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国宝奇案纪实--惊世文物被窃案全揭秘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华文明千年沉积,自古以来,文人雅士辈出,能工巧匠不绝,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已是中华文明的瑰丽的一部分。但正是因为如此,正是因为这些经过千百年洗礼的艺术品的价值,引来了无尽的窥虚者。中国的文物流失有多严重?!国宝被盗案层出不穷,到底何人所为?!法制日报资深记者将带领我们揭开国宝被盗回归真相!

内容推荐

明访皇帝宫阙,暗查地穴名刹,法制日报资深记者将带领我们揭开国宝被盗回归真相:从皇赐宝图秘密失踪到追国宝追出特大连环案,再从一匹三彩骆驼轰动了世界,直到慈禧宝珠流离归国,这中间的种种不为人知的故事和来龙去脉,作者一一为我们展开最真实、最全面的事件经过!

目录

自  序

皇赐宝图秘密失踪

——《钟馗捉鬼图》万里追踪记

一匹三彩骆驼轰动了世界

——皇帝女儿墓被盗特大案揭秘

追国宝追出特大连环案

——三国吴王青瓷熊灯追归记

唐皇后地下惊梦

——武则天儿媳墓大批珍宝被盗案侦破全景

盗墓奇案700天破疑

——邯郸战国赵王墓被盗案侦破纪实

蛇穴探宝擒狡客

——汉王刘邦陪葬墓武士俑起获始末

慈禧宝珠流离归国记

——列车“游龙”盗窃罕世文物案扫描

惊世文物被窃案揭秘

——屈原故里瑰宝从美国索斯比拍卖行追回长镜头

展开在古墓群中的刀光剑影

——西部神警缉捕文物大盗写真

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帝王陵墓及其他重要古墓葬(附图)

明访皇帝宫阙 暗查地穴名刹

——中国古代珍贵文物遭劫录(代后记)

试读章节

经考古学家鉴定,沉睡在公安人员身旁的这位墓棺中的主人,是唐代中宗皇帝李显的女儿。

中宗李显,又名李哲,生于公元656年。中宗公元705年即位,至公元710年被韦皇后毒死,共计在位6年。他是唐高宗李治的第七子。他的生身之母,就是名贯青史的武则天。高宗驾崩后,李显继承皇位,可惜皇位尚未坐稳,仅几十日便被母亲武则天轰下台去。

公元684年,作为皇太后的武则天登基,自己称帝,改国号为周,将中宗皇帝废为庐陵王。他和韦皇后一同被幽禁起来。在20多年的幽禁岁月中,李显和韦皇后生死相依。幽禁中,他曾对韦皇后感激地说:“将来如能重见天日,只要你乐意做的事,我都不干涉。”

从公元684年到705年,历史翻过了21个年头,被搁置在一边的庐陵王李显作梦也没有想到,他竟又重登皇位,并恢复了唐的国号。

原来,公元705年,武则天时已80多岁,年老体衰,且久卧病床,疏理朝政已十分困难,文武大臣颇有非议。于是,执掌半个朝纲的宰相张柬之及崔玄■等要官发动政变,将统治多年的武则天赶下金銮,拥立李显重登皇座,年号定为“神龙”,含有“天助神助”的意思。

可是,李显自幼性格懦弱,缺乏主见,又爱出游玩乐,加之多年没有从政,乍上来管理一个强龙猛虎盘踞的大唐帝国实在是勉为其难,力不从心。韦皇后复立为皇后之后,与当年武则天一样,娇施帷帐,坐于殿上,干预朝纲朝政。许多大臣不服,进谏李显,但李显因幽禁中曾说过不干涉韦皇后的话,加上怯于韦皇后的厉害,对大臣劝谏不予理睬。而这时,韦皇后及其爱女安乐公主早对皇位觊觎已久,而韦皇后也早有心登皇位一效婆婆武则天,于是更加专权放肆,经常“指鹿为马”,恫吓群臣。后又与武则天的侄儿武三思勾搭成奸,形成武、韦二家外戚合作的反皇集团。接着,她把宰相张柬之等良臣忠门逐出朝廷,韦皇后实际上成为独揽皇权的天子,于是更加急欲把李显赶下皇位。

公元710年(景龙四年)春夏之交,由于许州(今河南许昌)司兵参军燕钦融上书揭露韦皇后干预朝政,安乐公主专横跋扈,而被韦皇后母女害死,使中宗与韦皇后矛盾激化,于是,韦皇后与女儿安乐公主密谋,决计将毒药掺人中宗最爱吃的饼中,由韦皇后的情夫马秦客、杨均送人宫中。中宗吃后,一命呜呼! 11月间被宏葬于定陵。

