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谁是聪明人--财富面前的智慧博弈
内容
编辑推荐

  “在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悠闲的富人和忙碌的穷。人富人悠闲,是不因为有了钱才悠闲,而是因为他能够悠闲才成为富人;穷人忙碌,不是因为没有钱他才去忙碌,而是因为他忙碌才贫穷。”你会同意这样的观点吗?让本书来告诉你作者是如何解释的。如何富?富如何?对上述两大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就是本书的主旨。

内容推荐

如何富?富如何?如何富裕起来是千万年轻人最关注的课题,是一个智慧博弈的过程;而富裕之后如保与社会和谐共处,也是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社会课题,也是一个智慧博弈的过程。

母亲:我们不应该这么穷,不是说贫穷是上帝的旨意,我们很穷,但不能怨天尤人,那是因为我们从未改变贫穷的欲望,家中每一个人都胸无大志。

儿子:虽然我不能成为富人的后代,但我可以成为富人的祖先,只要我们想改变,一切都有可能!

在不断选择的过程中,我们一时的物质得失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性格和心态的养成:是迎着不确定的未来,勇敢地出发,还是畏首畏尾地等待和退缩?

目录

第一辑 财富面前的智慧博弈

1 财富面前的智慧博弈

2 长久的预期

3 发牌是上帝,努力是自己

4 培养好的财富习惯

5 走,或者是等

6 做生意就是要让虽人赚到钱

7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

8 金钱的三个阶段

9 人生舞台的三个要素

10 敢跟我提请假?

第二辑 财富的百年传承

1 人生六个五年计划

2 财富的百年传承

3 非要上大学吗?

4 有钱人的样

5 谁是聪明人?

6 要看谁的脸色?

7 人生的第二个疲惫斯

8 一代要比一代强

9 最根本的错误

第三辑 没钱你还这么横?

1 “隐成本”

2 “海龟”·“土鳖”·股市·“一尺论”

3 板子,打在谁的屁股上

4 没钱你还不么横?

6 小利与大义

7 银行之外的选择

8 “报童扫盲”和“地产商扶贫”

9 “马棚里什么工作最难”

10 美国总统和中国金融家

第四辑 智慧女神送你的十二朵玫瑰

第一朵玫瑰

第二朵玫瑰

第三朵玫瑰

第四朵玫瑰

第五朵玫瑰

第六朵玫瑰

第七朵玫瑰

第八朵玫瑰

第九朵玫瑰

第十朵玫瑰

第十一朵玫瑰

第十二朵玫瑰

试读章节

       做生意就是要让别人赚到钱

生意场上,有句刻薄的话,叫做“无利不起早”,话不好听却有道理,大家的往来是因为有利可图。我跟你合作不是帮你的忙,是要让我赚到钱,我老婆的化妆品、孩子的学费、房子的贷款等等都等着我呢,不赚钱行吗?如果我不能从跟你的合作中赚到钱,那咱们就是情义朋友而不是生意朋友了。

在中国曾经流行这样一句话:做官要读曾国藩,经商要读胡雪岩。其实,无论是否做官和经商,我们都应该认真拜读和研究这两个人。多年前,读曾国藩(关于曾国藩的书现在是洋洋大观,不计其数,但通俗读本仍以唐浩明所著的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为佳)时,曾记得好像有这样一个细节:

曾国藩初握兵权时,对属下要求极其严格。曾国藩治下的湘军,以“扎硬寨,打死仗”闻名。曾国藩追求的是“多条理、少大言”,“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梁启超称赞他是“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艰苦卓绝。”其“非有地狱手段,非有治国若烹小鲜气象,未见其能济也。”

但是,曾国藩在战后也很“吝啬”:在向朝廷保荐有功人员时,“据实上奏”,一是一,二是二,有多大功劳就是多大功劳,不肯多报一点,更别说虚报那些无功人员了。不滥用朝廷“名器”。

后来,老九曾国荃劝说他:大哥,你这样不行啊!你是朝廷大员,你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你可以百世流芳,这是你的追求,可这些弟兄们没有你那么高的追求,他们要的就是眼前的利益。弟兄们流血卖命打仗,图的是金银财宝和有个官职封妻荫子,你不给人家好处,谁给你卖命啊?

