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国首脑/浩劫与辉煌
内容
编辑推荐

20世纪最大的教训是,领袖人物可以把我们引入两条不同的道路,一条让我们发泄人性中最卑劣的本能,一条让我们实现人性中最崇高的理想。第二次世界大战提供了一个舞台,让各国的领袖和将领在这场人类前所未有的历史浩劫面前显现出了自己超强的智慧和能力。

解读二战风云人物,领悟巨头超凡智慧。跨过历史年轮,走近伟人世界,真切感受他们非凡的军事才华和政治智慧。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决定人类命运和世界前途的一场规模空前的战争,这是一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目录

Chapter 1

 罗斯福:布道济世消弭恐惧

 第一节 新政夫人

罗斯福的身世和思想

安抚美国医治美国

百日新政拯救美国

反对声中继续改革

 第二节 孤立斗士

一个威尔逊主义者

在孤立主义下潜行

首次冲击孤立藩篱

外侮内扰寸步难行

历史性的租借法案

伟大宪章奠定战后体系

 第三节 胜利医生

“遗臭万年的日子”

美国优先拯救欧洲

胜利医生规划战后

没有点不完的蜡烛

 尾声 丁香满园

Chapter 2

 斯大林:是非成败转头未空

 第一节 欧洲列强尔虞我诈

斯大林外交急剧转向

与英法相互怀疑猜忌

从慕尼黑到苏德条约

 第二节 战前苏联外交表现

西线上演最丑陋一面

苏德之间玩猫鼠游戏

 第三节 战争开始的“钢人”

坚守莫斯科彰显勇气

从斯大林格勒到柏林

 尾声 政治善恶难以评说

Chapter 3

 丘吉尔:大英帝国最后英雄

 第一节 六十载历经人间沧桑事

公爵家族的早产儿

显贵子弟早期生涯

在野牛活也没闲着

生不如死的无力等待

 第二节 反“绥靖”政策最强音

卷入国王逊位危机

与张伯伦政府闹翻了

反击“慕尼黑阴谋”

后座议员走向前台

 第三节 临危受命挽狂澜既倒

绝不向独裁暴政妥协

“不列颠之战”开始了

缔结国际反纳粹同盟

挺过1942年危难时光

从阿拉曼到霸王行动

 尾声 民主制度的不朽人物

Chapter 4

 戴高乐:自由法国的旗帜

第一节 介于疯子和常人之间——戴高乐的生平

第二节 位卑未敢忘忧国——二战初期的戴高乐

第三节 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在异国他乡高举自由法国的旗帜

第四节 法国的首都必须由法国自己的军队来解放——戴高乐与美英领导的盟军

第五节 惟一使安妮发笑的人——家庭生活中的戴高乐

第六节 最坚强的领袖——大国元首眼中的戴高乐

试读章节

新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时年51岁。同远房堂兄西奥多,罗斯福一样,出身显贵家庭,因此他具有一种道德热忱和国家使命感,对那些只顾赚钱发财的人怀有一些蔑视的味道。30年前就当上了美国总统的西奥多对他的影响颇大,他们之间的政治生涯有出奇的相似之处。两人都是从家族关系深厚的纽约登上政治舞台,都曾在华盛顿担任过海军部长助理,都曾成功竞选过纽约部长,都曾参加过副总统竞选。他们是这个富有而高贵家族的佼佼者,良好的教养和优裕的生活,使他们都成长为富有魅力、精力充沛的人。

不过,富兰克林与西奥多不同的是,他是罗斯福家族中加入民主党的一支。他没有西奥多那样浓厚的书生气息,因此也不像他那样喜欢说教。曾有人据此判断,性情随和温文尔雅的富兰克林没有霸气,难以承担重任和做出决断。但与人们的预料相反的是,他在担任海军部长助理时,显露了他杰出的行政能力。1920年竞选副总统时,也表露出他的沉着冷静、富于韬略和雄辩才华。1921年。这个精力充沛性情开朗的汉子不幸地患上了脊髓灰质炎,下肢在病毒的侵蚀下瘫痪了。几乎所有人都认定,他的政治生涯到此也就结束了。但医生说他应该重返政界,他那泼辣果敢的同族妻子安娜·埃利诺·罗斯福可以帮他。

