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难忘的二十年(在习仲勋身边工作的日子里)
内容
编辑推荐

《难忘的二十年(在习仲勋身边工作的日子里)》一书是张志功老人凭着他曾在习仲勋同志身边作秘书工作二十年间,以及习仲勋同志蒙冤和他本人受牵连被下放劳动十六年间的点点滴滴记忆,来追记叙写的一个他自己的回忆录。它不是一部集中写习仲勋同志的个人传记,也不是一本专门刻画描写习仲勋同志的其他文学作品;它不需要做到完整和全面,更不必要使用文学修辞,没有一丝虚构、没有半点夸张。

内容推荐

《难忘的二十年(在习仲勋身边工作的日子里)》约十万字,六十多幅图片,分为从:蒙冤受难 患难与共、身处逆境 心系人民、叶帅点将 主政南粤、平反“李案” 十次接见、昭雪“彭案” 愤出重拳、洗冤“冯、古” 用心良苦、创办特区 改革先锋、革命战友 情深意长、仲伯情笃 心心相印、爱护干部 重视人才、肝胆相照 统战典范、一桩错案 三次救援、宽宏大度 不计前嫌、重视文化 振兴秦腔、廉洁自律 党风楷模、质朴无华 公仆本色、热爱生活 乐观向上、革命伴侣 和谐家庭、呵护至深 不骄不纵、父子情深 国事为重、言传身教 没齿难忘、前人功过 后人评说等二十二个角度,全面记述了作者张志功在习老身边长期工作的深切体会和由衷感受。

《难忘的二十年(在习仲勋身边工作的日子里)》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

目录

引言

蒙冤受屈 患难与共

身处逆境 心系人民

叶帅点将 主政南粤

平反“李案” 十次接见

昭雪“彭案” 愤出重拳

洗冤“冯、古” 用心良苦

创办特区 改革先锋

革命战友 情深谊长

伯仲情笃 心心相印

爱护干部 重视人才

肝胆相照 统战典范

一桩错案 三次救援

宽宏大度 团结模范

重视文化 振兴秦腔

廉洁自律 党风楷模

朴实无华 公仆本色

热爱生活 乐观向上

革命伴侣 和谐家庭

呵护至深 不娇不纵

父子情深 国事为重

言传身教 没齿难忘

前人功过 后人评说

后记

试读章节

习书记一生两次蒙受大冤屈:第一次,是在1935年中央红军即将到达陕北之际,被党内“左”倾路线的执行者构陷入狱,命悬一线,幸被党中央、毛主席解救;第二次,是在1962年9月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被康生一伙诬陷为“利用小说反党”。

第一次,我没有亲身经历;第二次,我身临其境,是一个历史的见证人。

事情需从1962年夏天说起。当时中央领导人都到北戴河开会去了,唯独习书记留在北京,周总理让他“看家”。他顶着炎炎烈日,忙着主持召开全国中等城市工业座谈会。一心扑在工作上的习书记哪能想到,紧接北戴河会议以后,在北京召开的八届十中全会,风云突变,一股凛冽的政治风暴骤然向他袭来。

习书记是一位老革命、老党员,从13岁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起,一贯忠诚于党的事业,全心全意为党工作。我万万没有想到,在八届十中全会上,习书记瞬间变成了“反党分子”。

中共八届十中全会是1962年8月在北戴河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的继续。北戴河会议的议题原来是讨论农业生产,会议期间突然改变主题,大谈“阶级”和“阶级斗争”,并提出“反对黑暗风、单干风、翻案风”。

八届十中全会预备会议上,在批判“翻案风”时,当年曾在陕北红军工作过的云南省委第一书记突然发言说:“小说《刘志丹》是习仲勋主持写的,是第一作者;是利用宣传刘志丹来宣传高岗,为叛徒高岗翻案;并且宣扬习仲勋自己。”

云南省委第一书记9月8日在八届十中全会预备会上的发言被编为大会“总72号简报”。我看了这期简报,感到十分突然和震惊。会后,习书记回到家里,我看到他面带愁容,忐忑不安,只说李建彤…不听劝告,给他制造了麻烦。当时,习书记夫人齐心大姐还在中央党校,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9日一整天,习书记都闷闷不乐。晚饭后,他叫我陪他出去走走,我们乘车到了紫竹院公园。

我至今记忆深刻:那是一个没有月光的夜晚,虽然已是初秋,但空气异常沉闷,公园里游人稀少,只听见阵阵蝉鸣。我默默地陪伴习书记行走在没有路灯的曲折小径上。

习书记边走边对我说:“有的同志对李建彤写《刘志丹》小说是有意见的,甚至和她争吵过,我早就知道,但没有想到有人会在中央的大会上把这个事情上纲上线。”习书记接着说:“对西北地区的革命历史,一直存在着不同看法。有不同意见可以理解,但要说我借写刘志丹为高岗翻案,则是无中生有。”

