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国(第4期)
内容
编辑推荐

《大国》是一份学术季刊,每期30万字,自2004年9月创刊至今已经出版了4期。其中“大国”指的是中华政治共同体,因此,大国研究,就是中国问题的研究,而且是中国的大问题、根本问题的研究,但没有拘泥于某一具体问题、具体立场、具体事件。

内容推荐

中国,古称华夏,是有着数千年文明传统的泱泱大国。她从筚路蓝缕起步,直至全球化的当下,其中艰难竭蹶,蕴含着先民构建与维系文明国家的无量智慧。

在人类文明史上,有着无数霸权更迭,大国兴衰的史实,知古鉴今,我们所谓大国,非此之谓也。从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到今天的民族国家,中国人依凭的是古人所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有人说:大者,老也。有人说:大者,多众之辞。诚然,大有大的难处。不过也有人说:大者,正也。充实有光辉之谓大。

《左传》云:国与天地,有以立焉。《大国》的问世,意在求索中国作为古老的文明大国,在今天的国际社会中自处及自立于世界之林的道理。让我们共同努力,从古今中西智慧的海洋中,汲取聘点思想的智慧来。

目录

一 论  文

权力、责任与宪政:中西历史中关于自由放任与国家管制的两种论争 秦 晖(3)

"最后的大国":中国新千年大国之道 王思睿(34)

社团立法:公民权利和国家秩序 刘培峰(48)

从"数目字管理"看执政能力与中国的进步 张德荣(70)

中国的农地制度:收益和成本 管清友(78)

二 专题报告

印度的国家发展及其潜力评估--与中国比较(上) 张文木(107)

中国农村内生金融发展与创新研究报告 冯兴元(139)

三 会议摘要

大国之道与中国问题--《大国》丛刊学术座谈会摘要 (171)

四 旧文新识

三种政策 [土耳其]阿克储拉(Akcura)(193)

奥斯曼帝国的衰败与土耳其民族主义的产生 昝 涛(205)

五 评论与札记

水资源利用的制度基础 毛寿龙 王巧玲(225)

21世纪的中国石油安全战略析论  姜春良(234)

中国战略利益--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判定之比较 查君红(247)

美国崛起与扩张的产物--珀金斯《门罗主义史》述评 屈从文(259)

试读章节

外交:领导责任 

赵英在《大国天命》中说:"从历史发展的长周期看,从决定大国崛起与存在的一些基本因素看,21世纪世界大国俱乐部的成员屈指可数,它们是美国、欧盟、俄罗斯、日本、中国、巴西、印度。在21世纪中后期,可能最多还有1至2个国家加入这一行列。由于区域化和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速,这些大国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后的大国,最后一些以国家形式存在的巨大力量。"在这些"最后的大国"中,只有一个国家是负有全球领导责任的大国,这个国家现在是美国。笔者认为,到21世纪下半叶,至迟到22世纪初,全球领导责任将落在中国身上。

领导国家,绝不仅仅意味着权力与利益,更是意味着责任与使命。中国曾长期担当东亚地区的领导国家。根据滨下武志的说法,中国主导下的亚洲"朝贡秩序"有三个特点:一、由宗主国中国提供国际性安全保障,朝贡国因而不必保持常设性军事力量,这意味着区域内部的纠纷不必诉诸武力解决。二、朝贡体系所保护的交易实行"无关税"特别恩典,为外部世界提供了极富魅力的商业机会。三、朝贡秩序所奉行的理念,就中国方面而言,意指皇帝的恩德教化四海因而囊括不同质的文化;对于朝贡国来说,意味着只要履行一定的程序成为朝贡国,就会在朝贡体系中与其他的朝贡地域发生接触,这同时也意味着中国在事实上充当着异质要素之间交流的媒介。"朝贡秩序"对于体系内的小国意义重大,对于其领导国家中国来说,则没有多少眼见的利益。因此,当这个体系在16世纪被葡、西、荷、英、法、俄、日等国从四面蚕食时,中国朝野并没有感到很大的痛苦,只有到中国本身被"夷人"乃至日本欺凌和宰割时,国人才终于猛醒。

位于欧亚大陆两侧的中华帝国和罗马帝国,都只是地区性的领导国家,它们对位于欧亚大陆腹心--从蒙古草原延伸到乌克兰草原的广义"中亚"或"内亚"的游牧民族,都是无可奈何的。真正可以称得上世界领导国家的,只有19世纪的英国和20世纪的美国。

