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铁血风流/抗战系列/跨度长篇小说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杨英国编著的《铁血风流》通过对袁飞这一传奇人物的塑造和描写,并穿插着动人的爱情故事,歌颂了不畏狂飚巨浪的时代英雄,再现了艰苦悲壮的人民抗日战争片断和生活中的人性色彩。本书故事惊险曲折,人物形像浪漫潇洒,情节奇巧别致,语言凝重蕴藉又不失洗炼诙谐,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引人入胜的可读性。

内容推荐

杨英国编著的《铁血风流》是一部带有传奇色彩的抗战题材的长篇小说,书中弥漫着乱世的风云和情爱的气息;这是一部雄杰的史诗,闪烁着人格的光芒和人世的艰辛。袁飞,出身于武术世家,以其卓绝武功杀死了仇人,参加了军队。他临危受命,前往白沙河以南传达命令,让部队出兵袭敌以减轻军分区驻地和兵工厂被日军围困的压力。他铁骑闯阵屡遭凶险,突围后却发现情况骤变再无去路。意外相逢中,他将在“五一”大扫荡中突围到大碱洼杂树林中的几百名八路军指战员重新聚拢,凭借自己的雄才谋略和武功勇力,带领同志们钻敌营,截军火,以奇制胜,以少胜多,在短短的十几天内,和日军打了一连串巧仗、恶仗,把日军打得晕头转向。日军指挥官藤野少将既惊叹他的才干,又感到与之较量是一种荣耀和幸运。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白河镇那高大厚重的围墙,眼下已被炮火轰塌了。一截截断壁残垣,像一溜高低不平的烂木桩,在褐黄的尘埃中沮丧地戳立着。草木的灰烬随风飘荡,与战场的硝烟相混杂,若即若离地游荡于镇内镇外的上空,似乎总躲不过这片血腥之地的诱惑。人肉的腥臭掺和着草木的焦煳味,拼命地弥漫开来,使本应静谧清爽的早晨,变得凄惨而污浊。

零星的枪炮声渐渐逝去,太阳开始升起。当四溅的血光将万物喷醒时,大地才意识到自己仍在喘息。雾障散尽,苍穹始现高阔,一道淡黄的巨幕悄悄铺漫而来,最终成为整个乾坤的主宰。

白河镇南三里外,是高高的白沙河大堤。大堤与镇子之间,是一片平整的开阔地。如今,开阔地里的庄稼已被枪弹和人腿扫平,没有人影,没有雀儿,除了间或从堤南传出几声战马的嘶鸣外,大地一片静寂。

这是个两千多户人家的大镇。此刻,镇子里依然黑烟缕缕,街巷烂杂。数不清的房梁檩条被夜间的炮火炸飞到各处,有的压住血肉模糊的尸身,有的将幸存的房顶楼壁戳穿。到处都是弹坑弹痕,到处都是炸碎的土坯瓦砾。后街的房屋仍在冒烟,前街的宅院大都成了废墟。南风不大,在轻轻地刮,把这里的腥味、臭味、焦煳味,一直刮到镇北的五羊河堤。

白河镇坐落在两堤之间,是八路军东岳军分区司令部的驻地。在阳光的照射下,可以看到镇前远处的坑洼里瘫痪着日本装甲车,装甲车的这边,是大片日本兵和八路军战士的尸体。尸体虽已僵硬,仍旧相互扭打在一起,交叠横陈。显然,夜里这儿曾经发生过殊死的搏斗,而且,谁也没有在这场拼杀中占到多大的便宜。

天亮后,日本人撤到了大堤以南,对白河镇不攻、不打,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太阳从东方天际吃力地往上爬,爬到一个相应的高度忽然停住了。忧郁的眼神散发出哀伤的目光,静静注视着这片倒霉的土地。这时,镇北的五羊河上突然响了两枪,接着,镇南大堤上出现了一个日本人。他手拿红、白两面旗,左右交叉地挥舞了一阵,靠白河镇东南角的堤顶上,也随即出现了一个执旗的日本人。这个日本人照葫芦画瓢,在向北打旗语,于是,在镇东——在那个日本人的视力范围内,又出现了红、白两面旗。旗语继续向北传递……

堤上的日本人打完旗语,正要同堤下的一个胖军官说什么,镇子里突然一阵枪响,子弹虽然不是冲这儿飞来的,他还是吓得打了个愣怔,慌忙将身伏下。胖军官骂了一句,跑上大堤,刚刚拔出军刀,忽见白河镇口出现了五个骑马的人。人伏马背,流星赶月般冲出镇来,直向西南不远的一片枣林飞奔。胖军官的仁丹胡抖动了几下,似乎领悟了什么,军刀指处连连怪叫,架在堤上的机枪立即“嘎咕咕”一个点射,紧接着就“哗”地扫过去了。子弹带着尖厉的啸音在马队后边打起一溜溜尘土,其中的一匹马扑地跌倒,往前斜着滚了几滚,连同骑手一头抢在了地上。就在这眨眼间,枪弹撵不上快马,胖军官眼睁睁看着另外四骑蹿进了枣树林。他知道,那林中有一支强悍的八路军小部队,他吃过他们的苦头,不敢贸然去攻。

