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咳喘奇效良方/奇效良方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奇效良方”系列丛书中的肝胆病分册,是一本较为系统地总结运用中医药方法治疗肝胆病的临床参考书。“奇效良方丛书”所介绍的治疗方法都是通过临床实践证明疗效确切或前人用之有效且有文献可依据的。并具有容易掌握、应用简便、取材方便、不受设备条件限制、疗效稳妥可靠、适宜于临床应用等优点。本书共有治疗咳嗽、哮喘及其并发症的奇效良方300余首,反映了近5年来祖国医学治疗咳喘的新进展和新成果,内容翔实、易学易懂,适合中医爱好者和中医院校师生学习参考,也可供咳喘患者及其家属阅读参考。

内容推荐

本书是“奇效良方”系列丛书中的咳喘分册,是一本较为系统总结运用中医药治疗咳嗽、哮喘及其并发症的有效方药的临床参考书。全书共有治疗咳嗽、哮喘及其并发症的奇效良方300余首,反映了近5年来祖国医学治疗咳喘的新进展和新成果,内容翔实、易学易懂,适合中医爱好者和中医院校师生学习参考,也可供咳喘患者及其家属阅读参考。

目录

第1章 咳嗽/(1)

百甘合剂/2

百合固金汤加味/3

百合固金汤/4

百合止咳汤/5

半夏泻心汤1/6

半夏泻心汤2/7

保和汤/8

贝母瓜蒌散/9

薄前汤/10

补肺汤1/11

补肺汤2/12

补肺益肾方/13

补肺益肾汤/14

补肾宣肺汤/16

参麦柴玄汤/17

参鱼枣草汤/18

柴胡止嗽汤1/19

柴胡止嗽汤2/20

柴朴汤/21

蝉僵止咳汤/22

蝉蜕煎/23

陈夏汤/24

虫草三拗汤/26

锄云利肺汤/26

大柴胡汤/27

代蛤汤/28

代赭止嗽散/29

黛蛤散合小陷胸汤/30

黛蛤栀铃汤/32

丹栀热咳汤/33

地龙止咳汤/34

定喘汤/35

冬荆散/36

二陈汤加味1/37

二陈汤加味2/38

二冬清喉饮/39

二前汤/41

二生汤/42

茯苓白术汤/42

复肺合剂/43

甘露消毒丹1/44

甘露消毒丹2/46

感咳灵汤/47

功劳散加味/48

固表益肾方/50

瓜萎射干汤/51

归桑止嗽散/52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53

桂枝加龙牡汤/54

桂枝止咳汤/55

海蝉止咳汤/56

蒿芩清胆汤/57

和解宣肺汤/58

喉咳宁汤/59

喉咳汤/60

花芪止咳汤/61

活血凉血方/62

猪苓汤/63

补肺阿胶汤/64

加减参苏饮/65

金沸草散/66

清咽泻白散/68

清煤救肺汤/69

加减止嗽散/70

加味桔梗汤/71

加味清咽宁嗽汤/72

加味三拗汤1/74

加味三拗汤2/75

加味泻白散/76

加味宣痹汤/77

加味玄参甘桔汤/78

加味止嗽散1/79

加味止嗽散2/80

加味止嗽散3/81

加味止嗽散4/82

健脾补肺汤/84

六君子汤合止嗽散/85

健脾化湿方/86

健脾润肺汤/87

降逆和胃止咳汤/88

降气止咳方/90

截断止嗽方/91

截咳饮/92

金沸草散/93

金沸草汤/94

金沸过敏煎/95

金翘鱼饮/96

九宝汤/97

九咳灵/98

九味散/99

九仙散/100

桔梗汤/101

桔蜕柴胡汤/102

开合止嗽汤/103

开阖镇咳汤/105

抗敏定喘散/106

咳宁汤/107

利喉止咳汤/108

利咽平喘活血方/109

利咽润肺方/110

利咽汤/111

利咽宣肺汤/112

利咽饮/113

利咽止咳方1/114

利咽止咳方2/115

利咽止咳汤1/116

利咽止咳汤2/117

利咽止咳汤3/118

连梅清金汤/119

六味汤加味1/120

六味汤加味2/121

六子亲肺汤/122

麻黄杏仁二陈汤/123

麻苏葶龙汤/124

麻杏桔板方/125

麻杏萎贝汤/126

麻杏石甘汤1/127

麻杏石甘汤2/128

麻杏天贝散/129

麻杏夏草豆腐汤/130

麻杏止咳散/131

麻杏止咳汤/132

木蝴蝶汤/133

宁咽止咳汤/135

牛子利咽汤/135

平嗽汤/136

芪地汤/137

千金苇茎汤/138

千桔金射汤/139

芩贝黛蛤汤/140

芩荞利咽汤/141

秦艽鳖甲汤/142

清肺降气汤/143

清肺润燥汤/144

清肺汤/145

清肺止咳汤/146

清肝利咽汤/147

清喉止咳汤/148

清金安肺汤/149

清金止嗽汤/150

第2章 哮喘/(152)

