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席卷全球的世纪波(计算机研究发展的故事)/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以世界五千年科学技术史为经,以各时代杰出的科技精英的科技创新活动作纬,勾画了世界科技发展的生动图景。作者着力于科学性与可读性相结合,思想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通过故事来讲述科学发现的真实历史条件和科学工作的艰苦性。

《席卷全球的世纪波:计算机研究发展的故事》为其中一册,由潘守杰编著,讲述了计算机研究发展的故事。

内容推荐

《席卷全球的世纪波:计算机研究发展的故事》为“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中一册,由潘守杰编著。

《席卷全球的世纪波:计算机研究发展的故事》介绍了关于计算机研究发展的故事,使青少年读者从故事中感受科学大师们的智慧、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验方法,受到有益的思想启迪。从有关人类重大科技活动的故事中,引起对人类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密切关注,全面地理解科学,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在知识经济时代理智地对待科学、对待社会、对待人生。

目录

电脑巨人比尔·盖茨

电脑——人脑机能的延长

古人的遗憾与梦想

紫禁城中的红匣子

送给康熙皇帝的礼物

伟大的设计师巴贝奇

真空三极管的发明人——德福雷斯特

稀世奇才——图灵

“埃尼阿克”的生日

现代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

电脑“小兄弟”

打开潘多拉盒子

人是电脑的主人

希望之星

试读章节

送给康熙皇帝的礼物

17世纪末的一天,德国汉诺威一个豪华住宅里,宽大的书房门紧紧地关着。书房里静悄悄的,成百上千册图书整整齐齐地摆在房间四周的书架上,一个硕大的书案横放在暖炉前。书案上放着一个造型优美,长约1米、宽30厘米、高25厘米的金属盒子。盒子制造精细,4个喇叭形木制垫角牢固地镶在底部四边角上,两个雕刻着花纹的金属摇柄控制着盒子的不同部位。黄铜面儿被擦磨得亮晶晶的。一位年约50的绅士坐在书案前的椅子上,凝视着书案上的盒子。他就是房间的主人——德国著名的数学家、哲学家威尔赫·莱布尼兹(Leibuiz Gotfried Wilhelm,1646—1716)。莱布尼兹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

摆在面前的盒子,是他用半生精力换来的,它是一个能代替人做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计算器。为了设计和完善这个计算器,他反复拆装、改进。耗费了不知多少心血,今天终于满意地画上一个句号。莱布尼兹怎能不思绪万千?

当莱布尼兹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最愿意听人讲述科学家的故事。其中帕斯卡的故事最令他难忘。他钦佩帕斯卡的毅力和胆识。他为一个体弱多病的人能造出那么神奇的工具而折服,同时也为帕斯卡的英年早逝而叹息。

20岁的莱布尼兹已经是成绩斐然的学者,他在微分学、逻辑学、哲学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时候他对创造计算工具的意义体会越来越深刻,他说:“让一些杰出人才像奴隶般把时间浪费在计算工作上,这是多么不值得。如果能利用计算机,便可以放心地交给其他人去操作。”他把帕斯卡的这样一句话写在纸上,反反复复琢磨着:“人的思维是自动的,但人某些思维过程与机械过程没有差别。”莱布尼兹的哲学素养使他敏感地悟出了帕斯卡思想的先进性和远见性,他相信用机械去代替人类某些思维的设想是可行的。为此。莱布尼兹几年如一日潜心学习机械技术,寻找着从加法过渡到乘法的机理结构,并且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莱布尼兹怎么也不会忘记,1671年自己成功地设计出不用连续相加而直接进行乘法的机械方法时,心情是多么激动。他写信给朋友,介绍一个梯形轴是怎样通过周围不同的齿长和上面梯形齿牙来实现可变齿数的咬合,使得与它相咬合的另一个齿轮刚好转动所需转动的数目。

