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日本关东宪兵队特别输送追踪--日军细菌战人体实验罪证调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惟有铭记过去的血泪苦难,我们这个民族才有强大前进的动力。作者怀着神圣的使命感,以黑龙江和吉林两省档案馆馆藏日军“特别输送”档案为线索,对日军细菌战人体实验受害者的亲人们进行了实地调查。受害者亲人的深情追忆,是对日本侵略者的控诉、声讨,它更提醒着我们勿忘历史!

内容推荐

  作者怀着神圣的使命感,以黑龙江和吉林两省档案馆馆藏日军“特别输送”档案为线索,对日军细菌战人体实验受害者的亲人们进行了实地调查。这些档案是真实的记录,这些受害者早已长眠地下,他们亲人的深情追忆,是血,是泪,是对日本侵略者的控诉、声讨!它提醒我们的子孙后代,永远不要忘记过去。

目录

序 /l

第一章 “特别输送”研究/1

 第一节 “特别输送”剖析/1

 一 “特别输送”之由来/2

 二 “特别输送”之过程/3

 三 “特别输送”之规模与数量/5

 四 “特别输送”之邪恶不法/11

 五 “特别输送”之罪孽深重/12

 第二节 “特别输送”实证研究与初步结论/14

 一 大量“特别输送”人证物证等待抢救挖掘/15

 二 黑龙江人民受“特别输送”之害最为惨重/16

 三 日军基层宪兵队的“特移极”报告是“特别输送”罪行的充分证据/18

 四 被“特别输送”者绝大多数是抗日志士/20

 五 “特别输送”和七三一细菌部队是日本宪兵队里公开的秘密/23

 六 受害者家庭的惨痛创伤和无尽悲剧/26

第二章 白山黑水祭英魂——黑龙江省“特别输送”罪证调查/30

 第一节 来自抗日家庭的李厚宾(彬)/31

 一 老照片的历史——李厚宾与李氏家族揭秘/31

 二 原沈阳中国医科大学校长的回忆与愤慨——李厚宾八弟李厚文教授访问记/43

 三 李厚宾子孙泪洒七三一部队遗址/47

 四 李钢(李丕基)痛忆家史/50

 五 李厚文回忆录/60

 六 李氏家谱(节选)/69

 七 抗联老战士韩玉阳回忆倒木沟事件/75

 第二节 抗联育英烈 空冢悼忠魂——王明生及其家庭的悲壮历史/76

 一 空冢忠魂/76

 二 王选财诉说家史/87

 三 王秀清痛忆哥哥王明生/91

 四 金玉珍缅怀丈夫王明生/96

 五 王选财的申诉信/97

 六 王秀清回忆录/100

 七 抗联老战士韩玉廷的证词/109

 第三节 牺牲在细菌魔窟的兄弟俩——朱云岫与朱云彤/110

 一 朱氏兄弟和他们的家庭/110

 二 威武不屈的朱云岫/112

 三 性情刚烈的朱云彤/116

 四 朱氏兄弟历史佐证材料/119

 第四节 无辜受害的农民唐永金/132

 一 唐永金及唐氏一家/132

 二 半截河往事追忆/136

 第五节 来自黄河岸边的捕鱼人安鸿勋/141

 一 廿年千里才聚首 转瞬夫妻永诀离/14l

 二 安鸿勋孙辈的诉说/147

 三 虎头村老支书的回忆/149

 第六节 反日情报站领导者桑元庆/152

 一 意外的发现/152

 二 只身入虎穴慷慨赴国难/153

 三 独生女儿的沉痛回忆 /158

 四 档案证据与见证人、当事人的证词/164

 第七节 饶河照相馆老板王乐甫/175

 一 王乐甫的发现与揭秘/175

 二 伪宪补张家政的口供抄件(片段)/180

 三 王桂芝的痛苦回忆/187

 第八节 勇敢坚强的抗联交通员林向阳/188

 一 英雄赴死亲人蒙难/188

 二 林向阳妻女的痛苦回忆/193

 三 伪宪补张家政侦捕林向阳经过/198

 第九节 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刘文秀/201

 一 档案记载的“苏谍”刘文秀/201

