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美学与文化(东方与西方)
内容
编辑推荐

东方国家如中国、印度、日本、朝鲜以及阿拉伯国家以及伊朗等国都有古老的文明、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丰富的美学思想,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曾对人类美学思想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历史上,近代欧美文化也对东方美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本书目的就是通过学术交流和对话,让世界了解中国美学,让中国美学界了解世界。

内容推荐

全书内容共为三大部分,内容包括中国与亚洲美学的现代意义、中西美学和艺术的会通与比较、当代美学与艺术理论的发展。本书的内容来源于国际美学协会组织的在北京开幕的“美学与文化·东方与西方”国际学术研讨会。

目录

东西方合作,寻求新美学(代序)

在东西方对话中发展世界美学(代序)

第一部分 中国与亚洲美学的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美学的大发展

什么是中国美学?

韩国假面舞剧:文化自证的范例

中国美学中美的动态化过程:诗画交融的创造性和谐

中国诗学的文化特质和基本形态

译不可译之文——研究中国文化的方法

大自然的诗性智慧在东亚古典美学中复兴

身体的回归:弗朗西斯·培根隐晦的身体与儒家身体美学

18、19东亚宝塔在近代欧洲花园设计中的应用

试论中国传统美学的新生

道家思想与当代生态美学

中国美学在21世纪的世界性意义

第二部分 中西美学和艺术的会通与比较

中西美学的互动与会通

实用主义美学和亚洲思想

东方和西方:“深奥”之概念

东西方的文化想象

论柏拉图与孔子的“虔诚”与“孝”之美学

叔本华、美学与东方哲学

梅洛·庞蒂与东亚美学:“无形之形”与“视而不见”

举例说明中国书法对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

第三部分 当代美学与艺术理论的发展

史诗性的嘹望——论《堤防上的鼓手》

如何超越人类中心主义?

艺术在死亡与终结之间吗?

东西方的概念艺术——全球化艺术的基础还是艺术的终结

东西方两极的联合:批判与自我迷失

认同的领域

审美经验作为呈现经验——中国美学的一个侧面

美学作为多层面理论——主要基于东方的思想与情感资源

附录

附录一

编者的话:新世纪美学发展的契机

附录二

中华美学学会的成立与组织机构

附录三

安徽教育出版社美学图书总目

试读章节

在这方面,我认为,中国美学研究的成熟,与中国语法学研究的成熟有相似之处。古代中国没有语法著作,最早的中国语法学著作是运用西方的语法理论研究汉语写成的。1898年,一位名叫马建忠(1845—1899)的中国人出版了一本名叫《马氏文通》的书。马建忠认为,在西方语言中,存在着不变的原理,我们可以将之用到中国书的语言中②。在20世纪,中国学者努力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追踪西方语言学理论的发展;二是研究中国语言材料。他们发现,根据西方的语言材料研究出来的语法理论,并不能很好地解释汉语中的一些语言现象。于是,他们开始努力依据汉语实际来创立汉语语法理论。在这种努力中,他们离不开国外的语言学理论,这种对国外语言学理论的追踪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但同时,这种追踪不能取代他们自己的理论创造。更进一步说,他们的理论创造会进一步丰富这种现代语言学理论。

中国美学的研究也是如此。中国美学研究要更多地介绍当代国外美学的研究,要更多地研究中国美学传统,包括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理论传统和中国现代美学传统。但是,中国美学有着一个更为重要的任务,这就是研究当代中国审美与艺术的实际,让美学理论在这种对实际的研究之中成长起来。这种实际,就是各个门类的艺术。过去,中国美学研究有着一种浓厚的概念化的倾向。这种纯粹从概念到概念的研究,是没有生命力的。同时,这种概念到概念的研究,由于脱离了中国文学艺术的实际,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美学。只有来自中国文学艺术的实际,能够为这种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着的活动提供解释和指导的理论,才是真正的中国美学。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美学找到了自己的真正根基。它与国外的美学的关系,是一种对话的关系。维持和发展这种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我们这次会议的目的。在这方面,我们还将继续努力做下去,为促进中国美学的繁荣和发展做出努力。同时,我们也将努力开展一个关注中国文学艺术实际的活动,希望更多的文学家、艺术家参加到我们中来。

P39

序言

女士们,先生们:

我首先代表国际美学协会,对这次国际会议的组织者们予以最衷心的祝贺。来自全世界的会议参加者的素质和人数以及观众的规模已经表明这次会议的成功。

其次,我个人请求,专门致辞给中国的观众。然而,作为国际美学会议的发言代表,我不能只从我个人立场发出这个呼吁。来自日本的我,在与世界性的哲学和美学的联系上,与你们处于同一种境遇。简而言之,我们都是追随者。我们一直在追随或者说努力追随西方的文明,美学仅仅是这种趋势的一部分。据说,多亏了产生在中国的三大重要发明: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西方文明才得以创造出来。你们也许无可非议的为此感到自豪。但与此同时,我们应该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现代文明是西方而不是中国的创造物?学者们已经给出了一个标准答案:自然科学的缺乏妨碍了中国创造现代文明,而这正是把知识转化为真正力量的装置。

我深信,现代西方文明在人类历史上是独树一帜的。但是大部分人认识到我们不能再继续同样的道路了,我们必须创造新的文明。创造新的文明意味着创造新的人类哲学体系。在我们的时代,美学难道能把自己置于这个目标之外吗?我不这样认为。我希望在这个全面的文明计划中寻求新美学。尽管我认识到在将来,我们的西方同仁仍将起领导作用,我渴盼其中有来自你们——我的中国同行的功绩。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新创造的素材应该总是发现在积淀的文化历史之中,这样的历史,中国是非常丰富的。

在我们合作寻求新美学中,在我和你,当然也在东方和西方的合作中,我希望这次会议能向前迈出一大步,如同这次会议的主题所强调的那样。

(王丽英/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美学与文化(东方与西方)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高建平//王柯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647445
开本 16开
页数 68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00
出版时间 2006-05-01
首版时间 2006-05-01
印刷时间 2006-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美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9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3-53
丛书名
印张 43.5
印次 2
出版地 安徽
241
175
2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1: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