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文化史(插图本)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共分六章,对中国文化基础、制度、宗教、学术、艺术以及中外文化交流进行比较全面而系统的展示与研究,而其中每一节又是一个文化专题,共计35个文化专题,力求在有较大涵盖面的同时对每一文化专题都有较清晰的展示和较深入的探讨。图文结合、雅俗共赏,起到提高大、中学生人文修养和供一般文化教育工作者以及文化史学爱好者取资借鉴的作用。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基础篇

第一节 天人合一:中国文化的伦理模式

 一、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

 二、伦理与政治

 三、人性与人性论

第二节 地缘政治:中国文化的地理环境

 一、地理与文化

 二、地域、南北与大一统文化

 三、政区与文化

第三节 耕织文明:中国文化的经济基础

 一、中国古代二元经济区的矛盾

 二、农本思想

 三、耕织文明

第二章 制度篇

第一节 家国同构:宗法制度的建立与演变

 一、宗法制度的形成

 二、宗法制度的特征

 三、宗法制度的演变

第二节 尊天法地:政区划分与职官制度

 一、中国古代职官制度的特点

 二、中央职官制度的发展演变

 三、政区划分与地方职官制度

 四、古代官制文化

第三节 布政施教:官学、私学与书院教育

 一、官学的持续

 二、私学的发展

 三、书院教育历程

第四节 优贤举学:从察举制到科举制

 一、察举制的产生及其发展

 二、科举制的形成与衍变

 三、以文取土的文化论争

第五节 礼节民心:礼学经典与礼仪制度:

 一、古代的礼制思想

 二、礼经“三礼”及其内涵

 三、礼学传统与“五礼”规范

 四、以“礼”为核心的伦理文化

第六节 乐和民情:音乐制度与雅乐新声!

 一、上古乐制的发展阶段

 二、雅乐郑声与象德缀淫

 三、秦汉以后乐府制度的演变

第七节 讲武习艺:兵制、兵略与兵法

 一、兵书与兵制

 二、兵略与战争

 三、兵法与兵器

第八节 取则天象:天数之学与科技文明

 一、天象、天体与历法

 二、术数与数学

 三、古代“士”的地位及其科技成就

第三章 宗敦篇

第一节 仙道世界:崇拜、巫术与神话

 一、自然崇拜

 二、血缘崇拜

 三、中国古代的巫术

 四、中国古代的神话及其特质

第二节 神道设教:帝国政治与宗教

 一、方士文化和阴阳五行学说

 二、“五德终始”说及其影响

 三、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四、谶纬之学

 五、汉代的祭祀、封禅与明堂制度

第三节 真人垂训:道教的形成与发展

 一、道教的文化渊源

 二、太平道与五斗米道

 三、魏晋南北朝时的道教派别

 四、唐宋以后的道教派别

第四节 佛性清静:佛教的传播及宗派

 一、佛教的东传及佛经的翻译

 二、中国佛教的八大宗派

 三、佛教在中国的流衍与发展

第五节 外域神祗: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在中国

 一、基督教在中国

 二、伊斯兰教在中国

第六节 奉神祈报:民俗节日与敬时行礼

 一、节日的产生及其类别

 二、农事节日

 三、庆贺节日

 四、社交游乐节日与祭祀节日

第四章 学术篇

第一节 史官建制:学在史职与官学传统

 一、史官及史官制度

 二、史学与传统文化

第二节 内圣外王:儒学的形成与人文理想

 一、儒家形成的社会背景

 二、孔、孟、苟的学术思想

 三、儒家的政治与人生境界

第三节 道法自然:道家自然观与人生观

 一、道家的学术文化

 二、老子的人生哲学

 三、庄子的物化思想

第四节 兼爱非攻:墨家学术的躬行实践

 一、墨子的人生

 二、墨家学派

 三、墨家的学说主张

第五节 以法为教:法家学术与政治文化

 一、法家的缘起

 二、法家的形成过程

 三、法家的思想构成

第六节 元一统始:经学建构的文化图式

 一、经与经学

 二、经学产生的背景

 三、经学的历史

 四、经学的特点

第七节 言意之辩:玄学清谈及玄理探求

 一、何谓玄学

 二、玄学的产生背景

 三、玄学的四个阶段

 四、玄学与魏晋风度

第八节 三教论衡:儒释道的冲突与融合

 一、魏晋南北朝的三教冲突与融合

 二、唐宋时期的三教冲突与融合

第九节 心性体用:理学的昌明与衰变

 一、理与宋明理学

 二、理学的形成期

 三、理学的鼎盛期

 四、理学的延承期

 五、理学的衰变期

第十节 汉宋之争:考据与性理的思辨

 一、汉宋之争

 二、考据与性理

 三、汉宋学的会通

第五章 艺木篇

第一节 神人以和:原始艺术的文化蕴涵

 一、彩陶:有容乃大

 二、美玉:石之灵者

 三、青铜:国之大事

第二节 气韵生动:各类艺术的风姿异彩

 一、建筑艺术

 二、雕塑艺术

 三、书法与绘画

 四、音乐与舞蹈

第三节 兴象高妙:中国古代艺术精神

 一、弘道:艺术内涵

 二、兴象:艺术手法

 三、尚意:艺术境界

第四节 诗骚传统:中国古代文学思想

 一、精神谐同与情感异流

 二、盛世气象与易代情结

 三、文学创造中的文化精神

第六章 交流篇

第一节 厚德载物:从畿服制到国际文化交流

 一、畿服制的文化内涵

 二、农耕与游牧

 三、中国与亚洲

 四、中国(东方)与西方

第二节 中体西用:西学东渐与文明冲突

 一、“西学东渐”的肇端

 二、“西学东渐”的过程与分期

 三、“西学东渐”带来的转变

第三节 亲缘核心:华人文化的世界网络

 一、华侨的分布及“华侨”一词的来历

 二、华侨的起源及历史发展

 三、华侨对世界文化的贡献及特点

 四、华人文化世界网络的发展方向

第四节 审己知人:文化的变革与转型

 一、文化变革与文化转型

 二、文化变革与转型带来的思考

后记

本书图片来源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文化史(插图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许结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045705
开本 16开
页数 39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00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77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03
丛书名
印张 25
印次 2
出版地 广东
251
197
2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6: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