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蒋介石传(上中下)
内容
编辑推荐

蒋介石,字中正,中国近代发展史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之一,浙江奉化人,本书通过大量真实的资料向世人介绍了中国的“法西斯”——蒋介石的一生,他那扑朔迷离的家世,蜚短流长的婚恋,风雨载途的宦海,难挽既倒的兵败,不堪回首的逃亡,色厉内荏的反攻,是是非非的性格,有惊无险的劫难,神秘兮兮的亡故……

目录

第一章 乡里少年初长成

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l

 1 溪口蒋家1

 2 先祖、父亲和兄弟姐妹4

 3 严师慈母王采玉10

二、少年不识愁滋味14

 1 瑞元无赖14

 2 初懂人事17

 3 蒋毛联姻20

三、寻找自身出路23

 1 四处投师23

 2 结识恩师陈其美26

 3 入学保定军校   29

第二章 从辛亥革命到永丰舰赴难

一、活跃在辛亥革命前后32

 1 东渡日本学军事32

 2 参加辛亥革命36

 3 流亡日本40

 4 投身反袁斗争43

二、沉浮上海滩51

 1 娶侧室姚冶诚51

 2 混迹上海滩  53

 3 娶妻陈洁如  57

三、游离广州城60

 1 初试牛刀60

 2 往返徜徉64

 3 赴难永丰舰68

 第三章 在统一和巩固广东革命根据地中

一、出任黄埔军校校长73

 1 筹建黄埔军校73

 2 主政黄埔77

 3 培养了大批政治军事人才82

二、平定商团叛乱和第一次东征86

 1 黄埔校军出发平叛86

 2 攻克淡水和棉湖之战90

 3 攻克惠州95

三、平定杨刘叛乱和军政整顿99

 1 肃清刘杨势力99

 2 国民政府成立和国民革命军整102

四、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105

 1 第二次东征和惠州战役105

 2 华阳遇险和第二次东征胜利108

 3 南征邓本殷和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11l

第四章 国民党新右派的领袖

一、利用党争,牟取私利116

 1 逼走胡汉民,挤走许崇智116

 2 利用戴季陶主义120

 3 对西山会议派又打又提124

二、制造中山舰事件130

 1 事件的缘由和经过130

 2 中山舰事件处理结果137

 3 蒋介石一箭三雕140

三、整理党务案142

 1 对苏联态度的前后变化142

 2 对中共态度的变化过程145

 3 党务整理过程149

第五章 北伐和清党

一、攻占湖南湖北155

 1 就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155

 2 首战湖南158

 3 平定湖北165

二、攻击赣闽浙沪宁171

 1 攻克江西171

 2 攻克福建176

 3 光复浙江179

 4 攻占沪宁182

三、分裂与清党186

 1 迁都之争与军党之争186

 2 争取财阀、列强和帮会192

 3 使政变合法化198

 4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201

第六章 建立和稳定南京国民政府

一、奠都南京206

 1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206

 2 调整与汉方和冯方的关系208

 3 兵败徐州和第一次下野212

二、蒋宋联姻和第一次复出216

 1 宁汉合流与蒋的外游216

 2 蒋宋联姻218

 3 复职 223

三、与国民党内部政敌的争斗228

 1 与汪精卫斗法228

 2 与胡汉民的约法之争234

 3 再次下野239

第七章 荡平地方军阀

一、蒋桂重开战246

 1 逼走白崇禧246

 2 计赚李济深249

 3 蒋桂大战251

二、蒋冯战争256

 1 事起编遣会议256

 2 一败冯玉祥259

 3 冯玉祥的二次倒蒋260

三、大战中原265

 1 从电报战到阵地战265

 2 蒋、冯、阎中原大战268

 3 取得全面胜利271

四、促使东北易帜276

 1 张作霖的"对等议和"276

 2 蒋张合辙279

  第八章 南京政府的内政和外交

一、南京政府的运行285

 1 训政开始285

