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宰相科学家(徐光启的故事)/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以世界五千年科学技术史为经,以各时代杰出的科技精英的科技创新活动作纬,勾画了世界科技发展的生动图景。作者着力于科学性与可读性相结合,思想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通过故事来讲述科学发现的真实历史条件和科学工作的艰苦性。

《宰相科学家:徐光启的故事》为其中一册,由李春娟编著。

徐光启(1562年4月24日-1633年11月10日),字子先,号玄扈,教名保禄,汉族,明朝南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人,中国明末数学和科学家、农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赠太子太保、少保,谥文定。徐光启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之一,是上海地区最早的天主教徒,被称为“圣教三柱石”之首。

内容推荐

《宰相科学家:徐光启的故事》为“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中一册,由李春娟编著。

《宰相科学家:徐光启的故事》介绍了徐光启独立思考、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百折不挠、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他在工作生活中宝贵的协作、友爱、宽容的人文精神。使青少年读者从他的故事中感受科学大师们的智慧、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验方法,受到有益的思想启迪。从有关人类重大科技活动的故事中,引起对人类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密切关注,全面地理解科学,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在知识经济时代理智地对待科学、对待社会、对待人生。

目录

少年壮志

洼地植柳

学种棉花

试种芜菁

参加乡试

访郭居静

《几何原本》

种植甘薯

津门垦荒

通州练兵

农政金书

修崇祯历

官居宰相

试读章节

少年壮志

明朝末年,上海还仅仅是个县城,大体上位于现在的上海南市区。出了上海县城不远,有座龙华寺,附近的老百姓凑钱请了位先生,就在里面办起了村学。

隆冬的一天,寒风凛冽,雪花纷纷,中午散学的时候,孩子们都跑回家吃饭了,独有一个学生踏着积雪,一步一步走到新修的上海县城墙边,并攀了上去。

路上一位行人看到了惊呼:“这是谁家的孩子呀,快下来。”

这个小孩像没听见似的,站在城垛子上,仰望着空中飘舞的雪花。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他就是后来官居宰相的科学家——徐光启。

徐光启的家在上海县城的南边。本来,他的祖父以经商为业,家境还算富裕,但由于倭寇的连年侵扰,徐家渐渐败落。嘉庆四十二年(1563)民族英雄戚继光率军沉重地打击了倭寇,但又遇到了灾荒,徐家还被贼盗抢劫。就这样,天灾人祸使徐家只好在老祖母的带领下靠辛勤劳动来维持生活。

徐光启生活在这个清贫穷苦的家庭,从小就不耽于安乐,小小的年纪就帮助家里干些零活,由此培养了他勤奋、吃苦耐劳的性格。邻居见了常夸奖说:“阿启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徐光启的祖母和母亲也很疼爱他。一有空闲就给他讲历史。

有一次,他的祖母给他讲述了倭寇侵扰时和乡亲们一起逃难的情景,讲述了倭寇烧杀抢掠的罪行,激起了他对倭寇的仇恨,他攥着拳头说:“等我长大了,有了本领,决不让倭寇再来祸害百姓。”

祖母把徐光启搂在怀里哭着说:“我孙儿真是个有志气的好孩子。”

徐光启聪明而且好学,徐家把光宗耀祖、重建家业J的希望寄托在徐光启的身上,所以,尽管家境艰难,还是把他送进私塾读书。

在学习上,他不仅知道努力用功。而且还非常刻苦,当天先生教的功课,他一定要在当天学会。要是学不会,他从来不肯出去玩,因此,他对先生教的诗文,能很快地背诵下来,学作八股文,进步也很快,成绩总是远远地超过别的学生。

可是。待到徐光启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之后,那些枯燥无味的经书已提不起徐光启的兴趣了。对八股文,他也从心里感到厌烦,经常找一些兵法和农学方面的书籍来阅读。

他的父亲不愿意让他看这些所谓的闲书,教育他说:“阿启呀,你要好好读书。将来大小做个官,也为徐家争口气。一家人都指望着你呢!”

