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共分十二章。前两章总论是理论基础。为了适应干部培训的需要,在第二章中增添了一些中国自然、人种、历史、军事、经济方面的地理知识。第三章到第七章分论,分别阐述语言、文艺、人才、饮食和建筑五个领域的地理问题。第八章到第十二章是区域和城市文化地理,选择几个典型区域和典型城市展开阐述。有些文化地理在应用方面的案例,可供实际工作参考。从总论到分论到区域和城市,构成全书的基本框架。
图书 | 中国文化地理概述 |
内容 | 编辑推荐 全书共分十二章。前两章总论是理论基础。为了适应干部培训的需要,在第二章中增添了一些中国自然、人种、历史、军事、经济方面的地理知识。第三章到第七章分论,分别阐述语言、文艺、人才、饮食和建筑五个领域的地理问题。第八章到第十二章是区域和城市文化地理,选择几个典型区域和典型城市展开阐述。有些文化地理在应用方面的案例,可供实际工作参考。从总论到分论到区域和城市,构成全书的基本框架。 目录 第二版说明 前言 上篇 中国文化地理总论 第一章 文化的结构、价值观与区划 一、文化的结构 (一)意识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 (二)雅文化·俗文化 二、文化资源的价值观 (一)文化资源价值的潜在性 (二)文化资源价值的滞后性 (三)文化资源价值的整体性 三、区域文化与文化区划 (一)文化的区域比较 (二)区域和城市的文化形象 (三)地名文化资源 (四)文化区划原则 第二章 中华文化述要 一、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硕果 (一)五千年的延续性 (二)开放性与亲和性 (三)海内一统观与同一性 二、中华意识文化的几个要点 (一)整体观念 (二)伦理观念 (三)勤奋观念 (四)笃学观念 三、中华宗教观念的几个特点 (一)道并行不悖,不同教派和平共处 (二)临时抱佛脚,虔诚教徒比例不大 (三)释道儒合流,对雅俗文化影响深刻 四、中美文化比较 (一)个人至上与群体至上 (二)平等观与等级观 (三)标新猎奇与中和、空灵、自然 (四)纵向思维与横向思维 (五)商务文化比较 五、中日文化比较 (一)集团观念 (二)岛国根性 (三)尚武和尚白 六、中华文化长盛不衰的方向 第三章 中华文化区域差异的背景 一、巨大的区域差异 二、自然环境背景 (一)南暖北寒,南湿北旱 (二)西高东低,东l临大洋 (三)自然灾害较多 (四)自然环境对中华一统的影响 三、中国人体质的区域差异 (一)南矮北高·南瘦北胖 ……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文化地理概述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胡兆量//阿尔斯朗//琼达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04954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68 |
版次 | 2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18 |
出版时间 | 2006-03-01 |
首版时间 | 2001-09-01 |
印刷时间 | 2009-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0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12 |
丛书名 | |
印张 | 12.25 |
印次 | 4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2 |
宽 | 142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