 2 政治体制的演进和宪政的准备288

 3 强化意识形态管理和特务统治294

 4 新生活运动的兴起300

二、十年经济建设304

 1 《土地法》的推行和新财经政策304

 2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和成就308

 3 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312

三、全新的中国外交政策315

 1 上台前后的外交努力315

 2 "改订新约"运动319

 3 与苏联交恶322

第九章 打击进步人士和进攻红军

一、镇压共产党人和民主人士326

 1 捕杀共产党人326

 2 镇压国民党左派329

 3 文化围剿和迫害民主人士331

二、"围剿"中国工农红军335

 1 "围剿"红军的战略部署335

 2 对红军的一、二、三次"围剿"337

 3 第四次"围剿"红军340

 4 第五次"围剿"得逞344

三、追剿红军与收拢地方政权348

 1 陈济棠、何键、桂系不出力348

 2 吃掉王家烈,收买龙云,制服刘湘352

 3 蒋氏夫妇巡视华北、西北357

第十章 面对日寇的步步紧逼

一、日益严重的外患 361

 1 南京,听到了沈阳的枪声361

 2 不抵抗和二次下野   364

 3 面对日益高涨的抗日热情  368

二、和平解决西安事变371

 1 张学良囚蒋371

 2 和平解决事变375

 3 囚禁张学良382

三、全面抗战前的一些准备386

 1 全国一致,团结御侮386

 2 抗日的国防战略和战时经济的实施   388

 3 寻求外交支持和处理华北事变392

第十一章 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

一、庐山听到了卢沟桥的枪声397

 1 一开始,并不清楚日本人的企图397

 2 准备应战400

 3 态度强硬的庐山谈话405

二、决心以战求存411

 1 平津陷落411

 2 全体起立,赞成对日作战413

三、艰难的举国西迁418

 1 淞沪危急,国府迁渝418

 2 实施大后方战略422

 3 组织人员工厂内迁428

第十二章 组织几次大会战

一、艰苦卓绝的淞沪会战434

 1 集结重兵于淞沪434

 2 中国军队主动出击439

 3 陷日寇于泥淖之中443

二、痛别首都南京447

 1 对南京实施短期固守447

 2 中国人不会投降451

三、惨胜台儿庄455

 1 枪毙韩复榘455

 2 台儿庄大捷458

四、组织武汉会战463

 1 最大的一次会战463

 2 实现了持久消耗的战略意图467

第十三章 苦撑待变的外交

一、寻找抗战盟友472

 1 求助英美472

 2 争取苏联援助476

 3 立足于本民族抗战479

二、硝烟背后的阴谋和交涉483

 1 从容应对陶德曼"调停"483

 2 中日密谈一直未停489

三、把握国际变局495

 1 漫长的等待495

 2 宋子文使美498

 3 英美决定援助中国502

第十四章 抗战时期的内政

一、整顿国内事务507

 1 统一思想,振兴国民党507

 2 在南岳整顿军队511

 3 与汪精卫决裂516

二、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523

 l 利用抗日的民族情绪523

 2 国民精神的总动员526

三、经略西南为后方530

 l 打开四川大门530

 2 蚕食"云南王"536

 3 为退向西北做准备540

第十五章 成为大国领袖

一、出任中国战区最高统帅545

 1 迟到的对日宣战545

 2 召开中、美、英重庆军事代表会议55l

 3 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554

二、远征缅甸558

 1 中英共防缅甸558

 2 中国派出精锐之师562

 3 史迪威签发错误命令567

三、出席开罗会议572

 1 蒋介石成为世界四巨头之一572

 2 确立了各自的责任575

 3 解决战后问题58l

第十六章 争取国际社会支持

一、出访印度585

 1 表明中国的四点意见585

 2 会见圣雄甘地590

 3 宋美龄向印度妇女界宣传抗战592

二、第一夫人当特使596

 1 宋美龄肩负重任596

 2 会晤罗斯福60l

三、在美国和加拿大的活动607

 1 登上美国国会讲坛607

