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问鼎21世纪新文化/福卡智库
内容
编辑推荐

当今世界,正处于人类文明转型的阶段,“星云型文化”正日益成形,以其“碰撞性”、“学习性”、“前瞻性”和“创造性”的品质,将问鼎21世纪。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由“树根型”文化转向“星云型”文化的过程。

序言

对于文化,很多人都能有感而发,并且颇有见地。的确,身处拥有数千年灿烂文化的中国,没有一定的文化观是很难以置信的。一谈到关于文化研究的作品,几乎所有的学者、文化人都会不约而同提出雷同的模式,即研究文化一定得以史为鉴,这是前提。倘若忽视历史与传统,那便是肤浅的、不严谨的、没有权威可言,研究者也是缺乏功力的,甚至是一派胡言。在我国想成为一名出色的文化学者难度很大,因为你若因循守旧,便很难超越前人,始终生活在“大家”的阴影中;你若不拘常理、突破创新、标新立异,那就要承受各种“卫道士”的批判与封杀。而且若不按沿袭成形的文字、观点、风格、逻辑、模式来研究,结果就可能完全被视为“另类”,研究成果就不会被认可,乃至被否定。

造成文化领域“板结”的主要原因有二:其一,过分看重历史的权重,对历史发展的原有规律顶礼膜拜,少怀疑,不否定。“历史是未来的坐标”、“原有规律绕不过”,对此说法几乎没有人置疑,也正因如此,才会出现固化的文化研究模式,连学术风格都要整齐划一。历史文化之根已深深扎在文人的心中。其二,正因为原有规律极其重要,才会有为归纳一般规律而出现的各色各样、完美的理论体系,并以为可以用此理论体系,达到“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终极目的。黑格尔的思想体系极其完整,甚至《反杜林论》的主角——欧根·杜林也自命不凡地认为他的哲学可以“终结”一切思想问题。其实,每种体系都有不同的时代背景与假设前提,而它们又处于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之中,以至于一个体系刚刚诞生就可能被现实抽掉理论前提,结果是出尽洋相。现实生活始终领先理论研究,这也是对“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的无奈解读。

当今世界,正处于人类文明转型的阶段,日新月异的技术突破正不断地抽掉现存文明的基石。千百年来,人类坚信发展中的因果关系,可是在亚原子世界里,因果关系的概念不复存在,有的只是可能性。历史经验、原有规律在分析现实、预测未来过程中的权重正在下降,这是个令人颇感无奈的趋势,然而这种无奈却是世界文明巨大进步的前提,它要求人类更换视角,用新的思想方法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再按以往的一般规律指导实践,则有可能重复刻舟求剑的故事。“不换脑子就得换位子”。对于国家来说就是被边缘化,国家战略受制于人。没有文化上的革命。企业竞争、民族竞争、国家竞争就只能停留在现有基础上。不可能发生重大突破性进步。倘若一定得讲历史与原有规律,那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凡是成功者都是革命派,最本质特征就是否定历史,敢于超越,用特殊性突破原有规律制约。

符合这种特征的国家,其文化就是以“星云型”为标志的,即强调碰撞、冲突、扩张、否定,面向未来,以探索、征服未知为导向,受历史沉淀的影响较小,或有选择地接受历史的经验。这种国家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属于食肉动物,是掠食者,其思维方式是警惕而又富于攻击性,处于主动,只关心吃与被吃这两件事,相应的行动也以屹或逃为主。上述描述在现实中的载体就是美国,它也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国家之一。它的成功在于它无“根”(历史短,吸收欧洲文明的精华,剔除了糟粕),只是目前美国文化开始进入“寻根之旅”,即把自己的经历模式化、固定下来后再去“格式化”其他文化,比如“华盛顿共识”就充当了美国格式化全球的主要工具,当然它也是美国文化有根化的标志。不过,美国社会的智者们也在反省,并提出如何确保活力的建议,如约瑟夫·奈的“软实力”,布热津斯基的“大抉择”,以及亨廷顿的“我们是谁”等。

与“星云型”文化相对称的就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树根型”文化。这种文化的现实载体的思维方式与食草动物相似,只关注一件事,即是否被吃,若是则跑,若非则和平共处,基本处于被动,不会主动打别人的主意。根本原因就是在于“树根型”文化重视历史沉淀,喜欢从历史中寻找现实的依据,热衷于各执一词、互相争辩,也就习惯于内讧而不擅长“走出去”,不愿意考虑“天际线那边的事情”,坚持历史原教旨主义,认为原有规律可以解决一切,只要不断反省、提高修养,就可以“治国平天下”,进而趋于保守、封闭,以搞体系为荣。在对待掠食者的威胁时要么回避,要么将其同化,成为“树根”的新枝。不过,福祸相倚,并非全中国人都是如此思维,邓小平的“三论”(猫论、摸论、不争论)却有意无意地否定了“树根型”文化的特征:用“猫论”的现实主义对待一切问题。摆脱历史的制约(对“两个凡是”的态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对阶级斗争的否定等);“摸论”则体现以探索为主、不搞体系的原则:“不争论”等于给创新以空间,鼓励尝试、纠错,干了再说,不急于定性,不在意言行是否有历史依据、符合文献精神。

恰恰是这种“树根型”文化社会中的“叛逆”,才带来中国二十几年改革的成就,并用事实达到“解放思想”的目的,使中国人能够创造“经济奇迹”。只是他的这种不动声色的超前意识并未给文化界以冲击,使人们意识到文化人应该锦上添花,沿着邓小平的思想为创新社会提供土壤与文化基础。

21世纪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原有规律的边际效用在递减,传统文化的前提被抽掉,“非典型”的变化成为潮流,无拘无束的创新大行其道。在这种环境下,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就是文化的革命与转型,即由“树根型”转向“星云型”,把“创新是民族之魂”落到实处。

这种转型注定是漫长而痛苦的,不经历几次大挫折与痛苦的磨难,很难达成发自内心的共识。集体处于“树根型”文化影响下的远东地区目前正在遭受被历史问题纠缠不清的困扰,上自政府,下到百姓,情绪越来越激动,态度越来越坚决。韩国人甚至不惜以自焚、集体切手指等方式来表达感情。现实与本地区发展的历史逻辑并不一致。欧盟的出现无疑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只是远东地区的文化碰撞尚未经历“八十一难”,还无法享受“正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问鼎21世纪新文化/福卡智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上海福卡经济预测研究所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689745
开本 32开
页数 14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0
出版时间 2005-08-01
首版时间 2005-08-01
印刷时间 2005-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世界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112
丛书名
印张 4.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5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0: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