理想主义的曾国藩在现实面前也只好妥协,一是对湘军战后的洗掠睁只眼闭只眼,二是更多地为手下向朝廷邀功请封。在曾老九攻下南京后,湘军将士将太平天国积攒的财富抢劫一空,曾国藩也只能尽量在朝廷那里为他们遮掩,并且最后自请裁撤湘军。

当然,曾国藩还是有自己的原则的,其在鉴别赏识提拔优秀人才方面也有不少佳话,他曾经亲点各营兵勇之名,并每日传见百夫长数人,了解军情,记载其答问、批评,并察言观色,辨识部下的品质、才能。其日记载有他对一些人的印象,如:朴实;眼圆而动,不甚可靠;语次作呕;明白安详,拙直、长工之才等等。曾国藩知人善任,通过这种谈话的方法,识别提拔了一大批能征善战的名将。如刘松山原来不过一名“长夫”,后为统帅大军的名将。

曾(国藩)左(宗棠)彭(玉麟)胡(林翼),所谓四大中兴名臣,他们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风云。尤其是曾国藩,成为读书人出将入相的典范,当时他的幕府帐下,人才济济,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之后,其门下出来的督抚、将军等等遍及大江南北,整个湘军系统中,位至总督者15人(其中有4位非湘籍,但为曾国藩保举的,如原湘军幕宾李鸿章等);位至巡抚者14人;位至布政使、按察使、提督、总兵、参将、副将、州、府道员的不可胜计

P27-28

序言

     如何富?富如何?

大家都在挤一辆公交车。

座少人多,大家又都很着急,所以非常拥挤,秩序也不是很好。开始时还有可能排队,但总会有人打乱秩序。

也有君子在谦让,也有人“急不择路”甚至从窗户里钻进去——总之是什么表现都有。

一会儿之后,便有了两个世界:车上的世界和车下的世界。有了两种人:葺上的人与车下的人,也就是那些或排队、或身强力壮挤了上去、或从窗户钻进去、或认识售票员司机拿着条子开后门上了车的人,以及因各种原因没有上了车的人。

没有上去的时候,大家都着急,希望自己能上去,希望车上还有座位还有站立的地方;但多数的人在自己一上车之后就希望车门关闭,不管车上的情况与车下的情况——车上的人越少,车下的人越多,则自己的优越感就越强。在车上,也会有些许的微妙。等从刚上车的喜悦和满足中冷静下来后,没有座位的开始“不怀好意”地盯着坐在自己身边的人,希望他尽快下去;座位不是很好的人也希望在行程中有机会调整座次:靠了窗户看更多的风景或者是坐到前边去。

车下的人看车上,那目光和心态就更复杂了。对于堂堂正正的君子,有敬佩;对于身强力壮挤上去的,有羡慕;对于从窗口钻进去的,有无奈;对于拿条子开后门者,有仇恨!

自己下一步该怎么办呢?效仿哪一种人呢?学君子吧,怕难敌小人;学小人吧,放不下身价和面子;学暴徒吧,又怕警察赶到;找条子吧,恐怕没有那个路子。

如果把这辆公交车定义为“富人俱乐部”,那么可以说:不管以什么手段上了车的人,已经成为了富人的一员;而尚未上得了车的人们,则不幸要被称为“劳苦大众”了。

中国20多年的市场经济,已经催生了诸多形形色色的富翁,他们先富了起来;当然,更多的是想富还没有富起来的人。

在今天这个社会,我们可以界定出两个基本问题:

1.如何富?如何运用正当合法的手段使自己富裕起来?

