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教育蓝皮书(2004年)
内容
编辑推荐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招生舞弊、高考改革问题……重重问题困扰着我国的教育,本书集合我国的众多教育专家,以民间视角,就这些问题作了深刻的剖析,它既是研究,记录,又是参与建设。相信会对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不错的理念。

内容推荐

本书是由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组织编写的年度教育研究报告。本书以民间视角关注中国教育问题,2004年的若干重大教育事态如高考和招生舞弊、大学生心理健康、农民工子女教育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以"大事记"和"附录"等形式,对2004年的教育事件做了比较翔实的记录。  本书不仅可以作为教育工作者的工具书,对关心中国教育的各界人士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目录

目  录

第一部分主报告………………………………………………(1)

2004年的中国教育:科学发展观的视野……朱永新(1)

第二部分专题报告…………………………………………(21)

两会视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话

教育…………………………………张荣伟 史晓白(21)

NGO与中国教育发展…………………………贺春兰(45)

一流大学:梦想与现实…………………………王明洲(62)

剪不断,理还乱:2004年中国高考改革纵

横观………………………………………………尹艳秋(85)

透视高考和招生舞弊…………………………杨东平(103)

网事漫谈:青少年道德建设问题……………杨韶刚(117)

A级通缉令:严重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陶新华(133)

文白之争与读经之辩………………赵红霞 刘炜茗(147)

教师发展:回眸与展望…………………………丁林兴(160)

农民工子女教育:弱势群体教育、留守孩子

教育……………………………………………郭彩琴(179)

第三部分2004年中国教育大事记……朱永新 丁林兴(1 97)

第四部分文献和附录………………………………………(289)

200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89)

教师关心的70个教育问题………计科宪 汤 灏(295)

在线(www.edu01.cn)教师的声音:中国教育

问题知多少……………………………………朱永新(303)

关于青少年偶像崇拜的调查报告……………何小忠(314)

网络,爱你要商量--来自山西省太原市未成年

人上网状况的报告…崔士军 许凌云 靳丽华(332)

中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问题

调研报告……………………………………………

……·中央教科所教育发展研究部专题研究组(337)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农村教育的对策--吉林省

舒兰市农村教育问题调研报告………………………

……………中央教科所"农村城镇化及其教育

发展问题研究"课题组(346)

苏州民工子弟状况完全调查……蒋新华 朱启松(356)

教育局长眼中的教育经费--对302个全国地(市)、

县教育局长的调查…刘亚荣 张 婕 于京天(362)

2004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王明洲(371)

后记………………………………………………………………(413)

试读章节

  2003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对于我国的教育事业县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建立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努力实现教育在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方面的协调统一,保障教育的均衡和可持续发展,进一步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人和自然的共同发展。教育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非常密切。第一,一个国家的教育发展状况,如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人均受教育年限、公共教育经费投入的比率、区域教育的发展状况等最能体现一个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程度。第二,科学发展观的重点、难点都在教育上。有资料表明,我国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占35%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5%的水平。2003年,我们消耗了全世界钢铁的26%、石油的30%、水泥的60%,才创造了全世界GDP的4%。这与我国教育发展尤其是职业教育的落后有密切的关系。我们的教育到底是"以人为本"还是"以考为本",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还是片面、失调、不可持续地发展,是统筹兼顾还是顾此失彼?这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上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三,中国教育存在的许多问题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                                

 第1页  --树立全面发展观,使教育服务于人的和谐发展 教育的全面、和谐发展,一是指教育系统自身的全面发展,即各类型教育的全面发展。二是指教育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现实中的人是全面的、丰富的、完整的人,无论处于哪一种社会分工中的人都是以综合的素质和全面的社会身份出现,没有纯粹的经济人、政治人、文化人或生物人,而是一个现实的完整的社会人。功利化教育把受教育者分离成一个个单面人、一张张教育目标的碎片或实现某个特殊目的的种种工具。人的和谐发展的关键是将现在的以"考"为本改变为真正的以人为本。考试制度尤其是高考制度的改革就显得非常迫切。我们建议高考制度应该有一个深刻的变革。第一,应该将国立大学、省立大学、市立大学和民办大学进行分类的独立考试。建议国家集中力量办好10所一流国立高校,每省办好1~2所省属高校,有条件的地市办好1所市属大学;国立大学要面向全国公平招生,必须是全国统一的试卷或者是国立大学联考的试卷,严格按照分数录取,不允许有地区的分数差异。可以定向为边远地区培养人才,但是也必须在全国范围内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而且大学毕业后必须根据合同去边远地区工作一定时间。省属和市属大学可对本地区学生实行适度优惠入学政策。有条件的城市可以像国外社区大学那样凭高中毕业证书免试入学。民办学校则完全自主录取。所有学校必须把录取的情况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                                第9页