八珍定喘丹与清肺补肾丸/154

白龙定喘汤/155

贝母瓜萎散/156

白果黄芩汤/157

补肾宣肺汤/159

参苓白术散/160

参麦柴玄汤/161

柴朴汤/162

柴胡桂枝干姜汤/163

定喘汤合麻杏石甘汤/164

定喘汤1/165

定喘汤2/166

定喘汤3/167

二陈双龙汤/168

二龙射干麻黄汤/169

风咳汤/170

甘梅汤/172

固表益肾方/172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173

过敏煎/174

化瘀安喘方/175

化瘀定喘汤/176

活血化瘀方/177

活血抗敏汤/179

活血祛风平喘方/180

加味华盖散/181

加味射干麻黄汤1/182

加味射干麻黄汤2/183

加味小青龙汤/183

加味止嗽散1/184

加味止嗽散2/185

健脾温肾膏方/186

解痉消炎汤/187

金水定喘汤/188

蠲哮汤/189

抗敏定喘方/190

抗敏定喘散/191

抗敏平喘方/192

抗敏止咳汤/193

抗炎平喘汤/194

咳喘固本丸/195

克喘止咳汤/195

凉肝熄风汤/196

六君子汤/197

麻黄附子细辛汤1/199

麻黄附子细辛汤2/200

麻黄鱼腥草汤/201

麻桔连翘汤/202

麻辛附子汤/202

麻杏二三汤/204

麻杏平喘汤/205

麻杏石甘汤/206

麻杏蜕龙汤/207

麻杏子龙汤/208

麦冬汤/209

平喘抗敏汤/210

平喘汤1/211

平喘汤2/212

平喘汤3/213

芪蝎龙搜风固本汤/214

清肺化痰汤/215

清肺纳肾平喘汤/217

清肺平喘汤/217

清燥救肺汤/218

荣肺止痉汤/219

三拗二陈汤/220

三拗龙蝉汤/221

桑杏地龙汤/222

射干麻黄汤1/223

射干麻黄汤2/224

射麻止哮汤/225

石英参芪汤/226

疏风宣肺汤/227

双风汤/228

四神煎/229

搜风解痉止咳汤/230

苏麻辛芪汤补肾定喘膏/231

肃肺汤/233

天龙定喘汤/234

葶苈大枣泄肺汤/235

葶苈平喘汤/236

脱敏止喘方/237

温胆汤/238

乌梅丸汤剂/239

五虎汤/240

五子平喘汤/241

息敏止嗽汤/243

仙鹤止嗽汤/244

小柴胡汤1/244

小柴胡汤2/245

小青龙汤1/246

小青龙汤2/247

小青龙汤3/248

泄肺补脾汤/250

宣肺化痰方/250

三拗汤合清金化痰汤/252

宣肺温肾方/252

宣肺止咳汤/253

旋复代赭汤/254

延年半夏汤/255

芫龙二白汤合巴萸散/255

养阴清肺汤/257

益肺化痰定喘汤/258

益气活血汤/258

益气平喘止咳汤/259

益气养阴汤/260

银龙凌霄汤/261

愈喘汤/262

止喘汤/264

止咳定喘汤/264

息肺平喘汤/265

五麻平喘汤/266

苏子石膏汤/267

祛风止咳汤/268

润燥祛风汤/269

补肺定喘汤/271

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272

瓜萎薤白半夏汤/273

化痰定喘汤/274

黄龙四子汤/275

苓桂术甘汤/276

健脾活血化痰汤/277

麻蝉汤/278

三拗止嗽汤/281

肃肺止咳汤/282

桃红四物汤/282

试读章节

咳嗽作为一种重要的呼吸系统防御机制,能清除咽部和整个呼吸道的黏性分泌物,吸入的有害物质和异物,因此,从生理角度讲咳嗽有一种保护作用。但当咳嗽变得频繁和剧烈,尤其是慢性和反复的咳嗽,则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这时咳嗽就成为一种病症了。

