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星星点点--中外名家系列讲座集萃(1)
内容
编辑推荐

在信息爆炸的当今时代,还有什么能比有效地择取信息更为重要?而在有效地择取信息方面,又有什么能比直接聆听富有创新成果的智者、先知先觉者们力透精髓、巧传内涵的宏论涛涛更有价值?由国家经贸委经研中心正式推出的“中外名家系列讲座”,就是为各位来宾精心设定的一种品味至高的“耳目之娱”——它将以别开生面的精品模式和运作风格奉献给企业界以及社会各界。它竭力追求这样一种境界:激荡人们思考,而不是代替思考。本集为第一本。

内容推荐

  “中外名家系列讲座”由原国家经贸委经研中心于2001午9月创办,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与中证万融投资服务有限公司共同主办,至今已先后邀请四十余位中外名家就当今世界和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发表专题演讲。系列讲座每月举办两期,以经济学为主,涉及社会人文与启然科学各个领域,其宗旨是“激荡人们思考,而不足代替思考”。

目录

晚间,7时半至9时半(序)/王忠明

二十世纪标志性变化及其影响/刘 吉

二十一世纪的观念与思维创新/艾 丰

加入WTO与民营经济发展/董辅礽

网络经济与电子商务/蒋正华

经济学:争论为何回归基础问题/刘伟

哲学世界与企业家世界/周国平

中国现代化第三步战略与企业发展机遇/王梦奎

跨国公司与法人治理结构/[英]加里·德克斯

WT0与制度变迁/茅于轼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张维迎

不远的奥运,永远的北京/何振梁

中国改革与发展的交易成本分析/张五常

市场的信息结构和技术冲击/[美]迈克尔·斯彭斯

“中外名家系列讲座”百期讲座目录

试读章节

其实这个问题不是从今天开始的,我觉得也和我们的文化传统有关系。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时候,就有人提出中国人之间最缺少的是信任,这个人就是严复。他曾说过,中国人在互相打交道的时候,没有基本的坦诚和信任,没有真诚的关系,喜欢投机取巧。往往是习惯于斗心眼、玩伎俩、占便宜,没有规则。就是定了规则也不守规则,凡是约定的事情,只要违背了能够获得利益,就会有人盘算让别人去遵守,自己偷偷地违背而单独获得利益,而别人也往往在同样盘算。比如说有一批书生考试,决定罢考,觉得考试对他们不公正,这时候就有一个人想,都不考我去考肯定能百发百中。可是谁都这么想,最后都来了。商人说,我们拟定了一个价格大家都遵守,不打价格战,这时又会有人想人家遵守了,我不遵守便宜一点,这样肯定大家都来买我的东西。结果到那儿一看大家都便宜了,人人都这样想。这种情况很普遍,官场上也是这样,大家都是以伪对伪,以假对假,可是大家都习惯了。如果有一个人想起来改变这个局面,他肯定成为众矢之的,而且局面还是改变不了。所以时间长了以后,习惯成自然,觉得好像应该是这样的。当时办洋务运动,我们引进了很多国外的东西,铁路、公司这些都是好东西,但是一到中国就变味了。比如本来中国是没有公司的,没有这种经营方式的,是从国外引进来的。公司本来是特别好的制度,但引进以后到了中国就变了,中国人只要有两个人在那里理财,就必然是互相欺骗。无论是什么事情,凡是洋人办就越来越好,华人办就越来越糟,这一点最让人感到寒心。人和人之间的信任缺乏和中国的文化有关系。

我最近跟摇滚歌手崔健有过一次谈话,其中谈到一个问题,就是信任和仗义的区别问题。崔健提出一个看法,信任这个东西不是中国的,是从外国进来的,中国文化里是没有的,中国是仗义。这两个东西是完全不一样的,中国人和人之间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人,作为有独立人格的人互相交往。信任是互相以独立人格为前提来共同做一件事情,做这件事情并不要求每个人放弃自己的独立,还是有自己的独立,不要全部一致,而仅仅要在这件事情上要守规则,定一个规则共同来遵守。还可以保留其它方面的,包括自己的思想、看法、价值观都可以保留。个人保留自己的独立性,同时又遵守共同的规则,这样才有信任。但是中国人的仗义不是这么回事,它首先要放弃自己的独立,咱们都是哥们儿,因为是哥们儿,什么事情都要一致,趣味一致,想法也要一致,偏偏就是没有规则。但不一致是必然的,你对我有不同的想法,你不仗义,那我也不仗义,这样就斗得不可开交。

