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令人联想起苏霍姆林斯基、布鲁纳、加德纳等教育名家的书。书中60位活跃在教育改革与教育科研前列的著名校长,在教育思想、办学体制、学校管理、课程教材、课堂教学、学校德育、教育技术、校园文化等领域,谈论了自己宝贵的经验,这是他们用自己的智慧与心血在教苑里创造的最美丽芳香的花朵,其科学性、权威性为杏坛所认可。
图书 | 60个校长的智慧谈话/学校教育科研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令人联想起苏霍姆林斯基、布鲁纳、加德纳等教育名家的书。书中60位活跃在教育改革与教育科研前列的著名校长,在教育思想、办学体制、学校管理、课程教材、课堂教学、学校德育、教育技术、校园文化等领域,谈论了自己宝贵的经验,这是他们用自己的智慧与心血在教苑里创造的最美丽芳香的花朵,其科学性、权威性为杏坛所认可。 目录 1/丛书编委会《学校教育科研丛书》总序 1/张民生序 2/唐盛昌 超越自我,追求卓越,向世界一流学校迈进 9/刘京海 在尝试中成功 在自主中成功 16/柴志洪 搞好课程建设 培养高素质人才 22/顾惠樑 积极探索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规律 27/洪雨露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兴趣教育 33/胡雨芳 负责:为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38/李汉云 坚持人本管理,开拓办学新思路 45/仇忠海 全面发展 人文见长 51/孙稼麟 “研究型”:以文化定型学校品牌 57/王志刚 为学生搭建文理兼通的平台 63/吴子健 开展学制改革探索人才成长规律 69/杨安澜 执著地追求,不断地创新 75/张正之 让每一个师生都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 81/赵凤飞 学会选择主动学习卓越发展 87/赵家镐 将校长的人格魅力转化为育人的强大力量 94/卞松泉 志在教育 勤在管理 100/程彪 攀登素质教育的高峰 106/程华 不断推陈出新 提高管理效益 111/董耀棠 建构自主教育模式 推进素质教育发展 117/冯永熙 让每个学生都有一颗健康的心 123/顾正卿 “好学力行”,构建以校为本的德育机制 129/管彦丰 优化师资素质 推进分层教学 135/何晓文 团队合作 追求卓越 142/胡文龙 发现问题 解决难题 提高质量 148/胡善通 分层递进,让每位学生学有所成 154/胡银弟 优化课堂心理环境 探究课堂教学模式 161/黄荣奎 以人的发展理念设计学校教育 167/金维良 开展围棋教育 探索特色学校之路 173/季萍 给学生一个全面发展的时空 179/康士凯 厚德:学校发展的基石 185/李昌群 以科学教育推进高中教育现代化 191/李海棠 弘扬“长征”精神 实施“三自教育” 197/刘嘉方 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203/郎建中 文化立校 追求品位 21O/柳泽泉 建设富有人文精神的学校 216/鲁慧茹 让每一位学生主动、愉快地学习 221/任博生 弘扬“生长创造”传统培育现代气魄中国人 228/石惠新 为学生架设通向世界的桥梁 234/沈建华 抓住教学动态管理 寻找师训和管理突破口 240/宋崇鑫 “发展性教育”夯实学生发展基础 245/童永歙 传承育才教改精神 开创素质教育新路 251/陶德林 继承传统 科研兴校 257/汤雁 构建“智慧育人”的新型办学模式 262/王以权 在科技教育的旗帜下开拓前进 268/王洪伟 依法办学,构建现代学校制度 273/吴国丽 实践美育生活化焕发师生生命活力 279/吴伟国 着眼未来的自主发展教育 285/项政 坚持教育创新,培育“双高双强”型学生 291/许榕 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搭建舞台 297/叶立安 致力于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的“大教育” 303/余慧斌 师生心心相印 铸造健康人格 308/袁小明 做理念领先的学者型校长 315/杨明华 承担名校文化使命培育时代大同新人 321/杨泰山 积极探索优化师资队伍的方法途径 328/杨荣 学校:引领师生走向幸福的乐园 334/朱吉政 办现代学校:让教育更贴近学生 340/张人利 “按最佳发展期设课,创最近发展区施教” 346/张雪龙 在思考与实践的互动中提升办学质量 352/张治 培养参与能力 提高参与品质 358/郑延定 做强学校离不开先进理念的支撑 365/周清贤 寻找学校主动持续发展之路 371/赵忠钟 重视基础道德 培养崇高理想 376/后记 试读章节 长期以来,师资队伍的建设一直是许多校长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的“一个心病”,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叹息:“教育改革,谈何容易啊!