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公司化社会与审美文化/艺术教育前沿论丛
内容
编辑推荐

而今世界大同,西方社会曾经出现的许多问题在中国正在出现或即将出现;然而西方人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方式和思想,却没有传到中国,而这些策略和思想又似乎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精华不谋而合。作者发现,中国古代历史思想和文化在二千年前发出的声音和描述的画面,至今还能引发世界上最有头脑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们的苦苦思索;她的许多核心理念,尤其是对生活、生命、艺术等问题的看法,至今还能对今日流行的公司人和公司文化起到纠正和救治作用。故而,在中国进入公司化社会时,重视两方教训,同时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乃是一件必然的事情。

内容推荐

本书认为,所谓的后现代社会也是一个公司化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公司权力与国家权力并存,而在对个人的控制方面,公司权力又大于国家权力。公司就像一个大机器,具有自身内在的规定和命令,要求公司人无条件执行并要求每个公司成为单向发展的技术人或担当一个角色。公司人一生必须按照公司的内在要求发展。其工作的空洞、单调和虚假,其扮演角色的无奈以及大众文化消费之引诱,使公司人远离了真正的艺术与审美,在异化的泥潭中越陷越深。本书在分析了公司化社会的种种弊病之后,对公司人提出艺术化生存的建议,并对如何以艺术的力量改造公司人的意识、生活、工作、交往等,作出详细的描述和分析。

目录

序言

上编对公司文化的历史回顾

第一章 公司文化的发生

一“美国之梦”

二堕落之源

三公司——一种失去人性的机器

四公司意识

五人格的分裂和“角色监狱”

六无穷的消费与环境的污染

七工作的空洞和虚假

八“群体”的失去

九“大众文化”的生成

十剥夺与替代

十一包装与虚假

第二章 反抗与试验

一物极必反

二造反运动

三新意识

四“在一起”

五对抗异化——以服装为例

六对“工作”的审美改造

七追求审美感受

八向人的整体开放的艺术

第三章 当代审美文化的形成

一当代审美文化的产生

二对“非暴力革命”的沉思

三建设审美文化:任重道远

第四章 “审美文化”概念在西方的提出

一“文化”本来就是审美的

二被误解为“休闲文化”

三文人的文化

四“人人都是艺术家”

五“为艺术而艺术”

六作为“文化核子”的艺术

七审美文化与大众文化

八让文学艺术成为人们的“共同文化”

九教育:审美文化的关键

第五章 审美文化:美国人的思考

一艺术化生存方式

二经验的完美即艺术

三思想、实践和伦理活动都可以成为艺术的

四生活走向艺术与艺术走向生活

第六章 审美文化:真善美重新融为一体的文化

下编  中国:出路与对策

第七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

一“文化”的含义

二中国古人的“文化”

第八章 老庄与中国早期审美文化

一审美文化与“道”

二文化与知识,二者不相等

第九章 审美文化与中国传统艺术

一“反者,道之动”——一融合的动力

二中国艺术与“非确定性”

三“技法”与“道”的合一

第十章 进入公司时代的中国审美文化建设

一对公司文化和公司意识之实质的深刻批判

二学校教育

三艺术

四媒体与大众文化

五急需审美文化的中国化公司社会侣

六工作的审美化

七对技术的审美超越

八建立审美的“社群”

九审美化的教育

十走向美好的未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公司化社会与审美文化/艺术教育前沿论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滕守尧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京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182146
开本 16开
页数 20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8
出版时间 2006-09-01
首版时间 2006-09-01
印刷时间 200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3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0
丛书名
印张 13.75
印次 2
出版地 江苏
240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3: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