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解读北京的符号
内容
编辑推荐

代表北京的符号是什么?是曾经护卫着古都的城墙?是纵横交织的胡同?还是老北京人充满礼数的寒喧?逝去的永远逝去了,留在心底的,只有缕缕淡淡的痛。一篇高考作文命题《北京的符号》,唤醒了多少人尘封的记忆,勾起了多少人对明日的憧憬和幻想。本书是一本《解读北京的符号》,收录了远古祖先、城市生命、京史钩沉、追忆名录、古城探幽等内容。

内容推荐

钢筋混凝土迅速扩展着,人类用水泥丛林替换着自然,正如玩模拟城市游戏将速度调到最快一样,看着同一片土地上的茅屋变砖房,随后倒塌,手脚架,大厦。老一辈的东西被新生的所取代,这未尝不是好事,但有人讽刺说中国CHINA就是“拆那”,却不得不令人浮想联翩。可爱的高考2006年北京试卷的作文题命题为《北京的符号》,确实是让我痛苦万分——最能体现老北京风情的东西有许多早在我们这一代出生之前就已经消声匿迹,保留下来的古迹面目全非,能体现当今北京的东西又大多是外国人的手笔一一无奈骂一句,叹一句,混个字数分。本书是一本《解读北京的符号》,收录了远古祖先、城市生命、京史钩沉、追忆名录、古城探幽等内容。

目录

没有郁闷哪来的醒悟

远古祖先

控寻遗骸的记忆残片

促使“北京人”问世的功勋科学家

已经发现的北京远古居民

京郊远古居民遗迹

[未解之谜]

城市生命

刻在城墙上的记忆

北京名称的演变

北京历代城址

北京作为都城的变迁

北京历代城建遗迹

[未解之谜]

京史钩沉

战争推动的历史车轮

北京历史重大事件

追忆名录

生命豹另一种延续

解读北京不可不知的历代名人

古城探幽

品味三朝古都的城市格调

北京名胜古迹

遗韵琐记

古都沃土催生的国粹艺术

北京著名艺术剧目

食苑闲话

身居北京通吃南北

北京四大名“烤”

北京八大百年老店

北京著名小吃

北京五大名“酱”

今日北京

时代变迁中的历史永恒

北京自然条件与行政区域

新北京著名街区

附录

北京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遗址

试读章节

周口店成为世界注目的焦点

周口店的闻名于世得益于一座叫龙骨山的小小山丘。

很多年以前,北京西南房山区的周口店有好多不知名的小山,因为地质学的长年变化,石灰和煤炭成为这些山里的宝藏,于是,周围的山民也都以采集石灰和挖煤为生。然而就在这座盛产石灰的小山上,山民们总能接长不短地挖出些细小的动物化石,他们习惯地把这些化石被称为”龙骨”,小山因而得名“龙骨山”。

对于龙骨,周口店人从来没有过特别的重视,山里这样的东西太多了,只是偶尔有汉子把它们带到城里卖给中药店换上几个铜钱。这样的日子年复一年地过了许多代,到了明末清初,交通的发展使得周口店人进城的机会渐渐多起来,北京前门一带的中药铺也开始越来越多地摆着待价而沽的龙骨。

1900年,八国联军的入侵使得北京城里一片混乱,许多原来在中国谋生的外国人纷纷回国,一个名叫哈贝尔的德国医生临行时带了一箱龙骨。哈贝尔当时没有想到,正是由于他这个不经意的举动,才让世界对周口店有了新的认识。

回国后,哈贝尔将龙骨送给了德国著名古脊椎动物学家施洛塞尔教授,经过仔细研究,这位教授竟然从中辨认出一颗远古灵长类的牙齿。这颗牙齿究竟是猿的还是人的?施洛塞尔拿不准,但他因此撰写了一篇论文发表在杂志上,而这篇论文又引起了瑞典地质学家安德森的关注。

历史的年轮转到1914年,刚刚成为民国大总统的袁世凯为了取得西方国家更多支持,陆续聘用了不少外国顾问,安德森有机会来到中国。在担任北京政府农商部的矿政顾问的同时,安德森还念念不忘施洛塞尔教授发现的那颗牙齿,他招募了几个技工,向他们教授些简单的化石辨别知识后就让他们到华北寻找化石。1918年,安德森在前门的一个小铺子里淘换到一块啮齿类动物化石,经过询问,他得知化石来自周口店龙骨山。科学家的敏感使安德森对位于北京东南的这个小山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安德森决定对龙骨山进行挖掘。1921年春天。他同奥地利古生物学家史丹斯基和美国人葛兰阶第一次来到周口店,一场小规模的挖掘开始了。这次,他们只收集到一些动物化石,但安德森却注意到堆积物中的脉石英碎片。其实,这次史丹斯基已经发现一颗可疑的牙齿,由于不能确定这颗牙是人的还是类人猿的,所以他在初步报告里只字未提。两年以后,史丹斯基和安德森再次来到周口店,这回他们发掘出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其中包括两颗人类牙齿化石——一颗为石化很深的人类上臼齿,一颗为尚未露出颌骨的人类前臼齿,遗憾的是两位国际著名的科学家并没有立即认出。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还没有研究古人类学的人才,那几年,安德森和他的同伴把所有的标本都运到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维曼教授实验室里,他们对化石的修理研究进行了几年,直到1926年,史丹斯基又从化石中认出一颗明确的人牙。几个第一代发掘者兴奋起来,北京龙骨山的神秘面纱由此掀开一角。

