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亲子人格(用性格塑造孩子的五十四个咨询范例)/亲子互动系列/人生工程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怎样教育好孩子?因材施教。那么怎样有效地进行“因材施教”呢?当然得对“材”有个标准,才能进一步“施教”。本书经过认真细致的搜索,找到了一个判断“材”的标准,就是“性格”,通过流传于阿拉伯世界和印度一带的最古老的“九型人格”模式作为判断“材”的标准。将“九型人格”按人类经验世界的三种主要方式即:思想、感觉、行动分成三类,三个类型就是三章,每章包括三种人格。每种性格共有6种表现,针对这些表现,提出了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案。每种人格类型最后,还从我们咨询的资料库中精选一个“咨询范例”,进行认真的分析并提出简单而有效的解决方法。本书了解孩子的人格类型因材施教,快乐亲子教育最新奉献,价值不言而喻!

目录

第一章 思想

第一节 理智型:善于思考,弱于行动

1.消除心理恐惧,鼓励孩子实践/7

  提高速度,大胆做事/11

2.给孩子私人的空间,让孩子有自己的时间/14

  尊重孩子选择,发挥孩子特长/16

3.重视孩子的意识,接纳孩子的问题/18

  学会倾听,帮助孩子宣泄/20

4.要求要简洁,任务要明确/22

  按照规矩办事,满足孩子需求/24

5.体贴人微,改善孩子情绪/26

  说清情况,讲明利害/29

6.训练交际能力,鼓励参与集体活动/31

  由浅入深,以心换心/34

第二节 诚实型:忠诚谨慎守规则,心虚多疑少信心

1.真心关注,真诚赞美/40

  细心地观察,具体地夸奖/42

2.强化自信训练,鼓励孩子行动/45

  精神上支持,行动上鼓励/48

3.肯定他人长处,宽容别人不足/51

  指责不是好事,会欣赏才有朋友/54

4.学会正面思维,塑造快乐心灵/58

  让兴趣推动学习,让快乐促进好习惯/62

5.不迷信权威,培养决策能力/66

  希望孩子有主见,就让孩子自己决策,70

6.帮助孩子释放压力,培养拼搏精神/72

   管要管出效果,放要放出个性,77

第三节 活跃型:提升创新能力,预防虎头蛇尾

1.锻炼持久力,提高注意力/82

  按部就班,逐步提升注意力/88

2.提高做事趣味性,克服虎头蛇尾/91

  做完整的事情,体会成功的快乐/93

3.呵护好奇心,夯实创新基石/97

  回避疑难话题,帮助孩子找答案/103

4.克服以自我为中心,在体谅中升华品质/105

  莫以孩子为中心,让孩子学习交际艺术/109

5.诚实是金,杜绝说谎/112   

  理解孩子的谎言,端正家长的态度/115

6.尊重孩子选择,保持愉快情绪/117     

  因势利导,向孩子学习/119    

第二章 感觉

第一节 奉献型:鼓励善良,强化原则

1.肯定孩子的优点,理解孩子的不足/126

  理解孩子热心,教会孩子适度/128

2。力所能及自己做,力不从心会求人/130

  临危要镇静,遇险会求助/131

3.不让孩子勉为其难,学会拒绝的技巧/133

  爱护孩子的善心,训练孩子学会谢绝/135

4.提倡关注他人,强化发展自我/138

  自我意识,自我发展/141

5.父母不能使用恶语,批评孩子要讲技巧/144

  理解孩子错误,抓住机会教育/146

6.人前教子不可取,给孩子改正的机会/150

  孩子面子大,不要用“谦虚”贬低孩子/152

第二节 实践型:支持实干进取,反对投机取巧

1.不投机取巧,要脚踏实地/159

  淡化分数的影响,增强承受失败的能力/162

2.确定评价标准,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164

   孩子各有所长,横向比较要不得/167 

3.重视过程,淡化结果/168   

