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铁道游击队真实档案
内容
编辑推荐

铁道游击队,他们扒铁道、打飞车、炸桥梁,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关于他们的小说、电影风靡中国,那么,铁道队队员他们究竟是谁?他们现在又身在何处?和文艺作品中的人物有哪些相异之处?历史上的铁道队又是怎样的一支队伍呢?作者沿着当年队员们走过的足迹,呈现了一份真实的铁道游击队的活档案。

内容推荐

半个世纪前叫日本侵略者闻风丧胆的铁道游击队员,倾情讲述他们当年扒铁道、打飞车、跑交通、炸桥梁的真实经历。情报站、飞虎队、牺牲、护送、受降、解甲,八个关键词,再现当年腥风血雨中铁道健儿空前绝后的好身手。全书收入近百幅珍贵历史图片,适合中国人民阅读和典藏。

目录

引 子/1

一 关键词:情报站(1938年10月--1940年5月)/5

鬼子来了/7

日军垂涎的中兴公司/9

建立秘密情报站/11

夜袭洋行反“扫荡”/16

飞车搞机枪/19

开办义合炭场/20

来了个管账先生/23

小屯整训/26

炭场被抄/28

二 关键词:飞虎队(1940年5月--1941年12月)/29

二袭洋行/29

飞毛腿的故事/31

打票车/33

杀鸡给猴看/36

擒贼先擒王/37

收复微山岛/40

截布车/43

三 关键词:牺牲(1942年1月--1944年9月)/46

破袭之战/46

洪振海之死/49

王建安、孟昭煜遇害/55

微山岛突围/60

到铁道队要幕布/61

智袭日伪军/63

渐庄侦察/64

沙沟枪声/68

黄楼伏击战/71

湖边战役/72

铁道队里的兄弟烈士/76

四 关键词:除奸(1942年4月--1945年2月)/81

铲除黄二/82

岩下求和/83

活埋褚蓝田/87

武装大“请客”/89

痛打高庄/96

巧除汉奸/97

击溃假铁道队/99

夜袭程子庙/101

枪毙叛徒田广瑞、杨茂林/103

惩治特务/105

五 关键词:护送(1942年5月--1944年1月)/109

开辟秘密交通线/109

护送功臣/110

护送刘少奇/112

护送肖华/115

护送陈毅/116

六 关键词:受降(1944年2月--1946年8月)/122

姗姗来迟的黎明/122

破铁道断鬼子后路/124

张鸿仪牺牲/126

抗战胜利/128

谈判/135

六 关键词:英雄(1941年8月--1945年1月)/146

八路军真是汉子/146

历史的瞬间/147

自豪与遗憾/149

湖边情深/157

永远的丰碑/159

七 关键词:解甲(1945年2月至今)/162

手足之情/162

李水下山/167

铁道队里的日本人/178

解甲归田/182

“芳林嫂”/189

附录一:组织沿革和领导人名录/197

附录二:烈士名录/204

附录三:铁道游击队员名录/205

后记/205

试读章节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妄图以武力吞并全中国。平津失陷,日本侵略军分兵沿津浦路南侵。当敌人进攻山东时,国民党山东省主席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却不做任何抵抗,竟率军南逃,使山东大好河山沦人敌人之手。

从1937年12月起,华北,华中的日军分南北两线沿津浦铁路和台(儿庄)潍(县)公路进犯徐州外围地区。1938年3月初,日军为打通津浦线,连接华北、华中战场,派遣第5师团和第10师团分两路进犯台儿庄。台儿庄位于津浦路台(儿庄)枣(庄)支线与台潍公路的交叉点,扼运河咽喉,是徐州的门户。3月5日,板垣征四郎率第5师团2万余人由青岛沿胶济路西进,经潍县转南抵达临沂以北汤头镇,谋取临沂,进而与矶谷廉介的第10师团会师台儿庄。从14日到18日,中日军队交战,板垣第5师的主力坂本支队伤亡3000人左右,被迫撤至90里之外的莒县城内。临沂告捷,不但巩固了津浦铁路以东阵地,而且粉碎了板垣、矶谷两个师会师台儿庄的计划。

3月18日,滕县沦陷。20日,日军继续南下受阻,主力东移,攻占枣庄、峄县,沿台枣支线向台儿庄突进。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令孙连仲第二集团军三个师沿运河布防,扼守台儿庄。3月14日,邹县日军增加至3万人,凭借装甲兵的优势,向界河、滕县猛攻,当日攻下界河。3月23日,第二集团军第31师在泥沟车站与日军发生遭遇战,台儿庄战役开始。