八嘎!胖军官挥着军刀冲机枪射手骂了一句,气呼呼地走下了大堤。

半小时后,四骑又出现在枣林的西南边缘。与此同时,他们两边的矮土墩上,也分别架起了两挺机枪。土墩隐在林边,依傍的枣树,正是天然的掩体。每棵枣树的旁侧,差不多就有一支黑黑的枪口,一动不动地冲着白沙河堤。此时,堤上寂静无声,除偶尔有人露露头外,只晃荡着一面丧幡似的膏药旗。从大堤东头射来的阳光,灿然绚丽,这堤上堤下的景物,倒也显现出几分怪异、几分清奇。

林中的最高统帅,是位挽着袖子的八路军连长。连长此刻挺紧张的,因为他知道,那条看上去很安静的河堤后,有差不多一个联队的日军,这些狼崽子夜间曾几次向枣林进攻,只是由于自己的部队占了有利地形,才将他们一次次地打退。日本人报复性极强,也很鬼,不会白吃亏,别看眼下惮于天光不再进攻,那隐在堤上的机枪筒子,却肯定正指向这里。他身边的这四骑,是执行特殊任务的小分队,每个人的身上,都揣着件极为重要的东西。军分区司令员江震为此专门给他写了亲笔信,告诉——实际上就是命令他,无论如何,也要掩护这些骑兵冲过西南上的白沙河斜堤。

难啊!

连长用短枪把军帽顶到脑后,粗黑的眉毛打了个结。他蹲在林边树旁,边观察边琢磨。前边,出树林二百米有条一人多深的顺水沟,顺水沟直通西南上的河口。只要集中火力,暂时压住堤上的敌人,战马在一分钟内能够冲进沟里,两分钟能够奔到河口,跃出河口处向西一百几十米,就可以冲上斜坡,插入早已选择好的敌接合部空当,然后拐进西去的河湾,就算大半成功了。

这是步险棋,但又非走不可。连长立起身,扭脸问那领头的骑兵:准备好了?

领头战士扬扬下巴,脸绷得像块铁,然后以近乎命令的口气对连长说:敌人不动,你们别开火!

连长横他一眼,没说话。

领头战士吸了口气,朝林外看了看,忽然喝声“走!”双足一踹马肚,战马原地蹭了蹭蹄子,“咴”地蹿出去了。像是影随人行,另外三骑也猛地跃出,呈三角形跟在后边,箭一般奔向了顺水沟。霎时间,枣林外扬起一片黄尘。

树林边上,连长不看骑兵,却咬紧嘴唇,攥着望远镜紧张地盯住远处的河堤。骑兵刚刚跑出百多米,他突然嘶哑着嗓子喊了声“打”。“打”字未落,两挺机枪分别从左右“哗”地响了。原来,连长从望远镜里看到膏药旗下跪起两个日本兵,一个向着骑兵瞄准,另一个朝堤下招手比画。也多亏他及时下令,枪声响处,两个日本兵刚刚倒地,一大群日本鬼子就从堤下蹿上来了。但他们被这突如其来的火力盖住,只能死死地伏在堤上,被动还击。这一刹那,四骑马已经跃进沟里。连长放下望远镜,长长地松了口气。

然而,连长高兴得过早。就在他拉下帽盖,准备转身时,跑进沟中的骑兵突然变得处境险恶了。因为堤上的日军不再理睬这里,而是集中火力向着四名骑兵射击。显然,日军指挥官已经明白了什么,开始截击他们认为行动诡秘的骑兵了。而这一段的地势,越往南越低,顺水沟也越来越浅。距离近,角度好,别说机枪,就是用步枪拦截也相当容易。果然,说话间,已有两骑中弹,人从马上给甩到沟里,趴在那里不动。而战马拖着肠子朝沟沿上爬,朝主人跟前挣扎。这时,河堤以南又隐隐传来战马的嘶叫,很明显,敌人的骑兵也开始出动了。连长急红了眼,捋下帽子,大吼一声:加强火力,短促出击!

机枪刮风似的扫向河堤,冲锋号“呜呜”吹响。战士们跃出枣林,在“冲啊杀啊”的喊声中向前扑去。这一招果然奏效,敌人以为他们也要突围,慌忙将火力转向这里。可是,战士们冲出不远,在机枪的掩护下又退回了树林。就在这电光火石间,那幸存的两骑已经冲出河口,上了斜坡,眨眼问越过堤顶隐没了。这里树林边上,连长攥着自己的帽子,不甚相信似的久久盯住斜坡堤顶。待到确信任务完成,这才一腚坐下,松了口气。P3-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铁血风流/抗战系列/跨度长篇小说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英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466007
开本 16开
页数 45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85
出版时间 2015-09-01
首版时间 2015-09-01
印刷时间 201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18
CIP核字 2015174585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抗战系列
印张 2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7:0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