遵从父亲的旨意,徐光启对八股文和律诗还是很下工夫的。同时,他对兵法、算术、农学也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为他以后从事科学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徐光启十岁的那年夏天。有几天连一丝风都没有,讨厌的蚊虫在人们的周围嗡嗡地闹个不停,人们都找个地方摇扇子歇凉,学堂里也很闷,教书先生布置了一个作文题目《何不言我志》,就出去纳凉了。

这个作文题目出自孔子的《论语·先进篇》,先生留这个题目是让学生各自写出自己的志向。

有几个学生看到先生出去了,就趴在桌上打起瞌睡来。

剩下几个学生都围拢到徐光启的身边议论起来。因为徐光启的作文常常得到先生的好评,并常被作为范文供学生们欣赏,所以学生们愿意和徐光启探讨一下各自的想法。

一个胖胖的学生说道:“将来我开个大钱庄,成为一个大富翁。”

另一个学生抢着说:“我将来当个大官,出门坐轿子,一呼百应,多威风啊。”

坐在徐光启旁边的学生问道:“阿启,你将来干什么?”

徐光启沉思了一会说:“我想,做人要明事理,立大业,治国安民,崇正辟邪,这样才不枉为人一世。所以,我要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听了徐光启的这番话。同学们都点头赞同。然后都回到各自的座位上写起作文来。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先生转回来,他走到徐光启的身边,拿起徐光启写的作文看了一遍,禁不住地夸奖说:“想不到你小小的年纪,竟有如此志向。”

徐光启是这样说的、写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的一生中做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大事,成为我国近代科学发展的先驱者。

P11-15

序言

十一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前院长、两院院士

路甬祥

放眼21世纪,科学技术将以无法想象的速度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将全面崛起,国际竞争与合作将出现前所未有的激烈和广泛局面。在严峻的挑战面前,中华民族靠什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人才,靠德、智、体、能、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今天的中小学生届时将要肩负起民族强盛的历史使命。为此,我们的知识界、出版界都应责无旁贷地多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精神养料。现在,一套大型的向广大青少年传播世界科学技术史知识的科普读物《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出版面世了。

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所和温州师范学院、吉林省科普作家协会的同志们共同撰写的这套丛书,以世界五千年科学技术史为经,以各时代杰出的科技精英的科技创新活动作纬,勾画了世界科技发展的生动图景。作者着力于科学性与可读性相结合,思想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通过故事来讲述科学发现的真实历史条件和科学工作的艰苦性。本书中介绍了科学家们独立思考、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百折不挠、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他们在工作生活中宝贵的协作、友爱、宽容的人文精神。使青少年读者从科学家的故事中感受科学大师们的智慧、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验方法,受到有益的思想启迪。从有关人类重大科技活动的故事中,引起对人类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密切关注,全面地理解科学,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在知识经济时代理智地对待科学、对待社会、对待人生。阅读这套丛书是对课本的很好补充,是进行素质教育的理想读物。

读史使人明智。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灿烂的科技文明,明代以前我国的科技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涌现出张衡、张仲景、祖冲之、僧一行、沈括、郭守敬、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这样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科学家,而在近现代,中国具有世界级影响的科学家并不多,与我们这个有着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并不相称,与世界先进科技水平相比较,在总体上我国的科技水平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当今世界各国都把科学技术视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把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当做提高创新能力的战略方针。我国也不失时机地确立了科技兴国战略,确立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全民素质,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创新人才的战略决策。党的十六大又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形成比较完善的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需要一代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需要更多更伟大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才。我真诚地希望这套丛书能激发青少年爱祖国、爱科学的热情,树立起献身科技事业的信念,努力拼搏,勇攀高峰,争当新世纪的优秀科技创新人才。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宰相科学家(徐光启的故事)/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春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8461039
开本 16开
页数 11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2-10-01
首版时间 2012-10-01
印刷时间 2012-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1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6.1-49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25
150
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0:3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