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黄山旅游--分析与展望
内容
编辑推荐

在本书中,作者通过对城市现状和旅游供给的分析,提出了建设黄山特色国际旅游城市的一些构想;在分析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现状的基础上,认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展黄山旅游,促进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共进;在黄山旅游的机遇和挑战面前,提出要很好地把握机遇,并提出了迎接挑战的一些措施;在黄山风景区旅游发展方面,认为在保护世界遗产的同时,更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并做好经营和管理,以提升黄山旅游的竞争力;在旅游产品开发方面,除大力发展世界遗产旅游外,应着力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并列举了一些专项旅游产品;另外作者还就旅游市场营销提出了一些建议。全书比较集中地反映了黄山旅游发展的一些情况,并提出了作者的一些看法和构想。

目录

序一/李宏鸣(1)

序二/章 尚正(3)

上编 战略与发展

第一章 建设黄山特色国际旅游城市/(3)

 第一节 加快城市建设的可行性分析/(4)

 第二节 黄山市的城市现状/(5)

 第三节 黄山市旅游供给分析/(9)

 第四节 加快黄山市城市化建设/(14)

 第五节 构建黄山国际旅游城市/(20)

 相关链接: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简介/(25)

 黄山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5—2020)摘要/(28)

第二章 黄山旅游与可持续发展/(35)

 第一节 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现状/(35)

 第二节 旅游开发中存在的环境问题/(39)

 第三节 促进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40)

 第四节 科学发展黄山旅游/(43)

 相关链接:黄山保护实现了四个转变/(46)

第三章 黄山旅游的机遇与挑战/(47)

 第一节 迎接区域旅游竞争/(47)

 第二节 塑造国际旅游城市品牌/(50)

 第三节 策划黄山旅游/(52)

 第四节 聘请旅游形象大使/(53)

 第五节 建立旅游集散中心/(56)

 第六节 对“非典”阴影下黄山旅游业的反思/(58)

 第七节 徽杭高速对黄山市旅游业的影响/(60)

 相关链接:长三角旅游城市15+1高峰论坛黄山共识/(63)

第四章 提升黄山旅游竞争力/(67)

 第一节 黄山的保护、开发与利用/(68)

 第二节 黄山的经营与管理/(78)

 第三节 黄山的行政建制和旅游发展战略/(87)

 相关链接:黄山旅游的扭亏之路/(90)

下编 产品与营销

第五章 黄山市生态旅游/(95)

 第一节 黄山市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条件/(96)

 第二节 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99)

 第三节 大力开发黄山市生态旅游/(103)

 相关链接:黄山生态市建设规划摘要/(107)

第六章 黄山市乡村旅游/(112)

 第一节 黄山市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112)

 第二节 黄山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113)

 第三节 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15)

 第四节 乡村旅游的未来发展思路/(117)

 第五节 民众参与乡村旅游开发/(120)

 相关链接:黄山市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125)

第七章 黄山市休闲度假旅游/(134)

 第一节 黄山市休闲度假旅游发展的前提/(134)

 第二节 黄山市休闲度假旅游发展的现状/(138)

 第三节 发展黄山市休闲度假旅游的措施/(141)

 相关链接:新徽天地开工建设/(144)

第八章 黄山市专项旅游产品/(145)

 第一节 “农家乐”旅游/(145)

 第二节 观光农业旅游/(149)

 第三节 红色旅游/(153)

 第四节 自驾车旅游/(159)

 第五节 黄山冬游/(164)

 第六节 茶文化旅游/(166)

 第七节 保健旅游/(172)

 第八节 地质旅游/(173)

 第九节 民俗旅游/(176)

 第十节 名人故居游/(179)

 第十一节 会展旅游/(181)

 第十二节 节 庆旅游/(184)

 第十三节 专列旅游/(187)

 第十四节 植树环保游/(189)

 第十五节 农民旅游/(190)

 第十六节 交友旅游/(192)

 第十七节 青少年旅游/(194)

 第十八节 孝道旅游/(205)

 第十九节 “纯玩团”旅游/(207)

 第二十节 体验旅游/(208)

 第二十一节 体育旅游/(210)

 第二十二节 徽文化旅游/(216)

 第二十三节 “朱子”旅游/(221)

 第二十四节 宗教文化旅游/(227)

 第二十五节 购物旅游/(231)

 相关链接:“消费补偿”激活黄山冬游/(236)

第九章 黄山市旅游市场营销/(237)

 第一节 影响旅游营销的主要因素/(237)

 第二节 加大旅游市场营销力度/(239)

 第三节 旅游景区专卖与线路专营/(242)

 相关链接:营销黄山/(247)

 黄山实施旅游“万千百十”工程/(250)

主要参考文献/(251)

后记/(255)

试读章节

黄山市是1987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在原徽州地区行政区划的基础上调整设立的省辖地级市。黄山市下辖屯溪、徽州、黄山三区和歙县、休宁、祁门、黟县四县和黄山风景区,总面积9807平方公里,人口150万,面积和人口分别占全省总量的1/14和1/42。黄山市政府所在地屯溪是黄山市的中心城市,中心城区面积达14平方公里,人口13万。

黄山市景观资源丰富,徽州文化底蕴深厚,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良好条件。地级黄山市建立以来,黄山人民日益认识到城市化建设对黄山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正不断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框架日趋形成。1998年,黄山市被列入首批全国优秀旅游城市。2004年,黄山市荣获“中国魅力城市”称号。

