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地质之光(李四光的故事)/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以世界五千年科学技术史为经,以各时代杰出的科技精英的科技创新活动作纬,勾画了世界科技发展的生动图景。作者着力于科学性与可读性相结合,思想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通过故事来讲述科学发现的真实历史条件和科学工作的艰苦性。

《地质之光:李四光的故事》为其中一册,由李方正编著。

李四光,中国著名地质学家,湖北省黄冈县回龙山香炉湾人,蒙古族,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大学,获博士学位。首创地质力学。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之后李四光的著名事迹也被翻拍为电影。1932年任中央大学代理校长,又任重庆大学教授。为中国甩掉“贫油”帽子,创立地质力学理论。为中国“两弹”作出了突出贡献。

内容推荐

《地质之光:李四光的故事》为“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中一册,由李方正编著。

《地质之光:李四光的故事》介绍了李四光独立思考、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百折不挠、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他在工作生活中宝贵的协作、友爱、宽容的人文精神。使青少年读者从他的故事中感受科学大师们的智慧、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验方法,受到有益的思想启迪。从有关人类重大科技活动的故事中,引起对人类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密切关注,全面地理解科学,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在知识经济时代理智地对待科学、对待社会、对待人生。

目录

地质之光

东渡日本

在英国留学

北大轶事

蜒科揭秘

创立地质力学

发现冰川

在英国讲学

逼上庐山

迁往桂林

辗转奔波

出席国际地质会议

回到祖国

委以重任

科学传友谊

探索石油

预报地震

打开地下热库

鞠躬尽瘁

试读章节

地质之光

1964年,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李四光作为人民代表出席了会议。一天,一位大会服务人员,在代表的座位间穿行着,他在寻找一位科学家。当这位服务人员来到一位身材高大、两鬓斑白、面色白净而又文质彬彬、书生气十足的老人面前,躬身低语地对老人说道:

“请您到北京厅去一下。”

话音刚落,服务员便转身离去了。

当时,这位老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他按通知急步来到了北京厅。大厅里空无一人,他便向大厅内的小会客室走去。当他看见这里毛泽东主席独坐在沙发上时,便以为服务员转告有误,认为是自己走错了地方,于是连忙道歉:

“主席,对不起,我走错了门。”说完就转身往回走。

这时毛泽东主席健步迎过来,紧紧握住他的手,并亲切地说:

“没有走错,就是我请你来的。”

两人坐下后。毛泽东主席风趣地说道:

“李老,你的太极拳打得不错啊!”

李老不解其意地回答道:“我的身体不好,刚学会一点,打得很不好。”

后来,他从毛泽东主席后边的谈话中,才理解到,毛泽东指的是地质部和石油部在中国大地上找到了石油的事。

毛泽东主席接见的这位老人,不是别人,就是当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杰出的地质科学家李四光教授。

李四光这个名字,在20世纪的60—70年代,已响彻神州大地。周恩来总理称他是。对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是有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号召全国科技人员向李四光学习。

李四光是地质之光,是科学之光,是中华学子之光。

可是,在这个光辉名字的背后,却隐藏着他青少年时期的辛酸往事,也包含着一个趣味横生的故事。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1889年10月26日出生在湖北省黄冈县的回龙山镇。他的祖父母都是蒙古族,母亲是汉族。祖辈时家境贫寒,祖父早年去世,祖母带着他的父亲(李卓侯)四处乞讨,流落到湖北省黄冈县回龙山镇。从此祖母和父亲二人住在一个破庙里,父亲白天上山打柴,晚上读书习字。当时是科举制度,父亲长大成人后,考中了秀才,在破庙里教私塾,以此糊口,维持生活。

仲揆自幼受到贫穷生活的困扰和压力。当他五六岁时,就上山打柴,一来供家里烧柴用,二来挑到街里去卖,以换回油盐酱醋和补贴家庭的其他费用。从他懂事起,就跟着父亲读《诗经》、古文等。他兄弟姐妹6人,生活上的穷困使全家经受着苦难。当他12岁的时候,母亲用出嫁时的衣服给他改做了一件棉袄,从邻居那里借来路费,让他到武昌报考武昌高等小学。  1902年的冬天,长江江面上漂浮着一只逆流而上的小帆船。仲揆身着蓝布长衫,上罩一件青布对襟马褂,背后拖着一条长长的辫子,瞪着一双乌黑的眼睛,坐在船板上机灵地东张西望。他将乘坐这艘船去武昌报考武昌第二高等小学堂。这是仲揆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看到波涛汹涌与蓝天一色的长江,江面上空与落霞齐飞的水鸟,它们有时随着船尾的浪花低飞、尖叫、盘旋,以及它们搏击江水的壮景。这一切都使他激动不已。满怀凌云的壮志,走出穷乡僻壤,去干一番大事业。