为什么要说“正当合法的手段”呢?因为“钻窗户”和“批条子”的机会会越来越少,而且,法律说了:只保护合法的私有财产。那么,即使你一时侥幸,钻了进去或走后门上了车,也坐不塌实,很可能会被清理下来,或直接被拉到班房去!

2.富如何?这个在众人复杂目光中的“公交车”如何安全行驶?车上的人如何与车下的人在一个社会中和谐共处?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但被很多人忽略的问题。20多年前,社会虽然物质匮乏,但平等程度很高,而在今天的社会转型期,我们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贫富分化严重,财富越来越向少数人集中;致富的机会不均等,很多人的富裕难以令人信服;“富人俱乐部”的成员,没有承担起足够的社会责任。如果“富人俱乐部”成为被广大沙漠包围的“绿洲”,那么其不但难以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而且自身的安全也堪忧。

穷人如何致富?富人如何自处?穷人与富人如何共处?——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对上述两大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就是本书的主旨。

本书不是专题理论研究,而只是笔者为几家财经媒体所撰写的专栏文章的整理集辑。对于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笔者只是一个“业余选手”,对许多高深先进的理论,也经常如坠云雾之中。在理论的殿堂和政策的庙堂之前,我是望而却步的。但是,在与被冠以各种“家”、“学者”头衔的朋友们聊天对话时,我也并不觉得自己的“浅薄和无知”。窃以为,经济学等社会科学都是老百姓生活中的学问,就像西方法院的陪审团一样:你们专业律师去辩论,但结论要由这个老百姓组成的陪审团来做出。法律的最高原则是自然法,老百姓如果搞不明白,那不是老百姓有问题,而是法律出了问题。

同理,社会科学的原则是非常简单的,所有复杂的结论都是从最简单的原理推算出来的。如果这些学问远离了公众,把自己封闭到一个小圈子中去,那就是所谓专家的一个“阴谋”:他们让你望而生畏,不去抢他们的饭碗,对他们保持距离和敬意。

鉴于以上思路,笔者斗胆把自己对如何发家致富和富裕起来之后如何与社会大众和谐相处的一些思考和建议妄言出来,也许能给咱们老百姓一点有益的启示。

不谦虚地说,我有一点小小的自信:这些文章在几家媒体上都是很受欢的。而且,2003年出版的《你在忙什么》再版数次,被很多公司列为员工培训教材;该书在台湾地区出版后,在财经排行榜上“赖”了10个月之久;有许多读者来函来电甚至是执意登门与我探讨一些问题。这些良好的反映是我继续给人家媒体写文章的理由,否则就没有颜面再去浪费雪白的纸张和大家宝贵的时间了。

当然,作为一本图书来出版,这些文章也有不足之处。首先就是因为写作时间拖得较长,当初引发笔者感叹的一些事情已经淡出公众记忆成为旧闻;.再者是当时由于专栏的篇幅限制,有些问题不容展开讨论,在收入本书时又进行了整理,难免有不连贯的地方——这些,还要请各位朋友谅解。

本书中还收录了一篇另类文章:“智慧女神送你的12朵玫瑰——用一年的时间改变自己”。这本来是出版社约的一本书的选题,关于成功的一些规律性研究,我完成发现,由于自己没有太多的废话,所以只有几万字的篇幅,不够单独出一本书的要求,就顺手把它收在了本书中。鉴于以往的教训,我要给有些朋友打声招呼:不要再借用这个题目和架构了,好不好?

最后,还是要感谢一些朋友和老师帮助与“督促”:没有他们的“逼迫”和催稿。很难抽时间写出这些文字来。

也谢谢朋友你能拿起这本书并翻阅,欢迎交流与探讨。

 作者

 2005年9月于北京西郊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谁是聪明人--财富面前的智慧博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肖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953209
开本 16开
页数 21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5
出版时间 2005-11-01
首版时间 2005-11-01
印刷时间 2005-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4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0: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