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巴菲特和盖茨怎么想松下幸之助与乔布斯怎么做
内容
试读章节

Ⅰ 沃伦·巴菲特80条投资法则

1. 要学会以40分钱买1元的东西。

这话也太简单了,像是巴菲特讲的吗?如此浅显的道理,难道不是连一个不识字的人都明白的事情吗?

老子曰:天下之难事皆起于易,天下之大事皆取于细。

能将某些看似最简单的事做好,其实正是完成大决策的基础。

何况,上面这句话,真的那么容易做到吗?

首先,这话绝不是让你把标价一元的东西一定要砍价到四毛。

股市上能砍价吗?开玩笑。很多规范市场上的报价,也都是高度透明的。做投资绝不是跟路边摊贩饶舌斗智,至少这种侥幸心理不可成为主流。

其次,是告诉你投资不可追高。

当大家都在追捧一样东西,并很快就将其价位炒起来之后,也就是你该考虑退却的时候了。因为通常来讲,一种已经热门的东西,就很难再有升值1.5倍的空间。

最后,要深入分析目标商品的内在价值,这是最该做的正事。

能否从中看出升值1.5倍的潜力,只能是靠自己研究所得出的结论。

所以在本质上,投资的确很简单,就是找到便宜东西买下来,然后静待其升值。这也可算是对巴菲特全部投资理念的最简练概括。

不过,这真的简单吗?

阿弥陀佛。

2.想要在股市从事波段操作是神做的事,不是人做的事。

这句话所针对的,是这样一条人类天性——喜欢想好事。

你一定听到过有人讲这样的话:“炒股还不容易吗?在低点买进来,高点卖出去不就得了。”

对此,老股民只好付之一笑。

在你认为是“低点”的地方后面,通常就还会有更低。“地板下面还有地下室,地下室下面还有地窖,地窖下面还有地狱,地狱还有十八层……”这才是股民最真实的血泪写照。

同样,你认为很理想的“高点”,则很可能只是火箭发射前的起步阶段。

总之非要让你卖出后悔恨到顿足捶胸,几经犹豫再追上去换来套牢,才算罢休。

追求低买高卖,却往往追涨杀跌,这便是人性导致的必然结局。

没错,人类就是这么喜欢想好事,总以为自己会是那个最幸运的人。有“低点”,就该是被自己拣到;有利益,就该能被自己准确辨认出来,及时抓到手中。

但在现实中,最可能发生的却是:

“低点”到来时你正垂头丧气,毫不在意就放其溜走了;

真正的“高点”出现时你却正斗志昂扬,幻想着还会有更磅礴的巅峰出现,因此死也不会放手撤退。

当然,倘若你身经百战,反复修炼过,对波段的敏感度肯定会比常人强一些。在此基础上,再记住老巴的这句话,那你就离成熟更近了一步。

但这并不意味着,你能对高低点的出现作出最精确的判断。

换句话说,不必奢望买在最低点和卖在最高处,也不要以为自己会是那个中得彩要大奖的人,而只需坚持自己的判断,获得相对理想的收益,便值得满足了。

3.成功投资的关键在于常识、纪律和耐心,而不是高智商。

曾经,在我们很多人心里,都有过一种强烈的沮丧:我不够聪明。

天才多好啊。我们都有过那样的同学,看他小子成天也不怎么用功,但一考试就是满分。唉,人家那脑子都怎么长的!真是气死人不偿命。

但我劝你,不妨看远一点,看那聪明小子,三十年后,还能否轻轻巧巧就把别人甩得找不着北。

同时还不妨看宽一点,看世上那些成功人士,有几个自幼便智商超乎常人?反倒是那些“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例子不胜枚举。

这方面话题太大,涉及职场、情商等方面的诸般道理,在此就不多议论了。但至少可以确信一点,人生的成功与否,跟单纯智商的高低无关。

投资也一样。

只需看一例就能明白智商的局限:一个可以解开任何理论上难题的聪明人,你把他丢在原始森林里,让他自己走走试试?

