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空军纪事
内容
编辑推荐

建国之初,刚刚成立不久的中国空军在朝鲜战争中,对垒世界头号空中强国美国空军,中国空军的勇士们不畏强敌,英勇奋战,几经搏杀,使美国空军频频折戟。美国空军高层人士惊呼:“几乎一夜之间,共产党中国便成了世界空军力量强国之一……”中国空军从而名震世界,也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本书以中国空军成长过程的客观进程为基本线索,力求以准确的史料,全景式的描绘,还原历史,展示中国空军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和壮丽画卷。

内容推荐

本书以准确的史料揭示了中国空军创造的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以及奇迹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充分展示了中国空军波澜壮阔的创建、成长、发展的历程。本书以中国空军成长过程的客观进程为基本线索,力求以准确的史料,全景式的描绘,还原历史,展示中国空军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和壮丽画卷。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1.毛泽东召见刘亚楼组建人民空军/1

2.共产党人目光射向天幕红色飞行员冲上云端/6

3.“借鸡下蛋”新疆航空队孵育“飞天”梦/9

4.航空队员身陷囹圄多方营救回归延安/15

第二章

1.天上掉下一只“神鸟”红军有了首架飞机/20

2.国民党空军人员驾机起义翼翔光明/26

第三章

1.航空人才汇集北国“垃圾”部队捡出东北航校/35

2.“东总”首长一声令下日军战俘成了航校教官/39

3.一步登天梦想成真“他们将成为中国的王牌飞行员”/42

4.南苑机场被炸北平空中防务迫在眉捷/50

5.开国大典受阅机群飞越天安门/54

第四章

1.为援建谈判小组饯行毛泽东破例取来葡萄酒/61

2.莫斯科三轮会谈中苏签定援建协议书/66

3.创建六所新航校组建第一支航空兵部队/71

4.空中悲歌空军历史上的首次误击事件/77

第五章

1.“三八线”战火骤起中南海十分关注/80

2.朝鲜半岛成了美国远东空军的天堂/84

3.即使没有苏联空军的支援也要立即出兵/89

第六章

1.组建志愿军空军参加抗美援朝作战/96

2.浪头机场前沿升空不畏强敌边打边练/101

3.为造副油箱沈阳大招“洋铁壶”手工匠/106

第七章

1.揭开空战之谜志愿军空军一鸣惊人/111

2.开辟“米格走廊”美空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被打破/118

3.“王海大队”鏖战长空智斗“空中小狼”/125

4.奇袭大和岛首次实施大规模轰炸作战/134

5.“一域多层四四制”新战术空战屡显神威/143

6.“加打一番”夜间出击再奏凯歌/151

第八章

1.出色卫士王昭铭一切为了长机/158

2.拼命三郎孙生禄血洒蓝天/161

3.悲壮颂歌孟进丹心写碧空/162

4.英雄壮举范万章舍身救机群/163

5.生死飞行郑发奎驾机归来/167

第九章

1.较量空中强敌刘震入主四道沟/169

2.最后一场空战聂凤智坐镇指挥/174

第十章

1.硝烟散去中美空军在莫斯科首次碰杯/182

2.昔日空中对手今日越过太平洋的手紧握/184

第十一章

1.保卫大上海苏联空军进驻华东/192

2.陈毅手下的虎将苏军顾问的高徒/195

3.击落入侵美机防空作战频频告捷/198

4.准备随时迎敌确保沿海一线领空安全/201

5.中美空战一触即发既不示弱也不逞强/205

第十二章

1.毛泽东重提“解放台湾”“远伸作战”先声夺人/211

2.轰炸大陈岛战果惊喜中南海/219

3.三军协同作战空军拉开解放一江山岛战幕/230

第十三章

1.把握空军入闽时机毛泽东异常慎重/242