中医对咳嗽的认识由来已久,一般将咳嗽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两大类。咳嗽为肺脏疾患,多由肺失去正常的宣发肃降等生理功能而引起,但原因又非单独在肺脏,即“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外感咳嗽因新发、病程短而易治,相当于急性咳嗽;内伤咳嗽则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并有其他脏器的损伤,慢性咳嗽的中医防治可参照中医内伤咳嗽进行治疗。临床诊治过程中我们发现,慢性咳嗽不外乎痰热郁结和阴亏热结两种,多由于外感之初失于表散,入里化热,痰热结于咽、喉或气管(呼吸道),影响肺气的宣降,从而引发咳嗽;或素体阴亏,外感之后邪气直接搏于呼吸道,形成阴亏热结,引发咳嗽。此类咳嗽多表现为干咳、咽痒,喉中似有物堵,胸部干灼或烧痛及遇刺激性气味加重等特点,治疗上多以清散为主,清化痰热,散结利咽,配合止咳,阴亏者佐以养阴润肺,每能收到良好的疗效,成药当中养阴清肺丸可配合应用,该药养阴润肺,清热利咽,对阴亏热结者颇为适宜。对于市售中成药的使用,因该类药物易买,服用方便,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了解自身患病的特点,才能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同时必须引起注意的是引发咳嗽的原因很多,尤其涉及一些严重的疾患,如肺的肿瘤、严重的感染和新近越来越引起重视的肺间质性疾病等,必须做到诊断明确,有的放矢,才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百甘合剂

【药物组成】桑叶9g,杏仁9g,百合12g,生地黄15g,桔梗12g,南沙参15g,桑白皮12g,麦冬15g,金银花20g,连翘12g,甘草10g。

【治疗方法】每日1剂,水煎分早中晚3次内服,7日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药物超声雾化治疗,取以上中药上清液约30 ml做超声雾化吸入,每次20~30 min,每日1次,7日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功效主治】滋阴润燥,化痰通络。

【临床运用】治疗喉源性咳嗽150例,显效93例,有效45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占92%。

【经验心得】喉源性咳嗽属中医“喉咳”“慢喉痹”范畴。祖国医学认为,喉为肺卫之门户,气体通道易受风邪侵袭,风邪上受首先犯肺,肺失宣发,津液不能上承,咽喉失养,加之素体阴虚易化燥伤阴,燥邪秋季主气,故而表现为咽痒,咽于,干咳等,阴虚肺燥之象。此症病位在喉,病灶为肺,病因在风燥,病机为阴虚内燥。

本病肺胃阴虚是本,风燥痰浊是标。阴虚之体加之风燥外邪侵袭,失于表散日久炼津凝痰,痰阻络道,气机不利而发咳嗽。病因为风燥,病位在喉,病机为阴虚肺燥痰凝、虚实夹杂,故病久难愈。治疗上应滋阴润燥、化痰通络为法,自拟方百甘合剂加味。方取百合地黄汤生津养肺卫之阴,甘草补脾益气、润肺化痰止咳,南沙参、麦冬滋养肺胃之阴以润燥,桑叶、杏仁、桔梗开宣肺气、散邪利气、祛痰通络,桑白皮消痰除气,连翘解毒透邪。全方共奏滋阴润燥、化痰通络之功。加之超声雾化吸入,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使病变局部的药物浓度增高,改善微循环,增加组织通透性,扩张血管,使病灶肿胀消散,淋巴滤泡平复。内外结合故而取得良好疗效。

【方剂出处】冯雪梅,等,百甘合剂加味内服加雾化治疗喉源性咳嗽150例,中医研究,2005;18(10):52

P1-3

序言

中医药学的发展离不开临床实践,自古以来,就有众多的医家将自己的临床心得加以结集、出版。以供交流学习。这种做法在缺少现代科研手段、方法的古代。起到了促进学术交流、进步的作用。

现代科研方法和评价体系的引入,为中医药学在新时期的发展提供了更加良好的条件,专业期刊为中医药学术交流提供了最好的平台。通过学术期刊。可以了解最新的学术成果、临床新知。本丛书精选了近10年来,中医临床在治疗专科专病方面的最新进展。编辑成书。

本丛书所介绍的治疗方法都是通过临床实践证明疗效确切或前人用之有效且有文献依据的。并具有容易掌握、应用简便、取材方便、不受设备条件限制、疗效可靠、适宜于临床应用等优点。

中医治病重点在于辨证。各位中医爱好者在引用本书所载的方与药时,请一定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以防发生意外。

中医中药正在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中医研究进展很快。文献资料浩如烟海,我们虽然尽了努力,但限于个人经验和水平,书中存在的某些不足或错漏之处,望各位同仁予以指正批评。

本书所引用的临床病例资料,均来自国内期刊公开发表的文献,谨向所有原作者致以衷心的感谢!

编 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咳喘奇效良方/奇效良方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牛子范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101964
开本 32开
页数 28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3
出版时间 2006-04-01
首版时间 2006-04-01
印刷时间 200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图书小类
重量 0.2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289.5
丛书名
印张 9.37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03
14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3: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