3月23日至4月7日,中国军队和日军在山东峄县台儿庄(今属枣庄市)一带进行作战。

28日,日军攻人台儿庄西北角,谋取西门,切断中国守军第31师师部与庄内的联系。该师师长池峰城指挥所部以强大炮火压制敌人,并组织数十名敢死队员与敌肉搏格斗。汤恩伯军团关麟征第52军和王仲廉第85军在外线向枣庄、峄县日军侧背攻击。29日,日军濑谷支队再次以兵力支援,并占领了台儿庄东半部。31日,中国守军将进入台儿庄地区的濑谷支队完全包围。这时,坂本旅团由临沂转向台儿庄驰援,到达向城、爱曲地区,侧击第20军团。该军团即命第52军和刚到的第75军围攻坂本支队。激战数日,予日军以重创,使其救援濑谷支队的计划落空。

4月3日,李宗仁下达总攻击令。4月7日,坂本支队仍在庄内顽抗,在孙连仲、汤恩伯所部夹击下,当晚向北溃败至峄县、枣庄一带,至此,台儿庄战役结束。

台儿庄战役,包括外围阻击战在内,前后进行了一个多月,中国投入兵力12万人,其中台儿庄方面6万人;日军投入兵力3万人,其中台儿庄方面7个团。中国军队击败日军第5、第10两个精锐师团,以损失近两万人的代价,取得歼敌万余人的战果,并缴获了大量武器及其他军用物资,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此役是抗战初期继平型关大捷后中国取得的又一次重大胜利,也是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但由于敌强我弱,也由于国民党政府实行片面抗战路线和单纯防御的方针,这个胜利未能改变正面战场的被动局面。

P7-8

序言

当我到铁道游击队去的时候,两次路过枣庄。第一次过枣庄驻有敌人。铁道游击队副大队长王志胜,领着我到火车站南边去看血染洋行的旧址。我仔细察看了他们挖洞的墙壁,入院后的进击道路和冲进屋里的战斗动作,具体到鬼子三掌柜怎样蒙着被子在地上打滚,使他的手枪没有击中对方的要害,以后他们倒成了“大大的好朋友”了。我也曾到临枣支线的五孔桥,采访打票车的战斗经过。他们使客车冲过王村,一直奔驰到这座桥上,把守卫客车的鬼子全部歼灭。杜季伟就是在桥下的河滩上,把旅客召集起来宣传抗日道理并交代我党我军的政策的。

我到津浦干线后,临城(现改为薛城)还有敌人。他们陪我悄悄地进入古汀,了解当年他们潜伏在这里,等候站内工人的信号,越过车站外围的壕沟和木栅栏,利用鬼子巡逻队走过去的空隙,蹿上月台,在浇油房击毙鬼子特务队长岗村和痛歼敌特务队的情景……我和铁道游击队在微山湖一道生活期间,虽然铁路上还有敌人,但微山湖边大部地区已为我军解放。因此,我还是遍访了他们过去战斗过的地方。在抗战时期,津浦铁路干线是敌人支援南洋战争的运兵大动脉,敌人不仅在沿途火车站驻有重兵把守,并且把铁路两侧的村庄都伪化了,建立了伪政权和“爱护村”,强迫这里的群众看守铁路,遇有八路军破袭铁路,就马上报告。同时在铁路两边的重要地点都修筑据点。为了保障这条交通线的安全,最后敌人竟在铁路两侧挖了既深又宽的封锁沟、封锁墙。在越过铁路的大路口,都筑起了碉堡,对所有过铁路的人都进行盘查。因此,在这敌人严密控制的铁路线上活动是很艰苦的。在敌情严重时,铁道游击队经常在田野里过夜,春、夏和秋天,地里有苗禾,可作为青纱帐来掩护。可是到了冬天,他们只得睡在湖边的藕塘和雪窝里。虽然如此,铁道游击队有了当地铁路工人和湖边人民以及微山湖里渔民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还是出奇制胜地打击和消灭敌人,创造了许多惊人的战斗事迹。①

电影《铁道游击队》是根据著名作家刘知侠的小说《铁道游击队》改编的。铁道游击队以微山湖为依托,从最初的几个人逐步发展壮大,最多时达上千人,他们在津浦临枣百里铁道线上,截军列,打洋行,破铁路,炸桥梁,端据点,捉汉奸,多次切断日军交通运输线,同微湖大队、运河支队等抗日武装配合八路军主力,与日军战斗数百次,威震敌胆,屡建奇功,开辟了微山湖抗日游击根据地,保卫了华中、山东通往延安的湖上秘密交通线,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小说塑造了刘洪、李正、王强等机智勇敢的抗日英雄的形象,他们的名字也已妇孺皆知,但那是文艺作品中的形象,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更多地被艺术家们进行了加工,他们的原型过多地融化在文艺作品当中,文艺作品大大提升了原型人物的形象,浓缩了典型的事件,但作品中的人物原型以及发生在他们身上的真实故事鲜为人知,甚至他们的姓名也都被淹没在文艺作品之中。另外,正如原铁道大队政委郑惕所言:当年铁道大队斗争的真实情况,要比文艺作品中所表达的更为艰险和复杂……

