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夜航人的大地
内容
编辑推荐

圣埃克苏佩里的《夜航》、《人的大地》初次出现时,他那些雄奇壮丽的情景,使读者感到耳目一新,惊心动魄。圣埃克苏佩里的作品可以说是他一生的思想写照与行动实录。他在黑夜中期待黎明,在满天乱云中向往中途站,在璀璨星空中寻找自己的星球。

圣埃克苏佩里不是第一个描写航空的作家,却是第一个从航空探索人生与文明的作家;他不满足于只描写孤悬于满天乱云之中,与高山、海洋和风暴的生死角逐。他从高空中发现人类只是生存在一个大部分是山、沙、盐碱地和海洋组成的星球上,生命在上面只是像瓦砾堆上的青苔,稀稀落落地在夹缝中滋长。文明像夕阳余辉似的脆弱,火山爆发、海陆变迁、风沙都可以使它毁灭无遗。这些形成圣埃克苏佩里的看法:人生归根结蒂不是上帝赐予的一件礼物,而是人人要面临的一个问题。人的价值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获得的。

内容推荐

《夜航》曾获法国费米文学奖。夜幕降临,三架邮政飞机同时从巴拉圭向布宜诺斯艾利斯飞来,负责整个航线的里维埃在机场紧张的指挥。由法比安驾驶的飞机途中遇到特大暴风雨,被旋风刮到大西洋上空,最后汽油耗尽。小说故事情节简单,意义却含蓄深刻,不仅仅是在讴歌人类航空事业的先驱者,更是在控讨行到的价值,就像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纪德在为此书作序时所说:“人的幸福不在于享有自由而在于承担现任。我特别感激作者阐释了这个真理。

《人的大地》曾获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英译本获美国国家图书奖。本书以优美隽永的文字怀念事业上共同奋斗的同事——梅尔莫兹跌落在四千米高的白雪皑皑的悬崖绝壁之顶,困了两天两夜,修复了摔坏的飞机,奇迹般地飞离了险地。吉约梅迫降在终年冰封零下四十度的安第斯山,凭着顽强的意志,像蚂蚁一样走了五天五夜,从死神怀抱中夺回自已的生命。圣-埃克絮佩里和机务员也曾跌落在利比亚沙漠,但是他们没有放弃生的期望,在寸草不生的沙碛上东奔西走,终于获救。全书没有连贯的情节,漫谈航线、飞机、星球、绿洲、沙漠,最后深入探究贯串全书的主题——人和人所生存的大地。

目录

夜航

《夜般》序/安德烈·纪德

人的大地

附录

星空下的小王子/晓风

圣-埃克絮佩里——先知式的作家/鹿一琳

译后记

试读章节

飞机下,山丘已经在金黄的暮色中被印上一道道阴影。平原一片灿烂,夕阳的余辉经久不散。在这个国家里,大地永远不知疲倦地泛着金光,一如入冬之后,处处银装素裹,冰雪茫茫。

飞行员法比安驾驶着邮政飞机,从最南端的巴塔戈尼亚飞往布宜诺斯艾利斯。往下看,只见港湾的水面一平如镜,只有阵阵涟漪映照出静静的云彩。看见这种景象,他知道夜晚临近了。他仿佛驶进一个惬意舒心的宽阔锚地。

在这片寂静中,他真以为自己是在悠然漫步,差不多就像一个牧羊人似的。巴塔戈尼亚的牧羊人总是不慌不忙地从一群羊走到另一群羊里去,而他则从一座城市飞到另一座城市去。他就是放牧这些小城市的牧羊人。每隔两个小时,他就会遇到一些这样的城市,它们像羊群一样,有的在河边饮水,有的在平原上吃草。

有时候,经过百来公里的飞行,越过比大海更苍凉的草原,他会遇上一座与世隔绝的农庄,仿佛一条承载人的生命的船只,在大浪滔天的草海中,被向后卷去。于是,他摆动机翼,向这条船致意。

“圣胡安已经进入视线,十分钟后可降落。”

机组报务员把这条消息发往航线上的各个指挥塔。

从麦哲伦海峡到布宜诺斯艾利斯,两千五百公里的航程上,类似的中途站一个接着一个,但是这一个中途站就处在夜的疆界,如同在非洲,经过最后一个归顺的村庄,便进入神秘的疆土。

报务员把一张纸条递给驾驶员,纸条上写着:

“雷雨太大,耳机里听到的尽是放电声。您在圣胡安过夜吗?”