李仲揆来到报名处,买来一张报名单,欣喜若狂地读了报名单上的栏目:姓名、年龄、性别、籍贯、学历等。然后坐下来开始填写表格。由于几天的劳累,加上不平静的心情,填表时竟在姓名栏里写了个“十四”二字。啊!把年龄填到姓名栏了。他顿时毛骨悚然,怎么办呢?重填一张,又没有钱买报名单。于是,他冷静地思索着。好,只有将计就计了。他把。十”字改成李字,于是表格的姓名栏里出现了“李四”字样。然而。他又想到张三李四,觉得太俗气了,又难听,使他难以接受。正踌躇中,他忽然抬起头来,一眼看见了大厅正中挂着的一块横匾,上面刻着“光被四表”4个大字。他的目光不觉停在这4个大字上,凝视了许久。顿时,眼光更凝聚在这个“光”字上。有了,后面再加上一个“光”字吧!姓名栏里变成了“李四光”3个字。他认为四面都有光明,前途是有希望的,这意思似乎还可以。

从此,虽然朋友们仍称他仲揆,可他的大名就叫李四光了。这就是李四光名字的由来。

李四光报考武昌高等小学堂时,试卷答得很好,名列第一。但当时的社会,是有钱人的社会,成绩优秀不一定被录取。主考先生知道这考取第一名的是个穷孩子,就不打算录取他,幸好,其中有个教师是李四光父亲的学生,他对主考先生说:

“这是我老师李卓侯的儿子,很聪明,读书很用功,还是录取了吧!”

就这样,李四光进入了这所高等小学堂读书。

武昌高等小学堂,是当时湖广总督张之洞办的,目的是为了给朝廷培养富国强兵的人才。张之洞曾经说过:

“中国不贫于财,而贫于材”。张之洞主张“先真材,择时用”。他认为“小学为急材第一”。鉴于此,他规定:在高等小学堂读书的学生,凡成绩优秀的,都可以保送到英国、美国、德国、法国、日本去留学。

P11-15

序言

十一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前院长、两院院士

路甬祥

放眼21世纪,科学技术将以无法想象的速度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将全面崛起,国际竞争与合作将出现前所未有的激烈和广泛局面。在严峻的挑战面前,中华民族靠什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人才,靠德、智、体、能、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今天的中小学生届时将要肩负起民族强盛的历史使命。为此,我们的知识界、出版界都应责无旁贷地多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精神养料。现在,一套大型的向广大青少年传播世界科学技术史知识的科普读物《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出版面世了。

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所和温州师范学院、吉林省科普作家协会的同志们共同撰写的这套丛书,以世界五千年科学技术史为经,以各时代杰出的科技精英的科技创新活动作纬,勾画了世界科技发展的生动图景。作者着力于科学性与可读性相结合,思想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通过故事来讲述科学发现的真实历史条件和科学工作的艰苦性。本书中介绍了科学家们独立思考、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百折不挠、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他们在工作生活中宝贵的协作、友爱、宽容的人文精神。使青少年读者从科学家的故事中感受科学大师们的智慧、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验方法,受到有益的思想启迪。从有关人类重大科技活动的故事中,引起对人类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密切关注,全面地理解科学,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在知识经济时代理智地对待科学、对待社会、对待人生。阅读这套丛书是对课本的很好补充,是进行素质教育的理想读物。

读史使人明智。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灿烂的科技文明,明代以前我国的科技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涌现出张衡、张仲景、祖冲之、僧一行、沈括、郭守敬、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这样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科学家,而在近现代,中国具有世界级影响的科学家并不多,与我们这个有着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并不相称,与世界先进科技水平相比较,在总体上我国的科技水平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当今世界各国都把科学技术视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把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当做提高创新能力的战略方针。我国也不失时机地确立了科技兴国战略,确立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全民素质,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创新人才的战略决策。党的十六大又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形成比较完善的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需要一代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需要更多更伟大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才。我真诚地希望这套丛书能激发青少年爱祖国、爱科学的热情,树立起献身科技事业的信念,努力拼搏,勇攀高峰,争当新世纪的优秀科技创新人才。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地质之光(李四光的故事)/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方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8461398
开本 16开
页数 11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2-10-01
首版时间 2012-10-01
印刷时间 2012-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1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6.14-49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25
150
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0:2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