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为众多青年艺术家展示艺术才华的画集,一个品位著名高等学府老师和同学好作品的全新的“读画”世界,一种凭着某种想象去虚拟的图象世界,一份广大专业人士和美术爱好者上佳的“精神大餐”……(此套装饰画画集共12册)
图书 |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等美术院校装饰画新作)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一套为众多青年艺术家展示艺术才华的画集,一个品位著名高等学府老师和同学好作品的全新的“读画”世界,一种凭着某种想象去虚拟的图象世界,一份广大专业人士和美术爱好者上佳的“精神大餐”……(此套装饰画画集共12册) 序言 序言 ■聂跃华 ——关于“读画” 就画而言,无需更多的文字说明解释,它本身所携带的思想、情感、技巧信息就是它存在的足够理由,就是它的生命所在。至于读取它是否符合作者的思想并不重要。如何读取会因人而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也是艺术的魅力所在,是艺术可以培养创造性的一个方面。 关于艺术教学当然会涉及诸多创作方法和规律,但这一个鲜活的实践过程,如一定要写下来定格,就像时鲜的蔬菜成了风干的干菜,形象依然,色彩依然,但失去了生命的水分。我给读者最好的建议就是“读画”,这是我艺术实践与教学中的心得体会,它胜过千言万语。 我感谢出版社给了读者这样一个“读画”的机会,全是彩色的装饰画,这对于喜欢它的人来说,真是太好了!读者可以安安静静、踏踏实实、仔仔细细地品昧著名高等学府老师和同学的好作品,比找一两个熟人带着,匆匆地窥视一下教室中几张老师和同学未完成的作品强多了。我也感谢出版社给各院校创造了一次学术交流的机会,同行们可以不见面彼此“认识”切磋,节省了很多“开销”。当然有机会和同行们见面也是愉快的事。 出版社的同志要我写一点关于装饰画教学的文字,我觉得关于这方面的文字已经相当多了。实际上,了解装饰画的起源、特点、创作方面和技巧等知识性的东西不等于你就会喜欢装饰画,更不等于你就会画装饰画。喜欢不喜欢装饰画在于作品本身而不在于关于它的知识。对于初学者来说从作品入手更为直接,对行家来说一切尽在作品中,一切得与失、苦和乐明眼人一眼便识得。这本装饰画卷中的作品全部来自我本人的创作及我指导装饰课程的部分同学作业,他们并非完美,但都是来自自然、生活的真诚而新鲜的感受,体现了从自然中提炼艺术的教学思想,突破了传统的装饰模式,反映了作者独特的艺术视角、艺术想像和乙4.1-术创造,借出版之机与读者分享,与同行共同研究,希望大家批评、指正,共同提高。 如上所说,艺术欣赏的主要吸引力来自作品,它所要培养的是艺术直觉与图像性思维,而会不会画装饰画,首先在于你是否喜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喜欢的东西自然会多看几眼,爱不释手地依样画葫芦,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也是一种学习方法,对于略知一二的人来说自然会细看其中的奥妙:色彩是如何搭配的,构图是怎样经营的,形象又是如何提炼的等等。还是那句话,“读画”是学习装饰画乃至一切视觉艺术形式的最好途径。不信?你试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等美术院校装饰画新作)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聂跃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河南美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011287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6 |
出版时间 | 2005-02-01 |
首版时间 | 2005-02-01 |
印刷时间 | 2006-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3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525.9 |
丛书名 | |
印张 | 3 |
印次 | 2 |
出版地 | 河南 |
长 | 210 |
宽 | 158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