法比安笑了笑。天空宁静得像个金鱼缸,而且前面每个中途站都如此,他们纷纷报告:“晴空,无风。”

但他却回答说:

“咱们继续往前飞。”

  可是报务员认为暴风雨已经藏在某个角落里,就像虫子钻进了果子里一样。夜色虽美,但要变天的,他可不愿意闯进眼看就要变糟的黑夜中。

法比安减速,向圣胡安降落。他感到了倦意。房屋,小咖啡馆,供人休闲散步的树林,所有这些让人类生活甜蜜的东西,在他的下面逐渐变大。他像个征战的胜利者,在凯旋之夜俯视着自己帝国的大地,发现人们过着的是小康的生活。法比安需要休息调整,认真体验人在疲倦的时候一身笨重、四肢酸痛的感受。在这儿住下,做个普通人,看看窗外静止的景物,即使贫穷,精神上也会是富有的。哪怕住在这个小小的村子,他也会同意。人经过挑选住下来,就会随遇而安,会喜欢上它的,它会像爱情一样把人圈住。法比安真想在这儿长住下去,成为这儿永久居民的一分子,因为,他生活过一个钟头的这些市镇、他穿过的这些古墙环绕的花园仿佛是永恒的,久久地存在于他的身外。村子迎着飞机扑来,朝着他敞开胸怀。法比安想到了友情,想到柔情似水的少女,想到温馨的白桌布,想到一切慢慢化作永恒的东西。村子贴着机翼向后退避,给人展示大门紧闭的花园的奥秘,即使有古墙围绕也枉然。但是,法比安着陆后,除了墙内有几个人缓慢移动之外,他什么也看不到。村子昂然屹立,一动不动,守卫着自己情感的秘密,不轻易给人温暖,要想享受它的温暖,必须放弃飞行。

十分钟的停站时间过去,法比安又得继续飞了。

他回头看了圣胡安一眼,见到的只不过是一片灯光,然后是一颗颗的星星,最后剩下一粒吸引着他不忍离去的尘埃,然后连这也散去了。

“我再也看不见仪表板,所以开灯了。”

他按了开关,座舱里的红灯与座舱外射进的蓝光都很暗,无法照亮指针。他把手指放在一只灯泡上,指头几乎没有颜色。

“太早了。”

然而夜色像一团黑烟升起来,把整个山谷笼罩,让人分不清哪儿是山谷,哪儿是平原。一条条村子已亮起了灯光,与天上的灿烂群星遥相呼应。他也用手打开标示飞机位置的闪烁灯,回应这些村子的灯光。大地布满了呼应的亮光,家家户户在茫茫的黑夜里点亮了自家的灯光,远看下去宛如一颗颗星星,像是把灯塔指向大海。凡是有人生活的地方都一片亮堂。法比安这次飞进黑夜,就像是船舶进入锚地,慢慢地,美美地,令他欣喜不尸。P7-9

序言

对于航空公司而言,与其他交通工具竞争靠的是速度。这是令人钦佩的领导者里维埃在本书中所言。他说:“对我们航空公司来说,这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因为我们白天对铁路和水运所取得的优势,到了晚上就会丧失殆尽。”这一夜间航班开始备受批评,后来被接受,虽然经反复冒险试验之后变得方便可行,但时至本书写作,仍然没有绝对的把握。充满变数的空中通道风险难料,夜间飞行更是神秘莫测。今天。风险仍然很大,所以我得赶紧说,它会逐日减少,每一次新的航程都会为下一次航程带来进一步的方便和保证。但是,航空事业就像开垦荒地一样,也经历英雄的初创时期,因此,《夜航》向我们描述的这些航空事业的先驱者可歌可泣的事迹,自然而然地具有史诗般的意义。

我喜欢圣一埃克絮佩里的第一本书,但是,我更喜欢现在的这一本。在《南方邮政飞机》中,飞行员准确、扣人心弦的回忆与情感故事融为一体,把我们与主人公的距离拉近。主人公富含感情,啊!真让我们感到他有人情味,又显得懦弱。《夜航》的主人公显然不是不近人情,而是具有非凡的美德。我认为,这部令人震撼的小说特别令我喜欢的是它描写了人的高尚情操。人的弱点、懒散、堕落,我们已经了解得够多,当今的文学将之讨伐又太拿手。但是,靠坚强的意志,就能超越自我,这正是特别需要有人向我们宣示的。