习书记还说了许多,我只是听他叙说,却想不出任何宽慰的话。他的不快自然也感染了我。我拖着沉重的脚步跟着他,两腿像灌了铅似的。

我陪同习书记在紫竹院公园的这次散步,进一步知道了西北党史上的一些纠纷,也为习书记承受的政治压力深感担忧。

全会原本没有讨论小说《刘志丹》的议题,云南省委第一书记的发言犹如一枚重磅炸弹,改变了会议的方向。

事后得知,这是康生一伙在背后策划的一个大阴谋。

北戴河会议期间,有人就向康生报告:“小说《刘志丹》目的不纯,有问题。”康生如获至宝,在既没有看小说又没有做任何调查的情况下就向毛主席添油加醋地说:“《刘志丹》这本小说替高岗翻案,把刘志丹思想凌驾于毛泽东思想之上。这不是一个单纯的文艺写作问题,看来是带有政治倾向性的,是以习仲勋为首的一些人组织秘密反党小集团,利用小说反党。”紧接着召开的八届十中全会预备会上康生公然讲:“……习仲勋勾结刘景范…、李建彤夫妇,授意他们炮制反党小说《刘志丹》,为高岗翻案。习仲勋是这一事件的挂帅人物,是反党大阴谋家、大野心家。”于是,在康生等人的欺骗和煽动下,会上一些人对习书记展开了猛烈攻击。

康生迫害习书记是有历史原因的。在1943年的“延安整风”运动的审干工作中,康生搞“抢救运动”,采取威逼利诱、刑讯逼供等手段,把在白区工作的地下党打成受国民党操纵的“红旗党”,把大批从白区来的地下党员和青年干部打成特务,习书记对此曾予以抵制。解放战争中,康生又在土改中推行“左”的路线,习书记再次予以抵制,提出不得使用肉刑、不能侵犯中农利益、不搞查三代、挖底财,要保护开明绅士和工商业者等,并就此向党中央写了报告,得到了毛主席的支持。中央将这个报告印发各地贯彻执行,纠正了土改中“左”的错误。为此,康生一直耿耿于怀。

P11-13

序言

2001年,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写的《在习老身边20年》一文,被收录在《习仲勋革命生涯》一书中;2002年5月24日习仲勋同志逝世,3年后,我以《高风亮节励后人——回忆在习仲勋同志身边的日子里》为题,发表于中央办公厅《秘书工作》2005年第11期;2009年9月,以《跟随习老二十春——琐记习仲勋同志的高尚品格和伟大贡献》为题,发表在广东炎黄文化研究会主办的《炎黄世界》;同年12月,以《跟随习老难忘的二十年》为题发表于《广州政协》。几次写作,内容较前都有增加。这些文章先后被多家报刊和网络转载,引起许多朋友和读者的兴趣。他们认为,我在习仲勋同志身边工作了这么长时间,知道的事情较多,应该把它写成一本书,一来对他是个纪念,二来可以教育后人。

我当然乐意这么做。但是1962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以后,“习仲勋专案审查委员会”于9月25日将我秘密关押审查,同时查封了我的办公室,收走了所有的笔记和文件。1978年4月,习仲勋同志复出后又调我担任他的秘书,直到1984年5月,我离开习仲勋同志调入中央统战部工作,有关文件和工作笔记按规定也全部上缴。手头几乎没有留下什么资料,有关档案目前尚未解密,要写,不得不主要靠记忆。

光阴如梭,在和朋友们谈论这件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我也进入耄耋之年。环顾左右,上个世纪50年代给习仲勋同志当秘书的,和在他身边工作的卫士长、警卫员、服务员,除我以外,都已相继离世。叹人生苦短,不禁悲从中来。伤感之余,又产生了一种使命感,有些事情如果不写下来,恐怕会永远被湮没了。想到这里,我夜不能寐,遂展纸命笔。

《难忘的二十年》主要记述的是我在习仲勋同志身边工作20年间所发生的事。大家都知道,1962年,习仲勋同志因为小说《刘志丹》事件蒙冤。这件事,有关书刊和文章已有披露。这是一件尘封已久、令我痛心疾首的事。我本来不想再提,但这又是习仲勋同志一生中一件大事,我也因此受到审查,此骨鲠喉,不吐不快,我便把此事做了本书的开篇。  1978年4月至1980年底,习仲勋同志主政南粤,带领广东省委“一班人”在改革开放中先走一步,为党和人民立了新功。那3年我正好又回到他身边工作,是这一段历史的目击者和见证人。这便成了本书较为翔实的一段记述。

