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红岩儿女(第2部1945-1949从漩流到洪流)
内容
编辑推荐

《红岩儿女》:一部记述“国统区”青年爱国民主运动的史篇,一部填补中国革命史上一方空白的著作,一部记述上个世纪40年代国民党统治区的青年群体抗日救亡、反对专制独裁的爱国民主运动的纪实著作。这部著作分第一、第二两部,共140多万字。本书为第二部,描述了1945-1949年这段时期,这个青年群体为争取生存、争取民主、反对专制独裁,在摧毁旧制度的第二条战线上英勇奋斗的故事。

内容推荐

“红岩儿女”,说的是上个世纪40年代为反抗高压专制统治活跃在爱国民主运动第一线的一代知识青年。本册为第二部,叙述的是抗战胜利后到全国解放那几年间这一代人的事情。抗战胜利带给他们的只是暂时的欢乐,很快就是内战的阴云密布。红岩儿女发动了反内战要和平、反专制要民主的“一二一”运动,同全国民主力量一起促成了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可是,统治集团中极端反动的势力顽固地维护他们的专制统治,很快破坏了政协决议。爱国民主运动一时形成“漩流”。大规模内战终于爆发。1947年初,红岩儿女发动了“抗暴”运动,很快又形成全国性的爱国民主运动高潮。红岩儿女和广大青年一起,发动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激烈斗争,形成了“五二0”运动的洪流。高压随之而来。许多人流血牺牲了,更多人走上反抗压迫争取民主的第一线。一些红岩儿女在共和国的晨曦中倒在了血泊里,更多后继者参加了争取全国解放的最后的斗争。

目录

从漩流到洪流(1945—1949)

忆旧游引[代序]朱语今

序张黎群

战后时代最强音;民主!和平!

昆明“一二·一”惨案

[附记]4个短暂而永恒的生命

“一二·一”运动勃发

“一二·一”浪起千叠

重庆“一·二五”大游行

彩虹接着是乌云

几个大学里的一连串事件

为了和平,到张家口_去

下关惨案中的无名女英雄

中原突围中的红岩儿女(_部分)

中原突围中的红岩儿女(又一部分)

1946,“复员”的年代

古城怒吼了;抗暴!

上海,南京:抗暴!抗暴!

抗暴勇士血染山城

红五月暴风雨的前奏

从反饥饿到反内战

腥风血雨“五二0”

巨浪,巨浪,不断地增长

迫害与反迫害

血染珞珈山

上海大逮捕

曹家花园的囚徒之歌

[附记]时事论坛社

一条条小溪汇成了洪流

突破新闻封锁的《中大新闻》

[附记]一个英才的夭亡

武汉又爆血案

保卫学生自治的权利

于子三惨案引发了争人权的怒潮

[附记]于子三的一生

四月风暴

又是一个红五月

看他们怎样“操刀一割”

“八一九”大逮捕(其一)

“八_九,,大逮捕(其二)

“新青联”烈士和他们的战友

[附记]新青年联合社(新青联)

重庆,扑不灭的地下火

满怀希望,走向光明

北平和平解放中的红岩儿女

[附记]从社会科学读书社到实学社

南京,上海:黎明之前

他们在新中国的晨曦中献出生命

作一次最后的斗争

[附记]武汉地下党掌握了省报

与红岩儿女共命运的钱瑛大姐

后记

试读章节

在庆祝抗战胜利声中,敏感的青年学生就为内战的憧憧黑影而忧心忡忡。西南联大、云南大学、中法大学三校学生自治会发起,邀请昆明重要社团联合发表庆祝胜利反对内战通电,呼吁赶快消除内战危机。随后十多天,尽管在暑假期间,各地青年学生也纷纷串联聚会,急切地交流音讯,议论时局。  在全国人民焦急期盼中,8月29日国共重庆会谈开始了。

【贾唯英的回忆】

8月30日晚上,一群熟悉的女同学拥进我在华西大学住的房间,询问和议论刚刚听到的消息。“蒋介石为什么要请毛泽东来?毛泽东为什么要来?”“一会儿打,一会儿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谈,依我看,这是老蒋的老主意了,没有什么奥妙!”“我说呀,毛泽东到重庆来,说明共产党真心实意要和平。要不然,何必冒这样大风险呢?”“坐下来谈,总是好事。谈不好,责任在哪方面也就明白了。”“可惜,我们现在不在重庆,要不然,说不定还能亲眼看到毛泽东呢!”……

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谈得十分热闹。我静静地听着,想着,很少说话。有人急迫地问我:“你看这次会谈,到底有和平的希望没有?”我说:“看来共产党是有诚意的,就看蒋委员长究竟怎么打算了。只要我们老百姓都团结起来,谁挑起内战就反对谁,要打内战的人还是会有顾虑的……”大家一直谈到深夜才散。

