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个人创业最佳样板模式/创业培训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个人创业步履维艰,要想有所作为,学习和借鉴中外企业最佳管理和经营模式,结合自身所处的环境做出正确选择,是达到顶尖业绩的有效途径。本书运用对比的方式,从微观的角度,侧重介绍中外企业有特色的经营管理经验和做法,并进行分析和比较。在比较中充分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使创业者从这些成功模式中得到借鉴。

内容推荐

中外公司、企业之间的管理模式各有优劣,其间的差距,正是一家公司不及另一家公司的主要因素,也可能是一国经济发展落后于其他国家经济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书运用对比的方式,从微观的角度,侧重介绍中外企业有特色的经营管理经验和做法,并进行分析和比较。在比较中充分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使创业者从这些成功模式中得到借鉴。

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选择公司组织形式

一、个人独资公司比较与选择/2

(一)个人独资公司的性质/2

(二)个人独资公司的四大特征/2

(三)经营难点及模式借鉴/2

(四)中外独资公司的共同优势/6

二、合伙公司比较与选择/7

(一)合伙公司的性质/7

(二)合伙公司的四个基本特征/7

(三)中外合伙企业运作模式比较/7

(四)合伙制公司的经营优势/10

三、有限责任公司比较与选择/11

(一)有限责任公司的性质/11

(二)中外有限责任公司的共同特点/12

(三)中外有限责任公司的区别/13

四、股份有限公司比较与选择/14

(一)股份有限公司的性质/14

(二)中外股份制企业模式的比较/14

(三)中外股份有限公司的差异/19

五、企业集团比较与选择/20

(一)集团企业的性质/20

(二)日本企业集团的共同特点/20

(三)美国洛克菲勒企业集团的典型财团模式/23

(四)首钢——中国企业集团模式/24

(五)中外集团企业异同比较/26

(六)选择集团模式应考虑的四个因素/26

第二章 公司生产管理模式

一、生产管理中的主体特点及管理观念的比较/30

(一)美国企业管理人才来源的“社会化”/30

(二)管理主体特点/31

(三)美国的企业管理观念/31

(四)日本企业的“终身雇佣制度”/32

(五)日本企业管理者的特点/33

二、生产管理模式比较与选择/34

(一)制造资源计划生产管理系统

——美国最具代表性的生产管理模式/34

(二)制造资源计划生产管理模式的明显优势/35

(三)准时制管理系统——日本式生产管理的核心内容/35

(四)中国传统式生产管理的弊端/36

(五)创业者在生产管理方面应注意的四个问题/37

三、生产管理的范围和方法的比较与选择/38

(一)美国生产管理范围:

从单纯生产过程管理到全方位协调控制/38

(二)日本生产管理范围:全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的管理/39

(三)两大管理模式的共同特点/42

(四)中国的生产管理模式及局限性/43

四、确定生产计划的比较与选择/45

(一)生产计划不同于日程计划/45

(二)美国的制造资源计划管理系统/45

(三)制造资源计划管理系统的主要特点/46

(四)日本的准时制系统及其主要特点/47

(五)中国企业计划编制分析/47

五、生产准备与组织形式的比较与选择/48

(一)美国企业的生产准备与组织形式/48

(二)日本企业的生产准备与组织形式/48

(三)国外公司在生产准备与组织形式上的特点/49

(四)中国企业的生产准备与组织形式及其特点/50

六、生产控制形式的比较与选择/51

(一)美国企业的生产控制方式——目标控制/51

(二)日本企业的生产控制/52

(三)成本控制是日本企业生产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53

(四)中国企业的生产控制形式/53

(五)中国企业生产控制方法的缺陷/54

第三章 公司产品质量管理

一、以质为本的质量策略比较与选择/56

(一)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56

(二)中国企业“以质为本”的质量策略/56

(三)中国企业以质为本的思想特点/57

(四)国外企业“以质为本”的质量策略/58

(五)通行的质量把关法/61

(六)国外管理思想比较/61

二、舍利保质的质量管理比较与选择/63

(一)中国企业舍利保质的质量管理方法/63

(二)国外企业舍利保质的质量管理方法/64

三、合理取质的质量管理比较与选择/65

(一)合理取质的质量管理经营思想/65

(二)丰田公司的质量营销策略/65

(三)中国企业在合理取质上的误区/66

四、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比较与选择/67

(一)全面质量管理释义/67

(二)盛行于美国企业界的“QM”质量管理法则/68

(三)国外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方法比较/68

(四)中国企业“同仁堂”的质量管理方法/69

(五)中国企业在质量管理上的弱点/70

第四章 市场营销方法

第五章 定价策略

第六章 公司财务管理模式

第七章 公司品牌经营

第八章 企业文化

第九章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第十章 进占国际市场的途径

第十一章 企业登记注册制度的比较与分析

主要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美国洛克菲勒企业集团的典型财团模式

目前,世界上有许多大财团,如美国的洛克菲勒、摩根、第一花旗银行、杜邦、波士顿、梅隆、克利夫兰、芝加哥、加利福尼亚、得克萨斯等。其中,洛克菲勒财团是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实力最强、企业集团特征最典型的财团之一。

