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第5版)/东方编译所译丛
内容
编辑推荐

作者运用国际政治中传统的现实主义方法,以伯罗奔尼撒战争为引子,用简洁的语言和历史事例来阐述复杂的国际政治现实,尤其是20世纪以来的历次重大冲突,包括两次世界大战、冷战,并对冷战后的相互依存现象进行思考,最后还对新的世界秩序提出构想。

全书紧紧围绕传统的现实主义方法,特别是利用其对国际体系的层次分析来对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进行剖析,从现实主义的角度得出相应的结论。当然,作者的目的不是为了要让读者知道现实主义的看法,更重要的是希望读者阅读本书后能够举一反三,在遇到其他案例的时候可以通过自己的立场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分析。同时也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而对普通读者而言,又是一本简明的历史书及国际政治的入门教材。

内容推荐

著名学者小约瑟夫·奈所著的《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一书,把历史与理论结合起来,给学习国际政治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分析过去和理解我们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之框架。

第五版包含了如下新内容:

分析伊拉克战争及其后果与影响;

阐述中东局势的新发展,包括和平进程与民主化前景;

分析美国“反恐战争”的新进展;

添加了核武器扩散方面的材料;

评述小布什新的国家安全战略以及先发制人战争和预防性战争所存在的问题;

谈论美国权力地位以及霸权和帝国问题;

对软权力作了更加深入和详尽的分析;

进一步评价了建构主义者的思路;

增加了有关互联网、非政府组织和信息时代的权力之新材料,并且更新了有关全球化和世界政治经济学的材料。

目录

序/1

前言/1

第一章世界政治中存在着永久的冲突逻辑吗? /1

什么是世界政治? /3

伯罗奔尼撒战争/15

道义问题和国际政治/24

第二章20世纪重大冲突的起源/40

国际体系和原因层次/40

反事实推理/61

第三章均势与第一次世界大战/70

均势 /70

权力 /7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82

第四章集体安全制度的失败和第二次世界大战/102

集体安全制度的兴与衰/102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112

第五章冷战/134

威慑和遏制/135

有关冷战的三种思路/136

罗斯福的政策/139

斯大林的政策/140

冲突的阶段/141

分析的层次/149

美国和苏联在冷战中的目标/152

遏制/153

冷战的发展/154

冷战的结束/156

核武器的作用/162

第六章干涉、制度以及地区与族群冲突/182

族群冲突/183

干涉与主权/187

国际法和国际组织/197

中东的冲突/208

第七章全球化和相互依存/228

全球化的各个方面/229

相互依存的概念/235

石油政治学/248

第八章信息革命、跨国行为体与权力分散/259

权力和信息革命/259

跨国行为体/268

信息和国家间的权力 /276

第九章新的世界秩序? /289

有关未来世界的各种构想/289

新的世界秩序? /303

试读章节

国家利益的界定

不管政府类型如何,“国家根据国家利益行事”。这种说法一般来说是对的,但是我们首先要知道国家是如何界定自己的利益的,否则的话,它是毫无意义的。现实主义者声称,由于国际体系的制约,国家在界定自己的利益时没有什么选择余地。它们必须根据均势来界定自己的利益,否则自身的生存就成问题。正如理想市场中的一家公司,如果只考虑利他而不使自己的利润最大化,那么肯定是要破产的。因此,对现实主义者来说,国家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决定着它如何界定自己的利益,并且预示着该国对外政策的走向。

自由主义者和建构主义者则认为,国家利益不仅仅是由国家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所决定的,他们对国家期望和国家利益是如何形成的作了更多的解释。他们认为,国家利益的界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国内社会的性质及其所具有的文化。比如说,如果一个国家的国内社会看重经济福利和贸易,并且认为反对其他民主国家的战争是不合法的,那么这个国家对国家利益的界定就不同于专制国家,尽管这两个国家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差不多。自由主义者声称,如果国际体系相当缓和,也就是说不是处于纯粹的无政府状态,那么上述论点便是正确的。如果制度和沟通渠道使国家期望持久和平,那么囚徒困境可能就不会出现。

既然这些非权力的动因可以影响国家界定自己的利益,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判断一种特定情势的无政府状态同抽象的无政府概念之间的距离到底有多大。如果一种国际情势完全是无政府状态的,也就是说,明天你可能被自己的邻居所杀害,那么有关民主或者贸易的期望对对外政策的影响就是很有限的,毕竟生存是第一位的。但如果国际体系不完全是无政府状态的,存在着制度以及对和平的期望,那么国内社会和文化的相关因素就可能起到很大的作用。现实主义者的预言比较适用于中东,而自由主义者的预言则比较适用于欧洲。分清不同的背景,有助于我们衡量不同理论的预测力。对外政策上的差异

