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个快乐、有效能的父母?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如何跟孩子说话?孩子不听话怎么办?我该如何说孩子才愿意听?怎样告诉孩子“你是与众不同的”?如何有效对待孩子的反错行为?我的孩子能独立自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吗?……作为孩子的父母,如果你遇到了这些问题,你会怎么办呢?不知道?不用着急,本书帮助你了解孩子成长的影响因素、父母的情绪控制,与孩子有效沟通、及时鼓励等,阐述一套有效的父母效能训练方法和技巧,帮助父母“知行合一”、卓有成效地培养快乐、有责任感的下一代。
图书 | 开明父母大学堂 |
内容 | 编辑推荐 如何做个快乐、有效能的父母?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如何跟孩子说话?孩子不听话怎么办?我该如何说孩子才愿意听?怎样告诉孩子“你是与众不同的”?如何有效对待孩子的反错行为?我的孩子能独立自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吗?……作为孩子的父母,如果你遇到了这些问题,你会怎么办呢?不知道?不用着急,本书帮助你了解孩子成长的影响因素、父母的情绪控制,与孩子有效沟通、及时鼓励等,阐述一套有效的父母效能训练方法和技巧,帮助父母“知行合一”、卓有成效地培养快乐、有责任感的下一代。 内容推荐 今日父母面对孩子的成长越来越困惑,常常成为孩子抛出问题的飞镖靶。从孩子早上起床、洗脸刷牙、吃早餐、穿衣、上学,到晚上做功课、吃晚饭、洗澡、上床睡觉等生活作息的互动关系中,父母不断地受到挑战,常常爆发亲子斗智斗勇的“战争”,而自己往往成为不幸的失败者。此外,孩子还可能出现说脏话或粗话、手足之争、睁眼说瞎话、顺手牵羊、打小报告、装聋作哑、哭喊尖叫等许多问题,更令父母疲惫不堪。 《开明父母大学堂》针对父母的困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了解孩子成长的影响因素、父母的情绪控制,到与孩子有效沟通、及时鼓励等,全面系统地阐述一套有效的父母效能训练方法和技巧,帮助父母“知行合一”、卓有成效地培养快乐、有责任感的下一代。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社会变迁中的亲子教育 第一节 今日父母的困境 一 社会变迁的事实 二 今日父母的难题 三 亲子教育的重要性 专栏1-1 阿德勒的亲子教育观点 第二节 父母的压力与期望 一 父母的压力 二 父母的期望 第三节 父母的情绪和信念 一 情绪的产生 二 情绪的改变 三 不合理的信念 四 改变不合理信念的策略 专栏1-2 自我放松活动 第二章 了解孩子的成长 第一节 社会兴趣 一 归属感的需求 二 情感依赖的需求 三 被接纳的需求 四 注意力的需求 专栏2-l 自卑感的动力 第二节 家庭星座 一 默默进行的竞争 二 从出生序看家庭地位 第三节 生活形态 一 影响因素 二 自我概念 三 生活目标 四 生活挑战 专栏2-2 平等的意义与误用 第三章 了解孩子的行为目的 第一节 儿童的行为目的 一 获得注意 二 争取权力 三 报复 四 自暴自弃 第二节 行为目的变化与正确导向 一 行为目的变化 二 行为目的察觉 三 正向行为目的之引导 专栏3-1 赢得孩子的合作 第三节 青少年的行为目的 一 偏差行为的目的 二 正向的行为的目的 三 父母的处理原则 专栏3-2 改变孩子的不良习惯 第四章 亲子沟通的技巧 第一节 沟通的障碍 一 指挥官的角色(指挥者) 二 道德家的角色(说教者) 三 万能者的角色(万能者) 四 法官的角色(审判者) 五 批评者的角色(批评者) 六 安慰者的角色(安慰者) 七 心理学家的角色(心理分析者) 专栏4-1 孩子不爱吃饭 第二节 积极倾听 一 倾听是了解的开始 二 学习“停、看、听” 三 了解非语言信息 四 了解话中隐含的意义 五 反映的方式 六 反映的措辞 专栏4-2 父母如何传达友善的信息? 