在我看来,比飞行员的形象更令人震撼的就是他的上司里维埃。里维埃并不是自己做事,而是指挥别人做事,把他的道德标准灌输给飞行员,要求他们最大限度地干好,促使他们建功立业。他冷酷的决定容不得软弱,任何闪失都要受到他的惩罚。初次接触会觉得他的严厉不人道,太过分。但是他的严厉只对不完善的事而不对人。他要把人磨炼出来。通过这一刻画,我们可以感到作者的钦佩之情。人的幸福不在于享有自由而在于承担责任。这个充满矛盾的真理对我来说具有重大的心理学意义。我特别感激作者阐释了这个真理。这本小说的每一个人物都是满腔热情、全身心地投入他们应该做的工作,投身充满危险的任务。只有完成了这个任务,他们才会找到幸福的所在。大家都看得到,里维埃绝不是冷血人, (最令人动容的莫过于对他接待失踪者妻子的描述)比起他手下的飞行员执行命令,他更需要勇气给他们下达命令。

“要想让别人喜欢自己,”他说,“只需表达同情就行。我根本不会表达同情,或者说我把同情隐藏起来……有时我对自己的权力之大感到惊讶。”他还说:“爱您对之发号施令的人,但不要明说。”

左右里维埃的也是对责任所表现出的感情,“对一种责任有说不清的感情,比爱的感情更伟大”。愿人人不要追求个人目的,而应服从并献身于主宰和依赖他的事业。我要在此重拾这一“说不清的感情”,是它让我的普罗米修斯自相矛盾地说:“我不喜欢人,而喜欢充溢人的激情。”这便是任何英雄主义的源泉。“我们在行动,”里维埃想,“就像某件东西在价值上超过人的生命……但这东西是什么呢?”还说:“也许有某种别的东西要拯救,是更持久的东西;也许要拯救的就是里维埃研究的人的这一部分。”我们应该相信这一点。

既然男人的勇气在化学家让人们感到恐惧的未来战争中可能无用武之地,英雄主义就会离军队而去。在这种时候,难道不是在航空事业中我们能够看到勇气得到最令人赞叹、最充分的施展吗?一般认为莽撞之事,在一个有指挥的服务中就不会出现。不停地冒生命危险的飞行员,听到我们通常对勇气的看法,多少会有权发笑。圣一埃克絮佩里会允许我举出他的一封已经很旧的信为例的,这封信是在他担负卡萨布兰卡一达喀尔航线飞行任务时飞经毛里塔尼亚写的。信是这样说的: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家,这几个月我的工作太多了,要寻找失踪的同事、抢修摔落抵抗区的飞机,以及一些飞往达喀尔的飞机。

“我刚刚立了一个小功,花两天两夜的时间与十一个摩尔人和一个机械师一起,救了一架飞机。当时危险四伏,问题严重。我第一次听到子弹从头顶呼啸而过。后来我终于懂得自己在这种气氛中的表现:比摩尔人还要冷静。但是,我虽然明白,却一直让我惊讶,为什么柏拉图(还是亚里士多德呢?)会把勇气摆在德行的末位。这勇气也不是什么很美好的情操,只不过是一点儿狂热、一点儿虚荣、十分顽强以及平常的体育兴趣合成罢了。特别是与勇气无关的体力的亢奋。敞开衬衣,交叉双臂,呼吸就会顺畅,或者说更惬意。这事要是发生在夜晚,就会有一种做了天大蠢事的感觉。我再也不会欣赏一个仅仅勇敢的人。”

我可以引用坎通在一本书里的格言,作上述信件的开头引语,尽管我一直不同意他的观点:

“人们常常将勇敢隐藏起来,就像隐藏爱意一样。”或者更精彩:“勇敢的人隐瞒自己的行为,就像老实人隐瞒他们给别人的施舍一样。他们将之伪装起来,或者婉言推脱。”