黄山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1990—2010)中将黄山市的城市性质确定为:国家重要的国际性风景、文化旅游城市,安徽省发展旅游经济的基地,皖南山区的经济文化中心。2000年7月。黄山市委二届十二次全会确定了黄山市旅游二次创业的目标:到2010年,基本建成特色鲜明、功能完善、文明富裕的国际旅游城市,进而把全市建成全国最美、山区最富、生态最佳的地方之一。2002年11月,黄山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议明确提出:到2010年,全市的城市化水平要达到40%,基本建成特色鲜明、功能完善、文明富裕、国际知名的现代旅游城市,进而由“山区最富”向“全国最富”的地方之一迈进。目前,黄山市委、市政府正在实施“443”行动计划,计划2004年至2007年,依托旅游、文化、生态、物产四大优势资源,集中建设网大特色基地(世界旅游度假基地、全国生态示范基地、华东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安徽省文化产业基地),建设旅游大市、文化大市、生态大市,到2007年,实现黄山市生产总值人均1200美元。2004年7月,安徽省省长、黄山规划委员会主任王金山主持召开黄山规划委员会暨全省旅游工作指导委员会,要求把黄山建成“安徽旅游龙头,华东旅游中心,中国旅游名牌,世界旅游胜地”。另外,黄山市城市建设的目标还有全国园林城市、全国最佳人居环境城市、全国最佳优秀旅游城市等。

黄山市的区位条件适合建立一个较大城市,黄山市的旅游业发展也需要加快城市化建设。我们在看到黄山市城市化进程中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要反观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加快特色国际旅游城市的建设步伐,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P3-4)

序言

  黄山是祖国大好河山中的瑰宝,徽州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精华,黄山市是我国唯一同时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三顶世界级桂冠的省辖市。改革开放以来,黄山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旅游经济为中心,坚定不移地打“黄山牌”、做“徽文章”,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998年,黄山市被评为首批全国优秀旅游城市;2004年,又荣获“中国魅力城市”称号。成绩固然令我们欢欣鼓舞,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与旅游资源条件相比,与发展的空间和潜力相比,特别是与黄山发展的需求相比,旅游业发展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当前,黄山市旅游业正面临着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消费结构的升级,旅游市场的容量不断扩大,为黄山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随着人们需求的多元化,随着旅游市场竞争的加剧,黄山旅游业发展面临着更大的压力。这些都要求我们冷静下来,进行很好的思考,总结过去,分析现状,展望未来,进一步明确我们发展的定位、发展的目标、发展的思路和发展的重点,使黄山旅游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一个新的跨越。

盛学峰同志是我市一名旅游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之余,积极关注我市旅游业的发展,也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常有一些文章发表在各类报刊上。这次要出版一本关于黄山旅游经济方面的书,我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应该给以鼓励。在书中,学峰通过对城市现状和旅游供给的分析,提出了建设黄山特色国际旅游城市的一些构想;在分析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现状的基础上,认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展黄山旅游,促进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共进;在黄山旅游的机遇和挑战面前,提出要很好地把握机遇,并提出了迎接挑战的一些措施;在黄山风景区旅游发展方面,认为在保护世界遗产的同时,更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并做好经营和管理,以提升黄山旅游的竞争力;在旅游产品开发方面,认为除大力发展世界遗产旅游外,应着力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并列举了一些专项旅游产品;另外,学峰还就旅游市场营销提出了一些建议。全书比较集中地反映了黄山旅游发展的一些情况,提出了他的一些看法和构想。虽然有些分析还不够全面,有些观点值得商榷,但对于我们应该如何正视这些问题、研究这些问题也提供了一些思路。

目前,我市正全力实施“443”行动计划,省委省政府也对黄山寄予厚望,要求把黄山建成“安徽旅游龙头,华东旅游中心,中国旅游名牌,世界旅游胜地”。所以我希望更多的同志积极投身到黄山旅游的思考和研究中来,为共创黄山旅游美好的明天而不懈努力。

后记

黄山市是闪耀在中国东方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因关丽的自然风光和灿烂的徽州文化而闻名天下,成为万众瞩目和心向往之的地方。作为一名黄山学人,在为家乡感到自豪和骄傲的同时,更应有责任和义务去为黄山旅游事业的发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近几年来,在恩师章尚正教授的指导下,我有幸参加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的首批重点研究项目《黄山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黄山旅游经济开发研究》等的研究,写了一些文字;也陆续在《中国旅游报》、《安徽日报》、《黄山学院学报》、《徽州社会科学》、《徽学研究》、《黄山日报》等报刊中发表了一些黄山旅游经济研究性文章。

囿于视野的狭窄和学识的微薄,在对黄山旅游的深入分析和战略性展望方面显得有些不够,所列文章还比较稚嫩,所选章节有些牵强,真有愧于书名《中国黄山旅游:分析与展望》。出版此书.一方面是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努力,在黄山旅游经济研究的道路上更坚定地走下去;同时也希望唤起更多的有识之士关注黄山旅游,积极分析和思考黄山旅游,更理性地去发展黄山旅游,使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黄山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这里,特向在百忙之中拔冗作序的李宏鸣市长和章尚正教授,以及为该书出版提供无私帮助的朋友们表示最真诚的感谢。

盛学峰

2005年6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黄山旅游--分析与展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盛学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0932752
开本 32开
页数 25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2
出版时间 2005-07-01
首版时间 2005-07-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旅游管理
图书小类
重量 0.26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592.754.3
丛书名
印张 8.375
印次 2
出版地 安徽
207
146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6:4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