投资,就相当于在一片莽莽林海中行走。

这时所需要依靠的东西,便是老巴说的那三样东西。

常识——不见得很深奥,但一定需要很细心地收集。

纪律——也不是难到一般人做不到,但能否一直坚持做好,则同样需要智力之外的因素。反倒是那些自以为很机灵的人,往往会以为自己跟常人不同,胆敢挑战纪律。

P3-5

目录

引言:战胜你的天性

Ⅰ 沃伦·巴菲特80条投资法则

Ⅱ 比尔·盖茨70条处世法则

Ⅲ 松下幸之助82条成功法则

Ⅳ 史蒂夫·乔布斯68条创新法则

序言

战胜你的天性

我知道,你一定时常对自己不满意。

尽管,你肯定不是个笨蛋。自打你从小读书,直到踏上社会之前的那些日子里,有无数事实证明过,你是个多么聪明的人。

只是,在正式开始为谋生和发展而打拼之后,你才一再意识到一个残酷的事实:我的智商怎么会这么低呢?

你一定多次有过这样的体验:先是煞有介事的设想,然后是一厢情愿的期待,最后却是比最坏还要坏的结局。

终于你慢慢承认下来,面对人生中的惊涛骇浪,自己在很大程度上,原来真的很像一头猪啊。

古往今来,世间的多少人生历程中,全都上演过类似闹剧。而那真正能顺利实现自己当初理想的人,则实在是凤毛麟角。

人就是这样,往往很难自觉地改变自己,只有到了走投无路、万不得已的时候,才会想到另觅一条新路。

从这层意义上说,我们都是同路人。

现在就让我们凑在一起,干上一杯吧。

以上闹剧何以会一再上演?

简单讲,那无非是我们天性中某些弱点的典型体现而已。

可以说,我们平日做出的一切笨拙举动,都可算是由天性演绎出来的荒唐模式。

所谓天性,大致所指的该是人类与生俱来的那些自然有之的东西,它们绝非来自后天培养,而只是生为动物的某些本能。

本能的东西,跟社会上存在的种种规范或导向,就难免格格不入。

譬如我们生来就需要找东西吃,这是天性。而社会却教会了我们,在自己吃东西的同时,还要考虑别人吃得怎么样,这就是群体意识。  光顺从天性、只顾自己吃行不行呢?可能在特定环境下还可以,但若始终如此,则势必将背离社会导向,最终很可能落得自己也吃不好,这便构成了所谓教训。

因此可以说,从社会角度看,人性中的许多成份都是需要加以矫正的。我们从小所受到的教育、听到的法规、感受到的约束,便都属于这种矫正的范畴。

只是,由于我们的日常行为,在与结果的挂钩方面,往往不是那么直接、紧凑,所以,尽管在我们日复一日的言行举止中,可能客观存在着无数源自天性的缺点,却很难使我们得以及时警醒,并加以深刻反省,进而确定修正目标,最重要的还要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最终完成这一修正。

是的,上述四个环节,警醒、反省、修正、完善,都必不可少。

首先要做好前两项(警醒、反省)就够难的了。在我们办事不靠谱的时候,我们最容易做的总是找借口,强调客观理由,而不是深挖自己性格方面的必然因素。

而身边的那些旁观者,出于礼貌或事不关己等考虑,也往往不会充分指出我们的缺陷。

即便站出一个直言不讳的,譬如上司,我们还容易将此事与伤自尊、损人格、找别扭、过不去之类乱七八糟的东西联系到一起,最终闹个口服心不服,当面点头背后皱眉,终归还是本性难移。

当然,相信我们多数人还是有足够的是非观,对自己以往所作所为中的问题所在,多少都能有所觉悟。而这样接下来,就面临着更难的后两项——修正、完善。

光看到了问题有什么用?光提出了整改方案又有什么用?你能落实到位吗?  譬如这样一种理念:坚持原则。即便最简单的某种自我要求,谁敢说自己就能说到做到,并持之以恒?

都知道锻炼身体的重要,你能坚持每天慢跑半小时吗?

都知道按时作息的好处,你能每天准时入睡和起床吗?

都知道暴饮暴食的危害,你能在面对宴席时约束自己的胃口吗?

都知道孩子需要多疏导,你能在每次看到他狂玩游戏时,还一副和颜悦色的样子吗?