第三节 孩子有话不说 一 开金口之道 二 运用反映倾听 第五章 亲子沟通的态度 第一节 我的信息 一 “你的信息”之误 二 “我的信息”之优 三 如何表达“我的信息” 四 “我的信息”的范例 五 避免生气的信息 第二节 问题所有权 一 谁的问题 二 属于孩子的问题发生时 三 与父母有关的问题发生时 专栏5-1 如何面对爱发脾气的孩子? 第三节 有效的亲子沟通 一 开放式的沟通反应 二 询问的艺术 三 运用我的信息 四 运用问题所有权 五 寻求解决方法 专栏5-2 哥顿的亲子沟通技术 第六章 鼓励孩子的方法 第一节 鼓励的意义 一 鼓励有别于称赞 二 称赞的副作用 三 称赞可以成为鼓励 四 鼓励的用语 专栏6-1 如何帮助粗心的孩子? 第二节 鼓励的原则 一 真诚的接纳 二 着重积极的一面 三 重视努力和进步 四 肯定个别能力 五 避免令人沮丧的言语 六 从自我鼓励开始 第三节 鼓励的策略 一 赋予孩子责任 二 提供孩子贡献的机会 三 接纳孩子的建议 四 鼓励孩子做决定 五 容忍孩子的疏失 六 重视孩子努力的过程 七 将孩子的缺点变为优点 八 对孩子的判断表示信心 九 对孩子抱有积极正向的期望 十 教导孩子从经验中学习 专栏6-2 鼓励孩子发挥创造力 第七章 自然与合理的行为结果 第一节 行为结果的意义 一 自然与合理的行为结果 二 惩罚与行为结果的不同 第二节 行为结果的误用 一 行为表现的不一致 二 同情与怜悯的滥用 三 过分在乎别人的看法 四 过分唠叨 五 运用的时间不适当 六 不友善的态度与敌意 七 有企图的控制 八 侦查的游戏 九 人与事不分的错误观念 专栏7-1 如何帮助孩子爱清洁? 第三节 运用行为结果的范例 一 健忘的孩子 二 饲养宠物 三 帮忙做家务 四 孩子的房间 专栏7-2如何愉快地带孩子出门? 第八章 家庭会议的运用 第一节 家庭会议的召开 一 家庭会议的功能 二 家庭会议的时间 三 家庭会议的程序 四 创造家庭会议 专栏8-1 民主教育5原则 第二节 家庭会议的进行 一 议事规则 二 领导技巧 三 常见的问题 专栏8-2 现代父亲的角色 第三节 有效的家庭会议 一 定期召开 二 主席与记录的角色 三 时间长短 四 意见表达的机会 五 鼓励提出质疑 六 避免成为发牢骚大会 七 公平分配家务 八 安排家庭休闲娱乐 九 善用沟通技巧 第九章 孩子的心理游戏 第一节 孩子每天的挑战 一 上学前的挑战 二 放学后的挑战 三 晚餐时的挑战 四 睡觉前的挑战 五 面对挑战的原则 专栏9-1 如何让孩子不赖床? 专栏9-2 如何让孩子肯上床睡觉? 第二节 孩子玩的把戏 一 惊人之语 二 好戏上场 三 危如累卵 四 官兵捉强盗 五 睁眼说瞎话 六 顺手牵羊 第三节 孩子耍的绝活 一 推向绝境 二 损人利己 三 旷世巨秀 四 破唱片效果 五 拖延战术 专栏9-3 如何处理孩子之间的争吵? 第十章 孩子的行为问题 第一节 孩子的人际关系 一 获得别人的合作 二 让孩子学习负责 三 孩子不受欢迎的朋友 四 交友有困难的孩子 专栏10-1 如何教育攻击性强的孩子? 第二节 孩子的学校行为 一 不做功课的行为 二 不守规矩的行为 三 破坏公物的行为 四 亲师之间的冲突 专栏10-2 亲师沟通 第三节 青少年特殊的行为问题 一 说谎的行为 二 偷窃的行为 三 粗暴的行为 四 依赖的行为 五 酗酒或药物滥用的行为 六 性行为 七 未婚怀孕 八 早婚问题 九 父母的教育态度 第十一章 孩子的生活世界 第一节 金钱教育 一 从零用钱教育开始 二 让孩子有机会打工 三 教导孩子储蓄 四 花钱艺术的示范 五 告知孩子家用情形 第二节 三代之间 一 祖孙情意浓 二 历史的桥梁 三 成长中的祖孙关系 四 祖父母的心思 五 与祖父母的冲突 六 三角习题解答 专栏11-1 祖孙关系的处理 第三节 生涯教育 一 生涯教育从小开始 二 在游戏和活动中学习 专栏11-2 如何帮助孩子学习? 第十二章 民主的亲子教育 第一节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一 赏罚不是万灵丹 二 身教重于言教 三 充裕的教育时间 四 良好的支持系统 专栏12-1 快乐父母10问 第二节 面对管教的挑战 一 当配偶不配合时 二 父母离异 三 单亲父母 四 继父母 第三节 创造民主的家庭 一 重新检查自己的做法 二 避免自我挫败的想法 三 采取持之以恒的行动 四 建立教育子女的风格 五 参加亲子教育团体及课程 专栏12-2 父母效能系统培训(ICCSTEP)的团 体活动范例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一 偏差行为的目的 (一)获得注意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企图想要别人注意到他的存在,只是程度上有所不同而已,如果孩子不能通过正向的途径达到吸引他人注意时,他们会改变行为表现方式,而采用令人感到麻烦和烦恼的行为途径,如故意把电视机或音响的音量放大或插嘴打断别人的交谈,借此来引起别人的注意。