英国的世界领导地位,始终是有缺陷的。首先,它没有超强的经济实力。19世纪初,英国经济还排在中国、印度和法国的后面;19世纪末,美国又从中国手里接过了经济总量第一的桂冠。其次,它没有一支强大的陆军。因此,英国只能靠控制海洋和均衡外交来间接影响欧洲内部的格局。当德意志成立统一国家并在经济总量上超越英国后,英国的领导地位就岌岌可危了。

当霸主是要付出高昂代价的。英国当海上霸主时,必须具备两倍于它的任何对手的海军实力;当它同意签订海军协定,规定英、美、日的海军吨位比是5:5:3时,已经不再具有称霸海洋的气魄。美国当金融霸主时,美元被称为"纸黄金",用它可以兑换美国的黄金储备,这非常有利于世界贸易的稳定;但是,美元对于美国经济本身则是一个沉重的包袱,它甚至导致了尼克松总统主动放弃了这种霸权。苏联在与美国争霸时,弹道导弹、巡航导弹、核潜艇、航空母舰、战略轰炸机样样都想占上风;在古巴、捷克斯洛伐克、埃塞俄比亚、安哥拉四处出击,阿富汗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个"拳头"是软权力。约瑟夫·奈认为,在当今世界,世界大国主要不是通过行使和显示实力而是通过软权力来发挥作用的。软权力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事务中通过吸引而非强制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的能力,即"罗致行为能力"(cooperative behavioural power),它发挥作用依靠的是说服别人跟进、效仿或者使其同意遵守由拥有巨大的软力量的国家主导下的国际规则、国际制度和国际体系。一个国家的软权力来自其文化、知识体系、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长处,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而且在不断增加新的成分。赵英认为,大国常常是先进交易制度与规则的发源地和推广基地。大国具有足够的国家规模;具有足够的在区域和全球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中的分量;具有足够的、多样化的需求;具有内部多样化的民族主体和生存条件;具有多样化的、严峻的外部挑战。这些条件都促使大国不断进行制度与规则的创新,使大国的创新易于在区域和全球推广,使大国成为国家间交易的主要对象与场所。《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的作者贾雷德·戴蒙德通过对欧亚大陆、美洲大陆、撒哈拉以南非洲以及大洋洲的人类学比较研究得出结论:文明的创造和进步与人类共同体的规模及其地理位置上的开放性成正比。中国早就具备了共同体规模的条件,现在再加上开放性的条件,没有理由不认为中国将是21世纪人类文明的主要创造者之一。

一个"拳头"是最硬的权力,即武力。笔者认为:在"后历史世界"各国没有实行普遍裁军和建立全球性集体安全保障机制之前,在"后历史世界"和"历史世界"的"历史的冲突"(张剑荆语)没有终结之前,在中国的国家统一没有实现之前,中国不能自行解除武装,放弃战争手段。强大的军事力量仍然是中国和平建设事业的必要保障。P44-47

序言

  大国之道首先在于自立,何以自立,便是道之所在。千百年来,不乏有识之士探索富国富民的道理,时代不同,道亦不同。接续《大国》前三期的脉络,本期的主题可以概括为民生问题。不过,对于民生问题的理解,我们更愿意从一个宏阔的视角来审视和把握,它不单纯关涉人民生活的感性形态,更触及支撑着国计民生的制度架构。

毋庸置疑,我们正处于一个伟大而又危迫的转型时期,各种各样的新问题困绕其中,以至于传统意义上的民生概念难以涵盖其万一。本期的文章大多属于忧思之作,作者们痛感现实民生问题的急迫、复杂和严峻,而从不同的维度陈述自己的一孔之见。例如,秦晖教授的关于中西历史中有关自由放任与国家管制的两种论争的考察分析和王思睿先生关于中国新千年大国之道的论析,就从纵横两个方面揭示了民生问题的制度内蕴,而冯兴元和管清友两位学者的论文则从微观层面剖析了中国农村内生金融和土地问题的制度症结,至于张文木教授的有关印度国家发展的评估报告和昝涛博士展呈的旧文新识,其不言自明的主旨则完全在于为我们中国今后的发展提供一份值得警省的借鉴。其他的各位篇什,虽种类各异,意见分殊,但撕心裂胆。读者自有明察。

民生惟艰,国是惟危。孟子日:"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又日:"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但愿我们能够咬紧牙关,自强自立。同心协力穿越这历史的幽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国(第4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高全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092668
开本 16开
页数 26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05-07-01
首版时间 2005-07-01
印刷时间 2005-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1-53
丛书名
印张 17.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1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1: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