1926年10月22日,瑞典皇太子访华,安德森在协和医院小礼堂举行的欢迎会上正式宣布了在周口店发现人类化石的消息,引起了学术界的轰动,周口店成了世界注目的焦点。

“北京人”名字的由来

在寻访北京远古居民的过程中,我们有必要熟悉另一个名字——步达生,一个加拿大科学家。

步达生是白求恩的老乡,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在他的帮助下,中国第一个从事新生代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的专门机构“新生代研究室”1929年2月诞生。这个机构的建立,开拓了中国新生代研究的新局面,为中国的古脊椎动物学与古人类学研究事业奠定了基础。

步达生研究的是体质人类学,这个学科是人类学中专门研究人类体质演化规律的分支。他早就确信中亚是人类的发祥地,而周口店发现的两颗人牙无疑对他的研究有着巨大的诱惑。没等安德森正式公布在周口店发现了人类化石,步达生就开始积极介入,他将周口店的发掘与研究作为追加项目纳入与安德森合作的中亚考察计划,而且为周口店的发掘与研究的经费到处奔波。经过步达生的努力,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答应出资24000美元赞助周口店的发掘;接着,他又与中国地质调查所所长翁文灏取得联系并协商了一个合作方案。

终于,对周口店的系统发掘在中国地质调查所主持下从1927年春天正式开始,当年10月16日,瑞典古生物学家步林就发现一颗保存良好的人牙,从此,寻访北京远古居民的经程连续10年从未间断。

步达生在寻觅北京居民远古祖先时另一个不可磨灭贡献是,经过对发掘出的三颗人牙化石的研究,他建议以此为依据建立一个人科的新属新生种,他为这个新属新生种取名为”北京中国猿人”,简称为”北京人”。后来,也是步达生对裴文中挖掘出的头盖骨进行了精心修复,使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北京人”头盖骨完美无缺。

1934年,步达生因心脏病突然发作倒在了自己的办公桌旁,临终,他都一直掂记着周口店和“北京人”。步达生是世界上第一位系统研究“北京人”的科学家,他生命的最后八年重点放在研究“北京人”方面。在研究中,他“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国籍和种族,因为他相信科学超越了这些人为的事情。”(注1)P4-6

序言

钢筋混凝土迅速扩展着,人类用水泥丛林替换着自然,正如玩模拟城市游戏将速度调到最快一样,看着同一片土地上的茅屋变砖房,随后倒塌,手脚架,大厦。老一辈的东西被新生的所取代,这未尝不是好事,但有人讽刺说中国CHINA就是“拆那”,却不得不令人浮想联翩。可爱的高考2006年北京试卷的作文题命题为《北京的符号》,确实是让我痛苦万分——最能体现老北京风情的东西有许多早在我们这一代出生之前就已经消声匿迹,保留下来的古迹面目全非,能体现当今北京的东西又大多是外国人的手笔一一无奈骂一句,叹一句,混个字数分。

有些事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说维修,先辈纯拼接的故宫角楼楞是用钉子钉回去;说保护,计划内装修成舞台,计划外拆了赚外快。皇宫变成大杂院也就算了,老城墙扒了那是适应时代,可是咱能不能别为了那点儿钱就要给圆明园套纸尿布啊,光想想就跟看到被洋人装修了的前门楼子一样让人郁闷。

也愤恨过,也郁闷过,直到有一天和一个酷爱音乐的朋友聊起快消失的民间音乐,才突然醒悟过来。那些林里田问,总有一天会被现代化生活同化,那些敲石头吹铁片的闲暇娱乐,总会被TV网络取代,而那些只属于自然的天籁,如何保护7朋友去的地方有好多人已经不会唱歌了,都在忙着挣钱,人们自己就已经把这些东西抛弃掉了;靠政府更是不行,没那扛锄头下地看遍野皆春的欣喜,哪能来穿透灵魂的音韵7打着灯光在舞台上挥鞭子吼山歌,和旁听评委的点评一样恶心。于是懂了,历史的变迁,总会有带不走的东西。因为有四合院,有懂得四合院灵魂的人,所以人杰地灵,没了可以驾驭灵魂的人,与其将丢了灵魂的院子搞得不伦不类,不如安静地将他们埋葬在属于他们的时代。文写至此,突然明白了“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意境,果真是那使人愁了又愁……

确实,有了枪炮,没多少人愿意再去苦练武术;有了高楼,没多少人愿意再住小间平房:有了超女摇滚歌手赛,没多少人愿意再去倾听石木丝竹的韵律。随着时间,称得上物质文化遗产的还能留下个空壳,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就此消逝。留不下这些,不是我们的错,但如果不能让后世知道老祖宗曾经有过无数精妙宝贵的东西,那我们才是罪过大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解读北京的符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泠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05953567
开本 16开
页数 24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6-10-01
首版时间 2006-10-01
印刷时间 2006-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91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1
173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6: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