我们的教师素质跟不上啊!”而这些年来,向阳小学在这方面走出了一条比较成功的道路,洪校长能不能在这里也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一些思考、做法和心得呢? 我们应当把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放到整个学校管理当中去考虑,并始终贯彻“教师要尊重和理解学生,领导要尊重和理解教师”。可以说,我的师资管理的指导思想是“尊重理解教师,让每个教师获得成功”。即“容人之短、待人有情、助人成功、激人追求、让人参与”。 一要容人之短。每个人都有不足之处,作为学校的领导不要老盯着教师的短处,而是要多宽容他们的短处,多看他们的长处。譬如,我校有一个教师业务上很有水平,就是个性太强,脾气急躁。但是,我还是坚持力排众议,在工作上大胆地发挥她的长处,让她担任学科教研组长,并请她带教两位青年教师,这使她很受感动,在以后的工作中,她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她的带领下,组里的各项工作都进步很快,不仅她的组室被评为“区文明组室”,而且她本人也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园丁”,她所指导的两位青年教师也连连在区、市获奖。所以说,只有容人之短,才能更好地用人之长。 二要待人有情。这个“情”字说说容易,但做起来却难,难在哪里?难在校长付出的一定要是真情,那种虚情假意的“情感投资”只能蒙骗教师一时,其结果必定适得其反。外区有一位青年教师,曾两次获得“市优秀园丁奖”,一次获得“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竞赛一等奖”。她愿意到我校来工作,可是原校的领导说什么也不肯放,该区教育局领导也出面做工作,许以种种条件挽留这位青年教师。为使她能到我们向阳小学来,我冒着大雨骑着自行车赶往她的学校,一个一个地做校长、书记、教导主任的工作,最后终于“感动了上帝”,这位青年教师得以高高兴兴地来到了向阳小学。事后,她说,“如果不是校长冒雨来做工作,我已经答应领导不调了”。实践证明,待人有情绝不是小恩小惠式的关心,而是尊重人的情感世界、消除人的沉重感和压抑感,而以亲切感和信任感取而代之,这种互相尊重、互相承认、互相促进的亲切感和信任感是有利于人的发挥的,同时也是有利于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 三要助人成功。“使自己获得成功”是广大教师的一大愿望,譬如,老教师希望自己能被聘为导师或指导教师;青年教师希望自己能早日成为“新星”、“新秀”、“新苗”等。所以,要使学校留得住人才,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校的领导要从各个方面帮助教师,促使他们早日获得成功。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师们真正感到“这里是我发展的地方”。 P30 序言 校长,对于学校发展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话:“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虽然决定一所学校好不好的因素很多,但是这句话从一个侧面概括出了一个为大多数人所认同的道理:校长,作为诸多办学因素之一,在决定学校发展的重要性中占有相当大的权重。在一个既“管理”又“教书”又“育人”的教育领域里,上海的优秀校长们充分地展示了过人的才干和高超的领导艺术,本书中60多位校长在办学中体现出来的成功经验和求索轨迹,再一次证明了校长对于办好一所学校的重要价值和校长特有的智慧。 “校长智慧”是优秀校长智力和能力的最集中表现。在多年的校长生涯中,校长经历了无数的人和事——面对数以百计的各具个性的教师和职2T_、数以千计的朝气蓬勃而富有创造力的学生,调配着并不十分宽裕但也为数不小的物力、财力和人力,在优化和组合中放大了教育教学资源的效益。校长正是在对这些工作的富有创造性的处理和整合中,实现了校长的人生追求,体现了校长的价值,凸现了校长最精华的智力和能力。 多年的改革,上海形成了一大批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中小学校,这是上海教育的骄傲。在这个优秀的群体中,既有一批历史名校,它们与时俱进,学校又焕发出了新的生命活力,也有一批原来并不知名的学校,借教育科研的春风,成为新的“名校”。在这个优秀的群体中,一些校长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将先进的办学理念转化成了教育生产力;一些校长将自己的人格力量渗透入日常的管理工作之中,孜孜以求,无怨无悔,带出了一支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一些校长以课程教材改革为契机,推进学校的跨越式发展;一些校长始终突出德育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带动学校全面改革,探索出一条办学的新路。 