当时还在暑假期间,各地各校无家可归的学生们和提前回校的同学们都是这样,自发地聚在一起纷纷议论。  。

开学了,经过抗战胜利以来半个多月的狂喜、失望、担忧、迷惘、希望,同学们仍在焦急地等待国共会谈的结果。

9月4日,昆明民主青年同盟协助昆明学联,召集西南联大、云南大学、中法大学等校学生,邀请民主同盟云南支部和一些文化团体参加,3000多人在联大举行以《从胜利到和平》为主题的集会,公推闻一多主持。几千人一个声音:不要内战!给我们和平!针对发动内战的专制统治者,闻一多高呼:谁不要人民,人民就不要他1

9月6日,成都文化界叶圣陶、马哲民等248人发表《成都文化界对时局的呼吁》,指出:内战的根源是存在于一党专政和个人独裁的政治制度。他们恳切地提出挽救时局危机、奠定国家百年大计的6条办法:1.立即结束一党专政,召集各党派和无党无派领袖的政治会议,由此产生举国一致的临时政府,并加速筹备全民普选的国民会议,以便早日产生正式的民主政府。2.无条件保障人身、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信仰等人民基本权利……

9月10日,昆明各界人士李公朴、罗隆基、光未然等620人通电全国,要求彻底实行民主改革,和平建设新中国。

10月1日,西南联大教授张奚若、周炳琳、朱自清、陈岱孙、汤用彤、闻一多、钱端升等联名致电蒋介石、毛泽东,要求停止内战,实现国内和平。

就在这一天,《新华日报》发表答读者问,告诉人们:

国共谈判所争的是民主与非民主的问题,是中国人民能否得到应有的民主权利和中国人民已经得到的民主权利能否保持的问题,即两种不同的政治主张之争。因此,谈判才分外困难。中共为了争取和平民主团结和避免内战、建设新中国的目的,作了重大让步。中国共产党的诚意,是建立在它永远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出发点上面的。

国民党如果真正肯“还政于民”,就应该承认解放区人民选举的政府,同时立刻给大后方人民以集会结社言论出版和人身的各种自由,结束一党专政,承认各党派的合法地位,给人民以普选的权利。不实行这些,什么“还政于民”,就只能是空谈或欺骗。

民主自由,不能靠人恩赐,也不能靠好心肠“还”给你,是必须凭自己的努力去争取的。  要专制独裁政权把独揽的大权归还一点给人民,也像虎口拔牙一样,谈判一个月没有明显的进展。全国人民望眼欲穿。

时时刻刻,人们都在为国家民族的前途忧虑:中国究竟向何处去?全国人民都注视着重庆。国共会谈开始的时候,为内战阴云密布而惶惶不安的人们,一时宽心:好了,打不起来了!可是,谈了很久不见结果,心头又疑虑丛生。

好让人心焦难耐的一个多月呵!P7-8

序言

忆旧游引(代序)

朱语今遗作

[本书编著者附记]原南方局青年组主要成员朱语今同志,生前关心着记述当年南方局领导下成长和战斗的一代青年平生经历的书稿的写作。而今,他于1988年秋天仙逝之后,岁月已经飞度了十几个春秋,气候又经历了几番风雨阴晴。此书的编写,无法再得到他的指教。他关怀此书的主旨,则在他遗留的几首诗词中有所抒发。谨录其中之一于卷首,不仅作为纪念,且可有助于读者对这一代人的理解。

忆多年往事,

万般情思,乱窜心头。

当大地疮痍,国事沉浮,

少年纷纷投笔,试吴钩。

死生非所计,名利耻追求;

只存一个私愿:改造旧神州。

虎穴猎奇,枪林跃马,

有万千烈士,头断血流。

赢得了胜利,

山河待精心绘绣;

主义须坚持,大同远猷。

又孰料,忧患迭生,

少年旧境疑重游!

怪不?

岂丹心易碎,豪情难留?

革命营里,竞有人学王侯;

或素餐不知羞;

或竟做牛马走,为儿孙谋;

或死盯着一点儿权位物利,争闹不休;

更有那,数不清的旧恨新怨,

结下了多少冤家敌仇!

但回首,看曙色染苍穹,

感年华虽逝,壮志可酬。

且拼却余热,发微光,

迎接爽气高秋。

1980年1月

后记

从最初酝酿写这部书,到现在已经过去了20多年。从定下作者,拟出提纲,开始搜集素材,采访写作,至今也将近十年了。红岩儿女这一代人的领路人,刘光早巳于1946年逝世;朱语今、张黎群在此书酝酿和写作过程中也先后离去。接受采访、提供素材的人们,也逐渐凋零,有些人没有来得及把应该谈的话谈完,就匆匆地“走”了,留下许多遗憾(原先引用去世的人的回忆材料曾注明是“遗稿”,后来逝去的人越来越多,看了令人心寒,就干脆都不注明了)。即使一些还健在的,由于年深日久,加以几十年中多次“洗脑”,把当年的好事当作坏事批判、否定,对于自己当年参与的活动,也只留下一些干巴的模糊的甚至是歪曲变形的记忆,具体的生动的情节大都遗忘了。有些人则患了老年失忆症,或者因中风而失语,有口难言。有的人则不愿在书中留下过往的身影,怕又在不经意间惹了不知哪路神仙,招来麻烦,扰乱了晚年生活的平静。我们担负编写任务的4个人,也都已经是80多岁的耄耋老人,渐渐不良于行,难以四处奔波,到应该去的许多地方勘察,找一些应该访问的人交谈。虽然自己觉得已经尽心尽力,但是受主观能力和客观条件的限制,最后拿出来的这个本子我们自己也不满意,未能符合当初的设想。

