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佛教史和文化史上,马祖大师占有重要地位。他上承菩提达摩祖师至六祖慧能大师以来“以心传心”的宗旨,倡导“即心是佛”,注重内心觉悟的禅风,下启沩仰、临济二宗,在推进佛教进一步中国化和贴近民众日常生活方面做出重大贡献。本文集选取了40篇有分量的论文作为什邡马祖文化节的纪念文集发表,以便在更大范围就“马祖道一与中国禅宗文化”这一议题进行学术交流,并提供给更多对马祖和禅宗文化有兴趣者参考。
图书 | 马祖道一与中国禅宗文化 |
内容 | 编辑推荐 在中国佛教史和文化史上,马祖大师占有重要地位。他上承菩提达摩祖师至六祖慧能大师以来“以心传心”的宗旨,倡导“即心是佛”,注重内心觉悟的禅风,下启沩仰、临济二宗,在推进佛教进一步中国化和贴近民众日常生活方面做出重大贡献。本文集选取了40篇有分量的论文作为什邡马祖文化节的纪念文集发表,以便在更大范围就“马祖道一与中国禅宗文化”这一议题进行学术交流,并提供给更多对马祖和禅宗文化有兴趣者参考。 目录 序 序二 唐代马祖和中国禅宗 马祖道一与其弟子 马祖道一与后期禅宗 马祖的思想与时代精神 马祖道一弘法历程考论 马祖禅风述略 马祖道一禅法之探讨 马祖道一的禅法及其特色 马祖道一对六祖禅的承传和弘扬 马祖道一禅学思想研究 马祖道一生平的几个问题 马祖四川行迹考 ——关于马祖早期经历若干问题的检讨 马祖道一返蜀的时间、动机及其影响 四川什邡罗汉寺碑记考 关于马祖的“磨砖作镜” “平常心是道”考辨 超越与回归的“平常心” “平常心是道”的禅学思想 马祖“即心即佛”说探源 马祖道一“即心即佛”的禅思想 若即若离:马祖道一禅法别说 野鸭子飞到哪里去了? 马祖“大机大用”蠡测 马祖道一禅师公案略析 洪州宗入长安事略 从罗汉寺走出的一代大师 马祖洪州禅与毗婆舍那禅的比较 马祖与慧能禅教学精神之比较 马祖“无心说”对唐代诗坛的影响 马祖与《楞伽经》、《二入四行论》 百丈怀海禅师所撰《古清规》称谓考辨 论南泉法系对马祖道一“平常心是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宗密对马祖道一的研究 宗密对以马祖道一为代表的洪州禅系的评述 唐五代禅宗与弥勒信仰 禅宗“不作不食”思想略探 马祖道一丛林建设及其现代意义 什邡马祖禅文化资源开发的可行性、基本原则和几点建议 试论发掘马祖文化与什邡城市文化特色的构建 佛教经济与佛教旅游 马祖道一生平年谱 马祖道一与禅宗源流述略 首届马祖道一与中国禅宗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马祖道一与中国禅宗文化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杨曾文//蒋明忠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045822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52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79 |
出版时间 | 2006-09-01 |
首版时间 | 2006-09-01 |
印刷时间 | 2006-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949.92 |
丛书名 | |
印张 | 33.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6 |
宽 | 169 |
高 | 2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