 2 在美游说和加拿大之行610

 3 巨大的轰动效应614

第十七章 从"溶共"、限共到反共

一、有军队、有政权的合作618

 1 中共协助正面战场战斗618

 2 中共开辟敌后战场622

 3 想搞两党合并和统一625

二、"溶共"政策628

 1 五届五中全会形成反共文件628

 2 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632

 3 严令新四军北撤635

 4 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641

三、中国命运之争645

 1 中国,命运之船向何方?645

 2 理论的攻势648

 3 后院不稳开六大650

第十八章 在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上的努力

一、废除不平等条约655

 1 中国要求修约655

 2 新约的签订658

二、在外交斗争中665

 1 雅尔塔:蒋介石被盟友暗算665

 2 莫斯科:蒋介石成了盘中669

 3 华盛顿:全力帮助蒋介石674

三、在香港、台湾和东北问题上的谈判677

 1 "恢复台湾,巩固中华"677

 2 香港留余恨682

 3 东北不尽情685

四、经略新疆和西藏698

 1 新疆:收服盛世才698

 2 经略西藏692

第十九章 取得抗战的胜利

一、1944:黎明前的黑暗698

 1 日军先发制人698

 2 兵败河南,不祥的开局700

 3 再战湖南,更多的遗憾703

 4 桂柳会战,雪上加霜709

二、云开天朗712

 1 西南边境传来好消息712

 2 从湘西开始反攻715

三、一个大国的胜利719

 1 太阳旗落下719

 2 军事受降721

 3 "三九良辰",普天同庆726

 第二十章 从重庆谈判到关闭和谈大门

一、重庆谈判730

 1 蒋介石摆下鸿门宴730

 2 领袖交锋734

 3 继续和谈739

二、全面接收和还都南京744

 1 对沦陷区的"劫收"744

 2 凯旋回南京750

三、关闭和谈大门754

 1 政协决议--写在纸上的民主754

 2 全面内战爆发前的较量757

 3 关闭和谈大门761

 第二十一章 从发动内战到大决战失败

一、内战一直没有停过767

 1 和谈背后的军事冒险767

 2 东北,内政外交的交会点77l

 3 武力接收,捷报频传775

二、发动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780

 1 走向全面内战780

 2 首战中原784

 3 全面进攻失败788

三、重点进攻和分区防御的失败793

 1 哑铃式战略和丧师孟良崮793

 2 占领延安和重点进攻失败798

 3 总结1947年的战况803

 4 战略防御计划失败807

四、战略决战失败813

 1 失去设防坚固的济南城813

 2 东北决战失败818

 3 徐蚌会战失败821

 4 丢失平津824

第二十二章 政治经济的总崩溃

一、丧失统治的合法性829

 1 得罪天下读书人829

 2 触动生斗小民利益833

 3 难以驾驭的国民党836

二、制宪国大和行宪国大841

 1 制宪国大841

 2 当选中华民国总统843

 3 与桂系视若水火847

三、经济走向总崩溃852

 1 四大家族引发天怒人怨852

 2 经济的总崩溃856

 3 铁腕也无力挽回的经济863

 第二十三章 第三次下野和退出大陆

一、离别南京和溪口" 869

 1 第三次下野869

 2 转入幕后遥控875

 3 离别故乡溪口镇  880

二、重返政治舞台885

 1 布置上海防务885

 2 东南沿海防御失败890

 3 西北、绥远断了指望894

 4 湖南两广丢失899

四、凄然离开大陆903

 1 陪都饱尝凄苦的风雨903

 2 到成都再建指挥中心907

 3 诀别大陆911

第二十四章 "保卫大台湾"

一、收缩战线,集兵保台916

 1 集兵保台916

 2 台湾岛在风雨中飘零920

二、高叫"保密防谍"924

1 政治宣传和戒严令924

2 制造文坛奇冤929

三、不可放过一人935

 1 治乱世用重典935

 2 虚伪的民主政治939

四、打击台独势力943

 1 "台独"的起源一943

 2 制服"台独"分子廖文毅945

 3 不给"台独"势力以生存空间950

第二十五章 建立国际"反共防线"