  把结果看得轻一些,把过程看得重一点  

4.倾听自己的声音,面对真实的人生/173    

  启发乖孩子出动,限制狂孩子行为/176

5.关注他人感受,培养合作精神/178

  孩子必须有朋友,做事最好能合作/180

6.对人真诚坦荡,建立真挚友谊/183

  尊重孩子的隐私,架起信任的桥梁/186

第三节 自我型:追求辉煌,消除胆怯

1.引导孩子关注现实,发展孩子天赋才能/193

  顺应兴趣,发展特长/196

2.营造乐观氛围,克服消极情绪/199

  搞好情绪管理,释放不良情绪/202

3.学习与人交往,打破自我封闭/204

  真诚沟通,打破孩子的自我封闭/207

4.发展独特性,培养创造力/209

  欣赏孩子的独特,发展孩子的特长/212

5.平凡而不平庸,独特而不怪异/216

  平常的心态,卓越的成就/218

6.防止过于敏感,让孩子远离忧郁/220

  训练理性思维,防止敏感过度/223

第三章 行动

第一节 支配型:锻炼领导力,改掉急脾气

1.培养忍耐力,锻炼稳定性/231

  放手孩子做事,锻炼孩子耐性,234

2.提高自觉性,培养领袖力/236

  规矩不要多,关键看执行/239

3.满足孩子的控制欲,培养责任意识/242

  限制支配欲,发展协调力/243

4.直言很伤人,说话要得体/247

   说话要动听,恶语要纠正/248

5.训练自控力,降低失误率/250

   用规矩来规范行为,用道德来提高品质/252

6.量力而行,减轻压力/255

  轻装上阵,讲求效率/258

第二节 和谐型:保持淡泊人生,增强人局能力

1.保持孩子个性,增强自主意识/265

说具体的话,做实在的事/267

2.鼓励孩子争辩,培养孩子决断力/270

  让孩子发表意见,给孩子决策权力/271

3.认同孩子的感受,增加孩子的乐趣/275

  训练孩子的自主意识,培养孩子的自爱、自尊/277

4.鼓励孩子多行动,强化孩子参与意识/279

  让孩子知道梨子的滋味,不要仅仅当看客/282

5.制定较高目标,克服依赖性/285

  孩子必须独立,不能依赖成性/286

6.人人都有优势,命运就在自己手里/290

  变悲观为乐观,帮助孩子认识自己/292

第三节 完美型:追求卓越,学会宽容

1.完美不苛求,批评有艺术/299

  批评先说自己,纠错先给肯定/302

2.期望适度,压力缓解/304

  爱护上进心,增加抗压能力/308

3.宣泄不良情绪,培养积极心态/310

  消除失望,增加希望/312

4.消除畏难情绪,增强耐挫能力/317

  困难就是挑战,竭尽所能/319

5.适当疏远,消除孩子退缩现象/32l  

  培养独立性,消除退缩行为/323

6.容人容己,快乐无忧/326

  善待自己,欣赏他人/328

附录 亲子人格测试调查

试读章节

咨询范例

提高速度,大胆做事

一次家教讲座中,一位母亲咨询:她的孩子7岁了,上小学一年级,身体各方面的发育与同龄儿童无异。可孩子无论做什么事,动作总比别人慢。因为他常常要看其他孩子怎样做后才跟堵做,问他怎么不先做,他说害怕做错。由于动作慢,同学们常笑话他,她很担心这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问该怎么办?

我们认为,这个孩子的根本问题是害怕出错。由于出错常常遭到家长或者老师的批评甚至责骂,遭到小朋友们的笑话,所以孩子会处处小心翼翼,避免出错,这才出现了迟迟不采取行动的状况。

对这样的孩子,首先要消除孩子的害怕心理,容忍孩子犯错,多夸奖鼓励,少打骂讽刺。有些家长看到孩子犯了错误,由于恨铁不成钢,忍不住会打骂孩子,孩子因而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每做一件事前,都要想会不会失败,会不会做错,思考应该怎样做。在做事情的时候,这样的孩子会想出很多方案,然后在不同的方案之间选来选去,致使孩子迟迟不采取行动。

