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孔宪铎,孔子第72代后裔,曾任美国马里兰州立大学学术副院长,香港科技大学学术副校长。从纱厂小工到大学校长,孔宪铎的一生充满传奇。本书是孔宪铎的自传、回忆录、奋斗史,也是上个世纪中叶动荡中国的历史记录。
图书 | 背水一战(从纱厂小工到大学校长) |
内容 | 编辑推荐 他叫孔宪铎,孔子第72代后裔,曾任美国马里兰州立大学学术副院长,香港科技大学学术副校长。从纱厂小工到大学校长,孔宪铎的一生充满传奇。本书是孔宪铎的自传、回忆录、奋斗史,也是上个世纪中叶动荡中国的历史记录。 内容推荐 作者生逢乱世,年少时过着辗转流徙的生活。十五岁偷渡香港,在纱厂做学徒工,每天从晚六点工作到次日凌晨六点。在旁人看来是没有前途的日子里,他却活出了希望。半工半读到十九岁,终于在未受过正式教育的情况下考取台湾中兴大学,展开人生新历程。 1962年,赴加拿大GueIph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并在多伦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71年前往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做研究员,后受聘于马里兰大学生物系,曾任代理系主任、副院长、代理副校长等职务。1991年,参与香港科技大学创校,工作十年,先后任理学院院长,学术副校长。 荣退后,积极推动大陆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十余所高等院校任名誉/客座教授。在他的推动下,家乡的临沂大学已破土动工。他认为: 一分努力就会有一分收获,如果我能比别人更努力,就会有比别人更美好的未来。 目录 自序 把握机遇——从纱厂小工到大学校长 大陆增订版序 上篇 背水一战 孔孟桑梓之邦,我的家乡 烽烟下的童年 插班上海的“小山东” 内战与流亡 上海复学徒 半工半读的香港小工 台中农学院里做侨生 留学加拿大 加州博士后的谋职路 执教马里兰 妈妈,我回来了 创办香港科技大学 膺选中兴大学校长前后事 创办临沂大学 附:为什么我要办临沂大学 下篇 亲情、恩情、友情 追念我没有名字的母亲孔朱氏 怀念恩师黄弼臣教授 我的老板:系主任Dr.M.schwartz 有容乃大的典范:记谈家桢教授 万里边涛,非凡平民 试读章节 这家炒货店的老板姓孙,山东大汉,性子很直,脾气不好,所以我每天都提心吊胆的怕被“修理”。一天,一位顾客要买五毛钱花生米,我顺手抓了一包,老板突然抢去一称,发觉分量多了一点,待顾客走了之后,他大发雷霆。当天晚上,我下定决心,每晚深夜打烊以后不睡觉,用手把每一样商品,如炒花生米、炸黄豆、炒蚕豆抓来掂一掂,譬如,五毛钱要抓多少,八毛钱要抓多少。以后我再用手抓不但相当准确,亦相当技巧,每次抓完一把之后,再加上一点,客人以为多送一点,非常高兴,事实上是第一次抓得不足,再加上一点刚刚好。相反的,假若第一把抓多了,再拿出来一点,顾客心里就不高兴。我这样做法,老板亦很高兴,于是皆大欢喜,从此再未挨过骂。 我的工作除了家务和生意之外,就是要炒花生米、炸花生米。炒花生米要先将花生处理,加上糖精,这些我做来都没有问题。问题出在我身体矮小,人还没有锅炉高,于是坐在一个高大的凳子上操作。熟能生巧,巧能生精,后来我炒的火候比老板都好。 我在店里做事的基本原则是:勤快,样样事都自动自发地去做。该做的一一做好,不该做的碰都不要去碰,不使别人讨厌。日子久了,很得老板和他家人的欢心。那时候,店里根本没有任何会计制度,一切全靠诚实与信赖。老板早出晚归,每天经营多少,收入多少,都由我一人经手。所有的收入都是现钞,又都放在抽屉里,他每天晚上回来点算,我从来没有生过任何邪念,没拿过老板一文钱。这种制度在今天是行不通的,人心不古,连童心都不单纯了。 在我当学徒的日子里,一天,国民党军队飞机由舟山轰炸上海南市的江南造船厂,一颗炸弹恰巧落在我们炒货店隔壁的一间木材厂里。当时震动惊人,室内家具乱飞,外面一片火海,门外陈尸多具,而当时店中又无他人,我被吓得不知所措,只好随着路人逃生,那次真是大难不死。在那段当学徒的日子里,我开始认识自己、认识社会、认识命运,认识到天助亦仅仅限于自助的人,更认识了我惟一的本钱,那就是自己。正因如此,我一直没有向命运低头,要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我想读书,可是没有机会读书,连看书的时间都没有,也没有书可以看,我就每天写日记,不管每天的工作有多忙、多累,我总在睡觉前写日记。在日记里我找到自己的天地,畅叙雄心壮志,记下自己不能忘怀的理想,每天都在勉励自己不能满意现实,要找机会冲出去。所以当朱绍义约我去舟山或香港时,我一口就答应了,尽管我不知道舟山和香港在哪里。 P72-73 序言 《背水一战》是我的自传、回忆录、奋斗史,也是上个世纪中叶动荡中国的历史记录。它首先由香港三联书店于1997年在回归后发行,到2003年六年间先后印刷了四次。因为是在香港,当然印的都是繁体版。 这本书引起了许多读者的兴趣,众多的来信和文章带给我意想不到的鼓舞,更不时地激起我想在国内发行简体字增订版以面向更多读者的念头。可是,多年来这一直仅仅是个念头,直到2004年7月在《名牌》杂志的第一届“华人精英会”上,巧遇北京三联书店的编辑,慨然帮助我把这个多年的念头变成事实。 大陆简体字增订版与香港繁体字原版相比,虽然并非是改头换面,确也是大动手术。首先,原版中的第二、三两篇《香港经验》和《农业与教育评论》被删去,取而代之的是我另外两本书《快人快语》(香港三联书店,2000年版)和《东西象牙塔》(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中五篇怀念亲友故人的文章,名之为《亲情、恩情、友情》。即是在本书的主题《背水一战》篇章中,编辑也不甘心守旧,又从我的《真人直话》(香港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和《东西象牙塔))中选出几篇加在其中,我也修订了许多细节,成为名副其实的增订版。 自1997年之后,我几乎每年写一本书,其中《背水一战》、《东西象牙塔》和《我的科大十年》(香港三联,2002年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是专为在校的大学生、研究生和教授量身定制的。《背水一战》对大学生颇有励志作用,《东西象牙塔》为想挤进象牙塔钻研的研究生指出必经之路,而《我的科大十年》为大学执政者指出在“以人为本”上如何下功夫。 三联书店能在五六本书和三四百张照片中筛选出有限的旧照和作品并编成这本书,编得很符合逻辑。为此,我不但乐观其成,还心存感激,是为序。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背水一战(从纱厂小工到大学校长)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孔宪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802262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9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60 |
出版时间 | 2005-10-01 |
首版时间 | 2005-10-01 |
印刷时间 | 2005-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4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52.46 |
丛书名 | |
印张 | 9.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2 |
宽 | 146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