书名《红岩儿女》,其实只是记述了当年接受了红岩(南方局)启蒙的那一代人当中一部分人的经历的若干片段。该写而没有写的不在少数。限于能够得到的材料,不可能求其全面、系统、平衡。虽然全书的记叙只及于一部分人,但是可以说他们是红岩儿女那一代人的缩影。他们从不同的起点和出发点走来,逐步走进和涌人爱国救亡和争取民主自由的革命知识分子的洪流。

编著者无意留下一部正规的史书,总结什么经验教训。这不是青年运动史,更不是某种组织史,也不是人物传记集,更不是扬名记功簿。为了真实和亲切,尽可能采编了一些个人对亲历和亲见的事情的回忆,但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忆录。究竟是什么?我们也说不上来,大家看是什么就算什么吧。为了行文的方便,无法严格地按照时间顺序叙述。它不是一气呵成的,也不期望读者按顺序从头到尾阅览。每一篇都是相对独立的,尽可随意抽看。只是希望读者不要用习惯上的某种固定的模式来看待它。读者,特别是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年轻读者,如果从中能够知道过去曾经有这么一些人,他们怎样生活过,奋斗过,希望过,而他们的理想和愿望至今还没有完全实现,还有待于一代代人继起追求,编著者也就满意了。

对同一时期的同一件事情,由于人们当时的处境不同,站立的角度不同,当时就难免有不同的看法。特别是在秘密工作的情况下,当时又不允许“打通”横的联系,很多情况的透明度是很差的。人们往往只知道自己接触的部分情况,自然容易以偏赅全,这都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力求参照不同来源的材料,下一点核对的功夫,选择比较合情合理的说法。但要做到完全准确无误,我们也无法保证。欢迎知情者指正。

神话中有一种怪异的力量,在地上画一个魔圈,把人们圈在里面,就跳不出去了。多年形成的惯性思维也会在我们周遭画上某种魔圈,使我们用凝固的眼光看过去的事情。我们竭力想跳出这种魔圈,站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的大地上,用新的眼光审视过去的种种,但也未必就能跳得出去。对于我们的这种局限,大概还得靠新的一代以至几代青年来打破吧。

现在的青年,特别是80年代后成长起来的一代,自有不同于以往几代人的追求,这是可以理解的。按照现在的“行情”,预计这书不会畅销。只是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驱使我们无偿地完成这样一件工作。中国青年出版社的同志们也从20世纪40年代中国青年爱国民主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时代精神着眼,为出版这部书不计盈亏。我们非常感谢他们与我们共同担负这项义务。当然希望,这部书不是只供我们这一代人自我欣赏,或者存放起来让蠹鱼啃食;我们仍然相信,在我们这一代人和下一代人以至后几代人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天堑鸿沟。今天的中国是从昨天前天的中国发展而来的,这是一条长河,只有上游下游的区别,抽刀断水水更流,一代又一代的心灵总是可以沟通的。为了共同向往的美好未来,下一代总有些人要从上几代人中吸取智慧和力量、经验和教训,了解和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包括他们走过的曲曲弯弯的路,包括他们曾经的受难、奋起和苦斗,以及曾经的幼稚、愚蠢和错误。

此书的出版,也经历了不少曲折。终于得以面世,得益于一切给予无私的支持和帮助的人们,包括红岩纪念馆、重庆党史研究室、中国名人协会、中国青年出版社,以及所有提供书面的或口头的素材的同志们。我们在此诚挚地致以感激之忱。

附带说一下,拟议中的《红岩儿女》还有个第三部,暂定名为《一生都在波涛中》,内容是红岩儿女中几十个人的“个案”。由于第一第二两部记叙的主要是集体的活动,一些人提供的早岁从不同家庭走向革命集体的心路历程的回忆未能录入;更重要的是,这些红岩儿女在共和国建立以后的经历,也是波涛起伏、异彩纷呈的,不可不记。这些不仅对他们自己说是挥之不去的忆念,而且有助于后代人了解今日中国的来历,从崎岖的来路理解如何开辟广阔的新路。我们知道,这样的书出版并非易事,但不管如何,本着为人的良知,总要尽力编写出来,才能心安。这里交代一下,只是想使提供素材的朋友们和读者知道,我们承担的这项工作还在进行,还没有完。只要还活着,决不放弃。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红岩儿女(第2部1945-1949从漩流到洪流)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燕凌//童式一//穆广仁//宋琤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667629
开本 16开
页数 65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750
出版时间 2005-12-01
首版时间 2005-12-01
印刷时间 2005-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83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432.9
丛书名
印张 4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8
3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2:2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