序言

由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主持撰写《中国教育蓝皮书》的创意,是希望在官方的、学院的报告之外,提供一个更多体现民间视角、民间立场的年度教育报告,为中国教育发展和改革建言献策,并为急剧变革之中的中国教育留下鲜活的民间纪录。自去年出版了第一部之后,由朱永新教授主编的《中国教育蓝皮书(2004年)》又问世了。

这部蓝皮书比较全面地反映了2{304年中国教育发展改革的整体状况,讨论了本年度若干重大的教育问题,强调社会视角和大教育视角,重视研究性和可读性的结合。继续了我们所追求的民间立场,更多地表达了第一线教师、学生、家长的观点,从而使它既具有相应的理论性、研究性,又可以作为工具书帮助人们全面了解年度中国教育的发展现状;同时汇集了来自政府、学界、媒体、学校等不同方面的丰富信息,提供了观察中国教育的不同视角,是一本既有理论和学术价值,又具可读性的研究报告。

2004年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第一年。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和教育现代化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以科学发展观的视野透视、反思中国教育,便成为2004年中国教育界的重要任务。如总报告所指出的,这是因为教育应当首先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实现在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等方面的协调统一,保障教育的均衡和可持续发展;同时,q-国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围绕发展观的转变,本书就网络与青少年道德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师发展、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高考制度改革、文白之争与读经之辩、创建世界一流大学、NGO与中国教育发展、两会代表委员话教育等专题,进行了深入的揭示和探讨,一些视角和专题是很独特的,许多见解深入、生动,发人深思。

教师成长、未成年人道德建设、弱势群体的教育这样的概念既是本书的特别关注,也是中国教育需要长期关注的重要主题。因而,本蓝皮书既是一种研究,一种记录,也是一种参与,一种建设。当然,作为教育类"皮书""的一名新生,它仍然极不成熟,有待探索和成长,有待读者的批评和市场的检验。希望通过我们持续不断的努力,能够将《中国教育蓝皮书》打造成为一个优秀的品牌。为此,要特别感谢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使我们的梦想成为可能;感谢朱永新教授为此书倾注的心血,他的才学和人格魅力感染、改变了许多师生,将教育从一种职业上升为一种理想,上升为生活和生命本身。

 2005年1月13日

后记

作为一本表达民间声音的教育研究报告,蓝皮书不是为了做宣传、唱赞歌,而是力求突出实证性、年度性,主要以数据和事实说话,忌讳教科书式的理论阐述,当然,也要有一些基本的观点和评价。本书旨在讲清楚中国教育发生了什么,尤其是2004年发生了什么,语言力求高度凝练、概括、准确,不讲那些穿靴戴帽的套话,各项研究注重独立见解、民间性和真实性,这是本书的基本写作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是当前各行业各部门建设与发展的基本思路。2004.年的中国教育还存在着不少非科学发展的现象,这不仅表现在宏观的国民教育制度、规模、类型、结构及区域推进方式上,还表现在微观层面的课程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及教育的理念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教育最需要、急需要贯彻科学发展观。紧扣时代脉搏,以民间的立场关注和审视一年来的重大教育事件、教育问题,致力于公共教育政策研究,汇聚来自各界的民间教育智慧,为中国教育发展献计献策,促进中国教育改革,这是编写本书的根本出发点。 本书由朱永新拟定全书提纲,然后集体讨论、分工写作,最后由朱永新、张荣伟负责统稿。 本书写作过程中参阅了一些媒体的重要文献资料,在此,向相关媒体和相关文献资料的作者表示诚挚谢意。有些附录的作者尚未及取得联系,望予谅解,并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的联系方式是:zhrongwei88@163.com。本书的出版得到了高等教育出版社的鼎力支持,为此我们也深致谢忱。由于能力有限,时间仓促,书中不妥之处,敬请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朱永新                             2005年1月13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教育蓝皮书(2004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永新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40172089
开本 32开
页数 41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0
出版时间 2005-03-01
首版时间 2005-03-01
印刷时间 2005-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1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52
丛书名
印张 13.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21:4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