把这些校长的办学智慧记录下来,并让这些智慧在上海基础教育新的一轮发展中发挥作用,是我们十分重要的责任。当前,上海市中小学正进入新老校长交替期,一大批富有经验的老校长、名校长已经离开或即将离开岗位,一批年轻有为的中青年校长正走到教育管理的前台来。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这项任务就显得更为紧迫。本书编者为了原汁原味地保存这批宝贵的财富,选择了访谈录的形式,与校长零距离地接触、沟通、对话和设问,尽可能从这些名校长身上“挖”出“真经”。他们的愿望是:让这些校长的智慧在上海市中小学新一轮的发展中焕发出新的光彩。我完全赞成编者的想法,希望新世纪的校长们博采众长,站在巨人簿肩上,创造出更为辉煌的业绩,把上海的基础教育引上一个新的台阶。 张民生 后记 经过大半年紧张的访谈采写,我们终于走遍了60多所中小学,采访了60多位活跃在上海市教育改革与教育科研前列的著名校长。在这跨越2l世纪的前后一二十年里,这些校长们坚持以科研为先导,积极投入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他们不仅努力攻读现代教育理论,而且身先士卒,带领教师们纵身投人教育改革的历史潮流,在教育思想、办学体制、学校管理、课程教材、课堂教学、学校德育、教育技术、校园文化等领域,创造出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这是校长用自己的智慧与心血在教苑里创造的最美丽芳香的花朵。 但是,星转斗移,青黄交替。眼下许多经验丰富的老校长、名校长都将卸甲离开,同时,一大批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校长正在接过老校长交给的学校管理的重担。在这“大交替”的历史时刻,我们考虑到应该努力保留这些有为的老校长、名校长创造的成功经验,为正在走上岗位的中青年校长提供一套宝贵的管理教材。因此,《上海教育科研》杂志副主编马联芳会同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研究人员盛天和、李丽桦、李伟涛,以及方有林、沈江、张瑞田、朱旗、徐嵘、宋子成等10人,不避寒暑,奔走城乡,登门采访,灯下写作,终于完成此书。我们主要考虑能将这些老校长、名校长的思想、经验原汁原味地记录下来。所以,采用访谈录的方式,以期能与校长们零距离沟通。另外,这次为了提高本书的教育理论水平与实用价值,能更好地理解与收录校长管理智慧,我们选择了10来位教育、心理、中文等学科的硕士来承担此次采访任务。马联芳、盛天和、方有林承担了修改编辑统稿任务。本书篇目排列顺序为:教育功臣,特级校长,校长;并辅以汉语拼音字母的顺序。特此说明。 在本书成书的过程中,得到了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胡兴宏所长、上海教育出版社李刚、耿坚先生的大力指导与帮助。胡兴宏所长认为此书是一本荟萃近期上海中小学教育改革与管理成功经验的有价值书籍,决定将此书列入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的“学校教育科研丛书”。国家督学、上海市教育总督学、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张民生更是在百忙之中抽空为本书作序。在此一并致谢。我们希望本书对中小学的领导能有所启发、有所帮助。由于成书时间紧迫,在采写编辑出版过程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大家原谅,并给予批评指教。 编者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60个校长的智慧谈话/学校教育科研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马联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09362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76 |
版次 | 2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45 |
出版时间 | 2005-06-01 |
首版时间 | 2005-06-01 |
印刷时间 | 2007-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637.1 |
丛书名 | |
印张 | 24 |
印次 | 4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40 |
宽 | 169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