一、--我们的共同利益是反共"955

 1 出访菲律宾、南朝鲜955

 2 美国要筑一道反共产党的墙959

二、意外的惊喜965

 1 简直不敢相信965

 2 第七舰队侵人台湾海峡968

 3 杜鲁门给“国军”参战投了否决票972

三、美蒋共同防台977

 1 甜果与涩果977

 2 台美签约981

四、建立"反共同盟"985

 1 接待南朝鲜总统李承晚985

 2 建立亚太地区"反共军事联盟"988

 3 筹组"世界反共联盟"992

第二十六章 改造国民党

一、国民党的改造运动995

 1 "复职"视事995

 2 检讨与反省100l

 3 "改造"声势颇大1005

二、改造后的国民党   101l

 1 陈诚只是一条狗1011

 2 "我的短处是严家淦同志的长处"1015

三、到台高官的下场1021

 1 白崇禧成了笼中鸟1021

 2 "山西王"阎锡山赋了闲1024

 3 何应钦失权未失宠1026

 4 陈氏兄弟去养鸡、卖报1032

第二十七章 "反攻复国"

一、"三民主义光复大陆"1037

 1 "新"理论哲学基础1037

 2 三民主义"新"解1039

二、"反攻大陆"变奏曲1045

 1 一、二、三、五计划1045

 2 "反攻"变"光复"1050

 3 "毋忘在莒"1053

三、"反攻复国"行动1061

 1 金三角"反共游击军"106l

 2 历次对大陆的窜扰1064

 3 "反共游击军"的最终命运1069

 4 海岛骚扰大陆1070

四、究竟谁攻谁1074

 1 一江山岛被人民解放军占领1074

 2 金刚计划1078

 3 "台澎金马"的"金"1080

第二十八章 建设"三民主义模范省"

一、发展资金和土地改革1089

 1 大陆财富、美元和侨资1089

 2 乱中求稳之首计1095

 3 "土改"三部曲1098

二、管好钱袋子1103

 1 台湾的欧哈特1 103

 2 在钞票上做文章1104

 3 敛财有道1109

三、工业的勃兴1112

 1 工农业平衡发展1112

 2 台湾特色的现代化1116

第二十九章 走不出去的"外交"