 二 艰难的寻访/202

 三 刘文秀及其家庭的经历/204

 四 真实的刘文秀/207

 第十节 偶然发现的闻德清/214

 一 从佛爷沟到老黑山/214

 二 闻发的回忆与控诉/218

第三章 齐鲁大地的呼唤——“特别输送”山东省受害者遗属调查/225

 第一节 胶东抗日根据地的年轻共产党员綦宪度/226

 一 綦宪度身份的确定/226

 二 出身富贵 为国忘家/227

 三 日本宪兵关于逮捕和“特别输送”綦宪度的供词/233

 四 綦宪瑞的证词/235

 第二节 少小离家的国恩章/239

 一 虎头“明远春”饭店的厨师/239

 二 掖县过西村的不归游子/241

 三 国绍博的证词/243

 四 “明远春”饭店主人的回忆/244

 第三节 魂兮归来季兴田/246

 一 赫然耸立的大理石墓碑/246

 二 情深意重的季家人/247

 三 桂村季家话往事——季成文忆堂叔和堂兄/250

 四 季兴田之孙季评的深情诉说/251

 第四节 掖县商人张汝成/254

 一 “永”与“荣”的混淆/254

 二 张荣杰目睹父亲入虎口 /255

 三 儿子的回忆/257

 第五节 刘文斗侄孙翘首盼望亲人的消息 /259

 一 从虎头到莱阳——千里追寻刘文斗 /259

 二 秘密战线老战士的证明 /262

 三 亲人的回忆/266

 第六节 董殿全之子珍藏的宝贵家谱/268

 一 追寻“莱阳县后山村” /268

 二 面对家谱说往事/271

 三 董喜铃的回忆/274

 第七节 段家村的鞋匠段凤楼/276

 一 游子魂归段家祠堂/276

 二 段文成描述的段凤楼/280

 三 段锡占说伯父/28l

 第八节 改名易乡的任殿曾——任增殿/283

 一 辛安村揭秘/283

 二 任华文对叔叔的深切怀念/。287

 第九节 携手抗日一家人——李怀显与李福林/290

 一 郓城县走出来的两位八路军战士/290

 二 刘行村的怀念/292

第四章 铁证现世间 亲人知何处 /298

 第一节 “苏谍”原美臻揭秘/298

 一 虎林街上的饭店主/298

 二 抗联秘密交通员 /300

 三 原美臻见证人的证词/302

 第二节 饭壕木材部的厨师张振起/313

 一 神秘的“张老窝” 难寻的“蛮家兰” /313

 二 张振起见证人的证词 /315

 第三节 狂放的“谍报员”苏介臣 /318

 一 虎头村的“二流子” /318

 二 找到三个曲格庄/319

 三 苏介臣见证人的回忆 /320

 第四节 “半截河”的老商人刘维平/322

 一 向阳镇上的踪迹/322

 二 罗氏兄弟话3年/323

 第五节 独木河的“警佐”田立顺/324

 一 档案与见证人/324

 二 胶州王台村不归的游子/326

 三 见证人的回忆/326

附 录 日本关东宪兵队与“特别输送”档案介绍/330

 一 关东宪兵队沿革/330

 二 关东宪兵队各分队、分遣队、分驻所设置/340

 三 历任关东宪兵队司令官名单及在任时间/345

 四 黑龙江省档案馆馆藏侵华日军“特殊输送”档案简介/346

 五 吉林省档案馆馆藏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有关档案介绍(节选)/360

后记/376

试读章节

二 “特别输送”之过程

“特别输送”的程序是非常明确的。  

第一步是各地关东宪兵队、宪兵分队、宪兵分遣队按照事先研究确定的抓捕计划,抓捕中国的反满抗日志士。

第二步是各宪兵队(或分队、分遣队)对抓获的爱国志士进行审讯。“在数次或数十次的审讯过程中,进行了残酷的刑讯,有的则用竹剑殴打、灌凉水,长期押送虐待,逼迫其供认是谍报者。”“经过刑讯后,如证据不足时,即使是送交军法会审也得释放。在这种情况下,便建议队长作送交石井部队处理,类似这种例子以前是有过的”。