国际地位相似的国家确定自己利益和战略的方式有时是不一样的。俾斯麦、德皇和希特勒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方式,来应对德国所处的安全困境,这就是明证。如果体系层次的区别不能解释对外政策上的差异,那么我们就需要考察国内层次的因素。这些国内层次的因素有一些是目前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各自所特有的,有一些则是所有国家普遍共有的。

一些国内因素使得国家的行为十分相似。我们已经讨论过贸易和民主,但还需要考察其他的因素。例如,在国家内部是否爆发了革命?革命的领导人通常认为以前的对外政策,甚至整个国际体系是不合法的。革命经常在整个地区造成不稳定的局势。革命的领导人时常试图输出自己的意识形态,而邻近的国家则努力对它加以遏制。18世纪90年代在法国与它的邻国之间、1917年后的俄国与其邻国之间以及1980年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间,就出现过这样的情况。革命的国家有时侵略别国,有时受到别国的入侵。另外一个推论是,内聚力较弱的国家,比如1914年以前的德国和奥地利,更可能把国内问题转移到国外。德国领导人用向外扩张来转移人民对国内社会民主的关注。然而,这种关于在国外寻找替罪羊的说法并不总是正确的,因为一些国内凝聚力不强的国家,比如今天的缅甸,却把注意力放在内部。

我们还可以从官僚机构的行为中看到国家的其他共性。一些分析家认为,由于官僚机构是按部就班地运转的,而且其变革速度很慢,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外交和军事官僚机构的惰性,来预测国家的对外政策。本书第五章将结合古巴导弹危机来分析这个问题。德国的军事官僚在1914年的确反对改变军事计划。然而,从官僚机构的角度分析问题,也可能将人引入歧途。美国军队在越南被机动的和非正规军的游击队击败后,在海湾战争中采用了高度机动的战略并获得成功。官僚机构虽然变革很慢,但是会发生变革。  研究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学者,一直努力把世界经济和国内利益联系起来,以寻找简约的方式来解释对外政策。例如,自由贸易影响劳工、土地所有者和资本的不同方式,会影响国家的政策走向,我们将在下一章有关德国的例子中看到这一点。不仅如此,国内政治联盟会由于国际机遇和压力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对外政策行为上的许多差异,只会产生低水平的推论。它们最多只能算是有待于检验的假设,而不是准确的预言。国内政治的确很重要,而且自由主义理论对我们也是有所帮助的,但是我们必须分清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时间以及不同的地点。P.59-61

序言

奈教授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他写的东西简洁、优雅和博学,而且他所论述的题目也正是我十分感兴趣的问题:国际和地区组织,相互依存与传统国家间竞争的相互作用,核武器的政治与道义作用,冷战时期以及冷战以后的美国对外政策,国际管理(international governance)的局限性与可能性等等。他很谦虚地称自己是我的学生,而且我们在哈佛也一起教过一门关于冲突的课程,这本书正是基于该门课程而写就的。然而,在我看来,我从他那里学到的东西至少不亚于他从我这里学到的东西。这不仅是因为他精通国际经济事务,也是由于他能把自己在卡特和克林顿政府中担任高级官员时所获得的宝贵实践经验,用来理解世界政治。不仅如此,他还像18世纪末、19世纪初那些美国伟大的政治家一样,细致和冷静地分析国际冲突。他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具备了以下素质:可以凌驾于每天所发生的事件之上;喜欢政治哲学并拥有相关知识,这使得他可以提出具有长久重要性的问题和分析事件的视角;能够理解理论如何促进历史研究,以及历史研究是怎样不可避免地得出哲学和道义结论的。这些正是像托克维尔(Tocqueville)、马克斯·韦伯(MaxWeber)和雷蒙·阿隆(Ilaymond Aron)那样的作者所具有的才能。在研究方法纷争的今天,他关于通则(generalizaion)具有局限性和解释事件可以有多种方式的见解显得尤其重要。他虽然是一个现实感很强的人,但是即使在研究像国家那样的冷血怪物时,也没有对道义采取愤世嫉俗的排斥态度。因此,奈特别重视他自己所说的软权力:它不是强迫、欺负、威吓和贿赂别人的权力,而是通过智慧、榜样和尊重他人来吸引、说服和影响别人的权力。今天,美国在制定和推行自己的对外政策时特别需要这样的权力。

