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永远的丰碑(11)
内容
编辑推荐

一部新中国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团结奋斗的历史;一部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永葆先进性的历史!”《永远的丰碑》展示的这些优秀党员、革命先烈和劳动模范的动人事迹,对于唤起人们心中的激情,进一步发挥共产党员先进性,对于教育人们尤其是年青一代不忘历史、传承革命英烈的高尚情操和优秀品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内容推荐

一部新中国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团结奋斗的历史;一部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永葆先进性的历史!”《永远的丰碑》展示的这些优秀党员、革命先烈和劳动模范的动人事迹,对于唤起人们心中的激情,进一步发挥共产党员先进性,对于教育人们尤其是年青一代不忘历史、传承革命英烈的高尚情操和优秀品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便于广大读者朋友的学习和阅读,我们根据人民日报刊登的新华社通稿及其排序,把《永远的丰碑》的内容编纂成册,分批出版。

“鲜红的党旗上凝结着革命英烈的鲜血,共和国的旗帜上飞扬着先进模范的丰采”。我们应当永远铭记这些优秀人物和先烈的英名和伟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发扬他们不灭的精神!

目录

编者的话

俞作豫

赵博生

王步文

寻淮洲

孙津川

黄 甦

朱云卿

何昆 李超时

郝清玉

曾士峨

刘愿庵

郭滴人

孙玉清

曾日三

朱克靖

梁鸿钧

麦 新

潘心元

古 柏

田波扬和

陈昌甫

贺 昌

王 光

吴富莲

武胡景

萧永智

何孟雄

陈海松

田位东

吴运铎

杨 松

周维炯

杨石魂

试读章节

王步文

“是革命家,是教育家,怀如此奇才,生而无愧;为革命死,为大众死,仗这般大义,死又何妨!”

这是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任书记王步文烈士英勇就义前高声朗诵的自勉挽联。这是烈士忠于党,忠于人民的铮铮誓言,也是烈士的高尚品质、志向和人生观的真实写照。

王步文,原名王伟模,1898年出生于安徽省岳西县。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先后任安庆学生联合会委员、安徽学生联合会副会长。1921年4月,王步文与舒传贤、许继慎、彭干臣等发起成立了安徽省最早的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共安徽省党组织最早的领导者之一。1924年,进入上海大学学习,并以个人身份加入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中国国民党。

1925年6月王步文赴日留学,参加组织中共东京特别支部。1927年2月,王步文按党的要求回国到上海,在中共中央组织部工作,同时任国民党上海特别市党部组织部长、上海总工会青年部部长,参加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大革命失败后,王步文任中共安徽省委临时委员会委员,负责组织工作,领导党组织的恢复与重建工作,积极传达和贯彻党的八七会议精神。1927年12月领导安庆地区一二·八暴动。1929年任中共中央巡视员,深入皖中、皖西等地指导工作,布置武装起义,为随后著名的皖西六(安)霍(山)武装暴动作了组织和思想准备。1929年9月,王步文奉调到上海参加中央干部训练班,结业后,留下主持训练班的教务工作。

1930年9月,中央决定正式成立安徽省委,王步文任省委书记兼宣传委员。1931年4月6日由于叛徒告密,省委机关遭破坏,王步文不幸被捕。

反动当局先是以高官厚禄引诱,继而指使叛徒劝降,遭到王步文的坚决拒绝。敌人又动用各种酷刑,将他的皮肉烧焦,筋骨打断。但王步文始终坚贞不屈,严守党的机密,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崇高的革命气节。当穷凶极恶的敌人无计可施,决定枪杀他时,王步文从容不迫地为自己写出了上述自勉挽联。

1931年5月31日,王步文拖着沉重的镣铐,带着遍体的伤痕,高唱着《国际歌》,大义凛然地走向敌人的刑场,他慷慨激昂地对难友们说:“同志们,共产党员是杀不完的……让我的鲜血去浇灌自由之花吧!”年仅33岁的王步文就这样英勇就义了。

P8-9

“鲜红的党旗上凝结着革命英烈的鲜血,共和国的旗帜上飞扬着先进模范的丰采”。我们应当永远铭记这些优秀人物和先烈的英名和伟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发扬他们不灭的精神!

从今年2月1日开始,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和各省区市主要新闻媒体共同推出了《永远的丰碑》大型主题宣传活动,每天介绍一位优秀共产党员或革命先烈或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正如人民日报在“开栏的话”中指出的:“80多年来,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无数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一部新中国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团结奋斗的历史;一部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永葆先进性的历史!”《永远的丰碑》展示的这些优秀党员、革命先烈和劳动模范的动人事迹,对于唤起人们心中的激情,进一步发挥共产党员先进性,对于教育人们尤其是年青一代不忘历史、传承革命英烈的高尚情操和优秀品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便于广大读者朋友的学习和阅读,我们根据人民日报刊登的新华社通稿及其排序,把《永远的丰碑》的内容编纂成册,分批出版。

“鲜红的党旗上凝结着革命英烈的鲜血,共和国的旗帜上飞扬着先进模范的丰采”。我们应当永远铭记这些优秀人物和先烈的英名和伟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发扬他们不灭的精神!

                        2005年3月

序言

从今年2月1日开始,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和各省区市主要新闻媒体共同推出了《永远的丰碑》大型主题宣传活动,每天介绍一位优秀共产党员或革命先烈或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正如人民日报在“开栏的话”中指出的:“80多年来,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无数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一部新中国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团结奋斗的历史;一部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永葆先进性的历史!”《永远的丰碑》展示的这些优秀党员、革命先烈和劳动模范的动人事迹,对于唤起人们心中的激情,进一步发挥共产党员先进性,对于教育人们尤其是年青一代不忘历史、传承革命英烈的高尚情操和优秀品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便于广大读者朋友的学习和阅读,我们根据人民日报刊登的新华社通稿及其排序,把《永远的丰碑》的内容编纂成册,分批出版。

“鲜红的党旗上凝结着革命英烈的鲜血,共和国的旗帜上飞扬着先进模范的丰采”。我们应当永远铭记这些优秀人物和先烈的英名和伟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发扬他们不灭的精神!

                        2005年3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永远的丰碑(11)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新华月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10055107
开本 32开
页数 9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
出版时间 2006-04-01
首版时间 2006-04-01
印刷时间 2006-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图书小类
重量 0.09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263
丛书名
印张 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85
129
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8: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