这是一百年来,中国的思想家们、学者经常提的问题,包括梁启超、严复、鲁迅都谈得很多。现在社会公德的缺失问题很严重,其首要原因就是中国没有广义的宗教精神,没有敬畏之心,而西方宗教的很大好处就是使得大家有这种自律。一个精神追求很高的人并不认为真有上帝在监督他,而是他在做事情时总有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界限,知道超出这个界限,人就丧失了人格,就不是人了。这是西方宗教所具备的,而中国人没有这些。企业间为何出现“信用危机”,难道与我们没有“宗教”、缺乏自我约束力无关吗?事实上,人的自我约束力是十分必要的,如果行为一旦失去控制,没有一种限度,最后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这种精神的内省与行为的自我约束对于企业家来说更为可贵。在企业家作用日益突出的今天,如果市场机制能够让企业家理性地时刻把公众利益放在首位,把中华文化传统中优秀的东西与当今市场规律有机结合起来,则不仅是对生产力发展的一种推动,更是对社会文明程度的一种推进。我想这也是在进入市场经济社会的今天,企业家对于社会的又一重大贡献。

讲到这里,我想哲学世界与企业家世界在许多方面应该是完全可以沟通的。

P116

序言

为书取名,颇难于手起笔落,一“名”惊人。近读长篇小说《沧浪之水》,知阎真也是几经推敲才命名自屈原《渔父》中的名句“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意境退远雅致,且与书中情节和人物命运极贴切,是为上乘。然而,弄巧者亦有,却大多成拙。如一哄而上的反腐之作,一概以“黑”字当头,什么《黑冰》、《黑血》、《黑柬》、《黑币》、《黑哨》、《黑禄》、《黑曰》、《黑伞》、《黑纱》……真是“一团漆黑”,省事倒省事,却使文学艺术最不可短缺的独创精神倒毙在商业意图中,不免被人嗤之以“真黑!”

直白以“智慧”、“思想”、“演讲录”之类未尝不可,但既然已被用了或滥用了,何须跟进?当初筹谋“中外名家系列讲座”,一个顽强而又清晰的意念就是要推出为他人难以跟进或无法跟进的模式来,如同戴尔所言要“让对手学不来”。这就必须以创新为己任,甚至在所有细节安排中都要悉心探索,而且运筹之紧张、劳作强度之大均不能成为降低标准、粗放经营的托辞,因为在精细化的尺度下,永远有质量与效益(效率)的扩张空间,除非你甘于平庸。正是这份执著,使得这个从2001年9月23日正式推出的“系列讲座”屡屡抗住了圣诞节的挑战、元宵节的挑战、端午节的挑战以及世界杯的挑战,总能在隔周二的晚间7时半至9时半如期而至,不仅从未间断,还额外有些“加餐”。特别重要的是,培育一个立志高远的项目,必然同时“培育”培育者自身。确实,它也在相当程度上改变着一个组织的面貌。一个勇于向一流研究机构进发的新型集体正在加速成长。他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真切感知到:无论个人还是组织,其生存状态完全取决于能否内在地激发创新活力。他们用构筑“高智慧壁垒”的方式(独创是真正的壁垒),义无反顾地参与竞争,并赢取“一览众山小”的竞争优势;他们竭诚、有效地满足着社会和企业需求,并在供需对接中释放着自己的能量;他们需要尊严,也终于在个人和集体形象的日益硬朗中获得了尊严;他们需要欢乐,也懂得了最能持续的欢乐只能来自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他们相邀于名家,谋求的正是向先进生产力看齐。于是,他们必定会结束这样的尴尬——递过名片去,常听到如此问语“刚成立的吧?”,殊不知它已然七八个年头了!

“星星点点?”抑或“星星点点!”

