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枫林桥日记(陶晶孙代表作)/中国现代文学百家
内容
编辑推荐

“五四”以来,中国文学潮流急变,白话叙事替代文言咏叹,社会文化批判与精神生活重建由自发步入自觉,蔚为一股启蒙新风。然时代转身的脚步急促踉跄,许多作家与作品虽石破天惊,却因社会生活幕换景移,过早地归沉于历史的河渊,它们的启蒙意义仍在,期待晚辈读者去重新发生,犹如一架架思想的沉钟渴望再一次被敲响。钟声不息,文学的精神不衰。

陶晶孙是一位富于幽默感的作家,作品中多有苦涩的幽默,隐隐地嘲讽黑暗的现实,深切地表达出对于美好生活的热爱。《牛骨集》中的《枫林桥日记》、《随园坊日记》等,大多具有上述风格。

内容推荐

陶晶孙,原名陶炽,笔名晶孙。中国现代作家。江苏无锡人。 本书收入其小说《木犀》等18篇、散文《枫林桥日记》等29篇和剧本《黑衣人》等4部:他的作品中多含有苦涩的幽默,隐隐地嘲讽黑暗的现实,并深切地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牛骨集》中的许多散文均具有此种风格。

目录

陶晶孙小传

小 说

 理学士

 特选留学生

 木犀

 音乐会小曲

 剪春萝

 水葬

 女学校的访问

 短篇三章

 暑假

 两姑娘

 浓雾

 大学教授

 菜花的女子

 女朋友

 哈达门的咖啡店

 两情景

 毕竟是个小荒唐了

 到上海去谋事

散 文

 大众化文艺

 “文艺大众化”批评

 晶孙自序

 创作不振之原因及其出路

 文学大众化问题

 留守日记

 老作家和死

 晶孙自传

 枫林桥日记

 宝石居日记

 随园坊日记

 文化批评

 空白时代

 文化和文艺

 通俗和消遣

 关于识字

 恋爱与结婚

 文言与白话

 鸳鸯蝴蝶派文学

 文人和娼优

 畸形和文人

 急忙谈三句曼殊

 中国文学病理学

 学医的几个文人

 鲁迅的伟大

 记创造社

 创造社还有几个人

 创造三年

 抱歉日记

戏 剧

 黑衣人

 尼庵

 勘太和熊治

 羊的素描

附 录

 木人戏

陶晶孙主要著译书目

试读章节

大家说日本学者素来太狭量了,不肯把尊贵的博士学位给中国人,这话虽不是不得当,可是欲设法买博士文凭的中国人时有,欲留日本的大学研究四五年的倒少,此刻日人要想亲善中国而发起特选学生,他们大概要做许多和制博士,叫这几位博士可以向中国学界多说几句话。可是无论如何,对于无量总没有什么关系,他不是要博士学位,又不是要用博士而谋什么职,他只要能得着自己所要学的就好了。他又困下一忽,他也觉得近来睡不酣而多梦,是贫病粗食的结果;照现在的状态他已经是为求学而病了,他想到他的脊髓前角细胞太消耗了,他先要好好营养身体,所以他又想到家乡的大肉大面,他想到跟父亲上坟时候在一家乡下饭店里吃的午饭的味道。父亲到对面剃头店去剃头了,一位乡人来对他说:

“先生呀,我们二房里有一亩田,先生劝老爷买下来罢!前面马路,后门塘河……”

无量正在想父亲在家中极力省俭而寄给他们兄弟姊妹上学钱的事情,所以也不想听下去了。他等了一会,父亲还不回来,太阳已照着壁上对联了,他走出饭店,就到剃头店里去寻父亲,但看见两个剃头师傅在剃两个顽童的头。

“你不晓得我老人家在此剃头么?”

他一看剃头师傅就逃出来——因为此刻的剃头师傅的一个,倒是他的父亲,他逃到饭店来了。

“少先生你不要吃惊!你的老人家是很省俭的;无论哪一家,不省俭是不会生好男女的。”

无量醒起来了。

醒起来是正月初一日。无量也没有什么事体做,本想要到汉文先生处去拜年,但因他搬屋后走到他家里要十几分钟,他便决意不去了。他就拿出一堆稿纸一一看起来——原来前年底接到上海的朋友来信说要他的稿子,他有时也要写几篇短文,本来没有刊他们在杂志的意志,所以一篇都没有写得完全的。上海朋友也明明知道他的中国字汇太少了,仍寄印刷信来。他此刻无意之中翻稿纸堆了。他正拿出两三篇来念下,汉文先生来贺年了。

被汉文先生一喊,他的一切思想都逃了出去,午饭后他跟汉文先生到他家里去,汉文先生到今仍是很穷,不过今天还要装虚荣招待一群客人,客人大都倒是年轻的男女中学生。他才进去他们就要他加入和歌牌戏,他因掠和歌牌太费脑力,所以他简单拒绝了:

“我日本和歌全然不能记得,又是近视眼看不见。”

有一个漂亮的女学生说她买来一副中国麻雀牌,要他教用法。他说:

“我到日本来的时候十四岁,我一直在家中,没有机会学麻雀。”

于是他到汉文先生的书斋了,那里有一位白发白胡的国文先生。

国文先生问汉文先生借一本书——是什么汉籍可惜忘去了。

国文先生打开这部书一张一张地看,他发现污损的一页了,就问汉文先生:

“我借书时先要查一下,怕有什么信札夹在,或者有破页。这个是雨滴么?”

