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发展高等教育、加速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成为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兴衰成败的重大战略问题。本书作者站在全新的高度,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论述了发展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方针、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及其科学的提出了一整套对策措施,读后令人振奋、充满希望。
图书 | 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管理系列/扬泰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发展高等教育、加速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成为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兴衰成败的重大战略问题。本书作者站在全新的高度,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论述了发展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方针、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及其科学的提出了一整套对策措施,读后令人振奋、充满希望。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根据国内外发展高等教育的经验和教训,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论述了未来我国发展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方针、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1 第一节 问题缘起1 一 知识经济社会高等教育职能的变化/3 二 社会系统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7 三 高等教育发展现状/10 第二节 文献综述/17 一 关于教育经济思想的研究/18 二 关于高等教育市场化及产业化的研究/25 三 关于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30 第三节 研究思路/33 一 研究目标与方法/33 二 研究路线与主要内容/34 第二章 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35 第一节 人力资本理论/37 一 人力资本理论的孕育和形成/37 二 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观点/42 三 邓小平对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48 四 建立在人力资本理论之上的教育经济学理论/50 五 人力资本投资与教育成本投入问题/54 六 人力资本理论的社会学功能理论视角/56 第二节 经济增长理论/59 一 经济增长理论的形成及发展/59 二 现代经济增长要素与知识经济/63 三 教育与经济增长的互动作用/67 四 现代经济条件下的高等教育发展/71 五 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社会学分层理论视角/74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79 一 社会发展理论与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沿革/79 二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及内涵/85 三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88 四 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志/91 第三章 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国际经验/98 第一节 美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99 一 美国的经济地位/99 二 美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100 三 美国教育发展战略分析/108 第二节 日本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111 一 教育与日本经济的两次起飞/111 二 日本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113 三 日本教育发展战略分析/123 第三节 韩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124 一 韩国教育与经济崛起/124 二 韩国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125 三 韩国教育与人才培养趋向/133 第四节 中外教育发展比较及其启示/135 第四章 高等教育发展对江苏社会经济的影响/141 第一节 教育对社会的影响/141 一 教育对社会的影响:制度学派的观点/141 二 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143 三 高等教育对政治的影响/145 四 高等教育对文化的影响/148 五 高等教育对科技的影响/150 第二节 江苏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影响的实证/152 一 高等教育为经济建设提供人才支持/152 二 高等学校为经济建设提供技术支撑/157 三 江苏高等教育规模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166 四 高等教育产出乘数及影响力系数/169 五 高等教育在校学生规模产生的最终使用增加/172 六 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后对江苏总产出的影响估计/174 七 高等教育在校学生规模对社会就业的影响/175 第五章 江苏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影响/179 第一节 高等教育的投入与收费研究/179 一 关于高等教育投入问题的研究/179 二 关于高等教育收费问题的研究/182 第二节 个人及其家庭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分析/187 一 个人投资高等教育的收益分析/188 二 高等教育受益率比较/195 三 个人及其家庭经济承受力/196 第三节 企业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分析/198 一 企业投资高等教育的受益分析/198 二 企业投资高等教育的可能性/199 三 企业在职培训的内容和付费主体/204 第四节 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分析/210 一 政府投资高等教育的受益分析/210 二 政府投入的比例/211 三 国家助学贷款工作/214 第五节 知识社会对高等教育的综合影响/216 一 知识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216 二 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218 三 知识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影响/222 第六章 江苏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对策/231 第一节 完善高等教育投入方式/231 一 提高政府投入比例/232 二 改革政府财政对高等学校的预算拨款方式/233 三 积极扶持民办高等学校的发展,促进办学体制多样化/236 四 改进学生及其家庭的缴费方式/240 五 敞开企业投入渠道/244 第二节 拓宽高等教育筹资渠道/249 一 鼓励金融机构投资高等教育/249 二 尝试引入外资/250 三 吸引社会各界人士的捐赠/252 四 征收高等教育税/254 五 发行教育彩票/255 第三节 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257 一 目前中国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257 二 搞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对策和建议/261 第四节 树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270 一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271 二 人力资源管理强调“能本”理念:与科学发展观议题的契合/277 三 树立科学的HRM理念 /278 第五节 倡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290 一 两种精神在内涵上融合,在形式上并举291 二 两种精神融合的时代要求与现实意义296 三 培育两种精神相容的创新文化/300 四 培养兼具两种精神的创造型人才/307 主要参考文献/311 后 记/320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管理系列/扬泰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范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230125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2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4 |
出版时间 | 2006-06-01 |
首版时间 | 2006-06-01 |
印刷时间 | 2006-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649.21 |
丛书名 | 经济管理系列 |
印张 | 10.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6 |
宽 | 144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