洛克菲勒财团是以洛克菲勒家族的石油垄断为基础,通过不断控制金融机构,把势力范围伸向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垄断财团。

1.两种家族式垂直控制模式

洛克菲勒财团内部基本上实行家族式的垂直控制模式,通过金融资本持有股权的形式控制工业资本。大通曼哈顿银行和大通曼哈顿公司是洛克菲勒财团的金融核心,它的触角伸向许多重要的经济部门,严密地控制着洛克菲勒财团的主要企业。

其控制各类重要企业的方式主要有二:一是以控股公司的方式,通过信托部持有几十家大公司的5%以上的股份;二是与几十家大公司保持着密切的金融关系和人事结合关系,如埃克森公司、阿萨科公司、通用食品公司、印第安纳美孚石油公司等的总裁或董事长,均为大通曼哈顿银行/公司的董事会董事。据1980—1981年银行年鉴统计,大通曼哈顿银行/公司在纽约州共拥有分行229家;在美国境内共拥有附属公司21家;在38个国家和地区共拥有分行60多家;在21个国家设有代表处;在23个国家和地区共拥有39家附属银行和联枝银行;在13个国家共拥有19家附属公司和联枝公司;在世界各地共拥有6000家代理行。

2.趋势——美国财团家族色彩日益淡薄

近年来,随着经营多样化的日益发展,美国各大财团所控制的工商企业五花八门,各色俱全,彼此之间的利害不尽相同,甚至互相冲突,使财团无法代表它们各自的利益,更难进行统一的指挥,只好放松控制,因此各财团内部的关系也日趋松散。与此同时,各财团之间通过派遣人员互兼董事等方式,互相渗透,使各财团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界限不易划清,财团的“家族”色彩也日益淡薄。如埃克森公司原属洛克菲勒财团,1974年公司资产313亿美元,全部为洛克菲勒财团所占有。20世纪80年代以来,埃克森公司在资产不断增加、销售额日益扩大,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公司的同时,摩根、第一花旗银行、杜邦、芝加哥等财团,相继向该公司渗透。今天,该公司已被以上五大财团所共同控制。另一方面,洛克菲勒财团也向原属摩根财团所有的国际电话电报公司渗透,并已取得了该公司资产的1/3所有权;洛克菲勒财团所属的大通曼哈顿银行向原属加利福尼亚财团所有的美洲银行渗透,并已取得了该银行的1/3控制权。

P23-24

序言

创业者要想创业,首先要有一个施展自己创业才华和理想的平台。这个平台就是创建一家属于自己或自己可以参与运作的公司或企业。

公司通常有如下几种组织形式,即: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集团公司。

公司如何运作?有没有一个好的现成的模式可以参考借鉴?

现代市场经济中,各国企业在经营管理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又各具特色。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创业者要想有所作为,只有学习和借鉴中外企业最佳成功模式,结合自身所处的环境做出正确选择,才能达到顶尖。

企业模式的实质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法及其运作模式。先进的管理和运作模式是企业迅速发展、公司不断壮大的重要条件。从历史上看,经济发达国家的管理模式都比较先进,英国的企业管理模式在很长时期以来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但以后他们落后于美国了,这正是英国经济由迅速发展到停滞的一个重要原因。过去,美国的管理模式比较落后,不利于经济迅速发展,后来,随着先进的管理科学和管理实践的发展,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外企业之间的管理模式各有优劣,其间的差距,正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落后于其他国家经济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一个公司不及另一个公司的重要因素。

中外企业成功的模式很多,涉及企业管理和运作的方方面面。为了更好地掌握企业管理的规律性,搞好企业经营管理,在本书中,我们运用对比的方式,从微观的角度,侧重介绍中外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有特色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并进行必要的分析和比较,在比较中充分注意科学性,即选择的比较方法必须达到比较目的的要求,必须与基本构想相统一;同时注重实用性,即比较必须简便易行,便于操作;我们还尽可能关注具有普遍性的操作价值,即尽可能地给创业者提供适用的操作方法,并通过这些比较获得一定的结果,给个人创业者或管理者提供参考借鉴。

本书通过许多生动形象的实例,把抽象理念形象化、通俗化,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我们希望创业者及私营公司的管理者能够从这些成功模式中得到启示,从比较中得到启迪,提高对企业经营管理的规律性的认识,从而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使创业者在创办公司之始,就在最优化的模式下运行,在国际国内大市场中不断成长壮大,更健康、持续、快速地发展。

                        编者

                       2006年2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个人创业最佳样板模式/创业培训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英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工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829584
开本 16开
页数 28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03-04-01
首版时间 2003-04-01
印刷时间 2006-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39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6.5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3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6: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