的眼里,这个表弟像是家里从大街上捡来的弃儿。表姐后来去了城里的一所中学念书,每个周末回家一次。直到“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前,对钱国庆来说,童年的记忆都是灰色的,没有幸福、没有欢乐、没有悲伤也没有娇溺。在他9岁那年,世界开始变得精彩、躁动起来。大人们的手里先是见天握着本“红宝书”,随后又改成了木棍铁棒,以后又变成了刀刀枪枪。劳改犯们交给支左的解放军看管了。男男女女、大大小小的管教干部们则积极投身进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游行、开会、揪斗、写大字报成了大人们的正业。学校停课了。随着运动的发展,终于有一天,钱国庆发现姨妈独自在家里偷偷哭泣。那一夜姨夫没有回来,据说是因为有历史问题,被造反派关进了牛棚。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钱国庆经常受姨妈和左邻右舍的派遣去探望里面的人。每次进去都会被棚里的“牛鬼蛇神”们扒光了衣服裤衩,因为在他的身上藏着诸多的家信或是钱粮之类的稀罕玩意儿。那段时间钱国庆几乎成了“牛鬼蛇神”们里通外界的地下交通员。牛棚里关着几十号走资派、右派、特务、汉奸、叛徒之类的牛鬼蛇神。钱国庆亲眼目睹过那些年轻力壮的造反派对这帮人毫不留情地专政。钱国庆至今也没有想通,人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仇恨,能无缘无故地把一个个人往死里整治。几个岁数比较大的书记、厂长不是被活活打死就是被逼上了吊。姨夫由于只是一般干部,除了脸上经常有一些青紫的包块、伤口之类的皮肉之损,并没受到太大的伤害。那段时期,姨妈因为出身成分问题,也成了运动对象,偶尔也被造反派揪上台去陪斗。钱国庆和表姐的关系渐渐地有些亲近了,因为他成了这个家里唯一自由自在的“男子汉”。

中共九大以后,牛棚里的人被陆陆续续放了出来。当时有一个很时髦且很响亮的名词,叫做“解放”,被解放了的牛鬼蛇神提心吊胆地刚刚过上了几天消停的日子,又被下放到了偏远的“五七”干校接受劳动改造去了。姨夫临走那天晚上,苦笑着对姨妈讲,没想到自己管的劳改犯杲在城里的工厂改造,而自己却被送到农村改造去了……姨夫的话音未落,姨妈惊恐万状地制止他,说:“可不敢胡说。这才放出来几天呀,千万别再多嘴了!”姨夫没有理会姨妈的大惊小怪,他叹叹气,提到了钱国庆的父亲,“这个二球货,有种他一辈子别见孩子!什么东西!呵,就每月的那点钱粮,他以为是在喂猪崽呢?我看他连头驴都不如!”“行啦,你少说几句行不行?国庆还小,你别当着孩子面说这些没用的废话。”姨妈看看一旁的钱国庆,接着说,“国庆,你姨夫说气话呢,你别听他的。你爸在西藏带领部队保卫祖国,工作又忙又很艰苦,没时间回来看你。等将来你长大了,你去看你爸。”

“哦,就他保卫祖国,就他忙?西藏那么多部队的干部就都不要自己的孩子了?”姨夫从不掩饰对自己这位连襟的不满和鄙夷,他在连襟对待孩子的问题上历来就有很深的成见。这种情绪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钱国庆对自己父亲以后的情感。

姨夫走到钱国庆跟前,伸手拍着钱国庆的头(在钱国庆的记忆里,这还是第一次),说:“国庆,记住,将来一切都要靠自己。你母亲去世早,又遇上这么个爹……”姨妈站起来,想制止姨夫往下说,却被姨夫挡住了,他说:“你坐下吧。有些话我觉得该跟孩子讲讲了。国庆不小了,他们这一代经历了那么多事,应该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了。再说这些年来,这孩子懂事多了。说句实话,我一直就把他当亲儿子看。国庆,你在这个家10年了,你姨妈和我,还有你姐从来没把你当外人。我们也许没有尽到做父母亲的责任,但我们都很爱你,希望你将来能够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你姨夫这辈子没多大出息,又赶上了这几年的运动。我知道,你为这个家也担过不少心,你怕万一我和姨妈有个三长两短,你连这个家也没有了。”姨夫说到这儿,看了看一旁泪眼婆娑的姨妈和表姐,摇摇头,接着说,“我们知道你内心有很多困惑,也理解你为什么从不跟家里提任何要求。你羡慕别的父母双全的孩子,而我们又代替不了,但这是现实,你只能勇敢地去面对它。一个人一辈子难免会有很多很多的遗憾和不顺心的事儿,有一些是可以弥补的,而有一些你却弥补不了。那怎么办呢?那你就只好把它忘了。你父亲属于另一种人,也许我们这些常人理解不了,也许他有他的道理。战争年代有很多老一辈革命家为了革命事业,也把孩子交给了别人,而后来他们当中有很多人从此失去了联系,再也没能团圆……不管将来怎么样,这个家,只要你不嫌弃,就永远是你的家,你永远是我们的孩子……”  P1-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西藏请别为我哭泣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乔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063488
开本 16开
页数 3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30
出版时间 2006-11-01
首版时间 2006-11-01
印刷时间 2006-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2
160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5: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