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非常事(1840-2000中国历史的惊鸿一瞥)
内容
编辑推荐

时过境迁惟余雪泥鸿爪,琐屑末节暗藏滚滚风雷……本书以类似《世说新语》式的段落短语体裁,摘取了1840年到2000年间这一非常时期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片段、人物掌故,而历史往往为这些个人的、偶然的、甚至不起眼的情状所左右。全书共分为王朝、国运、政事、武功、官场、文景、学界、革命、世道、人情等十五篇。以故纸堆里的边角料还原出历史的原貌,从细枝末节里窥探出事件的真相。

内容推荐

历史往往为一些个人的、偶然的、甚至不起眼的情状所左右。近代中国百十年间,社会的跌宕,思潮的流变,任务的命运变幻,皆远甚于前。本书以《世说新语》类似的体裁,摘取此非常时期的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片段、人物掌故,力图以故纸堆里的边角料还原出历史的原貌,从细枝末节里窥探出事件的真相。全书共分为王朝、国运、政事、武功、官场、文景、学界、革命、世道、人情等十五篇。

目录

王朝第一

国运第二

政事第三

武功第四

官场第五

文景第六

学界第七

革命第八

世道第九

人情第十

风尚第十一

民声第十二

时弊第十三

灾难第十四

舆论第十五

试读章节

《南京条约》签订后,道光皇帝很难受。清史记载:“上退朝后,伏首于便殿阶上,一日夜未尝暂息,侍者但闻太息声,漏下五鼓,上乎顿足长叹。”

银库亏空后,道光帝下旨彻查。于是处分了自嘉庆五年以来历任的管库、查库官员,分别罚赔银两。已经死去者,由儿孙减半交纳。这其中甚至有慈禧的曾祖吉郎阿,他曾是管库司员之一。由于人早已作古,罚银由慈禧的祖父刑部郎中减半赔了两万余两,赔偿时又因拖延,被革职并加罚了百分之六十,后释放官复原职,继续赔款,一共赔了七八年才了结。对于此次库管渎职,道光帝大发雷霆,骂其“丧心昧良,行同背国盗贼”。

道光帝病重时,将奕诗、奕诉一起召到榻前,以便决定究竟由谁来继承皇位。两位王子事先都向各自的师傅讨教对策。奕诉的师傅旬秉恬教奕诉说:“上如有垂询,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奕诗的师傅杜受田则很会揣摩皇帝的心理,他献计道:“阿哥如条陈时政,知识不敌六爷。惟有一策,皇上若自言老病,将不久于此位,阿哥惟伏地流涕,以表孺慕之诚而已。”奕■如法炮制,道光果然大悦,说皇四子仁孝,于是把奕■定为皇太子。

1849年,道光帝病逝,奕诗即皇帝位,改次年为成丰元年,并加封奕诉为恭亲王。他之所以在奕诉的亲王爵上加一个“恭”字,目的显然是希望这位很受父皇喜欢的弟弟,对自己也能恭谨服从。当然,成丰对奕诉还是另眼看待的,1852年,恭亲王分府时,就把当时京城内最好的一座宅第赐给了他。

咸丰死后,年仅6岁的皇子载淳即位,上层统治者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权力角逐。以载垣、端华、肃顺为代表的8位顾命大臣,坚决反对太后垂帘听政,双方剑拔弩张,气氛极度紧张。当时醇郡王奕谭在热河,由于和小皇帝有着特殊的亲属关系,使得他果断地站在太后一边,并积极采取行动。他与在京师的恭亲王奕诉联络,在热河与北京之间,悄悄地进行着周密的政变筹划。其后,他亲自带兵在半壁店拿下了肃顺,把他解京弃市。关于奕譞的这段经历,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有生动的回忆:我很小的时候曾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王府里演戏,演到“铡美案”最后一场,年幼的六叔载洵看见陈士美被包龙图铡得鲜血淋漓。吓得坐地大哭,我祖父立即声色俱厉地当众喝道:“太不像话!想我21岁时就亲手拿肃顺,像你这样,将来还能担当起国家大事吗?”