而且问题还在于,即便我们明知自己违背了上述种种原则,却总能以足够的宽容来原谅自己,甚至还把这当做富有“个性”的表现,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环顾四周,大家多半如此。

在这种彼此默许般的暗示和激励之下,我们就更不拿自己的缺点当回事了。久而久之,别说矫正,连反省都免了,仿佛一切本来就该如此。

这也正如古往今来的无数人,都曾重复体验过“悔不当初”的感受,但又有什么用?悔得越晚,效果便越差。

何况那种大追悔的感受,出现的频率并不会太多,进而又导致了另一重效应:悔得越少,改变便越难。因为人性中最看家的本领,便是“好了疮疤忘了疼”。等时过境迁,人们总会重蹈覆辙,再犯自己最拿手的错误,直到又一次大追悔降临。

人生苦短,每个人又有多少光阴可以这样挥霍?

就以炒股为例,来看看天性给人类造成的危害吧。

股市是一个大游戏厅,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在尽可能以自己最大的智慧,来做出种种判断和决策。谁比谁傻,马上就见分晓。

股市也是人生舞台的缩影,正如人们常把一盘棋也比作一场战役或一种人生一样。但对多数非职业棋手而言,一局弈罢,无论输赢,尽可一笑了之,股市却随时都让你兑现着筹码,这就令你绝难再“胜固可喜,败亦欣然”。

因此在股市中,足以将一个人天性中的全部弱点充分曝光。平日在别的事情上,你不是习惯于自我纵容、文过饰非吗?那可以说都是因为行为与结果未能快速挂钩。现在简单了,你必须当场认账。

以往明显的错误都是好久犯一回,现在却每天都充满过失。

从前你感觉并不起眼的一点性格习惯,如今却足以酿成大错,要你小命。

在别处你可以不服气,在这里你再怎么不服也要以真金白银来做交代。

何况以往犯错时,由于生活中的干扰因素太多,当事者可以找到的借口也太多,便往往使人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类似股市失利一样惨痛的体验,并在脑海中迅速将其提炼归纳清楚,进而形成自身的某些生存素养。而在股市上,却足以在极短时间内,以单纯的形式、锐利的刺激、清晰的结果,将你的失误无比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市场永远是对的,你无可逃遁,无可抵赖,只有低头默默反省自己。

从这一意义上看,股市的确可以给我们提供一种感悟人生的良好环境。

而且,在股市上不仅要求你严格约束自己,还必须能洞悉他人所打出的每张牌的背后动机。

严于律己,换位思考,能把这两样做好的人,到任何领域去都不在话下。

股市真是一个上佳的人生训练场!

尽管,不是每个炒股的人都能想到这么多,更很难使自己做到最好。

有人只会一条道走到黑,有人永远如赌徒般横冲直撞,有人完全顺从于道听途说,也有人看似用功实则徒劳。

他们最相似的特征是,赚了不知是为什么赚,赔了也不知为什么赔,这次赚了下次仍不知该怎么赚,这次赔了更怕往后怎么做都赔。

故而,一个真正了解股市的人,便实际从操盘中看到了无数的真实人性,而又能将自己的天性加以有效约束,通过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最终也就达到了升华自己人生境界的目的。

至此,我们再看巴菲特的成功,就应能透过他所赚得的那些账面财富,更深地领略到他的投资箴言。

那是比财富更恒久的金科玉律。

炒股到最后,比的无非就是一种直觉。你若能将天性中的毛病都修正过来,判断问题的能力能不提高吗?最能避免自己人性弱点的人,自然也就能制胜于股市。

有句话说得好:股市是一个以金钱换经验、以经验换金钱的地方。如果一个人能在短时间内,以有限的金钱换来足以铭心刻骨的经验,那么这钱也就算亏得值了。

股市上最可怕的不是亏损,而是亏来亏去都留不下一点有用的想法。

炒股如此,做实业亦是同理。

比尔·盖茨、松下幸之助与乔布斯所领悟到的东西,跟巴菲特都是相通的。

固然,在做人方面,我们可以顺从自己天性中善良的部分,不必刻意矫饰,不可弄虚作假。但在做事上,却绝不能这样。

原因就是,凡做事就往往与利益得失、心术博弈、市场谋略等有关。而在这些方面,无数事实早已充分证明,凡常人都能想到的,便往往是最难以取得成功的路径。

人人都能想到的东西,又怎么可能一同奏效?那成功岂不也太容易了!大家都能心想事成,难道全都变成大富翁、大名人、大领袖?