一、"苏俄在中国"1121

 1 反苏"圣经"1121

 2 苏、蒋"私通"1124

二、英法日弃蒋记1130

 1 英国率先行动1130

 2 戴高乐的"独立外交"1131

 3 一衣带水的转向1134

三、"汉贼不两立"1140

 1 "控苏案"1140

 2 "联合国代表权保卫战"1142

 3 "宣布"退出联合国1146

四、"尼克松不是个东西"1152

 1 "雷诺案"1152

 2 台美"蜜月"1154

 3 "庄敬自强"1156

第三十章传子,还是传贤

一、弹丸江山父传子1163

 1 蒋经国呼之欲出1163

 2 吴国桢被逼出走1166

 3 孙立人遭遇横祸1172

二、《自由中国》案1177

 1 终身"总统"1177

 2 《自由中国》的呼声1180

 3 胡博士之苦谁人知1185

三、"伟大的父亲"1191

 1 门生让太子1191

 2 严家淦:yes man1196

 3 "内举不避亲"1200

第三十一章 病逝于台湾岛

一、生活中的蒋介石1206

 1 蒋介石的一天1206

 2 中正头、微服出行和咬文嚼字1211

 3 "面试"考官、骂人和事必躬亲1215

 4 日常生活和审美情趣1218

 5 疑神疑鬼和信仰122l

二、油尽灯枯1225

 1 多病多灾1225

 2 路遇横祸1229

 3 迷信1232

三、病床春秋1236

 1 昏睡半年1236

 2 宋美龄陪床1242

四、"驾崩"和葬礼1248

 1 病逝于清明节1248

 2 暂厝于慈湖行馆1256

试读章节

“素居”是蒋家祖宅,与玉泰盐铺相距约500米,为一幢二层小楼,有房10余间。蒋介石的祖辈有三兄弟,属“斯”字辈,依次取名为斯生、斯水、斯千,起房名依次为夏房、商房、周房。斯生子名肇余,斯水无后,斯千生二子,长子肇海,嗣于斯水,次子肇聪,承接自己的香火,三家房名依旧。蒋介石的父辈,肇海无子,肇聪生有介卿、介石二子,乃以介卿过继给肇海,为夏房,介石继承周房。蒋介石之弟瑞青出世后,周房又一分为二,名丰房、镐房,乃取周文王建都丰邑,周武王建都镐京之意。瑞青天亡后,合称丰镐房,由蒋介石独撑门面。

蒋介石发迹之后,于1930年对丰镐房进行了翻修。因正对着蒋家大门的山峰叫笔架山,旧时迷信风水,有言“对着笔架山,代代儿孙会做官”,丰镐房的黑漆木结构中式大墙门没有拆改,维持原状。风水先生曾说,这大门的位置和高低、大小恰到好处,若是稍加改变,恐会引起宅第龙脉的动荡。为扩建丰镐房宅邸,蒋介石特地在溪口上街新造了28间楼房,动员原住在丰镐房周围的蒋家同族人家迁居,因上街好做生意,大家都乐意,27家都应命搬走了,只有一家不愿迁移,蒋介石也没有坚持。这样,丰镐房围墙外就留着那么一个不大协调的折角。

扩建后的丰镐房营造精致,用料讲究,但规模并不大,共有大小楼房49间,系旧式世家府第建筑。整个建筑为“前厅后堂,两厢四廊”格式。前厅题额“素居”,正中设佛堂和一套卧室,犹如蒋母王氏生前居住时一般陈设。卧室平素关着,只有葛竹至亲如王贤裕、王贤钜两舅公一家来时方可进去住宿。后堂为“报本堂”,三字为吴稚晖所题。堂上供有蒋家四代的神主牌位,即曾祖蒋祈增夫妻、祖蒋斯千夫妻、父蒋肇聪及妣徐氏、孙氏、王氏,还有亡弟瑞青。

报本堂东厢楼上,陈设均为西式,是为宋美龄准备的卧房。宋美龄来溪口时,只是由蒋介石陪同参观过,并没有住,而是常宿文昌阁。西厢房的布置,则全是中式家具,为毛福梅的卧室。

蒋介石发迹后,除特殊情况外,每年清明或自己的生日,总要回乡。清明回乡是扫墓祭祖,生日回乡是为了避寿。特殊情况,如1927年,第一次下野后即隐居溪口,以退为进,不久东山再起。1936年,西安事变后,于1937年初回故乡调养,并在家中办了两件事,一件是为他的哥哥蒋介卿办丧事,一件是为从苏联返回的儿子蒋经国补办婚事。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溪口“光复”,蒋介石父子重返故乡,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

1949年,局势急转直下,蒋家王朝在大陆的统治即将覆亡,蒋介石第三次下野,再次退居溪口,住了三个月。表面上是在野之身,了无牵挂,纵情于湖光山色,其实已知辞去故乡的时辰迫近,何日得归遥不可期。因此,在此期间,他做了一切拜别故乡的事。

直到1949年4月21日渡江战役开始以后,他还滞留溪口,恋恋不去,期盼着奇迹出现。然天意难违,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在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攻势面前如雪崩而解,蒋介石不得不于4月25日最后辞别故乡,败走台湾,作古孤岛,再也未得重返溪口。1949年,解放浙江过程中,毛泽东曾于5月6日指示部队:“在占领奉化时,不要破坏蒋介石的住宅、祠堂及其他建筑物。”P2-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蒋介石传(上中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何虎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518818
开本 16开
页数 12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10
出版时间 2005-08-01
首版时间 2005-08-01
印刷时间 2006-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2.0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80.25
印次 3
出版地 北京
230
160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3: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