陕西省及西安市文物和部分考古专家、学者认为,上述历史虽然清楚,但这个墓的主人一时尚不好勘定,因为既没有公主史料可查可考,又无野史辅证,更未从10号墓中发现墓志铭及载有主人身世、生平、历史的石碑石碣或其他有关遗物。因此,此墓是唐中宗李显的哪个女儿的陵室较难论定。

文物专家们还普遍认为,这座被疑犯盗过不止一次的公主墓,很可能是安乐公主或其他公主的墓体,因如上述,安乐公主一直被韦皇后宠爱有加,信赖至极。韦皇后是绝对不会将其宝贝女儿与这个被她们毒害致死的李显合葬在一起的。

到底是哪位公主的墓穴,文物专家们只能是假定和猜测。墓穴虽然被打开了,大量的犯罪证据虽然被备尝艰辛的刑侦人员一一拿到手了,但仍然留下一个难猜难解的千古之谜!

是的,10号古墓,你的主人到底是谁?

P88-90

序言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地上文物古迹灿若云星,地下珠玉宝藏浩如烟海,“莫可物计,不可胜数”!

但是,自古以来,我国地上、地下文物都在随着时代的变迁、朝代的更替、时间的延伸而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损害。不久前,记者采访河南河洛文化的发源地洛阳时,93岁高龄的蓝盛河老人,用颤抖的手,指着他家后的一小片树林告诉记者,说他清清楚楚记得小时候曾亲眼看到这儿搭了四五个大帐篷,里头都是些鹰钩鼻子的洋人,也有一些贩卖文物的中国古董商人。他们公开在中国土地上雇用中国民工,用中国的铁锹铁铲等工具,盗掘中国帝王将相的坟墓,搜寻珍宝。

蓝盛河说罢,让他的曾孙女儿蓝平平搀扶着他,带着记者慢慢走到那片小小的树林,指着荒萋的野草说:“就是在这儿扎的帐子。我亲眼看到他们玩弄着挖出的瓷碗瓷盆那副奸笑得意的丑模样!”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颁布了《文物保护管理条例》。条例中明确规定了对破坏、损坏、盗窃文物和盗运倒卖文物出境的犯罪嫌疑人,应绳之以法。

3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又公布了《古遗址、古墓葬调查、发掘暂行管理办法》。

该法令严肃指出:绝不许随意挖掘古墓葬,古墓葬挖掘工作只有在以下两种情况下才能得以进行:一是为解决必要的学术问题而进行的考古发掘;二是在工业、农业、水利、交通、国防、城市建设等基本建设工程范围内,配合工程进行的考古发掘。

1982年11月19日,人们期盼已久的保护文物的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在第五届全国人大第25次会议上获得通过。这个“大法”对保护文物的各条律令更清楚、更详细、更具体、更科学、更具有操作性。

但是,这几年,伴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经济车轮的高速运转,中国地上、地下的古代珍贵文物不断被挖被盗,经过无数黑手,偷运出境,流出国门的无价瑰宝更是数不胜数!以致造成公安、外交、文管各主管部门和执法部门辗转国外,跋洋越海,费尽千辛万苦追归国宝……

这,无疑形成了一种当代国患。

正是在这种紧急情况下,国务院于1987年5月26日,颁布了《关于打击盗掘和走私文物活动的通告》,限令违法者两个月内到当地公安部门自首,交出非法所得文物,可从宽处理,反之,要从重严惩!

最令人们欣慰的是,1997年3月14日,我国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其中对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犯罪作出了非常具体的规定。

由于工作的关系和职务的需要,作者曾直接接触过数以百计的古文物被盗案例,采访过许许多多犯罪嫌疑人和处以死刑的重刑囚徒。对他们的所作所为,作者内心大为震撼!尤其是看到那些被毁坏的国宝,如秭归被毁坏的战国时期最锐利的武器青锋剑,被碎身数段的北京凤凰岭下的北魏皇帝喜爱的大石佛,被击碎为11竹筐碎块的巨大的西安唐代公主墓中的三彩骆驼……

在贯彻文物保护法中,笔者曾在采访中拜谒过许多皇帝灵寝、大殿、大寺,和无数古文物胜迹,目睹那些被盗掠毁坏,被自然界风霜刀剑乃至现代酸雨侵蚀致残的石雕石刻、大冢伟树等的荒凉状态,心里头不免凄凄然泛起一种悲悯、同情……

而这,也正是促使作者积累素材写这本书的情动力。

                        苏殿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国宝奇案纪实--惊世文物被窃案全揭秘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苏殿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0848025
开本 16开
页数 29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0
出版时间 2006-03-01
首版时间 2006-03-01
印刷时间 2006-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9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72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9:5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