第三步是宪兵队长提出并签署意见后,“缮写发送‘特殊输送’申请文件,即‘关于苏联谍报者×××的取调报告’;以暗号给哈尔滨宪兵队本部打了电报”。这里所谈的暗号是“乙级密码”,这个密码是当时任伪满洲国国务院总务厅文书科电务室主任兼任伪满治安部事务官的渡边卯一郎制作的,而且他供述“向石井细菌部队运送被实验的人,也是用我制的密码联系的。”“司法部对爱国人士、进步分子、共产党员判刑、屠杀和秘密输送往石井部队做实验,也是用我作的密码联系”。

第四步是将“各宪兵队报送(关东宪兵队司令部)司令官申请送往细菌部队的一切人员,首先由我(关东宪兵队司令部第三科科长吉房虎雄)初步审查,后报经司令官批准,并由我的部下处理送往细菌部队的一切文件,即‘关于苏联谍报人员处置法令’。”这个“指令”同时下发所报宪兵队和哈尔滨宪兵队。

第五步是被“特别输送”者所在宪兵队根据关东宪兵队司令下达的“特别输送”指令,将被“特别输送”的抗日爱国志士捆绑起来,戴上手铐,由所在宪兵队派出两名或几名日本宪兵携带关东宪兵队司令部批复的报告书,乘车押送至哈尔滨宪兵队和哈尔滨特务机关,由其转送或直接押送至日军七三一部队。于是,这些坚强不屈的爱国志士便作为日军七三一部队进行细菌战的实验材料而惨遭杀害。P.3-5

序言

杨玉林先生是一位颇具实力、大有发展前途的青年学者,近些年来,密切关注并潜心研究侵华日军细菌战问题,并屡有论著、译著问世。日军关东宪兵队“特别输送”档案发现并公布后,杨先生偕同刁乃莉女士,锲而不舍,以这些档案为线索,于2000年7月开始投入了对日本细菌战人体实验资料的调查。他们不避寒暑,深入到黑龙江省偏远的边境地区和辽宁、山东、北京等省市的许多城镇和乡村,东寻西找,苦苦查访,终于获得了相当丰富翔实的实证资料,在侵华日军进行细菌战人体实验的人证、物证等方面取得许多令人振奋的突破。《关东宪兵队“特别输送”追踪——日军细菌战人体实验罪证调查》就是这位史学研究者怀着神圣的使命感完成的力作。

在《日军细菌战“特别输送”追踪》课题组成立之时,作序者本来亦忝列其中,并参与了课题设计论证等工作,只是由于随后参与细菌战受害者对日诉讼的作证和诸多事物缠身,因而未能直接参加课题的调查过程,实为憾事。这部著作即将出版之际,杨先生命我将《“特别输送”之剖析》一文做些补充,并收入书中。这既盛情难却,又不胜荣幸。于是,不避掠人之美之嫌,将《“特别输送”之剖析》一文及其补充奉上;并受杨先生之托,不揣冒昧,为之作序。

1994年,日本琦玉县庄和町高中教师远藤光司先生因该地当年养鼠并提供过七三一部队而组织地理历史部学生对本校200多名学生做了问题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是否知道七三一部队的问题,回答知道的只有39人,占14%;不知道的有170人,占86%。另一个问题是,是否知道日本军把人称为“马路大”而进行人体实验的问题,回答知道的有46人,占22%;不知道的有163人,占78%。造成这种令人遗憾状况的责任不在于日本的教师和学生,而在于日本政府长期以来就没有把日本对外侵略和战争的真相完全、彻底地告诉日本国民。而今,先有黑龙江省档案馆馆藏日军“特别输送”档案编辑成书,并在中国和日本分别出版、发行,以及后来吉林省档案馆公布的又一大批“特别输送”档案;现在又有这一部研究与调查兼备的铁证问世,这都是对日本在“二战”期间建立七三一部队及进行细菌战罪行的极大揭露和深刻批判,而且具有不可辩驳的说服力。我相信,上述那种令人遗憾的状况很快将会有大的改变。作为较早参与探究日军细菌战罪恶历史的研究者,我对近年来国内史学界在这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尤其是这本《“特别输送”追踪》的出版,感到由衷的欣慰。