富兰克林没有辜负少数慧眼者的期待,他在纽约州州长的位子上干得出色极了。在大危机风暴中心的纽约,他处惊不变,充分发挥他的想象力,采取各种措施对付危机,没有任何一个州采取了这么多的措施来弥补大萧条的后果。他进攻性的施政风格和卓越的成就,为他赢得了政治声望,1932年获得了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在举国惶乱的危机时代,富兰克林鼓舞人心的竞选演说让他轻而易举地战胜了那个坚持信奉古典自由主义的胡佛总统。

其实,在富兰克林和蔼可亲的外表下,隐藏着极其复杂的个性。他既轻松愉快又忧郁沉静,既坦率无私又狡诈多变,既豪爽又诡秘,既大胆又谨慎,既果断又犹疑。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特征集于一身,陪伴他在政坛的浪尖谷底沉浮起伏,但无论如何困难,都没有将他击倒,或许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性格,让他既能适应成功的辉煌也能承受艰难的重压。

出生在世家大族的富兰克林,遗传了许许多多的美国精神,有天真的理想主义,也有普世的道德情怀。他一生都坚定不移地致力于公益事业,改善社会大众的福利和境遇。作为一个身处复杂势力构成的社会旋流中心的总统,他为了达到目的,往往采用各种不那么正当的手段,有人指责他故意让日本人偷袭珍珠港,有人反对他不择手段地支持英国激怒希特勒,有人辱骂他是独裁的社会主义者,但所有这些诟病都似乎证明,富兰克林是一个时代的先知先觉者。他能够敏锐地洞察重大问题的实质所在,他能够运用作为总统的职权驾驭全局。正是富兰克林·罗斯福为反对最具威胁性的希特勒而与苏联和好,为支援民主的价值观千方百计地援助英国,为遏制日本的扩张不断谴责后者对中国的侵略。当时还沉浸在孤立主义美梦当中的绝大多数美国人,直到后来才认识到,罗斯福的选择是对的。或许他们在回顾过去曾极力反对他这样做的时候,会倒吸一口凉气。

罗斯福成长于20世纪初的进步运动时代,西奥多,罗斯福和伍德罗,威尔逊是他早年思想的启发者。搀杂着浓烈理想主义和社会正义诉求的时代。将自己的精神注入到这个刚刚茅塞初开的年轻人头脑里,成为支配他一生的价值观念和判断立场。

罗斯福认为,政府是为公众谋福利的必要工具。当“粗暴的个人主义”使部分居民或部分地区的利益得不到适当保护时,应该对这样的个人主义作一些适当的矫正。他为此开出的药方就是政府干预调节。自19世纪以来古典自由主义在美国颇流行,他的这一主张简直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惊世骇俗之说。在自由放任主义者看来,最小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政府应该尽量减少对社会事务和经济事务的干预。然而,罗斯福认为,自由和民主虽然是社会的基石,但一小部分金融势力的“不负责任和贪婪”,使许多社会个人陷入饥饿和贫困,这正是对自由和民主的毁灭,对自由主义之下的机会均等理念的嘲弄。面对自由放任之下经济寡头制的现状,政府必须作出调整,加强干预和调节经济的智能。以“保护全体公民的个人自由和私有财产,决不能偏袒个别的小集团”。

就是这样一个罗斯福,在1933年美国人陷入困苦和恐慌的关键年头,走上了这个国家的最高权力宝座。在此后11年的岁月里,他不仅改变了美国,也改变了世界。即便在他死后,他的遗产依旧影响着美国战后几十年的政策取向和世界大势的分合。P7-10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国首脑/浩劫与辉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宜芸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023238
开本 16开
页数 29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1
出版时间 2005-09-01
首版时间 2005-09-01
印刷时间 200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17.5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7
170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7: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