2.一声令下航空兵紧急隐蔽转场/245

3.旗开得胜空战3:0/250

4.英雄血染长空坚决夺取制空权/256

5.炮击金门“调动”美军第六舰队/260

6.“口袋战术”歪打正着/263

第十四章

1.夜间低空较量“蝙蝠”屡屡折翅大陆/270

2.首都防空地空导弹新飞创造世界纪录/280

3.U-2连连坠地“黑猫”在哀鸣中收场/285

第十五章

1.紧急部署刘亚楼抱病赴南疆/299

2.高空歼敌云霄之际捷报频传/303

3.严密布防叫窜犯之敌有来无回/309

4.机动灵活狠揍“鬼怪”和“入侵者”/312

第十六章

1.有惊无险建国后毛泽东的首次空中之旅/316

2.爱将皮定均遇难毛泽东送了悼亡花圈/321

后记/327

试读章节

1.毛泽东召见刘亚耧组建人民空军

1949年5月4日,6架美制国民党B-24轰炸机轰炸了北平南苑机场,严重地威胁着北平的安全,震惊了毛泽东的心。来自空中的威胁,让共产党的领袖强烈感受到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空军,已是共产党人刻不容缓的责任。

一个国家若没有强大的空军,就像一座徒有四壁而没有屋顶的房子,很难抵御变化无常的风云雷电。同样,一支军队若没有制空权,即使你拥有再强大、再勇敢的陆军,也难免要遭到来自空中的凌辱和欺压。

中国共产党和它所领导的军队自诞生之日起,就头顶着空中呼啸的炸弹和强大的对手进行着生死搏斗。

五次反“围剿”,一座座红军碉堡在国民党飞机的轰炸之下土崩瓦解;湘江之战,一船船的红军将士在国民党飞机的扫射之中倾覆湘江,汩汩鲜血染红了湘江两岸,留下了损兵4万的惨痛回忆;长征路上,国民党飞机紧追在地面艰难跋涉的红军,肆无忌惮地倾泻炸弹,欺凌这支毫无防空能力的疲惫之师。就连负责指挥全军军事行动的毛泽东的夫人贺子珍,也被国民党飞机炸成重伤,瘦弱的身躯竞深深嵌进了9块弹片。

世界上恐怕没有任何一支军队,曾经承受过如此长时间的来自空中的摧残。也正是由于这种摧残,使得这支军队以及它的领导者对飞机、对空军有着一种特殊的憎恨与向往。

建立一支强大的空军,无疑是毛泽东和共产党人神往的话题。

“共产党一穷二白,要想建设空军,无异于痴人说梦!”王叔铭这位曾是共产党人,后投靠蒋介石成为国民党空军总司令的话,狂妄而又刻薄,无疑深深地刺痛了伟人。必须尽快建立空军,没有空军的国家,就等于一个不设防的国家。

斯大林称毛泽东为“农民领袖”。在新中国还没有成立时,毛泽东就提出组建空军,并希望得到苏联的援助,这着实让斯大林吃了一惊,但是斯大林还是很痛快地答应了。

抗日战争时期,斯大林对蒋介石抱有希望,援助蒋介石,毛泽东带着八路军自己打,不料蒋介石一步步把屁股移坐在美国人的椅子上。后来毛泽东胜利了,他还是很欢迎的,背靠着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斯大林感到也蛮不错。

1949年7月10日,毛泽东写信给周恩来,明确提出建立空军的问题。

毛泽东在信中说,必须准备攻台湾的条件,除陆军外,主要靠内应和空军,二者有一,即可成功,二者俱全,把握更大。空军要压倒敌人空军短期内(例如一年)是不可能的,但可考虑选派三四百人去苏联学习6个月至8个月,同时购买飞机100架左右,连同现有的空军,组成一个攻击部队,掩护渡海,准备明年夏季夺取台湾。

周恩来随即着手进行组建空军的各项具体工作。

谁来揭开“天幕”?

周恩来向毛泽东问道:“主席认为由谁来组建空军呢?”P1-2

序言

翱翔天空,是人类亘古的梦想。人类自古以来,就幻想把天空作为战场,把飞翔作为战争的手段。

翻开人类发展的史册,人们便会发现,那些古老美丽的神话,不论是东方的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牛郎织女、嫦娥奔月,还是西方的宙斯雷电、阿波罗之光、雅典娜圣鸟之翼,无不体现出人类对“飞天”之梦进行的大胆设想和探索。

《汉书·王莽传》记载:公元19年,王莽曾下令征集贤才抵御匈奴的侵犯,有人以能飞行窥探匈奴兵力部署而应征。王莽令他实验,此人用鸟羽做成两翅膀系于身上,并在头和身上装以羽毛,用两臂带动翅膀。飞行数百步落地。这也许是人类向往和模拟鸟类飞行最早的实验。

