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古代诗文今注辨正(精)/汉语言文字学研究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我国是古文献大国,古代诗文典籍很多。因此,正确地注释古文特别是选入各种教材中的古文是非常重要的。本书作者针对古代汉语的注释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将考察辨析出的一些古代诗文和医古文的词语及其注释,集成此书,目的在于给古代文选注释提供一些参考,使注释质量进一步提高。

序言

1989年以来,笔者在高校主要从事古代汉语教学,讲授內容除古代汉语知识外,有一部分是古代文选。教材先后使用王力主编《古代汉语》和郭锡良主编《古代汉语》,并参考一些其他同类教材、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以下简称《作品选》)以及古文选篇原书注本等。这些教材或注本人都出自名家,文选多为古今常选篇目,因而注释简明精当,质量比较高。但其中有些注释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词义注释不确,如《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乃自强步,日三四里。”王力主编《古代汉语》注:“强步,勉强走路。”勉强走路是消极被动的,而触龙此话意在表明多散步有益于身体,是积极主动的,因此“强”字注释为勉强不确,应注释为勉力或努力。二是词义理解有误,如陆机《猛虎行》:“急弦无懦响,亮节难为音。”朱东润主编《作品选》注:“亮节,高亮的节操。”实际上“亮节”指音而言,意义是响亮的击节声,“节”不是节操,而是古乐器名。三是弄错语法,如《左传.秦晋殺之战》:“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朱东润主编《作品选》注:‘:之以为戮,同以之为戮.”把“之”看做介词“以”的前置宾语。实际上古代汉语“之”作介词“以”的宾语不位于介词前,此“之”是主谓间的连词。四是弄错语气,如《尚书.西伯戡黎》:“我生不有命在天?”这句话用反问语气表达殷纣王自命有天命的意思,但有的注释认为句子是陈述语气(在句末标句号),致使句意与原文相反。五是不明假借,如《论语.为政》:“思而不学则殆。”注者多用清代王引之的观点,释“殆”为疑惑,实则《论语》这句话意为“只思不学则殆止不通”,殆假借为音近的滞,训止。六是未晓用典,如李清照《金石录后序》:“遂妄言有颁金之语。”朱东润主编《作品选》释“颁金”为“寄顿金银财物”,又说“以玉器贿赠金人”;王仲文《李清照集校注》引他人说法,释为“献壁”或“通敌”金人,又疑“原文误”。实则“颁金”意为悬赏取信,典出《史记》商鞅变法移木颁金故事,后引申为重金收购,李清照文中用重金收购义。七是不合文化常识,如《水经注.江水.三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朱东润主编<<作品选》注。“奔,指奔驰的快马。”实则《晋书.天文志》说:“流星……大者曰奔,奔亦流星也。”郦道元以“奔”、“风”形容江水迅疾,皆用天象词语,“奔”指流星,不指马。八是歧解严重,这类现象不少,如《诗经.小雅.节南山》。“天子是毗。”米东润主编《作品选》释毗为优厚,王力主编哎古代汉语》释为辅助;《孟子。粱惠王上》:“为长者折枝。”其中“折枝”有折树枝、按摩、弯腰鞠躬等三种解释;同篇“乐岁终身饱”的“终身”有一辈子、终年、众身、中身、经常等五种解释。

除上述问题外,注音不确、断句不当、误解古人注语等方面的问题,也时有所见。

一般来说,学生和老师在学习和讲授古代文选时,大都要参考注释。现行教材或注本存在一些问题,对学生正确阅读、理解和教师正确讲授古文,都是不利的;特别是注释中一些分歧严重的疑难问题,长期没有定论,教师和学生无所适从。

为了准确地理解和讲授古代文选,笔者在教学申每遇到这类注释,都随手记下;进而查阅资料,写成札记或短文考察辨析,或确定其义,或更正其误,或证其一说,或提出新见。时间一长,篇数渐多,少数投到刊物上发表,多数积在案头。现在略加收集整理,编在此书中。

2001年下半年,我所在的文学院承担了国家高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任务,院里让我给培训班的教师们讲讲“古代汉语与中学语文教学”,并发给两本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和第三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3月第2版),以便讲课更好地结合中学教学。拿到教材后,我把里面的文言课文及注释通读一遍,发现有些注释也存在问题,随手记下20多条。次年暑假,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年会,议题之一是“训诂学与中学语文教学”,于是挑出其中19条,略加考证,写成《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商兑》一文,参加年会交流(收入《中国训诂学研究会论文集》,2002)。平时在学校因教学任务较重,我已多年没有带学生到中学实习,因此对中学语文了解不多。这次培训班的课使我关注到中学语文教学,特别是中学文言文教学。随后我把近年出版的高中和初中《语文》共找来十几本逐本阅读,发现的问题更多。其中有些问题跟前面提到的《古代汉语》或古文选注本相同,有的则是《语文》教材新出现的。针对这些问题,也随手札记,考察辨析,或投到刊物上发表。现在连同尚未发表的一并收在这本书申,供《语文》编者及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本书最后有十几条是有关医古文注释的辩正,那是在前几年给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中医专业学生讲授医古文时写的。讲课使用的教材是段逸山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医古文》。这本教材很有影响,再版十多次,已发行80多万册,但其中少数注释仍有商榷的余地。笔者考辨了17条,有的发表于《文献》或《中国医学教育研究进展》(第10卷),现也收在本书中。

我国是古文献大国,古代诗文典籍很多。少数人因专业需要,必须阅读较多的整本古书,而大多数人只需阅读一些典范的古代文选、具备一定的古文水平就可以了。现在的中小学乃至大学,古文教学大都以文选形式进行,原因恐怕也在于此。 因此,正确地注释古文特别是选入各种教材中的古文,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注释不确或注释错误,众多的学生或读者以讹传讹,负面影响将非常广泛。笔者不揣浅陋,考察辨析一些古代诗文和医古文的词语及其注释,并集成此书出版,目的在于给古代文选注释提供一些参考,使注释质量进一步提高。

收在本书中的辨正文章或长或短,凡180篇,分为古诗(含词、曲)、古文(含骈文、传奇、小说)和医古文今注辨正三部分。每部分大致按时代先后排列。医古文部分因教材编有少量普通古文,最后有两条是普通古文词语的辨析,本应列在第二部分,考虑其注释出自《医古文》,今仍列在医古文类。辨正以词语为题,先引该词语出现的原文,次列今人注释,后用“按”字领起辨正內容。所辨正的注释及重要引文,用脚注注明出处。文中辨正的注释有些是古人的,但为今人所沿用,故也视为“今注”。书名题为《古代诗文今注辨正》。古书引文一般用简体字,个别非繁体不能说明所论语义的,用繁体字。古诗文篇名有的略有不同,一般以所引首家注本为准(个别例外)。书后用附录列出每条词语所在古诗文篇名,以便读者对照和查阅。

古今社会文化不同,语言差异很大。从而致使古文难读,注释偶有疏漏失误。笔者学习和讲授古文,虽尽力以求正解,但因学识水平有限,书中错误也在所难免,诚望读者不吝指出纠正。如果因本书的错误使读者引出一个正确的结论,这本小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方有国

                    2004年12月25日

                   于西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古代诗文今注辨正(精)/汉语言文字学研究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方有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巴蜀书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597446
开本 32开
页数 320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05-02-01
首版时间 2005-02-01
印刷时间 2005-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
丛书名
印张 10.62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10
145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8:5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