“不是不是。”

汉文先生讲起来了,他的父亲念这书时,念到这里必要哭,实在因这里写着有儿子不孝的话,才使得他父亲要流下泪来的。于是他们讲到“孝”了。国文先生说:

“我近来念一本新小说家的小说,内有一篇洛阳少年,在洛阳郊外看夕阳,逢着仙人教他有黄金之处,他掘着黄金了,就拿黄金到洛阳城中去,不几日已用去了。他再到郊外去请仙人,得了黄金又到城中去消费去了。如此者不知几回。后来他对仙人说了:‘我得了黄金,不几日就仍要为无以复加的穷民,此刻我要请你教我做仙人的法子了。’于是仙人教他,令他绝对不可开口说话,少年于是出去游历了,他到许多地方去,受荒野虎狼的危险,又到地狱受火水的责苦,均忍耐而没有开口,后来他被拉到阎魔大王面前了,阎魔大王因他不开口而发怒了;拉他的父母来,——拉来的是人面的两匹瘦马——少年仍不开口,阎魔大王指红鬼要打他的父母了,母兽对少年说‘你必定有所愿而不开口,如你有愿,我受什么痛苦也可忍耐的。’阎魔大王下令打母兽了,红鬼的烧红的铁棍将下来,少年不意之间大声叫了‘妈’——于是少年又坐在洛阳郊外的夕阳之中。”

国文先生又说:

“大概我们的不孝也像少年的。”

两位老先生在感叹父母之恩了,无量今朝见父亲剃头之梦,本想也来添说他的梦。可是汉文先生大大地赞无量是陶唐氏的万世一系的子孙,此刻他梦父亲算小利而图剃头钱,总不该讲的了。

他坐一会后就回家了。他走得昏昏的午时,他的肚里算小利起来了:

“投东京的两张半稿纸,如能登出来,倒可以得七十五钱的稿费。”

序言

中国现代文学,一般指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这一阶段的文学,其间跨度有30年左右。30年在一个国家文学发展的历史上不过忽然而已,然而这30年的文学史却是不可忽视的。在惊天动地的时代巨变、中西文明的碰撞与交融、寻觅人生的辛苦遭逢中,不仅产生了许多伟大的作家和传世之作,而且其文学主潮,从那时起,就为今天的中国文学积攒着激情和趋向,成为了今天中国文学的前奏。最早,五四新文学运动成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先声。这一时期的文学,不仅以白话文的倡导推进了文学向人民群众和现实生活的回归,而且在作品内容上,也和旧民主主义文学风貌迥异,即高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大旗。其中尤以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鲁迅的创作影响巨大,一批优秀作家以其丰厚的创作实绩,推动了写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流派的形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了伟大的奠基与开创。随着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作为口号提出并形成运动,特别是随着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潮,越来越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许多作家直接间接地受到革命思想的洗礼,开始自觉地把文学作为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武器。“左联”以外的进步作家,亦因其坚持人民的立场和现实主义创作道路,同样成就斐然,融会成进步的文学洪流,推动中国现代文学进入成熟阶段,使那时的文学呈现出繁荣、复杂、丰沛的格局。“七七”事变以后,家国危殆的局面更加激发了作家感时忧国的情怀。随着解放区的创立和发展,解放区文艺运动也蓬勃高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制定了革命文艺运动的路线和政策,深刻回答了“五四”以来革命文学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贯彻毛泽东文艺路线的结果,使解放区文学艺术的各个方面都呈现出一片崭新的气象。与此同时,“国统区”的文学,虽然环境和条件均和解放区不同,但进步文艺界在鞭挞黑暗呼唤光明方面同样高潮迭起,奔涌着走向新中国,走向人民文艺的伟大会师。

每一个选家的心中,都有一部自己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见仁见智,可以阐释、讨论、争论,甚至势不两立。其实,或许正因为选家迭出、见解纷纭,才给读者一个判断、选择、最终形成自己独立见解的机会。因此我以为,绝不可自诩本丛书如何高超于别人之上。不过,由于中国现代文学馆自身的一些优势以及本书编选过程的一些特色,我以为,这次我们编选的“中国现代文学百家”丛书还是有以下优长:

其一,编选者具有相当的权威性。本丛书由中国现代文学馆直接出面,组织全国最权威的研究专家参与编选,这样就保证了本丛书的学术质量。

其二,规模最宏大。本丛书在品种数量上是目前为止最为宏大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书系。这次所选的108位作者,都是经过专家学者一再筛选分析然后才确定下来的,除了我们过去一直注重的主流作家之外,还兼顾了很多过去曾经被忽视却成就较高、自成特色的非主流作家的作品。我们认为,这有利于广大读者更客观、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现代文学。

其三,版本最原始。本丛书所选作品,基本上都以该作品初版版本为依据。众所周知,有不少知名作家在政治运动的风浪中曾对自己的代表作进行了违心的修改。恢复这些代表作的原貌,是对文学史原始资料的保存,将为研究作家的思想和创作道路,提供有力的帮助。

其四,编校较严谨。本丛书此次出版,不论是在装帧形式上,还是在文字编校上,都本着一丝不苟的原则,从严把关,以保证送到读者手中的图书是合格的、值得珍藏的图书。

相信这套“中国现代文学百家”丛书不会使读者失望。

是为序。

陈建功

2008.1.19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枫林桥日记(陶晶孙代表作)/中国现代文学百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中国现代文学馆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017549
开本 16开
页数 21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4
出版时间 2009-01-01
首版时间 2009-01-01
印刷时间 200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17.2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8: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