圣一埃克絮佩里在书中所讲述的,都是以“了解的事实”为基础。他常常面对艰危,他的亲身经历赋予了他的书一种真实的、独一无二的韵味。我们有很多臆想的战争小说或冒险小说,作者使尽了浑身解数,其实,真正的冒险家读了,只会发笑。这本我欣赏其文学价值的小说,也有资料价值。两种优点融为一体,密不可分,使《夜航》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后记

飞行员出身的法国经典作家圣一埃克絮佩里(1900—1944)创作的《夜航》和《人的大地》两部小说所叙述的,其实都是作者与他的同事们的亲身经历。作者本人和法比安、吉约梅、普雷沃、梅尔莫兹等人都是航空事业的先驱者,他们为了航空事业的起步和发展,有的身负重伤,有的献出了生命。书中所着力歌颂的正是这些先驱者不畏艰难险阻、蔑视死亡、勇于献身的精神。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航空事业还处于初创时期,航空制造业正在起步,飞机结构不完善,性能差,地勤保障薄弱。在这种情况下,飞行员的每一次飞行,都是一次生命的冒险,飞机因故障摔落是常事,作者本人于1935年穿越利比亚沙漠时就曾发生空难;1939年试飞火地岛失败身负重伤;1944年7月,他驾机飞经科西嘉岛上空突然消失,人们对他的死至今仍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虽然困难重重、危险处处,但他们从来没有怯懦,没有退缩。如果摔落在撒哈拉沙漠,面临的困境常人难以想象。沙漠方圆几千公里,一望无际,热浪滚滚,寸草不生,滴水难觅。没有食物,没有饮水。他们毫不绝望,凭着坚强的意志,终于战胜死神,并最后获救。除了应对死神的威胁之外,也要经受孤独的折磨,他们几个星期、几个月、几年地做飞机的囚徒,没有人说话,甚至连无线电通信也不灵便。这种精神苦难不容易忍受。他们还必须舍弃亲情,抛家弃小,像法比安。新婚燕尔,照飞不误,却机毁人亡。他们一个个都是勇士,他们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英雄主义的赞歌。小说特别强调了像里维埃这样的领导者的作用,是他力排众议。坚持夜间飞行,才能使航空业在交通运输业中保持优势。纪德在《夜航》的序言中说:“人的幸福不在于享有自由而在于承担责任。”勇士们因为承担了责任,所以他们是幸福的,是值得后人永远铭记的。《夜航》和《人的大地》是圣一埃克絮佩里的代表作(他的另一部代表作是《小王子》),是深受法国读者喜爱的经典作品,其生动、真实的描写和散文化的语言令人读来激情万丈。其销售长盛不衰。这两本书曾分获法国文学大奖费米纳奖和法兰西学院小说奖。这两本书已有中文译本,这次我是应出版社之约重译。在重译中,我大胆借鉴原译本的优点,同时也摈弃不足之处。我曾在一篇评论一本重译本的文章中说过,重译贵在超越。我是朝这个方向努力的,但我不敢说自己已经达到了。重译得到了资深法国教师毕诺女士的帮助,谨向她表示诚挚的谢忱。也要感谢我的同事鹿一琳老师,她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时就研究圣一埃克絮佩里,她为我们介绍了这位作家。

黄天源

2005.8

书评(媒体评论)

这是最早也是最优秀的写行动的小说之一,或者毋宁说是有贵族气质的人道主义者圣-埃克絮佩里写作的一首散文诗。

——英国著名文学批评家西利尔·康诺利评《夜航》

(著有《现代主义代表作100种》,漓江出版社1988年)

圣-埃克絮佩里在书中所讲述的,都是以“了解的事实”为基础。他常常面对艰危,他的亲身经历赋予了他的书真实、独一无二的韵味。我们有很多臆想的战争小说和冒险小说,作者使尽了浑身解数,其实,真正的冒险家读了,只会发笑。这本我欣赏其文学价值的小说,也有资料价值,两种优点融为一体,密不可分,使《夜航》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安德烈·纪德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我们对自身的了解,主要是由大地教给的,它比所有的书本教的还要多。

——《人的大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夜航人的大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圣-埃克絮佩里
译者 黄天源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736552
开本 32开
页数 23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0
出版时间 2006-03-01
首版时间 2006-03-01
印刷时间 2006-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5.45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10
145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7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4: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