1672年莱布尼兹在机械专家的帮助下,成功地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能做加、减、乘、除运算的计算机样机,这是当时最先进的计算机。它是由不动和可动两部分组成。不动部分有12个小读数窗,分别对应带有10个齿的齿轮,以显示数字。可动部分有一个大圆盘和8个小圆盘,用圆盘上的指针确定数字,然后把可动部分移至对应位置,并转动大圆盘进行运算。可动部分的移动用一个摇柄控制,整个机器由一套齿轮系统传动。这台样机一经问世,立即引起巴黎科学院和英国皇家学会的极大兴趣。科学家们认为,这项工作是一个划时代的伟大创举,它不单纯是将人的动作交给机械去完成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使人看到了用机械代替人思维的前景。

1673年,莱布尼兹把样机送到伦敦展出,参观的人群络绎不绝,有口皆碑,盛赞莱布尼兹的聪明才智。为他能够给人类提供思维劳动的“替身”表示敬意。在伦敦庆祝莱布尼兹计算机试制成功的会上,莱布尼兹被深深地感动了,他自豪地对旁边的一位天文学家说:“我感到非常幸福。天文学家再也不必继续训练为了计算所需要的耐心了……因为我的机器能在瞬间内完成很大数字的乘除,而不必连续相加减。”

由于17世纪的机械工艺水平的限制。莱布尼兹的计算机不可能尽善尽美,机械部分的滑动咬合故障不断地影响计算机的正常工作。为了消除故障率,莱布尼兹多次改进设计,专门从德国搬到巴黎。在1676—1694年,莱布尼兹不知苦熬了多少个日日夜夜,花费大量钱财。大约有24000塔列尔,真是尽其所能,倾其所有了。成功之花是由汗水浇灌而成的,对这一点莱布尼兹体会得非常深刻。

P28-31

序言

十一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前院长、两院院士

路甬祥

放眼21世纪,科学技术将以无法想象的速度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将全面崛起,国际竞争与合作将出现前所未有的激烈和广泛局面。在严峻的挑战面前,中华民族靠什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人才,靠德、智、体、能、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今天的中小学生届时将要肩负起民族强盛的历史使命。为此,我们的知识界、出版界都应责无旁贷地多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精神养料。现在,一套大型的向广大青少年传播世界科学技术史知识的科普读物《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出版面世了。

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所和温州师范学院、吉林省科普作家协会的同志们共同撰写的这套丛书,以世界五千年科学技术史为经,以各时代杰出的科技精英的科技创新活动作纬,勾画了世界科技发展的生动图景。作者着力于科学性与可读性相结合,思想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通过故事来讲述科学发现的真实历史条件和科学工作的艰苦性。本书中介绍了科学家们独立思考、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百折不挠、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他们在工作生活中宝贵的协作、友爱、宽容的人文精神。使青少年读者从科学家的故事中感受科学大师们的智慧、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验方法,受到有益的思想启迪。从有关人类重大科技活动的故事中,引起对人类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密切关注,全面地理解科学,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在知识经济时代理智地对待科学、对待社会、对待人生。阅读这套丛书是对课本的很好补充,是进行素质教育的理想读物。

读史使人明智。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灿烂的科技文明,明代以前我国的科技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涌现出张衡、张仲景、祖冲之、僧一行、沈括、郭守敬、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这样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科学家,而在近现代,中国具有世界级影响的科学家并不多,与我们这个有着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并不相称,与世界先进科技水平相比较,在总体上我国的科技水平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当今世界各国都把科学技术视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把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当做提高创新能力的战略方针。我国也不失时机地确立了科技兴国战略,确立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全民素质,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创新人才的战略决策。党的十六大又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形成比较完善的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需要一代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需要更多更伟大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才。我真诚地希望这套丛书能激发青少年爱祖国、爱科学的热情,树立起献身科技事业的信念,努力拼搏,勇攀高峰,争当新世纪的优秀科技创新人才。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席卷全球的世纪波(计算机研究发展的故事)/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潘守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8461466
开本 16开
页数 11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2-10-01
首版时间 2012-10-01
印刷时间 2012-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考试-计算机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1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TP3-11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25
150
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6:3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