每当讲座结束后将主讲嘉宾送离会场,这时的“条件反射”大多是畅快、轻松与充实。而曲尽人散处,偶尔抬头瞥见钓鱼台大酒店楼前那一方静谧夜空,总不免些许联想——在那深邃无边的空漾天色中,仿佛能跟我们地球人眨巴着眼睛倾情对话交流的不正是这“星星点点”吗?这“星星点点”全然像是人类的智慧状态,不喧嚣、不专横,平平静静地闪烁光芒,一如请来的一位又一位中外名家,播撒着真理或真知的圣火,灿灿然可成文明大观。名家就是名家,都那么厚重,而且越厚重越谦和,那真理或真知原本就有亲和力的,决不需要靠张狂来虚张声势;他们不愧是人类千百万年进化的终端产物,以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号召和激励人们争当与众不同之人;他们的视野之广、“内存”之丰常令人喟叹!那千古画廊、万代史卷、当今寰宇、未来展望……娓娓道来,宛如云飞鹤舞、虹霓当空,真个是“大河乔岳蓄泄云雨,浑金璞玉辉映山川”,或儒雅或激情或平缓或昂扬。有时,即使不可能当即听懂其全部要旨,仅仅从一段妙语、一句戏言中也足以让在场的企业界及其他人士深受触动与感染。这不正是“星星点点”的价值、“星星点点”的作用、“星星点点”的魅力吗?人生稍纵即逝,无论是谁,成就之事总不会太多;有成就也总是点点滴滴、聚沙成塔的。既然如此,这“星星点点”岂不也很有一番从容、沉着乃至大度的意味吗?凡要成事,就应当不骄不躁、不动声色,认准了便义无反顾,让充分授权与充分负责对接,以“举轻若重”之态步入“举重若轻”之境,这也正是“星星点点”之神韵,而眼高手低、心口不一、玩忽职守、敷衍塞责之类自然就与之格格不入了。最关键的还是要有眼力,要能捕捉并去选做那些有品位之事、有意趣之事。毕竟人生有限,其价值取向是不能不铢两必较的。美国的奥格·曼狄诺在其名著《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中也用“雷霆万钧敌不过瞬息爆发的一道闪电”这一比喻阐释说:“能够在这个世界上独领风骚的人,必定是专心致志于一事的人。伟大的人从不把精力浪费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中,也不愚蠢地分散自己的专长。”“成功不会光顾那些分散注意力的人。”比如这“系列讲座”一旦与创牌相连,就很可能是一种“无边界行动”,即使倾尽全力,也总有更多的精彩等候开发。可见,这“星星点点”中内含的从容、沉着乃至大度,是必须以无止境的品味追求或境界追求为支撑的,否则就会沦落慵懒或贫乏寡味。

本书作为“系列讲座”集萃之一,采取选编方式。往后再出续集,则将严格按名家出场时序编排。之所以选编,主要是为了突出或体现举办者的原创意图。比如“名家”定位,可以有一定的弹性,但滥竽充数绝对不行,必须有很强的公认度,这从一开始便要确保“质量”,使“品牌建设”不打折扣。而且,“名家”定位也决定着听众定位,要求有相应的高品味的企业界人士及其他人士参与,视学习为急功近利者应当不在此列;又如“名家”结构,国内与国外、年长者与年轻者、“以经济学为主”与“涉及社会人文与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等,均在迄今为止的二十多讲中达到了一定比例,读者一看本书篇目便可了然。而相应的结构体现则表明,该“系列讲座”为主为辅设计清晰,何重何次把握精当,运作时间不长,模式已大体成熟。模式化不足取,因窒息创新;但短期内竟能“化”出个非常自我的模式来,哪怕只是框架或雏形,哪怕还需完善,其本身便是创新。遗憾的是,至今尚无“夏娃”属性者登场,一色的“亚当”终究占不尽名家风流,好在待本书出版面世之际,此类结构缺陷可能略有弥补了。

按阳历算,“中外名家系列讲座”历经冬、春、夏三季,转眼即入初秋。成果的裂变效应正在显现,而圆梦似乎更是它与生俱有的本性。韦尔奇、萨马兰奇……无论多“奇”,凡真正的名家无一例外迟早都是它的座上宾。其市场空间、成长性,对应于人人都是“有界理性”动物的存在这一局限,显然是不可估量的。而且,在当今这样一个崇尚“将学习进行到底”的时代里,谁能无视名家的存在及其日益升值的人力资本?谁能否定一睹名家风采、受其点拨也是一种“殊荣”呢?更何况,对于独创性事务的最好奖赏就是做完它,就是经年累月地一如既往地做下去。但是,世事难料,诚如青春、美貌、诚信甚至生命等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脆弱的一样,或许再过若干年,或早或晚,该“系列讲座”也将中止、停办、改头换面或改换门庭。然而,不管如何,我们毕竟美好过,毕竟在它的名义下聚集过(宛如群星拱月),为大师、巨匠、泰斗们高山仰止,为张五常、斯彭斯们好生惊动过一阵京城。即使什么都没有,那也至少如曾国藩教子所嘱,有过迅速地“努力做成局面”的珍贵体验。假如,连这也没有,那么,就让我们去举目追究那闪烁在辽阔苍穹中的“星星点点”之永恒吧!

莫非,我们都注定了要与这“星星点点”或《星星点点》发生某种关联!如同星夜当空,其背景或烘托总是无比凝重的沉寂与幽静!

“晚间,7时半至9时半”

 

                   2002年7月23日凌晨

                  写于北京虎峪园林山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星星点点--中外名家系列讲座集萃(1)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忠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665274
开本 16开
页数 27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7
出版时间 2006-02-01
首版时间 2006-02-01
印刷时间 2009-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字典词典-字典词典、工具书
图书小类
重量 0.4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Z228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4
出版地 北京
240
166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4:2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