鉴赏力和洞察力使得他对20世纪被引入战略和经济研究领域中的重大创新成果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去追逐那些新奇、时髦的东西。他既是一个注重价值理念和信仰的人,也是一个十分睿智、超脱和果断的人。所有这些素质都体现在这本书中。我认为,它是一本可供学习世界政治的学生阅读的最好的教科书。它把历史、政治哲学、政治理论以及分析完美地结合了起来。它侧重于解释事件,而不是向读者提供细节的东西。它做了任何一个好的社会科学家应该做的事情,即说明(explain,比如说明原因)、解释(internet,让我们理解其中的含义)以及进行政治上和道义上的评价(evaluate)。它把国家间冲突的世界同“复合式相互依存”(eomplex interdependence)的世界加以区分,而“复合式相互依存”这个词是由奈和他的(也是我的)朋友罗伯特·基欧汉(Robert Keohane)一起创造的。它阐明,打击恐怖主义、防止核武器扩散以及帮助民主国家抵制暴政威胁,同维护国际法和国际合法性规范的要求之间存在着矛盾关系。它也论述了全球化和信息革命的创造力与局限性。最重要的是,这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因为奈能够看到一个问题的多个方面和一个事件可能引发的多种解释,也能够做到不轻信任何极端的思想(比如在十多年前,他批评过当时盛行的美国“衰落论”,而他最近出版的著作又抨击了当今美国对外政策中那些狂妄自大的单边主义行径)。不仅如此,这本书体现了作者能够把人文精神、通情达理、谨慎周到和诚实正直完美地集于一身的特点,因为他是一位在写作、教学和反思人类经验教训方面成绩卓著的人,也是一个富有想象力、远见和活力的学界泰斗。我很欣赏他追求均衡的秉性和才华横溢的天资,也很高兴拥有这么一位杰出的好朋友。

后记

我很喜欢阅读小约瑟夫·奈教授的著述。奈写的东西具有语言简洁明快、分析深入浅出、可读性很强的特点。另外,奈在分析问题的时候,总是努力把理论概念同历史与现实的事例相结合,给读者提供了内容极其丰富的相关知识和颇具特色的分析视角。在我看来,这本久负盛名的国际关系教科书——《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集中体现了奈的写作风格与研究思路。我相信,这本富有特色的教科书一定会给从事国际关系研究、教学与实际工作的中国读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也可以帮助正在学习和准备学习国际关系的中国学生掌握基本的相关理论概念、历史知识以及分析方法。这便是我要把该书译成中文的基本原因。

《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第三版的中文版在2002年正式出版之后,该教科书的英文版又出了两个版本,特别是2005年出版的第五版增加了比较多的新内容,包括伊拉克战争、中东和平进程、小布什政府新的国家安全战略、朝鲜和伊朗核问题、信息时代互联网与非政府行为体的作用等等,作者对书中不少章节或段落都作了增补、删节或者改写。鉴于此,对该书中文版加以修订,就显得很有必要。于是,我根据上海人民出版社的安排,在第三版中文版的基础上,把最新出版的第五版翻译成中文,以供中国读者参考和使用。

我之所以在4年之中两度翻译同一部教科书,也是由于受到读者的鼓励。该书第三版的中文版于2002年8月问世后,市场反应还不错,次年11月出版社又进行第二次印刷。我实在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本严肃的学术著作竟然还会有那么多人买。更让我没有想到的是,不少读者通过信件、电子邮件、电话或者书评等方式,给我带来了十分积极的、建设性的反馈意见,这让我深受鼓舞。我因此有了信心和激情着手翻译该书的最新版本。在此,我除了要感谢广大读者之外,还要特别感谢上海人民出版社的范蔚文先生和潘丹榕女士,正是他们的专业眼光和敬业精神,使得我有了根据最新英文版本修订《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中文版的机会。

同翻译第三版一样,在翻译第五版的过程中,我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特别需要在这里提到的是,我的很多同事、朋友、学生以及诸多未曾谋面的读者,及时向我指出第三版中存在的问题或值得商榷的地方,让我有机会在翻译第五版的时候加以修正或进一步推敲。另外,在翻译第五版的时候,我曾经通过电子邮件,就原著中某些我理解不甚清楚的地方请教过奈教授本人,并且得到他的热心答复和指点。我在此感谢奈教授以及所有帮助过我的人!

翻译是一种神圣的工作。我虽然清楚自己的水平有限,译作质量难以达到“信、达、雅”的标准,但还是尽了最大的努力,以便较为准确地理解和表述原作者的观点,希望为读者提供一部可以信赖的译著。当然,译作中肯定有理解和表达不甚准确的地方,希望读者给予批评和指正!翻译还是一份艰苦的工作。可以说,这部书两个版本的翻译都是十分艰难困苦、耗时费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常常有殚精竭虑的感觉。当然,翻译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翻译奈教授的这部教科书,如同阅读他的其他著述以及在哈佛听他讲课一样,对我来说,就像一个同名师进行对话和交流的过程,我从中获得了知识,也体会到了精神上的愉悦。

张小明

2005年3月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第5版)/东方编译所译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小约瑟夫·奈
译者 张小明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057838
开本 16开
页数 32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1
出版时间 2005-10-01
首版时间 2005-10-01
印刷时间 2006-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国际关系
图书小类
重量 0.4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815
丛书名
印张 21.25
印次 2
出版地 上海
229
148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9:0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