因此,解决孩子因害怕犯错而迟迟不采取行动的关键是,孩子犯错时,家长不能总是责骂,要给孩子自我改进的时间和空间。对于无关紧要的小错误,父母不要较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小错会逐渐消失。对于不能忽略的错误,家长则不能简单的批评惩罚了事,要帮助孩子找出错误的原因,提示孩子以后碰到同样的情况应该怎样处理,然后让孩子重做一次。

犯错误是常事,是不可避免的。重要的是积极行动,在行动中调整。家长可以创造竞争机会,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快能致胜”的意识。多和孩子一起观看体育竞赛,有条件的要尽可能多地与孩子进行竞技比赛,如赛跑、赛拾物等,开始时应选择孩子最感兴趣的事做,让他尝到胜利的喜悦,激发他的竞争意识。接着再进行其他的比赛,等孩子的动作熟练了,再让他与同伴比赛,这样可以树立孩子的自信,还可以训练孩子的速度。

在日常生活中,要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让孩子把自己的东西收放整齐,把房间打扫干净,自己叠被子等,这些都能锻炼孩子的办事能力,他会把这一能力发展到其他事上。因此,对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家长决不能包办代替,否则孩子养成了依赖性,遇事就会迟迟不行动。

在训练孩子行动迅速方面,抢凳子游戏是很不错的方法。家长可以邀请8个小朋友和孩子一起玩这个游戏。将7张椅子摆成一圈。放起轻快的音乐,让孩子随着音乐围着椅子转,在音乐停下来的瞬间抢到一个座位。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游戏,赢者坐下,输者站着。就算是最好的朋友也不会分坐一张椅子,也不能靠伶牙俐齿获胜。动作慢就不能抢到座位,这对训练孩子的行动迅速非常有效,父母不妨试试。

这样的方法很多,我们不妨多想想,孩子动作慢的弱点一定能够得到纠正!P11-13

序言

怎样教育好孩子,引起了所有家长及国家、社会的高度关注。中国向来是一个很重视家庭教育的国度,古代就有“孟母三迁”的动人故事。我们认真地研究过古今中外家庭教育的典型经验,诸如《三字经》的蒙童读物,卡尔维特的“天才训练”,如今广为流行的“哈佛女孩”等,希望寻找到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核心主题,可是找来找去,我们最终选择了一个人们最为熟悉的成语“因材施教”作为我们研究的核心主题!

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词语作为中心论题呢?因为这个词语对于教育不仅仅是家庭教育)实在是太重要了!可以这样说,任何人,不要说是专家,就是一般的家长都在喋喋不休地谈论“因材施教”。可是我们的研究发现,“施教”人人在做,人人可做,当然有高低之分,而“因材”就很难了。也就是说,很多人都在“施教”,可是相同的方法用在不同的孩子身上,产生的效果自然就大相径庭了!

这是为什么?

因为不同的孩子虽然表现出相同的行为,其引发的原因却是千差万别的,用相同的方法去治疗不同的原因引发的疾病,自然只能是“碰碰运气”。因此,我们认为,“因材施教”,“因材”是关键,是前提,是第一位的,而“施教”则只是“因材”之后的事,是第二位的。

那么怎样有效地进行“因材施教”呢?首要的任务是“因”什么“材”,然后才是“施”什么“教”!经过认真细致的、负责任的搜索,我们找到了一个判断“材”的标准,这就是“性格”。我们这里说的人格,与人们常说的性格、气质、个性,意思差不多。

心理学所说的“人格”是深藏在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左右一个人行为举止的原动力。

一个人的人格是很难改变的,科学家认为,一个人的人格的形成,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的因素,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

三个人合伙做生意,最后赔了……

甲说:“就怨你们没真本事,跟你们合伙……”

乙说:“这次赔本有几个原因,比如三人想法不一,劲没往一处使;比如存在一些客观因素……”

丙说:“都怪我,我没干好,请原谅,我一定改正……”

