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质变与重构--信息时代的科学教育探索/教育Blog创新应用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作者通过对目前科学教育的批判性反思,以更宏观和长远的视角提出了数字环境下科学教育的思考,认为数字环境下的科学教育必须对传统的科学教育产生质的改变才能说是成功的,而要达到质变的目的,就必须对传统的科学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进行重构。  

本书以Blog的形式行文,又通过超级链接,生动地反映了作者在同行间交流与思想碰撞中丰富自己的认识过程,文笔比较感性,观点独到,具一定可读性。作者对科学教育的探索,对教育工作者以及关心教育改革的人士会有一定启发,或可能引发更深入的讨论。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通过对目前科学教育的批判性反思,以更宏观和长远的视角提出了数字环境下科学教育的思考,认为数字环境下的科学教育必须对传统的科学教育产生质的改变才能说是成功的,而要达到质变的目的,就必须对传统的科学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进行重构。

本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科学教育理论的各个层面所作的思考,以及关于探究性学习的理论争鸣;第二部分是作者在实践中所做的一些典型案例,从中可以看到探究性学习思想对传统科学教育的重构所带来的质的变化;第三部分是作者对科学教育进行数字化重构的实践案例,以及对信息时代科学教育的质变所作的展望。  

本书以Blog的形式行文,又通过超级链接,生动地反映了作者在同行间交流与思想碰撞中丰富自己的认识过程,文笔比较感性,观点独到,具一定可读性。作者对科学教育的探索,对教育工作者以及关心教育改革的人士会有一定启发,或可能引发更深入的讨论。

目录

在传统与现代的上空俯视——扬弃中的思考

成都到九寨沟的飞机上2005年3月7日

 一、科学教育路漫漫

找准方向“更上危楼”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二、关于探究性学习的论争

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的内涵

 ——实践者的视角

为“重探究过程轻知识结论”辩

 ——兼与吴向东同志商榷

我们该如何思考探究过程与知识结论的关系

 ——兼与逊之老师商榷

 三、教学:简单的就是好的

简单孕育复杂

 四、科学:不是研究沙拉酱

科学教学要符合儿童科学认识活动的规律

 五、知识:想说爱你不容易

从内容和形式的角度谈载体

 六、教师:善于制造混乱的人

自然教师的一种新型角色——促进者

 面向未来的教师要树立的几个观念

 七、评价:难得糊涂

低年级考什么

评价:清晰、模糊及其力量

 八、课程:儿童眼中的大世界

暴雨后蚂蚁多吗——课程的动态建构用多元

 智能理论指导《品德与生活》的课程整合  

 九、技术:不是作秀

添彩与添效

走自己的路——反思中的践行

黎明冒险1999年10月

一、科学如歌

二、重建新的科学价值观重新设计《水》的教学

 三、从老路中走出来

当岩石碰出火花时——顺应儿童心性

 的科学探究

通过归纳去发现——《种子的构造》教学

怎样教《动物的进化》 

《空气和我们的生活》教学设计

走出《摆的秘密》教学的误区

 四、踏出新路

重构教材的尝试

让学生沿着概念箭头前进——《马铃薯在水中

 是沉还是浮》课堂教学实录与点评

……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质变与重构--信息时代的科学教育探索/教育Blog创新应用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吴向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山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6026262
开本 32开
页数 34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5
出版时间 2005-10-01
首版时间 2005-10-01
印刷时间 2005-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43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03
14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5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1:5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