1999年,黑龙江省档案馆公布开放了馆藏侵华日军“特别输送”档案后,日本和平友好团体ABC企划委员会开始筹划与中方合作出版这批有重要价值的珍贵档案。此间,黑龙江省对外友好协会、黑龙江省档案馆与ABC企划委员会共同议定并由日本和平友好人士山边悠喜子先生出面邀我写一篇关于“特别输送”的文章,以作为此书的一部分内容,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和认识日本及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实行“特别输送”的历史背景、实施的具体办法和过程、罪恶目的及其给中国人民造成的严重危害。对此,我感到责无旁贷,义不容辞,便欣然撰写了《“特别输送”之剖析》一文。

“剖析”一文完稿之时,正值以王选女士为团长的侵华日军细菌战中国受害者诉讼原告团和以日本资深律师土屋公献先生、事务局长一濑敬一郎先生等组成的诉讼辩护团通力合作,在日本进行对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细菌战的诉讼活动之际。2000年8月,土屋先生、一濑先生等八人访问哈尔滨,日本朋友在听取了我对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进行细菌战的研究状况以及占有的资料的介绍后,当即邀请并希望我去日本东京地方法庭,以历史学者的身份为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细菌战受害者要求日本国家赔偿诉讼作证,我承担了这一光荣的使命。

在准备法庭“寻问事项”和“鉴定书”(证词)的过程中,我更进一步地认识到,“特别输送”是侵华日军细菌战活动诸多罪行中的重中之重,而且是用中国人进行活体实验的确凿证据和要害之所在。《“特别输送”之剖析》一文正是以这方面大量的历史事实为依据所作的研究和分析,因而它不仅与“寻问事项”、“鉴定书”的要求和内容一致,而且也是其重要的补充。所以,我又将其正式列为《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及其细菌战受害者要求日本国家赔偿诉讼鉴定书》中的一个附件。在2001年2月24日日本东京地方法庭开庭审理时,也正是围绕着“特别输送”这个关键问题展开的。

由于原告和包括我本人在内的证人对日军关东宪兵队“特别输送”和七三一部队使用活人进行细菌战实验等罪行的诉讼证据确凿,所以,尽管日本东京地方法院以种种“理由”驳回了中国受害者的诉讼要求,但它不得不在2002年8月27日的《七三一部队细菌战裁判第一审判全文》即“判决书”中确认:七三一部队的主要任务是细菌武器的研究、开发和制造,这是在平房本部进行的。它还把中国各地与抗日运动有关的人送到七三一部队去,在这个部队的细菌武器研究、开发过程中用这些人进行各种人体实验。作为日本法院在“判决书”中公开确认“特别输送”和七三一部队进行细菌武器的人体实验这些事实,在日本是第一次,是有价值的,甚至说这是原告团和辩护团的一个胜利,是对那些不承认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不承认进行了细菌战的右翼势力的一个打击。

毋庸置疑,杨先生等对原日本关东宪兵队“特别输送”的追踪调查和研究,不仅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侵华日军细菌战中国受害者要求日本国政府赔偿的诉讼活动并没有结束,东京地方法院的判决也绝不是最后的判决。今后,对于当年日军的细菌战和细菌实验罪行,在日本和世界各地还将继续举行要求日本国政府赔偿的诉讼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日本关东宪兵队“特别输送”追踪——日军细菌战人体实验罪证调查》一书将会发挥巨大的影响和作用。这本书就是法庭上的证词,杨玉林先生就是法庭上的证人。时间和事实都将证明这一点。

培 林

2003年6月于哈尔滨

后记

在本书出版之际,我们首先要向书中述及的李厚宾等26位抗日志士和受难同胞表示深切的哀悼,向他们的亲人表示诚挚的慰问!与此同时,也向无数位牺牲在日军细菌部队魔窟中的先烈和同胞们表示深切的悼念,向他们的亲人表示诚挚的慰问!