成丰帝去世后,母以子贵,叶赫那拉氏成为皇太后,并垂帘听政。叶赫那拉家族也随之崛起:胞弟桂祥被封为三等奉恩公,享有公爵的尊荣及待遇;在此之前,慈禧的妹妹做了成丰七弟醇郡王奕譞的福晋。同治皇帝死后,按照慈禧的旨意,由奕譞的长子载湉继承大统。这样一来,慈禧依靠一条剪不断的婚姻红线,以伯母、姨母、太后的身份继续临朝。

1865年,在慈禧的暗中支持下,忽有翰林院编修蔡寿祺上疏参劾恭亲王奕诉。慈禧召集查办,随即以同治皇帝名义下诏:朕奉两宫皇太后懿旨:本月初五曰据蔡寿祺奏,恭亲王办事徇情、贪墨、骄盈、揽权,多招物议,似此劣情,何以能办公事?查办虽无实据,事出有因,究属暧昧,难以悬揣!恭亲王议政之初,尚属谨慎,迨后妄自尊大,诸多狂傲,倚仗爵高权重,目无君上,视朕冲龄,诸多挟制,往往暗使离间,不可细问;每曰召见,趾高气扬,言语之间诸多取巧妄陈,若不及早宣示,朕亲政之时,何以用人行政?凡此重大情形,姑免深究,正是朕宽大之恩!恭亲王著毋庸在军机处议政,革去一切差使,不准干预公事,以示朕曲为保全之至意。

清同治四年(1865年),被誉为西方铁路之父的铁道专家麦克唐纳·斯蒂芬生出现在金碧辉煌的琉璃瓦的大屋下,向同治小皇帝,实际是向龙椅之后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建议了一个发展中国铁路计划的神话:“以扬子流域的华中商业中心——汉口为出发点,修筑一条东通上海,西至四川、云南等省。直达印度的铁路干线。”为了证明他所言不谬,于是特地在宣武门外造了一条一里多长的小铁路,试验一列火车。当这个“怪物”汽笛一鸣,钢轮铁轨隆隆摩擦,声震京华。立在一旁的大臣禁不住大声疾呼,火车会震动先帝陵寝,于庙堂不利。当下“龙颜”大怒,命步军统领衙门,收了“怪龙”。斯蒂芬生非常失望地离开了中国,临走时不禁哀叹:“中国铁路时代尚未到来。”

1869年,太监安德海奉慈禧懿旨南下采购。其招摇过市,威风一时无二。山东巡抚丁宝桢早已接得恭亲王的书函,于是抓捕了安德海。安德海有恃无恐,威胁丁宝桢说:“你们找死吗?”丁宝桢事先得到恭亲王的支持,于是以太监私自出京。违反祖训。安必为冒充为由杀之。

1873年,同治帝下旨重修圆明园。第二年,工程全面铺开,内外重臣普遍认为这是劳民伤财之举,恭亲王奕诉也屡屡谏阻重修圆明园。同治帝大怒,以奕诉“召对失仪”、“无人臣礼”为由。下旨降奕诉为郡王,并撤去一切职务。翌日,慈禧出面,“加恩赏还”奕诉亲王世袭罔替。此后,奕诉对慈禧更加俯首帖耳。

同治帝与阿鲁特氏成婚后,感情甚笃。然而慈禧却要求其疏远阿鲁特皇后,而接近自己中意的慧妃。同治无法从命,也不便与皇后接近。为了免受慈禧责难,于是独居乾清宫。心情压抑时,竟在太监引诱下,私自出宫寻欢作乐。天长日久,染上了淫毒。太医知其病情,不敢言,反而请命慈禧。慈禧传旨说:“恐怕是天花!”于是,以痘药治之。同治暴怒,骂道:“我患的不是天花,为什么要当天花治?”太医答:“这是太后的命令。”同治帝默然,含恨而死。

1876年6月,朝廷决定为两宫皇太后册封徽号。按惯例,册封大典由大学士捧上册宝。此次,两位太后同时册封,用人必然要比以往多,于是礼部上奏,要求派大学士16名。这一奏折闹出了笑话。大学士为辅臣首列,是正一品官。其地位崇高,因而朝廷授受历来审慎。按例大学士只有4名,加上协办大学士满、汉各一人,合计是6人。礼部是掌管礼仪的衙门,奏折中平空多出了10名大学士,此等疏忽,尤为不该。当时翁同龢为光绪帝的老师,在日记上写了三个字:“可笑也。”

满清皇帝过生日时,各省的督抚都要上表庆贺。1878年农历六月二十八日,是光绪8岁的生日。贵州按察使吴德溥的祝寿贺折,竟写成“恭祝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万寿”,把皇上写成了太后。这一错非同小可,皇帝立即颁布圣谕,将吴德溥交有司论处。

慈禧在1866年时,就开始为自己百年后的陵寝作打算。1873年,整个方案定了下来。前后用去近十年时间。1879年,陵寝完工,花费银子共计227万余两。P1-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非常事(1840-2000中国历史的惊鸿一瞥)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异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方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1720102
开本 16开
页数 20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06-12-01
首版时间 2006-12-01
印刷时间 2006-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2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50.9
丛书名
印张 13.25
印次 1
出版地 黑龙江
245
148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5: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