刘知侠在《<铁道游击队>创作经过》中说:“我动手写铁道游击队的章回体小说了。当时还是真人真事。我写了草刨时的一部分,在好心的编辑同志的鼓励下,在《山东文化》上连载了。当时的标题是《铁道队》。因为在战争时期,他们就叫这个名字,全国解放后,我写这部长篇小说时,为了点明它的战斗性,所以就加上‘游击’二字,标题就改为《铁道游击队》了。它在《山东文化》上连载了两期,由于故事性较强,读者还是欢迎的。可是当这个作品让战斗在微山湖的铁道游击队的干部和队员看到后,却有不同的反应了。”

虽然作者对“铁道游击队”进行了艺术加工,增加了“铁道队”抗战的性质,而且越来越多的人都对这个称号深信不疑,但很少有人知道它的真实身份,它经历了“枣庄抗日情报站”,“枣庄铁道队”、“鲁南铁道队”,最终发展成为“鲁南铁道大队”的历程。小说面世后,立即引起广大读者强烈共鸣,并先后被翻译成俄、英、法、日等八国文字流传海内外。特别是经过以这部小说为蓝本改编的连环画,电影、电视剧等媒体的传播,铁道游击队之名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以至人们见着现实生活中的原铁道游击队副大队长王志胜,都不约而同地称他为“王强”,而对他的真实姓名却鲜有人叫。就连枣庄,这个以盛产优质煤炭著称的中等城市,其煤城称号亦不如“铁道游击队故乡”之名传得更远。在谈到《铁道游击队》创作的初衷时,刘知侠写道:

当时正是抗日战争初期,我军深入敌后,开展敌后的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对敌斗争任务是很艰苦的……铁道游击队以短枪和便衣,战斗在敌人据点林立、重兵据守的铁路线上。他们在敌人据点里摸敌岗,打特务,在铁路上袭击火车,在客车上打歼灭战。有时把敌人的火车开跑,和另一列火车相撞。他们机智勇敢地消灭敌人,歼灭了日寇对付铁道游击队的各种各样的特务队。他们不仅在军事上牵制敌人兵力,配合山区主力作战,而且夺取敌人的军事物资来支援根据地。把成车皮的布匹截下来,解决了山区根据地军队的冬衣。他们能从火车上搞下可装备一个中队的日式步枪、机枪,送进山里……多年来,铁道游击队在铁路线上神出鬼没地和敌人战斗,创造了很多惊人的战斗事迹,真是打得敌伪胆寒,显示了党所领导的游击健儿的神威。他们的英雄业绩,鼓舞了抗日根据地军民的士气和坚持抗战的胜利信心。我为铁道游击队的战斗事迹所感动。我敬爱这些杀敌英雄,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去访问了甲级战斗英雄徐广田,想把他们在铁路线上打鬼子的战斗业绩写出来……

 《铁道游击队》的小说、电影风靡中国,作品英雄人物的故事影响了整整一代人。那么,铁道队队员他们究竟是谁?他们现在又身在何处?和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又有哪些相异之处?历史上的铁道队又是怎样的一支队伍呢?

沿着当年铁道游击队员们走过的足迹,我经过数月采访、走访,不仅收集了大量有关铁道游击队的历史性资料,而且还采访了健在的铁道游击队英雄们,阅读了一份真实的铁道游击队的活档案。

后记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踏上了中国领土,中国人民由此开始了长达八年的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地涌现的抗战队伍中,活跃在山东枣庄、临城津浦铁路线一带的鲁南铁道队,从只有几个人的情报站逐渐发展壮大,成长为一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革命队伍。

铁道游击队的战斗事迹,早已通过文艺作品及一些相关资料被读者和观众所熟知。但资料特别是文学作品或过于零散,或失之虚饰,难以让读者还原出一个真实而完整的铁道游击队。

按出版社要求,为把《铁道游击队真实档案》做成一本既有第一手资料,又有可读性的书,经过数月深入采访和走访,编者不仅收集了大量有关铁道游击队的历史性资料,而且采访了健在的铁道游击队英雄。在此基础上,编者确定了使书稿具有“翔实历史价值、档案文献价值、作品创新价值、阅读收藏价值”的编写思路。在编写过程中,编者尽力地去伪存真,远离人为的政治色彩,实事实写,将采访得到的鲜为人知的人物和故事大胆写进去,同时力求风格和形式的新颖,语言和手法的多元。由于时间仓促和水平有限,本书难免有缺憾和不足之处,但可以说,编者是用心去做的。

在编写本书中,编者参考并引用了枣庄党史办主编的《鲁南铁道大队纪实》一书中的一些资料,许多领导和同志给予编者大力帮助,不仅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和图片,还时常鼓励编者,谨在此一并致以谢意。

编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铁道游击队真实档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兆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山东友谊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429457
开本 16开
页数 20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05-08-01
首版时间 2005-08-01
印刷时间 200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8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13.2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45
17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5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