甲指责两位同事,是一种家长心态;乙比较冷静,稳重、明理,是成人心态;丙像个小孩,一个劲地请求原谅,是孩童心态。

这种观点似乎是“老生常谈”!其实不然。一个人的人格,特别是孩子,其所能发挥的作用,远远没有开发出来。特别用在教育孩子身上,还是一个新的课题,方兴未艾,前途无量。

在中国古代,“因材施教”的例子很多,孔夫子就是其中一位大师。在《论语》里有这样一个故事,原文是:

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日:“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

子日:“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子日:“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孔子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在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设立“孔子奖”,孑L子对世界文化的重大贡献再次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既然选择了“人格”,选择什么样的模式,就显得至关重要,因为关于人格的模式很多。  我们选择的是“九型人格”模式作为判断“材”的标准。

“九型人格”,据说起源于中东阿拉伯地区,可是实际源自何地,谁人发明,现在已经无从考究,正如中国的《易经》一样,原作者已经失传。比较肯定的说法是源自阿拉伯的苏非族。“九型人格”向来都是一代代以口相传,由上一代族长传给下一代族长,以便更好地教化和有地效管制族人。后来,经由西方的心理学家之手,传至欧洲,再传至美洲,经过美国近代一心理学大师荣格等人研究、学习,开始为世人广为流传。

1980年,美国著名学府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HelenPalme。发现“九型人格”并引入了高等学府,很快就成为MBA学员欢迎的热门课程。与其他各种人格分类的最大不同之处是在于,“九型人格”揭示了推动一个人向前的源动力——人的内在价值观。

“九型人格”带给“陕乐亲子教育”的最大价值就是:揭示了孩子内在的最深层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是每个孩子的最终追求目标。如果家长、教师知道了孩子的人格类型,就能够深入了解他侗的内在追求,“因材施教”。这种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人类经验世界的主要方式有三种:即思想、感觉和行动。“九型人格”韵模型与神秘主义的传统一样,都认为这三种方式能够判断人的基本信息,而起作用的核心器官就是大脑、心脏和腹部。人人都会运用到这三个核心器官,但是每一种人格的人会偏好其中一个,作为他们感觉并回应客观世界的基本渠道。

因此,我们把“九型人格”分为三类,即“思想”——以脑为主的人格类型:理智型、诚实型、活跃型;“感觉”——以心为主的人格类型:奉献型、实践型、自我型;“行动”——以腹为主的人格类型:支配型、和谐型、完美型。

“思想”——以脑为主的人格类型是以大脑作为核心器官思考问题的孩子,所以我们取名“思想”;“感觉”——以心为主的人格类型是以心脏为核心器官感知世界的孩子,所以我们取名“感觉”;“行动”——以腹为主的人格类型是以腹部为核心器官对待客体的孩子,所以我们取名“行动”。

 

三个类型就是三章,每章包括三种人格。为了方便读者判断孩子的人格类型,每一节前都有这种人格类型的主要特征。确定了孩子人格类型之后,就能“因材施教”了。每种性格共有6种表现,针对这些表现,提出了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案。每种人格类型最后,还从我们咨询的资料库中精选一个“咨询范例”,进行认真的分析并提出简单而有效的解决方法。 

经过长时间的研究、策划,最后交由首席教练师黄娟、培训师陈雨和李驶老师执笔,经过将近一年的工作,今天终于可以和读者见面了。

细读一遍,觉得令人耳目一新,足可欣慰。作为“人生工程丛书·亲子互动系列”的一种,其内容可圈可点,其价值有目共睹,不失为该套书奠基之作。

这也是我们历来提倡的家庭教育从“粗放型”走向“精细型”的有益尝试,希望能够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为我们的家庭、我们的民族和国家更加繁荣昌盛而努力!

主编 温学民

2005年10月8日于北京会童亲子园

书评(媒体评论)

培养教育人和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陶行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亲子人格(用性格塑造孩子的五十四个咨询范例)/亲子互动系列/人生工程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娟//陈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220270
开本 32开
页数 33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8
出版时间 2005-11-01
首版时间 2005-11-01
印刷时间 2005-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5
丛书名 亲子互动系列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6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0:08:33