我们在反复的调查访问过程中,得到了众多受害者家庭、亲人和见证人的全力配合和真诚帮助。没有他们的帮助,本书的撰写根本无从谈起。因此,在本书出版之际,特向他们表示由衷的感谢!特别需要感谢的是李厚宾烈士之子李钢先生,他耐心而热情地多次接受我们的调查、采访,为我们提供了大量自己珍藏的照片、文物和家谱等重要证据资料;带领我们在虎林各地奔波寻访,还多次往返于虎林与哈尔滨之间,以配合我们的调查研究,我们内心对他充满感激。

本书是国家中日历史研究基金项目“日军细菌战‘特别输送’追踪调查”课题的最终成果,如果没有该基金的支持,我们的一切调查研究工作都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要向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和全体工作人员表示诚挚的感谢!

我们在调查寻访过程中,得到了黑龙江、吉林、山东和北京等地各级政府和档案、史志、公安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我们的诚挚谢意!

本书在调查研究和撰写过程中,一直得到了黑龙江省社科院院长步平先生的关怀和支持,并为我们查询有关档案资料提供了重要帮助,在此特向步平先生表示诚挚的感谢。

在我们的调查过程当中,得到了各方面人士的无私而又十分重要的帮助,需要向他们表示特殊的感谢。首先是黑龙江省饶河县原史志办主任姚中蟠先生,为我们提供了林向阳、王乐甫两位受害者及其遗属的线索。还有黑龙江省密山市文化局陈兴良局长,主动帮助我们找到了桑元庆的女儿桑桂芳。鸡西市检察院的王闻涓女士,在我们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帮助我们找到了刘文秀的亲人。还有黑龙江省虎林市水利局老局长孙志松、虎林市政协主席王吉厚、虎林市虎头镇老支书姜福顺、密山市档案局老局长杨桦等,都曾帮助我们多方寻访受害者遗属、证人、家乡等。没有这些人士的帮助,我们的调查研究就不会有如此丰硕的成果。

本书的三位作者在课题的设计、调查和研究撰写过程中都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辛培林先生是国内研究日军细菌战罪恶史的先驱者之一,在本课题的策划设计和先期研究中,辛先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课题组成立后,因忙于准备和参加细菌战受害者对日诉讼以及其他临时的重要科研任务,辛先生没能参加课题的调查工作,实为憾事。但是,辛先生在百忙之中仍对课题调查过程给予了热情的关怀和及时的指导,并撰写了至关重要的第一章第一节。刁乃莉女士参加了大部分的调查寻访工作,本书收入的大部分文字图片资料和访问录音、笔录材料等,亦由刁女士负责加工处理。杨玉林主持参加了课题的策划设计、框架编排和全部的调查研究工作,撰写了第一章第二节至第四章的调查研究成果,并负责对全书内容进行修改、审校和最后定稿。

由于本书作者是第一次进行这种大规模、长时间的实证调查研究;由于本书涉及的对象和资料纷繁复杂;更由于作者的研究能力和水平所限;本书在相关的理论观点、历史事实和研究结论等方面出现一些不准确甚至错误之处是在所难免的。因此,我们非常欢迎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细菌战史研究的同行和本书所涉及的知情者给予批评指正。

作 者

2003年6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日本关东宪兵队特别输送追踪--日军细菌战人体实验罪证调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玉林//辛培林//刁乃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902573
开本 32开
页数 37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6
出版时间 2004-09-01
首版时间 2004-09-01
印刷时间 2004-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65.606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3
143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9: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