《淮南万毕术》记载:用竹子和纸做成方形大灯,底盘上燃以松脂。当灯内充满热气时大灯便会升空。此灯主要用于传递信息、指挥作战。这就是松脂灯。这种灯在中国流传很广,它就是热气球的前驱。

《古今事物考》记载:早在汉代之前,中国就有了风筝,并运用于军事。公元782年,唐朝的张丕遭到田悦领兵围政,战局十分危急,他急中生智,放风筝向驻守它处的马燧传信求救。马燧在接到传来的求救信后,火速赶到临名城下,与张丕里应外合,夹击田悦,使围敌大败。

虽说古时候人们对飞行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但受当时科技水平的限制,始终未取得突破性发展。但是这种种实践和尝试,无不是人类立体作战思想最原始的萌芽。

也许人类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是原始神话的兑现和展示,神话似乎是对未来世界的一种暗示和启迪。人类幼稚时期的梦想,在20世纪终于成真了。

1903年12月1 7日,美国莱特兄弟驾驶的“飞行者”1号飞机升空,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时刻。它标志着飞行时代的来到,从此开辟了航空领域的新纪元,人们才真正实现了翱翔天空的梦想。

人们并没有忘记把飞机用于军事,人类在经历了许多金戈铁马、枪林弹雨的战争洗礼后,历史开始把这样一个血与火的过程写在天空。

1911年,在墨西哥战争中,飞机首次正式参战,当时飞机只用于观察对方阵地、运送物资、传递情报等非战斗性任务,交战双方飞行员在空中相遇互相舞霍拳头,以示敌对,或互相甩几块石头以示对抗。直到有一天,不知哪一位飞行员,突然来了灵感,拨动手枪向对方开火,才使人们恍然大悟:飞机原来是一种空中作战武器,于是空中战争出现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英、法、俄、德、意等国分别在陆军中建立了飞机连、航空营、军事航空队等空中作战部队。

两次大战之间,意大利人朱里奥·杜黑出版了《制空权》一书,他系统地论述了空中战争理论,提倡空军制胜论,极大地推动了空军的发展。继英国之后,意大利等国先后建立了独立的空军。

杜黑在世时,各国空军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后来他带有预测性的制空权理论引起了各国对空军建设的极大关注。而美国航空兵军官米切尔更是与杜黑遥相呼应,出版了《空中战争论》。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空军已发展成为一支独立的力量,在战争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就在杜黑出版《制空权》一书的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了。高瞻远瞩的中国共产党在诞生之时,就从世界军事航空发展的潮流中。敏锐地预见到空中力量在未来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就开始利用各种机会培养航空技术人才。1924年5月,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创建了航空学校,航校第一批学员大部分来自黄埔军校。10名学员中就有4名共产党员,他们无疑是最早从事航空事业的共产党人。

斗转星移,转瞬数十载,直到1949年11月1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才成立了自己的空军。在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和一个个悲壮与神奇的岁月之后,人民空军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强大的波澜壮阔的成长过程。

本书以人民空军成长过程的客观进程为基本线索,力求以准确的史料、板块式结构、全景式的描绘,来还原历史,以展示人民空军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和壮丽画卷。

本书同时结合历史背景,披露了大量鲜为人之知的内幕秘闻,是对人民空军创建、成长、发展之路的全面、完整、生动记述。

后记

10多年前,我曾是人民空军的一员,可能是这个缘故,我对中国空军的成长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并逐步有了写作这本书的冲动。在部队的时候,我就开始为这本书的写作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在收集资料的同时,采访了一些老同志和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在写作的过程中,参考一些书籍和回忆文章,令我受益匪浅。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另外,尤其要感谢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政治部审稿的同志们,是他们认真严肃的审读,才使本书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遗漏和错误。感谢中央编译出版社的领导和责任编辑郑锦同志,是他们的努力这本书才得以顺利出版。

罗胸怀

2005年9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空军纪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罗胸怀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111837
开本 16开
页数 32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4
出版时间 2006-02-01
首版时间 2006-02-01
印刷时间 2006-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军事
图书小类
重量 0.4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E297
丛书名
印张 2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1
171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22: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