这真是最令人无奈的人生法则:多数人注定平庸,才能衬托出少数人的辉煌。

市场永远都会千方百计地来证明,大多数人的看法都是错误的。

所以,任何成功经验都不可简单照搬,世上从来就没有可以重复的必胜法则。

而大多数人的看法,基本仍都源自天性。

天性就是这样一种东西,它貌似趋利避害,实则只看表面不及实质。就像越是吃起来美味的食品,就往往越是无益于健康一样。

故此,在做事方面,需要格外回避自己先天的某些本能倾向,处处跟常人的直觉过不去,向自己的经验和习惯反复挑战,才可能距离正解更近一些。

人们常说的超越自我,所指的其实就是战胜自己的天性。

本书中四位大师的话,也就是他们颠覆人类天性的心得。他们并不是讲一些有悖常理,乃至哗众取宠的话,而是将自身的经典感悟,呈现在一些貌似并不陌生的话里,细究起来,却有无限深意。

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上,我们大家都像是一帮奔赴西天取经的人。一路跋山涉水、不断遭遇妖魔是不在话下了,而且我们的心态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一开始,很容易觉得自己是那无所不能的孙猴子,上蹿下跳,变化无穷。

但后来,我们便渐渐开始理解八戒,因为我们身上与他有太多相像的地方,甚至比他更贪婪、更浮躁、更恐慌、更牢骚。

再后来,我们就成了沉默不语的沙和尚,感到对大千世界的一切都看透了,唯有尽在不言中。  但这还没完,我们最终的目标,是成为定力过人的唐僧,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上天会将取经的使命授予他,而不是看似能耐更大的孙猴子八戒。

这就是我们无可逃遁的宿命。

让我们开始领教四位大师的话吧。

内容推荐

你一定多次有过这样的体验:先是煞有介事的设想,然后一厢情愿的期待,最后却是比最坏还要坏的结局。终于,到了走投无路的时候,想起该另找一条新路了,但这条新路也可能只是从一个困局跳进另一个困局……

停下来,听听巴菲特、盖茨、松下幸之助、乔布斯这四位大师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愚蠢的人不会从自己的经历中吸取经验,平常人可以,但聪明人则善于从成功者的身上中获取成长的养分。

投资股票致富的秘诀只有一条,买了股票以后锁在箱子里等待,耐心地等待。(巴菲特)

善待你所厌恶的人,因为说不定哪天你就会为这样的人工作!(盖茨)

聪明人有时反而做不好简单的工作,因为他们往往先下了评语。(松下幸之助)

若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对日子感到厌恶,很显然,你需要一些改变。(乔布斯)

大师们的人生智慧精华浓缩在睿智的谈笑间,这些语录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不受时空限制,无不终生受用。投资心理、选择、策略的分析;处世、处事态度;事业定位、抗逆自强、创新思想、创意经营……编者辅以大量的小故事或人生感悟,浅白生动地与你一道细细品味其中的无限深意,明确地为你指明方向,助你少走弯路,直抵成功。

编辑推荐

300句超级富豪的智慧语录,带你直接进入大师的境界。管理学教授深入解说,将300句金玉良言彻底说清楚。

巴菲特、盖茨、松下幸之助、乔布斯,这些显赫的名字,不仅代表着惊人的货币财富,同时也代表着人类经营和管理的最高智慧。看懂他们意味深长的话语,犹如踏着他们前行的脚步,走向成功的未来……

超级富豪=巨额财富+过人头脑+独特经验+机会运气!

金钱、头脑和机会,这些没有办法从他们那里取得,但经验,却几乎全部包含在这本书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巴菲特和盖茨怎么想松下幸之助与乔布斯怎么做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振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000438
开本 16开
页数 27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5
出版时间 2010-12-01
首版时间 2010-12-01
印刷时间 2010-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4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9.1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江西
234
167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6:0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