作为秘书,我有幸可以近距离、长时期接触日常生活中的这位伟人。在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中,这位发挥了重要作用的风云人物,在日常生活中有和普通人一样的嬉笑怒骂。他热爱家庭,喜欢交友,重情义,肯帮人,一身侠骨,满腔柔情。在20年的相处中,我深深感受到,他既是一个原则性很强又是一个人情味很浓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我便努力把这种感受传达给所有的读者和朋友。

在3年的写作过程中,幸有习仲勋同志的夫人齐心大姐和孩子们的回忆文章可资对照,也有党史专家的研究资料可供参考,我的记述才得以较为准确和丰富。

写作中,忆及习仲勋同志对我的亲切教诲和体贴关怀,不禁黯然神伤。伟人长已矣,思者常戚戚。回想起来,如果我还能保留几张他的照片,抑或一段指示、一封信件,哪怕是一个纸片,都可能说出一个精彩故事或一段传奇历史。可是,这种没有任何资料、全凭记忆的写作,对我这个耄耋之人太过艰难。因此,无法尽情倾诉对他的无尽思念,竞成了我此生最大的遗憾。

习仲勋同志13岁参加革命,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为中华民族的自立自强、为中国人民的自由幸福,浴血奋战、辛勤工作,无私奉献了他的全部精力和心血,也为我们留下了一大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年,适逢习仲勋同志百年诞辰。我的写作,如能对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少年深入了解老一辈革命家的高尚品格、继承他们的革命精神有些许帮助,我就心满意足了。

后记

《难忘的二十年一一在习仲勋身边工作的日子里》的写作,历时4年多,终于和读者见面了,我这才放下心来,顿感轻松。

这本书是我用心血和泪水凝结而成的。帮我写作的几位朋友也对习书记感情至深,统稿读到动情处,大家竟然泣不成声。通过这次写作,我们重温习书记的革命历程,对他的崇高精神和高尚人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受到了一次很好的革命传统教育。

本书初稿完成以后,我曾向齐心大姐汇报过写作情况。她对我说:“你就集中精力回忆你在仲勋身边的事和他给你讲过的那些话,这些最宝贵。”

初稿还送给有关领导、专家、学者以及朋友征求意见。他们看完书稿后,或打电话,或发短信,或写读后感,有的还专程赶来面谈,认为资料翔实、事迹感人、情真意切,使人们对习书记的一生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对研究习书记革命生涯、学习习书记的革命精神以及教育后人有很大的意义。同时,他们也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

正是在齐心大姐以及诸多朋友的热情鼓励下,我更加坚定了写好、改好这本书的信心。经过多次反复修改,终于付梓面世。

关于这本书,还有一点需要稍加说明。

习书记一生有许多战友,也结交了很多朋友。有关这方面的感人事迹很多。由于手头资料欠缺,无法一一列举,这也使我深以为憾。

书中,特意集中刊登了毛主席1946年夏给习书记9封亲笔信的复印件。这9封信见证了毛主席战争年代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大智大勇,见证了毛主席对习书记的高度信任和倚重。同时,在戎马倥偬间毛主席独具风采、神韵飞扬的书法艺术难得一见,借此提供给广大读者共同欣赏。

实际上,这本书是在很多朋友的关心和帮助下完成的,他们或帮助查阅资料、或提出修改意见、或给予其他方面的支持。其中,田润民、王立则两位同志,在文字工作上对我的帮助很大,付出了辛勤劳动;还有常毅、杨文俊、刘常灯、杨巧言、黄广源、琚立铭、乔梁、任慧英、冯歌阳、崔国旗、马箭飞、李玉泰、丰志刚、安长山、傅良、谢东东、王晓伟、陈景民、张欲立、张欲晓、李江莲、余珺、席洪义、梁卫东、郭续长、杭建平、张志国、邱然、黄珊、张雷、王争、李涛、吴广真、潘冬冬等同志都做出了不同贡献;还有解放军出版社郑晖、张晋生两位同志为本书出版做了许多工作;本书未署名图片,均选自《习仲勋画册》(海天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感谢!

尽管我尽了最大努力,但书中难免有遗漏和不尽人意之处,敬请朋友们和广大读者谅解、指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难忘的二十年(在习仲勋身边工作的日子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志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解放军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566452
开本 16开
页数 26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4
出版时间 2013-10-01
首版时间 2013-10-01
印刷时间 2013-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06
CIP核字 2013241480
中图分类号 K827=7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1
172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12: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