如果父母刚好与某人交谈,而女儿在隔壁房间忽然把音响声音放大,父母会有什么感觉呢?如果父母感到烦人,那么很有可能是女儿要引起你的注意,当你要求她将音量关小,而她的反应是听而不闻,或暂时关小过不久又放大,或关掉音响但是又做出其他令你心烦的事,诸如此类的行为往往是要你注意到她。 (二)争取权力 追求权力的青少年认为向权威挑战和争取控制权是很重要的,他们生怕周围的人指挥他们,所以会找寻方法控制各种情境,这种企图争取权力的青少年可能试图操纵父母,而且只做那些自己决定要做的事。 当父母向他们质问时会发生冲突,而父母通常在争执中暂时获得胜利,但是却输了与子女良好的关系。然而,为什么父母会质问他们呢?因为青少年争取权力的行为常引起父母生气的情绪反应。 P84 序言 许多父母喜欢听演讲,而且希望从中获得教育子女的观念和做法,尤其是当场或私下询问演讲者问题,可以立即获得一些具体可行的答案。然而,短短一两个小时的演讲,对大多数人而言只是开启了一点新的想法和方法,离“知行合一”的境地仍有一段距离,不是用不出来,就是用了没效。这意思并不是说听演讲没用,而是每一个家庭都有不同状况,即使看似共通性的问题,在实际的处理上仍有个别差异。因此,父母除了要体会自己才是第一线教育子女的辅导者之外,还需了解一些原则的适用性,且以信心去一步一步地实践,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养模式才是上策。 这本书在我个人的期望是,它不同于同类书的过多理论介绍的内容,它的主要精神着重于一系列理念与实务结合的训练。因此,它不仅可以是课程研习的资料,也是生活中可以去实践和验证的内容。学习者不能死记资料,必须要活用内容,才能得到“知行合一”的效果。当然,本书虽尝试呈现较完整的教养子女的观念、策略和方法,但它不代表具备所有的亲子教育内容,也没有企图想解决一切的疑难杂症。衷心盼望学习者发挥自己的智能和创造力,举一反三地建立自我教养的风格。 本书的架构和大部分内容原为在空中大学讲授“亲子教育”一课时所用,如今重新修订,发现有不少语意不清和不顺之处,且有一些错别字,深为当初赶教材时的轻率不慎而感到歉疚。因此,此番花较长的时间再三地校正,希望能减少之前的疏失。同时,为让内容更加充实,特别在每章中加入二至三个专栏讨论,摘自《父母不伤脑筋》、《两代亲》及《培养有责任的孩子——父母团体领导者手册》三书之部分内容(均为桂冠图书公司出版),再加以编修以配合本书之精髓,期盼更收相得益彰之效。 教养子女没有什么秘诀,从读本书开始,与孩子一起成长吧! 钟思嘉 2004年8月 于政大 (编者注:本序是作者为《E时代亲子教育》所作。 本次出版书名改为《开明父母大学堂》,个别文字有更改。)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开明父母大学堂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钟思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04909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6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6-03-01 |
首版时间 | 2006-03-01 |
印刷时间 | 2006-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6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78 |
丛书名 | |
印张 | 12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1 |
宽 | 147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